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高溫高鹽油藏的驅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高溫高鹽油藏的驅油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石油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和石油儲量的減少,石油作為不可再生的資源正變得越來越寶貴。面臨的問題有一,供需矛盾突出,石油需求量越大越大,新油田越來越少;二,枯竭油藏中還剩留有大量原油。一次采油(POR)可采出10 25% 地下原油,二次采油(SOR)可采出15 25%地下原油,即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只采出25 50%地下原油。為了保證石油長期穩定供應、滿足人類的需求,必須研究和發展提高石油采收率技術,三次采油(EOR)通過強化采油措施,可使原油采收率再提高6 20%,甚至更多。化學驅是提高采收率的一個重要方法。表面活性劑驅被認為是可以較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適用范圍廣、最具發展前景的一種化學劑。表面活性劑無論是作為主劑還是作為助劑驅油,對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聚合物驅油技術是一種重要的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與一般水驅相比,聚合物驅油可加速采油過程,改善經濟效益,工藝及設備較簡單、成本較低。作為化學驅中的一項重要技術,聚合物、表面活性劑及堿形成的三元復合驅油技術已在中外進行了一些礦場試驗,取得了良好的驅油效果。但是堿的加入導致礦場試驗中出現采油井井筒結垢嚴重、采出液處理困難等問題,使得三元復合驅油技術的應用前景不容樂觀。相比之下,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劑形成的二元復合驅配方中未使用堿, 礦場可操作性更強,因而受到油田的認可。但是由于不用任何堿,原油中石油酸類活性物質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研發具有更高表面活性的新型表面活性劑和無堿二元復合驅配方勢在必行。國外三次采油用的表面活性劑工業化產品主要有兩大類一是石油磺酸鹽為主的表面活性劑,二是烷基苯磺酸鹽為主的表面活性劑,這兩類表面活性劑原料都取自原油,原料來源廣、數量大,因而也是國外三次采油用量最大的表面活性劑。由于磺酸鹽類表面活性劑為陰離子型,它與二價陽離子(地層水中的Ca2+、Mg2+等)會發生沉淀,當Ca2+、Mg2+超過 300 μ g/g時便失去驅油效果。為此,國外還在繼續開發研究適合高含鹽、高Ca2+、Mg2+離子地層用的表面活性劑,包括多官能團的表面活性劑、雙子表面活性劑以及犧牲劑的研究,并且注重各種表面活性劑的復配研究。陰-非離子兩性表面活性劑近年來一直是三次采油(EOR)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由于其分子結構中將兩種不同性質的非離子基團和陰離子基團設計在同一個表面活性劑分子中,使其兼具陰離子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優點,優勢互補、性能優良,因此顯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尤其針對無堿存在的二元復合驅體系,由于沒有堿的存在不但避免了油層的堵塞、結垢和腐蝕等問題,而且能與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張力。近幾年來,由于雙子 (Gemini)表面活性劑是由兩個親水基團、兩個疏水基團和一個連接基鍵合而成的特殊結構化合物,比傳統表面活性劑具有更為優良的性能,使它具有超低界面張力、低臨界膠束濃度、低Kraff點、良好的鈣皂分散能力、良好的潤濕性能等一系列獨特性質,從而引起極大關注。具有界面性能和流變性的Gemini表面活性劑,有望取代三元復合驅配方中的堿,在合理的配方體系下,最終實現二元驅替體系,為油田的化學驅開辟新的途徑。早在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專利申請中,德格魯特(De Groot)就曾提出水溶性表面活性劑有助于提高石油的采收率。目前,國內研究開發的主要雙子表面活性劑主要是陽離子雙季銨鹽型,如中國專利CN 1528853、CN 1817431、CN 1066137等相繼報道了雙酰胺型陽離子型、含氟陽離子型及含吡啶基陽離子雙子表面活性劑。由于陽離子具有吸附損耗大、成本高等缺點,近年來陰離子型和非離子型雙子表面活性劑的研究開發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如中國專利CN 101073757報道了一種陰離子不對稱雙子的合成。而由于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具有耐鹽性差,而非離子型具有耐溫性差的缺點,使得這些產品無法在高溫高鹽油藏的得到應用。另外,現有的三元復合驅油體系中,含有高濃度的堿,如氫氧化鈉、碳酸鈉等,在使用過程中,對地層和油井等帶來巨大的傷害,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劑不易被生物降解,且對人體也有一定的危害性,如1991年,趙國璽在《表面活性劑物理化學》P495 ; 1994年,劉程在 《表面活性劑大全》P35中所公開的內容。所以針對那些苛刻油藏,我們理應尋求一種在無堿、高溫(地層溫度大于85°C )、高鹽(礦化度40000mg/L以上)條件下結構穩定,并能與原油形成10_3 l(T4mN/m超低界面張力,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表面活性劑驅油體系。本發明所述的正是這種在無堿情況下,適合于高溫高鹽油藏的陰-非雙子表面活性劑、其制備方法、二元復合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含表面活性劑的驅油劑存在高溫高鹽條件下驅油效率差,使用濃度高以及三元復合驅中堿對地層和油井帶來的腐蝕和積垢傷害的問題,提供一種用于高溫高鹽油藏的驅油方法。該方法將含N,N-雙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雙羧酸鹽表面活性劑組合物用于驅油過程中,具有無堿、無腐蝕和積垢傷害, 使用濃度低,在高溫高鹽條件下驅油效率高等特點。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高溫高鹽油藏的驅油方法,將驅油用的組合物在驅油溫度彡85 °C、總礦化度彡16000mg/L、 Ca2++Mg2+彡450mg/L的地層水條件下,使地下脫水原油與驅油組合物接觸,將巖心中的原油充分驅替出來,其中所述的驅油組合物以質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份(1)0. 01 5. 0%的N,N-雙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雙羧酸鹽;(2)0.01 3.0%的聚合物;(3) 92. 0 99. 98 % 的地層水; 其中(1)組分的分子通式為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高溫高鹽油藏的驅油方法,將驅油用的組合物在驅油溫度彡85°C、總礦化度彡16000mg/L,Ca2W+彡450mg/L的地層水條件下,使地下脫水原油與驅油組合物接觸, 將巖心中的原油充分驅替出來,其中所述的驅油組合物以質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份(1)0.01 5. 0%的N,N-雙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雙羧酸鹽;(2)0.01 3.0%的聚合物;(3)92.0 99. 98%的地層水;其中(1)組分的分子通式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溫高鹽油藏的驅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油溫度為 85 95°C。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溫高鹽油藏的驅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層水的總礦化度為 16000 40000mg/L、Ca2++Mg2+ 為 450 1000mg/L。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溫高鹽油藏的驅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選自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耐溫抗鹽聚丙烯酰胺或黃原膠中的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溫抗鹽聚合物是由丙烯酰胺、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基磺酸和烯丙基油基醚四種單體共聚而成的,其摩爾百分比為76 18 5 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溫高鹽油藏的驅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N-雙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雙羧酸鹽中的R1碳原子數為九、十一、十三、十五或十七。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溫高鹽油藏的驅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N-雙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雙羧酸鹽中的R2的碳原子數為二、四或六。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溫高鹽油藏的驅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N-雙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雙羧酸鹽中的R1碳數加1之和與EO加合數η的比值在 2 4之間。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高溫高鹽油藏的驅油方法,主要解決現有技術中含表面活性劑的驅油劑存在高溫高鹽條件下驅油效率差、使用濃度高以及三元復合驅中堿對地層和油井帶來的腐蝕和積垢傷害的問題。本發明通過一種用于高溫高鹽油藏的驅油方法,在驅油溫度≥85℃、總礦化度≥16000mg/L、Ca2++Mg2+≥450mg/L的地層水條件下,使地下脫水原油與驅油組合物接觸,將巖心中的原油充分驅替出來,其中所述的驅油組合物以質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份(1)0.01~5.0%的N,N-雙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雙羧酸鹽;(2)0.01~3.0%的聚合物;(3)92.0~99.98%的地層水;的技術方案,較好地解決了該問題,可用于油田的三次采油生產中。
文檔編號C09K8/584GK102220119SQ20101014715
公開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5日
發明者吳國英, 李斌, 沈之芹, 王輝輝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