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及其制備方法
高分子電加熱栽熱體及其制備方法
扶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暖器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暖器上應用的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浙江省寧波地區年生產充油式電暖器3000萬臺,年出口 2200萬臺,其選用的電加熱載熱體是導生油加熱(導生油即二苯混合物,它是26. 5%聯苯和73. 5°/。二苯醚的混合物)。導生油具有沸點高(258 °C ) ( 37(TC可使用750— 1 1 00天);可燃但無爆炸危險;其毒性很輕微;其主要缺點是極易滲透軟性石棉填料,使用時所有管道法蘭連接處需用金屬墊片。
電油井電暖器釆用的加熱方式是礦物油加熱。生產上常用高溫45號才幾油和高溫60號才幾油,其加熱溫度可達25(TC。礦物油的々包和蒸氣壓比水的低,其飽和蒸氣來源較容易、加熱均勻、不需加壓;缺點是油的黏度大,且隨使用時間增加而增大,對流傳熱膜系數逐漸減小,熱穩定性差,存在安全隱患,高于25(TC時易分解、易燃。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企業選用的電加熱載熱體,易燃、有毒性、電耗能大,開才幾60分鐘溫度可達96。C左右)。現國內市場充油式電熱取暖器最低功率2000瓦以上,按民用電價0. 55元/度計算,2度電/小時x 0. 5 5元/度x每天12小時計算=13. 2元/天乂30天/月=396元,用戶電費高。
如何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則是本發明所面臨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 一種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及其制備方法,可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易燃、有毒性、耗電能大的問題。
本發明通過提供一種全新的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環保性能好,耗電能低。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高分子電加熱栽熱體,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數的組分去離子水20 ~ 30°/。;食用丙三醇5 ~ 10%;食用乙醇10 ~ 20°/。;食用泡打粉4 ~ 5%;食用紐甜2 ~ 5%;食用D-異VC鈉3 ~ 5%;增稠劑20 ~ 30%;食用油10 ~25%。食用紐甜的學名是N-(3. 3 二曱基丁基)。
在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具有以下技術特征所述增稠劑采用食用分子蒸餾甘酯或食用明膠中的至少一種。食用明膠采用國家標準規定的厚度12度。
在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具有以下技術特征所述食用乙醇的濃度為45 ~ 50%,該濃度為重量百分數。
在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具有以下技術特征還包括占總重量為1~2%的色素,所述色素為食用果綠。
在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具有以下技術特征所述食用油為花生油或豆油中的至少 一種。
一種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的制備方法,采用上述的重量百分數的組分,步驟如下
1 )將不銹鋼罐中的去離子水加溫到6 5 ~ 8 (TC ;
2 )加入食用泡打粉;
3 )加入食用紐甜;
4 )力口入食用D-異VC鈉;
5 )加入食用分子蒸餾甘酯,攪拌溶解,燒沸4 6分鐘,完全冷卻備用;
6 )使用時加入濃度為45 ~ 55%的食用乙醇,食用丙三醇,食用油,攪拌溶解即得到所述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
其中的去離子水、食用丙三醇、食用乙醇、食用泡打粉和食用紐甜均強化提高載熱體的溫度,去離子水的氣化溫度為IO(TC,食用丙三醇的氣化溫度為22 0°C ,食用乙醇的氣化溫度為30 ~ 8 0°C ;食用D-異VC鈉作為防氧化劑使用;食用分子蒸餾甘酯和食用明膠作為增稠劑使用。將制備好的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密封到取暖器的加熱裝置內使用。因為傳統的電油井取暖器采用導生油作為電加熱載體,油的沸點在25(TC以上,并且不能氣化,在溫度達到25(TC時,會膨脹并產生油煙,依靠膨脹供熱;而本發明的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能夠氣化,依靠氣化的蒸氣供熱,在低功率的條件下即可得到同規格產品的熱量,因此能夠大大節省能量。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才及效果采用本發明所述的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的電暖器與采用礦物油或導生油同規格產品相比較
1、 試驗驗證,節省電能50%左右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最高電能1 000瓦開機15分鐘溫度可達9 8°C以上。1度電/小時x 0. 55元/度x每天12小時計算=6. 6元/天x 30天/月=198元,同性產品相比,采用高分子熱媒供暖可節能5 0%。
2、 環保高分子載熱體全部采用食品添加劑混合而成,無易燃、無易爆、無毒,符合國家環保標準。
3、 生產成本費用低采用高分子專用載熱體比導生油和礦物油同性價格相比可降低成本30%,國內現有充油式電暖器每臺加入油的成本費用18元左右,而高分子專用載熱體每臺生產成本12. 6元。
4、 溫度高開機15分鐘,整體取暖器的溫度可達98°C以上。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子對本發明作進 一 步的詳細描述。實施例1
制備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1 000g, 1 )在不4秀鋼罐中加入2 0 0g去離子水,加溫到75。C左右;
2 )加入食用泡打粉50g;
3 )加入食用紐甜50g;
54 )加入食用果綠20g;
5 )加入食用D-異VC鈉30g;
6 )加入食用分子蒸餾甘酯200g,攪拌溶解,燒沸5分鐘,完全冷卻備用;
7 )使用時加入濃度為50°/。的食用乙醇150g,食用丙三醇100g,食用花生油200g,攪拌溶解即可。
試驗驗證使用上述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后的電暖器,在(TC的冷庫零度域連續開機48小時后,溫度在98 ~ 105°C ,電加熱管的功率為IOOOW,比現有電暖器最低功率2 000W以上^f氐了 50%以上。
實施例2
制備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lOOOg, 1 )在不4秀鋼罐中加入2 00g去離子水,加溫到7(TC左右;
2 )加入食用泡打4分40g;
3 )加入食用紐《甘20g;
4 )加入食用D-異VC鈉40g;
5 )加入食用分子蒸餾甘酯25 0g,攪拌溶解,燒沸5分鐘,完全冷卻備用;
6 )使用時加入濃度為50%的食用乙醇150g,食用丙三醇50g,食用花生油250g,攪拌溶解即可。
試驗驗證使用上述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后的電暖器,在0。C的冷庫零度域連續開4幾48小時后,溫度在95 98。C,電加熱管的功率為1 000W,比現有電暖器最低功率2 000W以上低了 5 0%以上。
實施例3
制備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lOOOg, 1 )在不4f鋼罐中加入3 00g去
64 )加入食用D-異VC鈉50g;
5 )加入食用分子蒸餾甘酯300g,攪拌溶解,燒沸5分鐘,完全冷卻備用;
6 )使用時加入濃度為5 0%的食用乙醇100g,食用丙三醇50g,食用豆油100g,攪拌溶解即可。
試驗驗證使用上述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后的電暖器,在(TC的冷庫零度域連續開才幾48小時后,溫度在85 90。C,電加熱管的功率為8 0 0W,比現有電暖器最^[氐功率2 000W以上j氐了 50%以上。
實施例4
制備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1 000g, 1 )在不銹鋼罐中加入2 5 0g去離子水,加溫到6 5 ~ 8 (TC ;
2 )加入食用泡打粉50g;
3 )加入食用紐甜30g;
4 )力口入食用D-異VC鈉40g;
5 )加入厚度為12度的食用明膠250g,攪拌溶解,燒沸5分鐘,完全冷卻備用;
6 )使用時加入濃度為5 0°/。的食用乙醇2 00g,食用丙三醇80g,食用花生油100g,攪拌溶解即可。
試驗驗證使用上述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后的電暖器,在(TC的冷庫零度域連續開才幾48小時后,溫度在90 95。C,電加熱管的功率為9 0 0W,比現有電暖器最^[氐功率2000W以上j氐了 50%以上。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發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數的組分去離子水20~30%;食用丙三醇5~10%;食用乙醇10~20%;食用泡打粉4~5%;食用紐甜2~5%;食用D-異VC鈉3~5%;增稠劑20~30%;食用油10~25%。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劑釆用食用分子蒸餾甘酯或食用明膠中的至少一種。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乙醇的濃度為4 5 ~ 5 0%。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占總重量為1 ~ 2%的色素,所述色素為食用果綠。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為花生油或豆油中的至少一種。
6、 一種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百分數的組分,步驟如下1)將不4^鋼罐中的去離子水加溫到65 - 80°C;2)加入食用泡打^^分;3)加入食用紐甜;4)力口入食用D-異VC鈉;5)加入食用分子蒸餾甘酯,攪拌溶解,燒沸4 6分鐘,完全冷卻備用;6)使用時加入濃度為45 ~ 55%的食用乙醇,食用丙三醇,食用油,攪拌溶解即得到所述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及其制備方法,可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易燃、有毒性、耗電能大的問題。技術方案是一種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數的組分去離子水20~30%;食用丙三醇5~10%;食用乙醇10~20%;食用泡打粉4~5%;食用紐甜2~5%;食用D-異VC鈉3~5%;增稠劑20~30%;食用油10~25%。使用本發明所述的高分子電加熱載熱體的電暖器具有如下優點節能、環保、生產成本費用低、溫度高。
文檔編號C09K5/00GK101565605SQ20091001533
公開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21日
發明者蔡萬龍 申請人:蔡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