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表面保護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表面保護薄膜。更具體地,涉及用于保護金屬鏡面板、玻璃板、ITO薄膜等光學薄膜等的表面的表面保護薄膜。
背景技術:
為了保護各種被粘物的表面,廣泛使用含有基材層和粘合劑層的層疊體的表面保護薄膜。一般而言,金屬鏡面板、玻璃板、ITO薄膜等光學薄膜等,要求表面不產生劃痕,并且要求在粘貼有表面保護薄膜的情況下表面上不產生污染。另一方面,在往被粘物上粘貼表面保護薄膜時,需要良好的粘貼性,因此表面保護薄膜要求適度的柔軟性。報道了為了賦予表面保護薄膜柔軟性而使用由聚烯烴類樹脂構成的基材的表面保護粘合片,所述聚烯烴類樹脂中,通過交叉分級法在0°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20 50重量% (參考專利文獻I)。但是,專利文獻I中報道的表面保護粘合片,其目的在于防止頸縮、提高拉深加工性、以及防止被粘物表面的劃痕,并不在于抑制粘貼表面保護薄膜時的被粘物表面的污染。因此,在使用專利文獻I中報道的表面保護粘合片的情況下,存在被粘物表面被污染的問題。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3401087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創立,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防止對被粘物表面的劃痕、具有優良的柔軟性從而粘貼性和粘附性良好,并且也可以抑制被粘物表面的污染性的新型表面保護薄膜。本發明的表面保護薄膜,在基材層的單面具有粘合劑層,所述基材層含有通過交叉分級法在(T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I重量%以上且小于20重量%的聚烯烴類樹脂。在一個優選方式中,所述聚烯烴類樹脂中,通過交叉分級法在20°C以上且低于7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5重量%以上且低于40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75°C以上且低于125°C的 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30重量%以上且低于90重量%。在一個優選方式,所述聚烯烴類樹脂的重均分子量在100000 450000的范圍內。在一個優選方式中,所述基材層的拉伸模量為150 840N/mm2。發明效果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可以防止對被粘物表面的劃痕、具有優良的柔軟性從而粘貼性和粘附性良好,并且也可以抑制被粘物表面的污染的新型表面保護薄膜。
圖1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表面保護薄膜的概略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A.表面保護薄膜》本發明的表面保護薄膜,在基材層的單面具有粘合劑層。即,本發明的表面保護薄膜,為包含基材層/粘合劑層的層疊結構的層疊體。基材層可以僅為一層,也可以為兩層以上的層疊體。粘合劑層可以僅為一層,也可以為兩層上的層疊體。本發明的表面保護薄膜,只要是包含基材層/粘合劑層的層疊結構的層疊體,則可以在不損害本發明效果的范圍內,包含任意適當的其它層。圖1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表面保護薄膜的概略剖視圖。表面保護薄膜10具有基材層12和粘合劑層14。圖1所示的表面保護薄膜,在保存時優選以基材層12為外側卷繞為卷筒狀。本發明的表面保護薄膜的厚度,可以根據用途設定為任意適當的厚度。優選10 μ m 500 μ m,更優選 10 μ m 300 μ m,進一步優選 10 μ m 200 μ m。〈A-1.基材層 >基材層的厚度,可以根據用途設定為任意適當的厚度。基材層的厚度優選為10 μ m 300 μ m,更優選15 μ m 200 μ m,進一步優選20 μ m 150 μ m,特別優選25 μ m 100 μ m0基材層可以僅為一層,也可以為兩層以上的層疊體。基材層為兩層以上的層疊體的情況下,優選2 5層,更優選2 3層。基材層僅為一層的情況下,可以容易地制造表面保護薄膜。基材層為兩層以上的層疊體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各層區分功能。另外,基材層包含多個層的情況下,這些各層的界面可以不明確,因此在形成基材層后,也有時不能明確地分離構成該基材層的各層。基材層含有聚烯烴類樹脂。基材層中的聚烯烴類樹脂的含有比例,優選為50重量%以上,更優選70 100重量%,進一步優選90 100重量%,特別優選95 100重量%,最優選實質上為100重量%。本發明中的聚烯烴類樹脂的重均分子量優選在100000 450000的范圍內,更優選在150000 400000的范圍內,進一步優選在200000 400000的范圍內。本發明中的聚烯烴類樹脂的重均分子量低于100000時,所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的延性或強度有時不充分。本發明中的聚烯烴類樹脂的重均分子量超過450000時,成形性有可能變差。本發明中的聚烯烴類樹脂,通過交叉分級法在0°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I重量%以上且小于20重量%,優選5重量%以上且小于18重量%,更優選10重量%以 上且小于18重量%。本發明中的聚烯烴類樹脂的通過交叉分級法在0°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低于全部樹脂量的I重量%時,所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有可能不能表現充分的柔軟性。本發明中的聚烯烴類樹脂的通過交叉分級法在(T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20重量%以上時,將所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往被粘物上粘貼時有可能污染被粘物表面。作為該污染的原因,可以列舉例如:本發明中的聚烯烴類樹脂的通過交叉分級法在0°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20重量%以上時,有可能過量含有能夠成為污染物質的低分子量物質。本發明中的聚烯烴類樹脂,通過交叉分級法在20°C以上且低于7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優選為全部樹脂量的5重量%以上且低于40重量%,更優選10重量%以上且低于30重量%,進一步優選10重量%以上且低于25重量%。本發明中的聚烯烴類樹脂的通過交叉分級法在20°C以上且低于7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低于全部樹脂量的5重量%時,所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有可能不能表現充分的柔軟性。本發明中的聚烯烴類樹脂的通過交叉分級法在20°C以上且低于7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40重量%以上時,所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的強度有可能不充分。本發明中的聚烯烴類樹脂,通過交叉分級法在75°C以上且低于12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優選為全部樹脂量的30重量%以上且低于90重量%,更優選35重量%以上且低于85重量%。本發明中的聚烯烴類樹脂的通過交叉分級法在75°C以上且低于12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低于全部樹脂量的30重量%時,將所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往被粘物上粘貼時有可能污染被粘物表面。本發明中的聚烯烴類樹脂的通過交叉分級法在75°C以上且低于12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90重量%以上時,所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有可能不能表現充分的柔軟性。
作為本發明的聚烯烴類樹脂,只要是通過交叉分級法在0°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I重量%以上且小于20重量%的聚烯烴類樹脂,則可以從任意適當的聚烯烴類樹脂中采用。作為這樣的聚烯烴類樹脂,更優選可以從通過交叉分級法在20°C以上且低于7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優選為全部樹脂量的5重量%以上且低于40重量%的聚烯烴類樹脂中采用。另外,作為這樣的聚烯烴類樹脂,進一步優選可以從通過交叉分級法在75°C以上且低于12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優選為全部樹脂量的30重量%以上且低于90重量%的聚烯烴類樹脂中采用。作為這樣的聚烯烴類樹脂,可以列舉例如:α-烯烴的均聚物、兩種以上α-烯烴的共聚物、嵌段聚丙烯、無規聚丙烯、一種或兩種以上α-烯烴與其它乙烯基單體的共聚物、這些聚合物的改性物、聚合物合金、EPR類橡膠或丙烯類橡膠等聚烯烴類橡膠等。作為共聚物的形態,可以列舉例如:嵌段形態或無規形態。作為α-烯烴,優選碳原子數2 12的烯烴。作為這樣的烯烴,可以列舉例如:乙烯、丙烯、1- 丁烯、4-甲基-1-戍烯等。作為α-烯烴的均聚物,可以列舉例如:聚乙烯(ΡΕ)、均聚丙烯(ΡΡ)、聚(1-丁烯)、聚(4-甲基-1-戊烯)等。作為聚乙烯(ΡΕ),可以列舉例如:低密度聚乙烯(LDPE)、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HDPE )等。均聚丙烯的結構可以為全同立構、無規立構、間同立構中的任意一種。作為兩種以上α-烯烴的共聚物,可以列舉例如: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1- 丁烯共聚物、乙烯/碳原子數5 12的α -烯烴共聚物、丙烯/碳原子數5 12的α -烯烴共聚物等。作為一種或兩種以上α-烯烴與其它乙烯基單體的共聚物,可以列舉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乙烯-非共軛二烯共聚物等。在基材層中,聚烯烴類樹脂可以僅包含一種,也可以包含兩種以上。作為包含兩種以上的形態,可以列舉共混或共聚等。聚烯烴類樹脂也可以使用市售品。
·
基材層的拉伸模量優選為150 840N/mm2,更優選200 800N/mm2。基材層的拉伸模量低于150N/mm2時,基材層難以操作,有可能粘貼性下降,或者剝離作業困難。基材層的拉伸模量超過840N/mm2時,基材層的柔軟性有可能不充分。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的范圍內,基材層中可以含有任意的適當的其它樹脂。基材層中根據需要可以含有任意的適當添加劑。作為基材層中可以含有的添加齊U,可以列舉例如:紫外線吸收劑、耐熱穩定劑、填充劑、潤滑劑、著色劑(染料等)、抗氧化齊U、樹脂沉積物(目Y二)防止劑、抗粘連劑、發泡劑、聚乙撐亞胺等。基材層中含有的添加劑的種類、數和量可以根據目的適當設定。作為所述紫外線吸收劑,可以列舉例如:苯并三唑類化合物、二苯甲酮類化合物、苯甲酸酯類化合物等。所述紫外線吸收劑的含量只要在層疊薄膜的成形時不滲出則可以采用任意的適當含量。代表性地,相對于基材層中的聚烯烴類樹脂100重量份,優選為0.01
重量份 5重量份。作為所述耐熱穩定劑,可以列舉例如:受阻胺類化合物、磷化合物和氰基丙烯酸酯類化合物等。所述耐熱穩定劑的含量只要在層疊薄膜的成形時不滲出則可以采用任意的適當含量。代表性地,相對于基材層中的聚烯烴類樹脂100重量份,優選為0.01重量份 5
重量份。作為所述填充劑,可以列舉例如:滑石、氧化鈦、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鋅、碳酸鈣、二氧化硅、粘土、云母、硫酸鋇、晶須、氫氧化鎂等無機填充劑。填充劑的平均粒徑優選為
0.1 μ m 10 μ m。填充劑的含量相對于基材層中的聚烯烴類樹脂100重量份優選為I重量份 200重量份。基材層包含多個層的情況下,該基材層中可以含有任意的適當的其它層。作為這樣的其它層,可以列舉例如:表面層(也稱為剝離層)。表面層可以包含在基材層中與設置粘合劑層的面相反側的表面側。基材層中包含表面層的情況下,該表面層例如在以卷筒形態保存本發明的表面保護薄膜等情況下與粘合劑層層疊。因此,表面層要求與粘合劑層的剝離性良好,優選表面層含有剝離劑。表面層如果含有剝離劑,則例如以卷筒形態保存本發明的表面保護薄膜等表面保護薄膜相互重疊的狀態下,可以防止表面層與粘合劑層的粘貼。另外,不必用隔片層覆蓋表面層。通過涂布形成表面層的情況下,作為剝離劑,可以采用例如長鏈烷基類剝離齊U、含氟長鏈烷基類剝離劑、聚硅氧烷類剝離劑等。作為聚硅氧烷類剝離劑,可以列舉加成反應型熱固化類型、縮合反應型熱固化類型、利用紫外線或電子射線等的輻射線固化型類型等。通過共擠出形成表面層的情況下,表面層的厚度優選為2μηι 10 μ m,進一步優選2μηι 8μηι,特別優選2 μ m 5 μ m。表面層的厚度小于2 μ m時,作為表面層的功能有可能不能充分表現。表面層的厚度超過IOym時,表面層的機械物性對表面保護薄膜整體的機械物性產生影響,表面保護薄膜的操作性有可能變差。作為表面層的主要形成材料,可以采用任意適當的熱塑性樹脂。作為表面層的主要形成材料,可以采用例如以聚乙烯、聚丙烯、ΤΡΟ、α-烯烴的改性物、α-烯烴與乙酸乙烯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等各種乙烯基化合物的共聚物、聚酰胺、聚酯、聚碳酸酯、聚氨酯、聚氯乙烯等作為主要成分的熱塑性樹脂。這些材料可以僅使用一種,也可以使用兩種以上。作為剝離劑,可以優選采用長鏈烷基類剝離劑。長鏈烷基類剝離劑,包含長鏈烷基類聚合物。長鏈烷基類聚合物可以通過在任意的適當的加熱溶劑中使具有反應性基團的聚合物與可以與該反應性基團反應且具有烷基的化合物反應來得到。該反應時,根據需要可以使用催化劑。作為催化劑,可以列舉例如錫化合物、叔胺等。作為所述反應性基團,可以列舉例如羥基、氨基、羧基、馬來酸酐基等。作為具有該反應性基團的聚合物,可以列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聚乙撐亞胺、聚乙撐胺、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等。其中,優選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另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是也包括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部分皂化物的概念。聚乙烯醇是包含聚乙酸乙烯酯的部分皂化物的概念。所述烷基的碳原子數優選為8個 30個,進一步優選12個 22個。所述烷基的碳原子數如果在這樣的范圍內,則可以得到具有優良的剝離性的表面層(C)。作為這樣的烷基的具體例,可以列舉月桂基、硬脂基、山崳基等。作為具有這樣的烷基的化合物(即,可以與上述反應性基團反應且具有烷基的化合物),可以列舉辛基異氰酸酯、癸基異氰酸酯、月桂基異氰酸酯、硬脂基異氰酸酯等異氰酸酯;酰齒、胺、醇等。其中,優選異氰酸酯。長鏈烷基類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優選為10000 1000000,進一步優選20000 1000000。長鏈烷基類聚合物重均分子量如果在這樣的范圍內,則可以得到具有優良的剝離性的表面層。表面層中長鏈烷基類剝離劑的含有比例優選為I重量% 50重量%,進一步優選2重量% 30重量%,特別優選5重量% 20重量%。含有比例小于I重量%時,有可能無法得到添加長鏈烷基類剝離劑的效果。含有比例超過50重量%時,有可能產生滲出物。表面層根據需要可以含有任意適當的添加劑。〈Α-2.粘合劑層(B)〉作為粘合劑層中所含的粘合劑,可以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的范圍內采用任意適當的粘合劑。構成粘合劑層的粘合劑可以僅為一種,也可以為兩種以上。所述粘合劑層的厚度優選為I μ m 300 μ m,進一步優選2 μ m 100 μ m,特別優 3 μ m 50 μ m。
作為構成所述粘合劑層的粘合劑,可以列舉例如橡膠類粘合劑、丙烯酸類粘合劑、
聚硅氧烷類粘合劑等。作為所述粘合劑,可以使用熱塑性粘合劑。作為構成熱塑性粘合劑的材料,例如,作為粘合劑材料,可以列舉任意適當的、苯乙烯類嵌段共聚物、丙烯酸類熱塑性樹脂等。作為所述苯乙烯類嵌段共聚物的具體例,可以列舉:苯乙烯類AB型二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SEB)等;苯乙烯類ABA型三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SBS的加氫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IS)、SIS的加氫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SEPS))、苯乙烯-異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IBS)等;苯乙烯類ABAB型四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SBSB)等;苯乙烯類ABABA型五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BS)等;具有這些以上的AB重復單元的苯乙烯類多嵌段共聚物;將苯乙烯-丁二烯橡膠(SBR)等苯乙烯類無規共聚物等的烯屬雙鍵進行加氫而得到的加氫物;等。作為市售品,可以列舉例如科騰聚合物X卜7—)公司制造的“G1657”(苯乙烯類彈性體)等。所述共聚物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所述苯乙烯類嵌段共聚物中苯乙烯嵌段結構的含有比例,優選為5重量% 40重量%,進一步優選7重量% 30重量%,特別優選9重量% 20重量%。苯乙烯嵌段結構的含有比例低于5重量%時,容易由于粘合劑層的凝聚力不充分而引起膠糊殘留。苯乙烯嵌段結構的含有比例超過40重量%時,粘合劑層變硬,有可能不能得到對粗糙面的良好的膠粘性。所述苯乙烯類嵌段共聚物具有乙烯-丁烯嵌段結構的情況下,乙烯-丁烯嵌段結構中來源于丁烯的構成單元的含有比例,優選為50重量%以上,進一步優選60重量%以上,特別優選70重量%以上,最優選70重量% 90重量%。來源于丁烯的構成單元的含有比例如果在這樣的范圍內,則可以得到潤濕性和膠粘性優良、對粗糙面也可以良好膠粘的粘合劑層。作為所述丙烯酸類熱塑性樹脂,可以列舉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MMA-PBA-PMMA共聚物);聚丙烯酸丁酯中具有作為官能團的羧酸的類型的PMMA-含官能團的PBA-PMMA共聚物;等。丙烯酸類熱塑性樹脂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作為市售品的丙烯酸類熱塑性樹脂的具體例,可以列舉株式會社鐘化(力才、力)制造的商品名“NABSTAR”、可樂麗(” 7 >)株式會社制造的商品名“LA ^ ') ■^一”等。所述粘合劑層根據需要可以含有其它成分。作為其它成分,可以列舉例如:烯烴類樹脂;聚硅氧烷類樹脂;液態丙烯酸類共聚物;聚乙撐亞胺;脂肪酰胺;磷酸酯;一般的添加劑;等。上述粘合劑層中含有的其它成分的種類、數和量等,可以根據目的適當設定。作為所述添加劑,可以列舉例如:增粘劑;軟化劑;抗老化劑;受阻胺類光穩定劑;紫外線吸收劑;氧化鈣、氧化鎂、二氧化硅、氧化鋅、氧化鈦等填充劑或顏料;等。增粘劑的配合對于提高膠粘力是有效的。增粘劑的配合量可以根據被粘物適當確定任意適當的配合量,以避免由于凝聚力的下降而產生膠糊殘留的問題。通常,相對于用于形成粘合劑的樹脂材料100重量份,優選為O 40重量份,更優選O 30重量份,進一步優選O 10重量份。作為增粘劑,可以列舉例如:烴類增粘樹脂、萜烯類增粘樹脂、松香類增粘樹脂、酚醛類增粘樹脂等。增粘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作為烴類增粘樹脂,可以列舉例如:脂肪族烴樹脂、芳香族烴樹脂(例如二甲苯樹脂等)、脂肪族環狀烴樹脂、脂肪族/芳香族石油樹脂(例如,苯乙烯-烯烴類共聚物等)、脂肪族/脂環族石油樹脂、加氫烴樹脂、香豆酮類樹脂、香豆酮-茚類樹脂等。
作為萜烯類增粘樹脂,可以列舉例如:α -菔烯聚合物、β -菔烯聚合物等萜烯類樹脂;將萜烯類樹脂改性(例如,酚改性、芳香族改性、加氫改性等)而得到的改性萜烯類樹脂(例如,萜烯-酚類樹脂、苯乙烯改性萜烯類樹脂、加氫萜烯類樹脂等);等。作為松香類增粘樹脂,可以列舉例如:松香、木松香等未改性松香(生松香);將未改性松香通過氫化、歧化、聚合等進行改性而得到的改性松香(例如氫化松香、歧化松香、聚合松香、通過其它化學修飾后的松香等);其它各種松香衍生物;等。作為酚醛類增粘樹脂,可以列舉例如甲階酚醛樹脂型或酚醛清漆型烷基酚等。作為增粘劑,從剝離性和耐候性等觀點考慮,優選例如荒川化學工業公司制造的>Ρ_125”等氫化型增粘劑。另外,增粘劑也可以使用作為烯烴樹脂或熱塑性彈性
體的共混物的市售品。軟化劑的配合對于提高膠粘力是有效的。作為軟化劑,可以列舉例如:低分子量的二烯類聚合物、聚異丁烯、氫化聚異戊二烯、氫化聚丁二烯、它們的衍生物。作為該衍生物,可以例示例如:在單末端或兩末端具有OH基或COOH基的物質。具體而言,可以列舉:氫化聚丁二烯二醇、氫化聚丁二烯單醇、氫化聚異戊二烯二醇、氫化聚異戊二烯單醇等。為了進一步抑制對被粘物的膠粘性提高,優選氫化聚丁二烯或氫化聚異戊二烯等二烯類聚合物的氫化物或烯烴類軟化劑等。具體而言,可以列舉可樂麗株式會社制造的商品名“々7 7^ >LIR-200”等。這些軟化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兩種以上組合使用。軟化劑的分子量可以適當設定為任意適當的量。軟化劑的分子量過小時,有可能引起從粘合劑層向被粘物的物質轉 移或者重剝離化等,另一方面,軟化劑的分子量過大時,具有膠粘力的提高效果欠缺的傾向,因此軟化劑的數均分子量優選為5000 100000,更優選 10000 50000。使用軟化劑的情況下,其添加量可以采用任意適當的量。軟化劑的添加量過多時,在高溫或室外暴露時具有膠糊殘留增加的傾向,因此相對于用于形成粘合劑的樹脂材料100重量份,優選40重量份以下,更優選20重量份以下,進一步優選10重量份以下。相對于用于形成粘合劑的樹脂材料100重量份,軟化劑的添加量超過40重量份時,在高溫環境下、室外環境下的膠糊殘留顯著。上述粘合劑層的單面或兩面根據需要可以進行表面處理。作為表面處理,可以列舉例如:電暈放電處理、紫外線照射處理、火焰處理、等離子體處理、濺射蝕刻處理等。所述粘合劑層根據需要可以含有任意適當的添加劑。作為粘合劑層中可以含有的添加劑,可以列舉例如:填充劑、著色劑(染料等)、抗氧化劑、金屬螯合物、交聯劑(例如多官能異氰酸酯、多官能胺、多官能醇等)等。粘合劑層中含有的添加劑的種類、數和量可以根據目的適當設定。添加劑的量相對于粘合劑層整體優選為5重量%以下,更優選I重量%以下。作為所述填充劑,可以列舉例如:滑石、氧化鈦、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鋅、碳酸鈣、二氧化硅、粘土、云母、硫酸鋇、晶須、氫氧化鎂等無機填充劑。填充劑的平均粒徑優選為0.1 μ m 10 μ m0粘合劑層上,根據需要在直到供給實際應用之間可以暫時粘貼隔片等進行保護。 B.表面保護薄膜的制造方法》本發明的表面保護薄膜,可以通過任意適當的方法制造。例如,可以列舉:將基材層的形成材料和粘合劑層的形成材料與根據需要的其它層的形成材料共擠出的方法、形成基材層后涂布粘合劑層的形成材料的溶液并使其干燥的方法、通過壓延成形法粘貼各層的
方法等。共擠出法可以對于各層的形成材料分別使用擠出機和共擠出用模具,根據吹塑法、T形模頭法等進行。實施例以下,通過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另外,實施例等中的試驗和評價方法如下所述。另外,份是指重量份。(I)交叉分級法將聚烯烴類樹脂溶解到使其完全溶解的溫度的鄰二氯苯中,將聚合物冷卻,在填充有惰性載體的TREF柱上形成薄聚合物層。將由TREF分出的第一級分聯機注入到GPC中,測定該級分的分子量。其間,在TREF部中,升溫到下一設定溫度進行洗脫。第一級分的分子量分布的測定結束后,將第二級分聯機注入到GPC中。以下,分階段提高溫度的同時重復同樣的操作,得到與組成分布的各級分的分子量相關的詳細信息。測定設備:CFC T-150A型(三菱油化制造)柱:ShodexAT-806MSX3 根流速:1.0mL/分鐘試樣濃度:0.3重量/體積% (含有0.1%BHT)洗脫溫度:從( TC至135 °C(2)拉伸模量和柔軟性的評價使用f π >型拉伸試驗機,由在夾盤間距10mm、拉伸速度300mm/分鐘的條件下測定的負荷-伸長率曲線的切線得到的計算值求出基材的拉伸模量。拉伸方向平行于基材的絲流方向(MD方向)。拉伸模量高的表面保護薄膜的柔軟性差,因此將其作為柔軟性的評價指標,將拉伸模量低于700N/mm2的情況評價為◎、將拉伸模量為700N/mm2以上且低于800N/mm2的情況評價為〇、將拉伸模量為800N/mm2以上的情況評價為X。(3)污染性的評價將所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通過2kg輥的兩次往返壓接而粘貼到SUS430BA精加工板上,在50°C放置2周后,在23°C放置2小時,肉眼確認剝離時對被粘物的污染。無污染的情況評價為◎、稍有污染但是程度輕微的情況評價為〇、污染程度高的情況評價為X。剝離條件:23°C X 50%RH剝離速度:300mm/分鐘180度剝離[實施例1]使用通過交叉分級法在0°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17.2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20°C以上且低于7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7.0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75°C以上且低于12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70.5重量%的聚烯烴類樹脂,通過T形模頭法制作厚度40 μ m的基材薄膜。在該基材薄膜的單面涂布橡膠類粘合劑(將科騰聚合物公司制造的“G1657”100份和荒川化學工業公司制造的“ 7 > - > P-125”30份溶解到甲苯中而得到的粘合劑)使得干燥后的粘合劑層的厚度為5 μ m,在80°C干燥5分鐘,得到表面保護薄膜。所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在將粘合劑層粘貼到上述基材薄膜的狀態下在50°C保存I周。關于這樣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I)的評價結果如表I所示。[實施例2]使用通過交叉分級法在0°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16.9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20°C以上且低于7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10.2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75°C以上且低于12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68.1重量%的聚烯烴類樹脂,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得到表面保護薄膜(2)。基材薄膜的厚度為40 μ m,粘合劑層的厚度為5 μ m。
·
關于這樣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2)的評價結果如表I所示。[實施例3]使用通過交叉分級法在0°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16.4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20°C以上且低于7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13.5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75°C以上且低于12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65.9重量%的聚烯烴類樹脂,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得到表面保護薄膜(3)。基材薄膜的厚度為40 μ m,粘合劑層的厚度為5 μ m。關于這樣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3)的評價結果如表I所示。[實施例4]使用通過交叉分級法在0°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16.0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20°C以上且低于7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16.8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75°C以上且低于12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63.5重量%的聚烯烴類樹脂,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得到表面保護薄膜(4)。基材薄膜的厚度為40 μ m,粘合劑層的厚度為5 μ m。關于這樣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4)的評價結果如表I所示。[實施例5]使用通過交叉分級法在0°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15.5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20°C以上且低于7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10.3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75°C以上且低于12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69.5重量%的聚烯烴類樹脂,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得到表面保護薄膜(5)。基材薄膜的厚度為40 μ m,粘合劑層的厚度為5 μ m。關于這樣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5)的評價結果如表I所示。[實施例6]使用通過交叉分級法在0°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13.2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20°C以上且低于7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39.4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75°C以上且低于12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47.4重量%的聚烯烴類樹脂,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得到表面保護薄膜(6)。基材薄膜的厚度為40 μ m,粘合劑層的厚度為5 μ m。
關于這樣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6)的評價結果如表I所示。[實施例7]使用通過交叉分級法在0°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8.9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20°C以上且低于7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7.4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75°C以上且低于12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83.7重量%的聚烯烴類樹脂,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得到表面保護薄膜(7)。基材薄膜的厚度為40 μ m,粘合劑層的厚度為5 μ m。關于這樣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7)的評價結果如表I所示。[實施例8]使用通過交叉分級法在0°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12.3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20°C以上且低于7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23.3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75°C以上且低于12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60.7重量%的聚烯烴類樹脂,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得到表面保護薄膜(8)。基材薄膜的厚度為40 μ m,粘合劑層的厚度為5 μ m。關于這樣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8)的評價結果如表I所示。[比較例I]使用通過交叉分級法在0°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50.0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20°C以上且低于7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24.6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75°C以上且低于12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25.4重量%的聚烯烴類樹脂,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得到表面保護薄膜(Cl)。基材薄膜的 厚度為40 μ m,粘合劑層的厚度為5 μ m。關于這樣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Cl)的評價結果如表I所示。[比較例2]使用通過交叉分級法在0°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0.1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20°C以上且低于7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39.6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75°C以上且低于12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60.3重量%的聚烯烴類樹脂,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操作,得到表面保護薄膜(C2)。基材薄膜的厚度為40 μ m,粘合劑層的厚度為5 μ m。關于這樣得到的表面保護薄膜(C2)的評價結果如表I所示。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表面保護膜,在基材層的單面具有粘合劑層, 所述基材層含有通過交叉分級法在0°c以上且低于20°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I重量%以上且小于20重量%的聚烯烴類樹脂。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護膜,其中, 所述聚烯烴類樹脂中,通過交叉分級法在20°C以上且低于7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5重量%以上且低于40重量%,通過交叉分級法在75°C以上且低于.125°C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30重量%以上且低于90重量%。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保護膜,其中,所述聚烯烴類樹脂的重均分子量在100000 450000的范圍內。
4.按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表面保護膜,其中,所述基材層的拉伸模量為.150 840N/mm2。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可以防止對被粘物表面的劃痕、具有優良的柔軟性從而粘貼性和粘附性良好,并且也可以抑制被粘物表面的污染的新型表面保護薄膜。本發明的表面保護薄膜,在基材層的單面具有粘合劑層,所述基材層含有通過交叉分級法在0℃以上且低于20℃的溫度下得到的樹脂溶出量為全部樹脂量的1重量%以上且小于20重量%的聚烯烴類樹脂。
文檔編號C09J7/02GK103097481SQ20118004425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14日
發明者內田翔, 林圭治, 武田公平, 澤崎良平 申請人:日東電工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