一種泡沫劑噴槍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泡沫劑噴槍,包括槍嘴、槍管、槍體、適配器和手柄,槍體上設有扳機,槍管后端連接開度調節裝置,開度調節裝置包括連接座,活動螺桿,螺母,調節桿和壓簧;連接座包括端蓋和連接部,連接部中空,活動螺桿和調節桿置于連接座內;調節桿由前段和后段組成,前段與后段的連接處形成軸肩,連接座的端蓋有通孔;活動螺桿包括螺桿段和滑動段,調節桿前段有容納腔,活動螺桿前段與滑動段之間有限位機構;壓簧位于頂針滑塊與螺母之間,壓簧將螺母抵緊于連接座;調節桿旋轉使活動螺桿沿軸向向前或向后運動。本發明具有安全性好,開度調節省力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泡沬劑噴槍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液體噴射領域,特別涉及ー種聚氨酯泡沫劑噴槍。
【背景技術】
[0002]聚氨酯泡沫劑具有固定、隔音、保溫、防水堵漏等功能,因此聚氨酯泡沫劑特別是在建筑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0003]中國專利ZL201020156717.2披露了ー種泡沫填縫劑噴槍,包括槍嘴、槍管、槍體、適配器和手柄,在槍體上設有一孔,有壓カ的化學制劑通過適配器自該孔進入槍體內,槍體上設有可控制進入槍體的化學制劑由槍嘴噴出的扳機,ー軸用擋圈通過銷軸固定于扳機與槍體的連接處,槍體后端連接頂針開度裝置,頂針前段置于槍管內,扳機與頂針滑塊聯動,開度調節裝置的后端設有可調節頂針開度大小并鎖緊頂針的調節螺桿,調節螺桿和頂針之間設有壓簧。旋動調節螺桿可以調節螺桿和頂針的距離,達到調節頂針開度的目的。同時改變壓簧的被壓縮量,使得頂針受到的壓簧壓力也產生變化。
[0004]這種開度調節裝置的缺陷和不足在于:1、調節螺桿通過螺紋副連接于槍體上,當向外旋轉調節螺桿吋,由于調節螺桿沒有限位,并且沒有提醒功能,容易導致調節螺桿退出頭,在壓簧的弾力作用下調節螺桿會被彈飛,這種情況下,極易造成操作者手忙腳亂,不能及時有效地關閉槍嘴處快速噴出的泡沫劑,意外地噴射到操作者或附近人員的臉、耳朵、目艮睛等部位,存在嚴重的人身安全隱患。
[0005]2、壓簧的反弾力直接作用于調節螺桿,使得調節螺桿旋轉費力。
[0006]3、在調節螺桿調節的過程中,壓簧的被壓縮量也在變化,使得壓簧的作用于頂針的弾力不穩定,一方面造成扳動扳機時的手感不穩定,一方面造成頂針與槍嘴內壁接觸的緊密性也不穩定,容易從槍嘴處漏氣,進一歩地可導致泡沫劑在噴槍內部固化,噴槍報廢。
【發明內容】
[0007]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發明提供了ー種安全性好,開度調節省力的泡沫劑噴槍。
[0008]ー種泡沫劑噴槍,包括槍嘴、槍管、槍體、適配器和手柄,在槍體上設有一孔,有壓力的化學制劑通過適配器自孔進入槍體內,槍體上設有扳機,槍管后端連接開度調節裝置,頂針置于槍管內,扳機與頂針滑塊聯動,頂針滑塊固定于頂針上,扳機與槍體之間設有密封
裝置;
其特征在于:開度調節裝置包括連接座,活動螺桿,螺母,調節桿和壓簧;連接座包括端蓋和通過螺紋與槍體固定的連接部,連接部中空,活動螺桿和調節桿置于連接座內;調節桿由前段和后段組成,前段與后段的連接處形成軸肩,連接座的端蓋上具有允許調節桿后段穿出且阻止調節桿前段穿出的通孔;
活動螺桿包括與螺母嚙合的螺桿段和與調節桿配合的滑動段,調節桿前段具有容納滑動段的容納腔,活動螺桿前段與滑動段之間具有僅允許滑動段軸向滑動限制滑動段轉動的限位機構;
壓簧位于頂針滑塊與螺母之間,壓簧將螺母抵緊于連接座;調節桿旋轉使活動螺桿沿軸向向前或向后運動。
[0009]連接座和螺母承擔壓簧的壓力,調節桿正向旋轉帶動活動螺桿向前運動時,頂針后移的幅度減小,開度減小。調節桿反向旋轉帶動活動螺桿向后運動時,頂針后移的幅度增大,開度増大。壓簧的承壓部件和頂針開度的調節部件不同,頂針開度調節不會影響連接座與槍體的相對位置,從而避免連接座被壓簧彈出。另外,調節桿被其軸肩和連接座端蓋限制在連接座內,調節桿也不可能脫離連接座。從而提高了泡沫劑噴槍使用時的安全性。
[0010]進ー步,螺母的后端面設有沉孔,沉孔與螺母的螺紋段之間形成臺階,沉孔允許活動螺桿的后段進入并阻止調節桿的前段進入。調節桿前段抵緊螺母時,調節桿到達向前的極限位置。當調節桿軸肩抵緊連接座端蓋時,調節桿到達向后的極限位置。
[0011]進ー步,活動螺桿的滑動段呈正棱柱形,調節桿的容納腔與活動螺桿的滑動段間隙配合。正棱柱形的活動螺桿與正棱柱形的容納腔配合形成限位機構。
[0012]也可以是活動螺桿的滑動段呈圓柱形,活動螺桿ー側切制有平面,容納腔與滑動段間隙配合,活動螺桿與容納腔配合形成限位機構。
[0013]還可以是活動螺桿呈圓柱形,活動螺桿的側面具有限位凸條,容納腔的腔壁上設有與限位凸條間隙配合的導槽,限位凸條位于導槽內。限位凸條和導槽配合形成限位機構。
[0014]為了在調節桿到達向前的極限位置或向后到極限位置時能提示使用者,進ー步限定:調節桿的后段安裝有發聲裝置,發聲裝置包括調節帽,發聲組件和弾性件,調節帽與調節桿后段通過螺釘連接;調節帽中空,發聲組件和弾性件位于調節帽內;發聲組件包括固定于調節桿上的固定部和與調節帽連接的轉動部,弾性件位于調節帽與轉動部之間,轉動部抵緊固定部。
[0015]調節帽外形為蘑菇狀或柱狀,柱狀截面優選為帶紋路的圓柱狀,其次是正六邊形狀,再次是利于旋轉的各種齒狀或者規則和不規則的形狀。
[0016]調節帽的橫截面形狀優選為花鍵槽形,其次是正六邊形、圓形等。調節帽后端有柱狀沉孔,柱狀沉孔容納螺釘的大頭,柱狀沉孔中間通孔供螺釘和墊圈穿過。沉孔外圈的端面上可設有方向指示和打開或鎖緊等狀態標識。
[0017]第一種發聲組件的結構如下:固定部和轉動部分別包括圓環形的基體和均勻分布于圓環上的突起,相鄰的突起之間形成凹窩;轉動部基體與調節帽鍵連接,轉動部的突起對準固定部的突起。
[0018]正常工作吋,旋轉調節帽時,調節桿跟隨調節帽轉動,活動螺桿與螺母嚙合傳動,螺母固定,活動螺桿在旋轉的同時沿軸向運動。
[0019]當調節桿到達極限位置時,調節桿無法轉動,此時若繼續施加外力,則調節帽相對調節桿轉動,轉動部的突起進入固定部的凹窩內,發生組件發聲,提醒使用者調節桿已到達極限位置。
[0020]第二種發聲組件的結構如下:固定部和轉動部分別包括圓環形的基體和均勻分布于圓環上的突起,相鄰的突起之間形成凹窩;轉動部基體與調節帽鍵連接,轉動部的突起位于固定部的凹窩內。
[0021]當調節桿到達極限位置時,調節桿無法轉動,此時若繼續施加外力,則調節帽相對調節桿轉動,轉動部的突起脫離固定部的當前凹窩,當轉動部的突起進入固定部的下一凹窩時,發生組件發聲,提醒使用者調節桿已到達極限位置。
[0022]第三種發聲組件的結構如下:固定部和轉動部分別包括圓環形的基體和均勻分布于圓環上的凹坑,轉動部基體與調節帽鍵連接,固定部的凹坑和轉動部的凹坑對位形成彈珠容納腔,每個彈珠容納腔內設有一個彈珠。
[0023]當調節桿到達極限位置時,調節桿無法轉動,此時若繼續施加外力,則調節帽相對調節桿轉動,轉動部的凹坑離開彈珠,直到轉動部的下一個凹坑與彈珠配合,彈珠進入凹坑時發聲組件發聲,提醒使用者調節桿已到達極限位置。
[0024]第二種發聲組件和第三種發聲組件中,轉動部基體與調節帽鍵連接是指:轉動部基體的圓周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凸齒,調節帽的內壁上具有與凸齒間隙配合的線槽,凸齒可滑動地位于線槽內。
[0025]第四種發聲組件的結構如下:固定部包括圓環形的基體,基體上均勻分布有多個坑洞,每個坑洞對應一個圓球,每個圓球對應一個彈性體,圓球作為轉動部;調節帽內具有容納彈性體的容置腔,彈性體和圓球位于容置腔內。
[0026]當調節桿到達極限位置時,調節桿無法轉動,此時若繼續施加外力,則調節帽相對調節桿轉動,圓球跟隨調節帽運動而離開坑洞,直到圓球進入下一個坑洞,圓球進入坑洞時發聲組件發聲,提醒使用者調節桿已到達極限位置。
[002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開度調節裝置通過連接座與槍體連接固定在一起,起打開和鎖緊作用的活動螺桿被包容于調節桿和螺母所形成的有限空間內,而且調節桿也被限定于連接座內部,因而避免了活動螺桿或調節桿被彈飛的可能,保證了操作的可靠性,從而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使用。
[0028]2、壓簧的彈力作用于螺母,而不是作用于活動螺桿,使得調節桿旋轉輕松。
[0029]3、壓簧的被壓縮量始終保持不變,因此彈力不會因為開度大小的調節而變化,保證了扳動扳機時的手感穩定,同時使得頂針與槍嘴內壁接觸的緊密性也保持穩定,更好地保證槍嘴處的氣密性,降低噴槍報廢的機率。
[0030]4、在調節到位之后,繼續旋轉調節帽會發出周期性的“噠噠”提醒聲,使得操作更具人性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圖1是本發明第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0032]圖2是圖1中開度調節裝置的放大圖。
[0033]圖3是本發明第二種開度調節裝置的示意圖。
[0034]圖4是本發明第三種開度調節裝置的示意圖。
[0035]圖5是本發明第四種開度調節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6]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兩種實施例,一種具有調節提醒功能的安全噴槍,由槍嘴4、槍管3、頂針7、壓簧8、槍體2、開度調節裝置10、扳機6、適配器I和手柄9等組成。槍體2正前方連接槍管3、槍管3前方連接槍嘴4,槍體2后下方連接手柄9,槍體2中部設有扳機6,槍體2和扳機6之間設有密封裝置5,頂針7前段置于槍管3內,扳機6與頂針7滑塊聯動;在槍體2前上方設有一孔,有壓カ的化學制劑通過安裝于該孔上的適配器I進入槍體2內,槍體2后端為開度調節裝置10。
[0037]具有調節提醒功能的開度調節裝置10,通過連接座IOd與槍體2后端連接,并固定于槍體2,由活動螺桿10a、螺母10b、調節桿10c、連接座10d。
[0038]所述連接座IOd外形為臺階狀,連接座IOd包括連接部和端蓋,連接部為與槍體2連接的外螺紋段,端蓋為旋轉部,旋轉部比外螺紋段的徑向尺寸大,便于作為旋入槍體2時軸向深度的定位。旋轉部為帶滾花的圓柱形狀,以適合旋轉。
[0039]連接座IOd軸向中心為臺階狀通孔,通孔孔徑外側小、內側為ー較外側通孔大,且具有一定深度的沉孔,該沉孔對調節桿IOc起到包容和限位作用。
[0040]所述調節桿IOc外形為臺階狀,調節桿前段位于連接座IOd的空腔內,調節桿長度略小于連接座IOd空腔的深度。調節桿后段穿過連接座端蓋的通孔,調節桿后段外露于連接座10d。調節桿IOc的外露部分形狀為圓柱形且在其后端圓柱面上設有平面,平面部分的長度以高出連接座IOd外端面為宜。調節桿IOc后段的外端面中心設有螺紋孔,調節桿IOc前段側的內部設有六角形沉孔,可以帶動活動螺桿IOa跟著一起轉動。
[0041]所述活動螺桿IOa位于調節桿IOc的容納腔內,本實施例中容納腔為六角形沉孔,但容納腔的形狀不局限于本實施例的舉例。活動螺桿IOa的總長度大于該容納腔的深度。活動螺桿IOa前端為具有外螺紋的螺紋段,后端為滑動段,滑動段為與調節桿IOc前段側沉孔截面一致的六角形,兩者間隙配合。螺紋段和滑動段同軸,滑動段比螺紋段的徑向尺寸大,限制其軸向位移。
[0042]所述螺母IOb與活動螺桿IOa通過螺紋連接后,置于連接座IOd內,螺母IOb在與連接座IOd接觸側的端面設有沉孔,螺母沉孔孔徑略大于活動螺桿IOa滑動段的最大外徑,以增加活動螺桿IOa縱向移動距離。螺母沉孔的深度小于活動螺桿IOa滑動段的柱狀長度,且螺母沉孔的深度為活動螺桿IOa滑動段柱狀長度的1/4?3/4。
[0043]所述螺母IOb的另一端抵住壓簧8,在壓簧8的反弾力作用下,螺母IOb緊緊地與連接座IOd連接部面貼合在一起,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兩者間不能相對轉動。為了增加螺母IOb與連接座IOd之間的摩擦阻力,兩者相配合的端面可設計為凹凸不平且又相互嚙合的齒狀結構。同吋,該結構將活動螺桿IOa完全被限制于調節桿IOc的六角形沉孔和螺母IOb所形成的空間里。
[0044]如圖2所示,為了在調節桿到達向前的極限位置或向后到極限位置時能提示使用者,調節桿的后段安裝有發聲裝置,所述發聲裝置由調節帽10h、發聲件組合、墊圈IOi和螺釘IOj組成。調節帽IOh外形為蘑菇狀?(附圖中不是蘑菇狀的),其截面為帶紋路的圓柱狀,調節帽IOh的內部中心為臺階狀通孔,其連接部為柱狀沉孔,沉孔截面為花鍵槽形,調節帽IOh設有沉孔,用于容納螺釘IOj的大頭,調節帽IOh具有供螺釘IOi和墊圈IOi穿過的通孔。沉孔外圈的端面上設有方向指示和打開或鎖緊等狀態標識。
[0045]發聲組件包括固定于調節桿IOc上的固定部和與調節帽IOh連接的轉動部,弾性件IOg位于調節帽IOh與轉動部之間,轉動部抵緊固定部。
[0046]固定部IOe和轉動部IOf分別包括圓環形的基體和均勻分布于圓環上的突起,相鄰的突起之間形成凹窩;轉動部基體與調節帽鍵連接,轉動部的突起對準固定部的突起。
[0047]固定部IOe中間開有通孔,通孔的截面形狀與上述調節桿IOc外露于連接座IOd的后段截面一致,且可以套入調節桿IOc的后段,可以跟隨調節桿IOc—起轉動。轉動部IOf中間為通孔,通孔直徑大于調節桿IOd后段的直徑,轉動部IOf外圈截面形狀為與調節帽IOh花鍵槽形截面形狀配套,且外形尺寸要略小,轉動部IOf可以在調節帽IOh柱狀沉孔內軸向自由滑動。彈性件IOg優選為圓柱壓簧,其一端抵住轉動部IOf表面,一端抵住調節帽IOh花鍵槽形沉孔底端面。
[0048]正常工作時,旋轉調節帽IOh時,調節桿IOc跟隨調節帽IOh轉動,活動螺桿IOa與螺母IOb嚙合傳動,螺母IOb固定,活動螺桿IOa在旋轉的同時沿軸向運動。
[0049]當調節桿IOc到達極限位置時,調節桿IOc無法轉動,此時若繼續施加外力,則調節帽IOh相對調節桿IOc轉動,轉動部IOf的突起進入固定部IOe的凹窩內,發聲組件發聲,提醒使用者調節桿IOc已到達極限位置。
[0050]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固定部IOe和轉動部IOf分別包括圓環形的基體和均勻分布于圓環上的突起,相鄰的突起之間形成凹窩;轉動部基體與調節帽IOh鍵連接,轉動部IOf的突起位于固定部的凹窩內,如圖3所示。其余結構均勻實施例1相同。
[0051]當調節桿IOc到達極限位置時,調節桿IOc無法轉動,此時若繼續施加外力,則調節帽IOh相對調節桿IOc轉動,轉動部IOf的突起脫離固定部IOe的當前凹窩,當轉動部IOf的突起進入固定部IOe的下一凹窩時,發聲組件發聲,提醒使用者調節桿已到達極限位置。
[0052]實施例3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之處在于:固定部IOe和轉動部IOf分別包括圓環形的基體和均勻分布于圓環上的凹坑,轉動部基體與調節帽鍵連接,固定部的凹坑和轉動部的凹坑對位形成彈珠容納腔,每個彈珠容納腔內設有一個彈珠10k,如圖4所示。其余結構均與實施例1相同。
[0053]當調節桿IOc到達極限位置時,調節桿IOc無法轉動,此時若繼續施加外力,則調節帽IOh相對調節桿IOc轉動,轉動部IOf的凹坑離開彈珠10k,直到轉動部IOf的下一個凹坑與彈珠IOk配合,彈珠IOk進入凹坑時發聲組件發聲,提醒使用者調節桿已到達極限位置。
[0054]實施例4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固定部為發聲片,發聲片IOm包括圓環形的基體,基體上均勻分布有多個坑洞,每個坑洞對應一個圓球IOk,每個圓球對應一個彈性體IOn,圓球IOk作為轉動部;調節帽IOh內具有容納彈性體的容置腔,彈性體IOn和圓球IOk位于容置腔內,如圖5所示。其余結構均與實施例1相同。
[0055]發聲片IOm中心為通孔,通孔截面形狀與上述調節桿IOc外露于連接座IOd的后段截面一致,且可以套入調節桿IOc的后段,可以跟隨調節桿IOc —起轉動。在該通孔的外圈徑向均布有通孔,其大小小于所述小圓球IOk的最大直徑,小圓球IOk有一小部分內陷于發聲片IOm的通孔中。調節帽柱狀沉孔的外圈設有徑向均布的小盲孔,該小盲孔作為容置腔,小圓球IOk的大部分和小圓柱壓簧IOn位于調節帽IOh徑向均布的小盲孔內,其數量優選為2、4或6套。
[0056]發聲裝置裝配時依次將固定部10e、轉動部10f、彈性件IOg等發聲件組合套入調節桿IOc的后段,然后將調節帽IOh沿著轉動部IOf的凸筋或滑槽壓縮彈性件10g,最后把墊圈IOi和螺釘IOj依次從調節帽IOh端蓋穿入其中心通孔,螺釘IOj與調節桿IOc后段外側端面的螺孔配合,直至壓緊墊圈IOi。
[0057]使用過程中,當調節桿IOc到達極限位置時,調節桿IOc無法轉動,此時若繼續施加外力,則調節帽IOh相對調節桿轉動,圓球IOk跟隨調節帽IOh運動而離開坑洞,直到圓球IOk進入下一個坑洞,圓球IOk進入坑洞時發聲組件發聲,提醒使用者調節桿已到達極限位置。
[0058]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容僅僅是對發明構思的實現形式的列舉,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應當被視為僅限于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也及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
【權利要求】
1.一種泡沫劑噴槍,包括槍嘴、槍管、槍體、適配器和手柄,在槍體上設有一孔,有壓力的化學制劑通過適配器自孔進入槍體內,槍體上設有扳機,槍管后端連接開度調節裝置,頂針置于槍管內,扳機與頂針滑塊聯動,頂針滑塊固定于頂針上,扳機與槍體之間設有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開度調節裝置包括連接座,活動螺桿,螺母,調節桿和壓簧;連接座包括端蓋和通過螺紋與槍體固定的連接部,連接部中空,活動螺桿和調節桿置于連接座內;調節桿由前段和后段組成,前段與后段的連接處形成軸肩,連接座的端蓋上具有允許調節桿后段穿出且阻止調節桿前段穿出的通孔;活動螺桿包括與螺母嚙合的螺桿段和與調節桿配合的滑動段,活動螺桿前段具有容納滑動段的容納腔,調節桿前段與滑動段之間具有僅允許滑動段軸向滑動限制滑動段轉動的限位機構;壓簧位于頂針滑塊與螺母之間,壓簧將螺母抵緊于連接座;調節桿旋轉使活動螺桿沿軸向向前或向后運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劑噴槍,其特征在于:螺母的后端面設有沉孔,沉孔與螺母的螺紋段之間形成臺階,沉孔允許活動螺桿的后段進入并阻止調節桿的前段進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泡沫劑噴槍,其特征在于:調節桿的后段安裝有發聲裝置,發聲裝置包括調節帽,發聲組件和彈性件,調節帽與調節桿后段通過螺釘連接;調節帽中空,發聲組件和彈性件位于調節帽內;發聲組件包括固定于調節桿上的固定部和與調節帽連接的轉動部,彈性件位于調節帽與轉動部之間,轉動部抵緊固定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泡沫劑噴槍,其特征在于:固定部和轉動部分別包括圓環形的基體和均勻分布于圓環上的突起,相鄰的突起之間形成凹窩;轉動部基體與調節帽鍵連接,轉動部的突起對準固定部的突起。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泡沫劑噴槍,其特征在于:固定部和轉動部分別包括圓環形的基體和均勻分布于圓環上的突起,相鄰的突起之間形成凹窩;轉動部基體與調節帽鍵連接,轉動部的突起位于固定部的凹窩內。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泡沫劑噴槍,其特征在于:固定部和轉動部分別包括圓環形的基體和均勻分布于圓環上的凹坑,轉動部基體與調節帽鍵連接,固定部的凹坑和轉動部的凹坑對位形成彈珠容納腔,每個彈珠容納腔內設有一個彈珠。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泡沫劑噴槍,其特征在于:固定部包括圓環形的基體,基體上均勻分布有多個坑洞,每個坑洞對應一個圓球,每個圓球對應一個彈性體,圓球作為轉動部;調節帽內具有容納彈性體的容置腔,彈性體和圓球位于容置腔內。
【文檔編號】B05B11/02GK103599863SQ201310503896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3日
【發明者】沈衛東 申請人:浙江火山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