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茂鈦化合物(Ⅱ)與烯烴共聚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幾何限制結構的茂鈦化合物,以及該化合物作為催化劑組份之一用于烯烴共聚合反應。
由茂鈦化合物與硼化合物和有機鋁化合物組成的茂金屬催化劑,具有可調節共聚單體插入量和微觀結構等特點,如WO9314132和WO9323412所報道的幾何限制結構的茂鈦化合物Me2Si(C5Me4)(NCMe3)TiCl2,與有機鋁和硼化合物組成的催化體系,用于乙烯/辛烯-1共聚合,可得到一種分子量分布窄、共聚單體插入量高且可調、共聚組份分布均一,具有長鏈支化聚乙烯鏈結構的新型乙烯/辛烯-1共聚物;但美中不足的是該催化體系穩定性較差,催化活性和催化效率仍不高,離實際工業應用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本發明的目的是制備一種新的幾何限制結構的茂鈦化合物,該化合物與硼化合物及有機鋁化合物組成的催化體系,可成功地用于烯烴共聚合,尤其是乙烯/辛烯-1共聚合和乙烯/苯乙烯共聚合,且具有較高的催化活性、催化效率及優異的穩定性。
本發明的茂鈦化合物,其結構具有以下通式
通式中R1、R2為含0~20個碳原子的烴基,R3為含1~10個碳原子或雜原子烴基,R4為含4~20個碳原子的烴基,R5為含1~10個碳原子的烴基。
其中R1、R2的優選基團為甲基和氫,R3的優選基團為二甲基硅橋和亞乙基橋,R4的優選基團為叔丁基和苯基,R5的優選基團為甲基和芐基。
上述茂鈦化合物是由苯并茚或取代苯并茚與正丁基鋰、二氯二甲基硅、四氯化鈦與四氫呋喃的絡合物、和甲基鋰或甲基氯化鎂格氏試劑等在碳氫化合物溶劑中反應來制備,溶劑可以是脂肪烴、芳香烴和醚類,如乙烷、苯、乙醚、四氫呋喃等,具體合成路線如下
當R1、R2為甲基或氫時,有下列三種茂鈦化合物(Ⅱa)R1=R2=H(Ⅱb)R1=R2=CH3(Ⅱc)R2=H,R1=CH3上述三種茂鈦化合物的租產物用已烷萃取,得到黃棕色固體,收率為30~80%;用已烷低溫重結晶,可得到紅(帶棕)色晶體,處理后的化合物穩定性好,對空氣、濕氣不太敏感,可長期放置使用。
上述(Ⅱa)、(Ⅱb)、(Ⅱc)三個茂鈦化合物的分析表征數據如下(表1)表1茂鈦化合物的分析表征數據
茂鈦化合物(Ⅱ)與通式為(B)的硼化合物和通式為(A)的有機鋁化合物組成催化劑,可用于烯烴共聚合反應R6B(C3F5)x(B)
式中R6為含0~20個碳原子或雜原子的烴基,R7為含1~4個碳原子的烷基,如甲基、乙基等, X為3~4,Y為15~30的自然數;催化劑的組成配比為硼化物(B)中的硼對茂鈦化合物(Ⅱ)的摩爾比為1∶1,有機鋁化合物(A)中的鋁對茂鈦化合物(Ⅱ)的摩爾比為(1~500)∶1,最好為(100~300)∶1。
硼化合物(B)可以是BC6F5)3、三苯甲基陽離子與四一(五氟苯基)硼陰離子組成的離子絡合物[ph3C]+[B(C6F5)4]-以及其它配對陽離子的衍生物,如[ph3C]+[MeB(C6F5)3]-和[R3NH]+[B(C6F5)4]-;有機鋁化合物可以是三異丁基鋁和甲基鋁氧烷(MAO)。
上述含本發明的茂鈦化合物的催化劑可用于烯烴共聚合反應,如用于乙烯/辛烯-1共聚合、乙烯/苯乙烯共聚合、乙烯/降冰片烯共聚合等;聚合反應方式可采用高溫溶液聚合、淤漿聚合和本體聚合,對于溶液聚合和淤漿聚合,適用的溶劑包括烷烴,如庚烷、環已烷、辛烷和Isoparg;芳烴有甲苯、二甲苯、鄰二氧苯等。
上述催化劑用于乙烯/辛烯-1共聚合時,是在一定量的辛烯-1溶液中,加入溶劑并通入乙烯氣體至飽和,再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劑,在總壓力1.0大氣壓,70~120℃溫度、辛烯-1與乙烯的濃度比為(1~45)∶1(摩爾/摩爾)條件下反應,得到乙烯/辛烯-1共聚產物。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在1.8~2.3之間,共聚單體辛烯-1插入量在(1~60)mol%可調,共聚密度(0.8~1.0)g/cm2可調,共聚物結晶度低于20%,另外,催化活性可達12.0×106克聚合物/摩爾Ti·小時·大氣壓。
催化劑用于苯乙烯/乙烯共聚合時,是在一定量的辛烯-1溶液中(含有甲苯溶劑),通入乙烯至飽和,再加入一定量催化劑,在總壓力為1.0大氣壓,40~100℃溫度、苯乙烯與乙烯濃度比為(40~80)∶1(摩爾/摩爾)的條件下進行共聚合反應,得到苯乙烯/乙烯共聚產物。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在1.8~2.3之間,共聚單體苯乙烯的插入量在(1~50)mol%可調,共聚物的玻璃化溫度在20~35℃可調,共聚物結晶度為0%,是無規共聚物。
本發明的茂鈦化合物(Ⅱ)是一種新的具有幾何限制結構的化合物,其穩定性好,與硼化合物以及有機鋁化合物組成的催化劑也相當穩定,對空氣、溫度和濕氣不敏感,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未見降低催化活性,催化劑用于烯烴共聚合,具有較高的催化活性和催化效率、所得共聚產物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熱穩定性、耐老化和柔韌性能,同時具有優異的加工性能,用于乙烯/辛烯-1共聚合、乙烯/苯乙烯共聚合,可得到分子量分布窄、共聚單體插入量較高且可調,組份分布均一的共聚物。
以下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1、茂鈦化合物(Ⅰa)的制備第一步將16,62g(100mol)苯并茚裝入干燥的氧氣保護的250ml反應瓶中,加入100ml干燥乙醚,然后將反應瓶置于0℃冷卻,在0℃下用滴液漏斗緩慢地滴加入40ml(100mmol)2,5mol/L的正丁基鋰庚烷溶液,一小時滴完后,升至室溫并繼續攪拌3小時,迅速將其黃色液體轉入干燥的滴液漏斗中。在0℃下緩慢地滴加到盛200ml二氯二甲基硅和200ml乙醚溶液的反應瓶中,90分鐘滴完后,將溫度升至室溫并繼續攪拌懸浮液30分鐘,然后在真空除去溶劑和過量的二氯二甲基硅,加入CH2Cl3使LiCl沉淀下來過濾除去。再除去CH2Cl3溶劑得到帶白色的固體產物,重量約為20.0g,產率為89%。
第二步將第一步合成的粗產物20.0g裝入干燥的反應瓶中,氮氣保護下置于0℃冷卻,并同時加λ140ml乙醚,然后滴加含有6.05g(75.6mmol)的叔丁基胺的鋰鹽(LiNHCMe3)乙醚溶液,一小時清加完畢后,將溫度升至室溫,并繼續攪拌24小時,可得到黃色懸浮液,真空下除去揮發性溶劑,加入CH2Cl3使LiCl沉淀下來,并過濾除去,然后將收集的溶液在真空下除去,并通過蒸餾獲得無色液體,重量為15.93g,產率為70.5%。
第三步將第二步獲得的產物4.7g(16.2mmol)在N2保護下裝入已盛有180ml乙醚的反應瓶中,用干冰使其冷卻至-78℃,通過針筒緩慢加入13.0ml的2.5mol/L正丁基鋰庚烷液(32.4mmol),在-78℃下繼續攪拌3小時,然后升至室溫,并繼續攪拌3小時,可觀察到沉淀物生成。用真空除去溶劑,獲得橙黃色固體產物,然后又將產物溶解在四氫呋喃(THF)中,并將其置于干冰中冷卻至-78℃,非常緩慢地加入TiCl4(THF)2,在-78℃下攪拌24小時后,緩慢地4升至室溫繼續攪拌反應24小時,真空除去溶劑,加入甲苯溶解產物,分離出LiCl固體。將收集的甲苯溶液濃縮,用已烷洗滌,并將己烷溶液置于-30℃下重結晶,可獲得黃棕色晶體,產率53%,重量為2.53克。
第四步將第三步的產物0.63g(2.14mmol)溶解于60mlTHF溶液中,然后置于干冰中冷卻至-78℃,用針筒緩慢滴加1.45ml的2.5mol/L甲基氯化鎂(MgMeCl)格氏試劑(4,35mol)的THF溶液,滴加完畢后,繼續在-78℃下攪拌2小時,然后緩慢升至0~20℃繼續反應2小時。真空下除去溶劑,并在較低溫度(<20℃)用已烷洗滌。用1∶1己烷/甲苯混合溶液重結晶,得到黃(帶橙或棕)色晶狀產物,產率為55%,產物重為0.44克。
2、茂鈦化合物(Ⅱb)的制備以19,42g(100mol)2,3-二甲基-苯并茚為原料,按照茂鈦化合物(Ⅱa)的制備的具體步驟、條件和操作方式來制備(Ⅱb)第一步產物重量為16.70g,產率為86%;第二步產物重量為14.05g,產率為73.5%;第三步取4.07g(16.2mmol)第二步產物進行反應,得產物重量為2.77g,產率為53%;第四步取0.69g(2.14mmol)第三步產物進行反應,得最終產物(Ⅱb)0.43g,產率50.2%。
3、茂鈦化合物(Ⅱc)的制備以18.02g(100mmol)2一甲基苯并茚為原料,按照茂鈦化合物(Ⅱa)的制備的具體步驟、條件和操作方式來制備(Ⅱc)第一步產物重量為15.32g,產率為85%;第二步產物重量為13.98g,產率為70.5%;第三步取3.85g(16.2mmol)第二步產物進行反應,得產物重量為2.65g,產率為53.1%;第四步取0.65g(2.14mmol)第三步產物進行反應,得最終產物(Ⅱc)0.46g,產率56%。
4、硼化物B(C6F5)3的制備將裝有電動攪拌的進料管的1000ml三口瓶,置于干冰(-78℃)冷卻,用真空泵抽1小時,充入N2置換三次,在N2保護下加入含18g(70mmol)溴代五氟苯(C6F5Br)600ml己烷溶液,在攪拌下通過進料管用針筒緩縵加入70mmol正丁基鋁,立即出現白色浮液,在-78℃下加入50ml含2,3gBCl3的己烷溶液,攪拌30分鐘,緩慢升至室溫,發現在-20℃時出現大量LiC[沉淀,室溫下攪拌30分鐘,靜止3小時,使其分層過濾除去LiCl,濾液用真空除去溶劑,得到白色固體五氟苯基硼B(C6F5)3,在80℃真空度為10-4mmHg下升華提純可得白色晶狀產物,熔點126~128℃,產率為30~50%。
5、[ph3C]+[B(C6F5)4]-的制備在氮氣保護下將1.98g(2.92mmol)B(C6F5)3裝入150ml反應瓶中,加入50ml庚烷,然后將其冷卻至0℃,在0℃下用針筒加入1.2ml的2.5mol/L正丁基鋰庚烷溶液(2.92mmol),在0℃下攪拌1小時,升至室溫反應2小時,然后又將1.25克(3.52mmol)ph3CBF4加入反應瓶中,回流24小時,得黃色固體產物,將其溶解于CH2Cl2中,氮氣保護下過濾除LiF固體,收集的CH2Cl2溶液在真空下除去溶劑,用1∶1 CH2Cl3和庚烷混合溶液重結晶,得黃色晶體,產率為65%。分子式為[ph3C]+[B(C6F5)4]-。實施例1~6在250ml反應瓶中加入辛烯-1溶液、溶劑甲苯或Isoparg,并通入乙烯氣體至飽和(乙烯濃度為0.1mol/L),加入茂鈦化合物(Ⅱa)0.009mmol、硼化合物(B1)即B(C6F5)3或(B2)即[ph3C]+[B(C6F5)4]-、以及有機鋁化合物(A1)即甲基鋁氧烷或(A2)即三異丁基鋁,在總壓力1.0大氣壓,一定的溫度條件下反應10分鐘,所得產物稱重、并計算共聚密度、結晶度、產物中辛烯-1鏈節插入量,和反應的催化活性,結果列于表2。
實施例7~10在25Gml反應瓶中加入辛烯-1溶液、溶劑甲苯或IsoparE,并通入乙烯氣體至飽和(乙烯濃度為0.1mol/L),加入茂鈦化合物(Ⅱb)0.009mmol、硼化合物(B1)即B(C6F5)3或(B2)即[ph3C]+[B(C6F5)4]-以及有機鋁化合物(A1)即甲基鋁氧烷(MAO)或(A2)即三異丁基鋁,在總壓力1.0大氣壓,一定的溫度條件下反應10分鐘,所得產物稱重、并計算共聚密度、結晶度、產物中辛烯-1鏈節插入量,和反應的催化活性,結果列于表3.實施例11~12在250ml反應瓶中加入辛烯-1溶液、溶劑甲苯或IsoparB,并通入乙烯氣體至飽和(乙烯濃度為0.1mol/L),加入茂鈦化合物(ⅡC)0.009mmol、硼化合物(B1)即B(C6F5)3或(B2)即[ph3C]+[B(C6F5)4]-以及有機鋁化合物(A1)即甲基鋁氧烷(A2)即三異丁基鋁,在總壓力1.0大氣壓,一定的溫度條件下反應10分鐘,所得產物稱重、并計算共聚密度、結晶度、產物中辛烯-1鏈節插入量,和反應的催化活性,結果列于表4。
實施例13~17在250ml反應瓶中加入辛烯-1溶液、溶劑甲苯,并通入乙烯氣體至飽和(乙烯濃度為0.1mol/L),加入茂鈦化合物(Ⅱa)、或(Ⅱb)或(Ⅱc)、硼化合物(B2)以及有機鋁化合物(A2),在總壓力為1.0大氣壓、一定的溫度條件下反應60分鐘,所得共聚產物稱重并計算催化活性,產物用四氫呋喃萃取,將萃取可溶物進行表征,計算共聚物中苯乙烯鏈節含量、結晶度,結果列于表5。
表2 采用(Ⅱa)的乙烯/辛烯-1共聚合
表3 采用(Ⅱb)的乙烯/辛烯-1共聚合
表4.采用(Ⅱc)的乙烯/辛烯-1共聚合
表5.乙烯/苯乙烯聚合
權利要求
1.一種幾何限制結構的茂鈦化合物,其特征是該化合物的結構具有以下通式
通式中R1、R2為含0~20個碳原子的烴基,R3為含1~10個碳原子或雜原子烴基,R4為含4~20個碳原子的烴基,R5為含1~10個碳原子的烴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茂鈦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說的R1、R2為氫原子或甲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茂鈦化含物,其特征在于所說的R3為二甲基硅橋或亞乙基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茂鈦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說的R4為叔丁基或苯基。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茂鈦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說的R5為甲基或芐基。
6.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茂鈦化合物用作烯烴共聚合反應的催化劑,其特征是茂鈦化合物(Ⅱ)與通式為(B)的硼化合物以及通式為(A)的有機鋁化合物組成催化劑R6B(C6F5)x(B)
式中R6為含0~20個碳原子或含雜原子的烴基,R7為含1~4個碳原子的烷基,如甲、乙基等,X為3~4、Y為15~30的自然數。催化劑的組成配比為硼化物(B)中的硼對茂鈦化合物(Ⅱ)的摩爾比為1∶1,有機鋁化合物(A)中的鋁對茂鈦化合物(Ⅱ)的摩爾比為(1~500)∶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有機鋁化合物(A)中的鋁對茂鈦化合物(Ⅱ)的摩爾比為(100~300)∶1。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說的硼化物(B)為B(C6F5)3或[ph3C]+[B(C6F5)4]-。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有機鋁化合物(A)為三異丁基鋁或甲基鋁氧烷(MAO)。
10.一種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劑用于乙烯/辛烯-1共聚合,其特征是一定量的辛烯-1溶液,加入甲苯或Isoparg溶劑,通入乙烯氣體至飽和,再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劑,在總壓力1.0大氣壓,70~120℃溫度下及乙烯與辛烯-1的濃度比為1∶(1~45)(摩爾/摩爾)的條件下進行共聚合反應,得到乙烯/辛烯-1共聚產物。
11.一種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劑用于苯乙烯/乙烯共聚合,其特征是一定量的苯乙烯溶液,加入溶劑甲苯,并通人乙烯氣體至飽和,再加入催化劑,在總壓力1大氣壓、40~100℃溫度,苯乙烯與乙烯的濃度比為(40~80)∶1(摩爾/摩爾)的條件下進行共聚合反應,得到苯乙烯/乙烯共聚產物。
全文摘要
一種新的幾何限制結構的茂鈦化合物(Ⅱ)C
文檔編號C08F4/76GK1229798SQ9811314
公開日1999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1998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1998年3月20日
發明者許光學, 孫竹安 申請人:中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