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破囊壺菌的分離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破囊壺菌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分離裝置包括一上端開口的外罐以及設置在外罐內的內罐,內罐為防腐蝕罐子,內罐的上端開口,內罐內置有用于吸附破囊壺菌的松花粉,在內罐的上開口處依次蓋設有尼龍網膜和上蓋,上蓋的中部設有供海水流入內罐的鏤空部,在外罐的上端開口處設有十字防水膠。內罐內設置松花粉,由于松花粉富含破囊壺菌所需的營養物質,影響糖和蛋白質的釋放,因此可吸附破囊壺菌,同時設置尼龍網膜,使破囊壺菌通過網膜并被松花粉吸附,而松花粉不會從尼龍網膜出去。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松花粉的吸附作用大大提高了破囊壺菌的分離效率,可獲得了高質量的破囊壺菌。
【專利說明】
一種破囊壺菌的分離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分離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破囊壺菌的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破囊壺菌是一類類似于微藻但缺乏葉綠體故而不能光合作用的專性海生真核微生物,是一種單細胞、異養的海洋真菌。近年來研究發現其脂肪酸組成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得豐富,多數破囊壺菌脂質中多不飽和酸含量高達60 %以上,而且脂肪酸組成簡單、利于分離純化,因此,被認為是生產多不飽和酸非常有前景的微生物。
[0003]目前將破囊壺菌分離的方法就是將海水樣品懸浮于YP培養基(包含酵母提取物,蛋白胨,經過無菌過濾和高壓蒸汽滅菌的青霉素,利福平,制霉菌素和無菌水)培養一定時間,隨后放入葉片樣品再進行克隆培養。此方法的缺點在于雜質細菌與真菌的生長速度明顯快于破囊壺菌,導致破囊壺菌生長過慢,同時難以分離,以致分離破囊壺菌的效率較差。因此需要開發出一種新的分離裝置來滿足破囊壺菌的分離要求。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的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具有較高分離效率的破囊壺菌的分離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破囊壺菌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分離裝置包括一上端開口的外罐以及設置在外罐內的內罐,內罐為防腐蝕罐子,內罐的上端開口,內罐內置有用于吸附破囊壺菌的松花粉,在內罐的上開口處依次蓋設有尼龍網膜和上蓋,上蓋的中部設有供海水流入內罐的鏤空部,在外罐的上端開口處設有十字狀的防水膠。
[0006]作為改進,所述松花粉置于內罐的底部,松花粉的直徑大于尼龍網膜的孔徑。
[0007]作為改進,所述上蓋蓋設在內罐上與外罐的上開口相齊平。
[0008]作為改進,所述外罐的內壁與內罐之間設有用于固定內罐的防震填充物。
[0009]再改進,所述防震填充物采用棉花,棉花設置在外罐的內壁及底部。
[0010]再改進,所述外罐采用易拉罐,內罐的容量為40?50ml。
[0011]進一步改進,所述外罐的壁面上設有多個用針戳出的小孔。
[0012]最后,所述尼龍網膜的孔徑為70?90um,松花粉的直徑為110?130um。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內罐內設置松花粉,由于松花粉富含破囊壺菌所需的營養物質,影響糖和蛋白質的釋放,因此可吸附破囊壺菌,同時設置尼龍網膜,使破囊壺菌通過網膜并被松花粉吸附,而松花粉不會從尼龍網膜出去。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松花粉的吸附作用大大提高了破囊壺菌的分離效率,可獲得了高質量的破囊壺菌。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內罐、尼龍網膜和上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外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7]如圖1、2所示,一種破囊壺菌的分離裝置,該分離裝置包括外罐203、內罐103、尼龍網膜102和上蓋101,外罐203采用易拉罐,其上端開口,外罐203的內壁及底部設置有棉花202作為防震填充物,內罐103為防腐蝕罐子,設置在外罐203內、嵌置在棉花202中,內罐103的容量為43ml,內罐103的上端開口,內罐103的底部置有用于吸附破囊壺菌的松花粉104,尼龍網膜102和上蓋101依次蓋設在內罐103的上開口處,其中尼龍網膜102的孔徑為80um,松花粉104的直徑為120um,使得松花粉104的直徑大于尼龍網膜102的孔徑,這樣尼龍網膜102可使破囊壺菌通過尼龍網膜102進入內罐103并被松花粉104吸附,而松花粉104不會從尼龍網膜102出去,上蓋101的中部設有供海水流入內罐103的鏤空部,當上蓋101蓋設在內罐103上時與外罐203的上開口相齊平,當內罐103、尼龍網膜102和上蓋101依次置入外罐203內后,在外罐的上端通過防水膠201將口封成十字狀固定,另外,在外罐203的壁面上設有多個用針戳出的小孔,這樣海水可通過外罐203的小孔使得棉花202吸水,吸水后的棉花更可充分起到固定內罐103的作用。
[0018]使用時,內罐103中放入松花粉104,蓋上尼龍網膜102及上蓋101后,嵌入至外罐203的棉花202中,并用防水膠201將口封成十字狀,隨后放入紅樹林。由此,海水可通過外罐203進入其中的內罐103,并且對于海浪,棉花202可起到防震的作用,在其吸水后更可充分起到固定作用;海水通過上蓋101及尼龍網膜102并進入內罐103后,由于尼龍網膜102的孔徑為80um,松花粉104的直徑為120um,而本實例需要分離的海水中的破囊壺菌為10-20um,因此該尼龍網膜102可使破囊壺菌通過并被松花粉104吸附,而松花粉104不會從尼龍網膜102出去,從而達到破囊壺菌分離的目的。
[001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破囊壺菌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分離裝置包括一上端開口的外罐以及設置在外罐內的內罐,內罐為防腐蝕罐子,內罐的上端開口,內罐內置有用于吸附破囊壺菌的松花粉,在內罐的上開口處依次蓋設有尼龍網膜和上蓋,上蓋的中部設有供海水流入內罐的鏤空部,在外罐的上端開口處設有十字狀的防水膠。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花粉置于內罐的底部,松花粉的直徑大于尼龍網膜的孔徑。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蓋設在內罐上與外罐的上開口相齊平。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的內壁與內罐之間設有用于固定內罐的防震填充物。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填充物采用棉花,棉花設置在外罐的內壁及底部。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采用易拉罐,內罐的容量為40?50ml。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的壁面上設有多個用針戳出的小孔。8.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龍網膜的孔徑為70?90um,松花粉的直徑為110?130um。
【文檔編號】C12M1/12GK205528723SQ201620382959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9日
【發明人】陳雨豪, 嚴小軍, 朱鵬, 何山, 盛哲良
【申請人】寧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