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糖洗脫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糖洗脫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濾膜過濾裝置、洗脫裝置和清洗裝置,超濾裝置包括超濾箱和內置的兩層濾膜,洗脫裝置的頂端通過洗脫管道與超濾裝置的儲液腔連接,洗脫裝置包括洗脫箱和洗脫柱,洗脫柱的頂端設有噴頭;洗脫箱的內壁上設有紫外消毒裝置;清洗裝置包括清洗液存儲罐和清洗管道,清洗管道也與噴頭相連。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超濾裝置首先將大分子的蛋白質等雜志過濾掉,然后經過洗脫裝置依次將多糖溶液進行洗脫分級,得到具有一定分子量范圍的純多糖,達到快速、高效、高糖保留率的目的,而且裝置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便于推廣使用。
【專利說明】
一種多糖洗脫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糖洗脫裝置。【背景技術】
[0002]國內外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多糖具有抗腫瘤、抗病毒、抗凝血、消炎等生理活性,同時還是一種非特異性免疫調節劑,它能激活免疫細胞,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而對正常細胞沒有毒副作用。多糖的分離和純化主要包括兩個步驟,一是分離提取物中非多糖組分,二是對分子量范圍很寬的多糖進行洗脫分級,得到具有一定分子量范圍的純多糖。多糖中的雜質主要有大分子的蛋白質、小分子的色素、低聚糖和無機鹽類等。由于多糖的來源不同以及提取方法的缺陷,需要對提取的多糖溶液進行洗脫處理。【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糖洗脫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多糖洗脫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濾膜過濾裝置、洗脫裝置和清洗裝置,
[0006]超濾裝置包括超濾箱和內置的兩層濾膜,上層是微濾膜,微濾膜的過濾孔徑為0.1 ?lMi,下層是超濾膜,超濾膜的過濾孔徑為0.05?0.08mi ;超濾裝置的底部設有儲液腔;
[0007]洗脫裝置的頂端通過洗脫管道與超濾裝置的儲液腔連接,洗脫裝置包括洗脫箱和洗脫柱,洗脫柱的頂端設有噴頭,洗脫管道與噴頭相連,洗脫柱內設置洗脫劑層,洗脫柱的底端設有溶液接收管和溶液二次洗脫管,溶液二次洗脫管與洗脫管道相連;
[0008]洗脫箱的內壁上設有紫外消毒裝置;
[0009]清洗裝置包括清洗液存儲罐和清洗管道,清洗管道也與噴頭相連。[〇〇1〇]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超濾裝置首先將大分子的蛋白質等雜志過濾掉, 然后經過洗脫裝置依次將多糖溶液進行洗脫分級,得到具有一定分子量范圍的純多糖,達到快速、高效、高糖保留率的目的,而且裝置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便于推廣使用。【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超濾箱,2微濾膜,3超濾膜,4儲液腔,5洗脫管道,6噴頭,7洗脫箱,8洗脫柱, 9洗脫劑層,10紫外消毒裝置,11溶液接收管,12溶液二次洗脫管,13清洗液存儲罐,14清洗管道。【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多糖洗脫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濾膜過濾裝置、洗脫裝置和清洗裝置,
[0016]超濾裝置包括超濾箱和內置的兩層濾膜,上層是微濾膜,微濾膜的過濾孔徑為0.1 ?lMi,下層是超濾膜,超濾膜的過濾孔徑為0.05?0.08mi ;超濾裝置的底部設有儲液腔;
[0017]洗脫裝置的頂端通過洗脫管道與超濾裝置的儲液腔連接,洗脫裝置包括洗脫箱和洗脫柱,洗脫柱的頂端設有噴頭,洗脫管道與噴頭相連,洗脫柱內設置洗脫劑層,洗脫柱的底端設有溶液接收管和溶液二次洗脫管,溶液二次洗脫管與洗脫管道相連;
[0018]洗脫箱的內壁上設有紫外消毒裝置;
[0019]清洗裝置包括清洗液存儲罐和清洗管道,清洗管道也與噴頭相連。
[0020]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多糖洗脫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濾膜過濾裝置、洗脫裝置和清洗裝 置,超濾裝置包括超濾箱和內置的兩層濾膜,上層是微濾膜,微濾膜的過濾孔徑為0.1?ly m,下層是超濾膜,超濾膜的過濾孔徑為0.05?0.08WI1;超濾裝置的底部設有儲液腔;洗脫裝置的頂端通過洗脫管道與超濾裝置的儲液腔連接,洗脫裝置包括洗脫箱和洗脫 柱,洗脫柱的頂端設有噴頭,洗脫管道與噴頭相連,洗脫柱內設置洗脫劑層,洗脫柱的底端 設有溶液接收管和溶液二次洗脫管,溶液二次洗脫管與洗脫管道相連;洗脫箱的內壁上設有紫外消毒裝置;清洗裝置包括清洗液存儲罐和清洗管道,清洗管道也與噴頭相連。
【文檔編號】C08B37/00GK205635436SQ201620456267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9日
【發明人】劉云國, 李瑤瑤, 劉凌霄, 李彥伸
【申請人】煙臺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