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強度復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復合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強度復合材料。
【背景技術】
[0002]復合材料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性質的有機材料,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在宏觀上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種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長補短,產生協同效應,使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優于原組成材料而滿足各種不同的要求。
[0003]目前市面上的復合材料綜合性能多種多樣,有機復合材料一般采用樹脂和橡膠為原料,其本身的強度較小,不能滿足對于高強度或硬度的需求。
因此,現有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和發展。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尚強度復合材料,旨在進一步提尚復合材料的強度性會K。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高強度復合材料,其中,按重量份比其由以下組分組成:
酚醛樹脂35-45份;
聚乙二醇10-15份;
聚苯乙烯10-15份;
凹凸棒石15-20份;
甲基纖維素2-8份;
氧化鋁1-6份;
硬脂酸鋅1-5份;
單硬脂酸甘油酯1-5份。
[0006]所述的高強度復合材料,其中,按重量份比其由以下組分組成:
酚醛樹脂40份;
聚乙二醇12份;
聚苯乙烯12份;
凹凸棒石15份;
甲基纖維素6份;
氧化鋁4份;
硬脂酸鋅3份;
單硬脂酸甘油酯3份。
[0007]所述的高強度復合材料,其中,按重量份比其由以下組分組成:
酚醛樹脂45份;
聚乙二醇15份; 聚苯乙稀15份;
凹凸棒石15份;
甲基纖維素2份;
氧化鋁1份;
硬脂酸鋅1份;
單硬脂酸甘油酯1份。
[0008]所述的高強度復合材料,其中,所述聚乙二醇和聚苯乙烯的用量比例為1:1。
[0009]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強度復合材料,該高強度復合材料通過原料創新,提高了最終產品的強度和硬度,使其滿足能夠滿足強度要求更高的領域,使本發明復合材料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
【具體實施方式】
[0010]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1]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強度復合材料,其中,按重量份比其由以下組分組成:
酚醛樹脂35-45份;
聚乙二醇10-15份;
聚苯乙烯10-15份;
凹凸棒石15-20份;
甲基纖維素2-8份;
氧化鋁1-6份;
硬脂酸鋅1-5份;
單硬脂酸甘油酯1-5份。
[0012]其中,優選實施例中,所述聚乙二醇和聚苯乙烯的用量比例為1:1。
[0013]下面通過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0014]實施例1
所述的高強度復合材料,其中,按重量份比其由以下組分組成:
酚醛樹脂40份;
聚乙二醇12份;
聚苯乙烯12份;
凹凸棒石15份;
甲基纖維素6份;
氧化鋁4份;
硬脂酸鋅3份;
單硬脂酸甘油酯3份。
[0015]實施例2
所述的高強度復合材料,其中,按重量份比其由以下組分組成:
酚醛樹脂45份;
聚乙二醇15份; 聚苯乙稀15份;
凹凸棒石15份;
甲基纖維素2份;
氧化鋁1份;
硬脂酸鋅1份;
單硬脂酸甘油酯1份。
[0016]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強度復合材料,該高強度復合材料通過原料創新,提高了最終產品的強度和硬度,使其滿足能夠滿足強度要求更高的領域,使本發明復合材料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
[0017]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的應用不限于上述的舉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高強度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比其由以下組分組成: 酚醛樹脂35-45份; 聚乙二醇10-15份; 聚苯乙烯10-15份; 凹凸棒石15-20份; 甲基纖維素2-8份;氧化鋁1-6份; 硬脂酸鋅1-5份; 單硬脂酸甘油酯1-5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度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比其由以下組分組成: 酚醛樹脂40份; 聚乙二醇12份; 聚苯乙烯12份; 凹凸棒石15份; 甲基纖維素6份;氧化鋁4份;硬脂酸鋅3份; 單硬脂酸甘油酯3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度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比其由以下組分組成: 酚醛樹脂45份; 聚乙二醇15份; 聚苯乙稀15份; 凹凸棒石15份; 甲基纖維素2份;氧化鋁1份;硬脂酸鋅1份; 單硬脂酸甘油酯1份。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度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和聚苯乙烯的用量比例為1:1。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強度復合材料,其按重量份比其由以下組分組成:酚醛樹脂35-45份;聚乙二醇10-15份;聚苯乙烯10-15份;凹凸棒石15-20份;甲基纖維素2-8份;氧化鋁1-6份;硬脂酸鋅1-5份;單硬脂酸甘油酯1-5份。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強度復合材料,該高強度復合材料通過原料創新,提高了最終產品的強度和硬度,使其滿足能夠滿足強度要求更高的領域,使本發明復合材料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
【IPC分類】C08K5/098, C08K13/02, C08L25/06, C08L71/02, C08L1/28, C08K3/22, C08K5/103, C08K3/34, C08L61/06
【公開號】CN105440570
【申請號】CN201510978155
【發明人】林慈生
【申請人】佛山早稻田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