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食用油精煉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油加工技術,特別是花生油、菜籽油、豆油等食用油的精煉技術。
在油脂加工行業,毛油是指榨油機榨出的含有磷脂等雜質的粗油。目前一般采用沉淀壓濾或堿煉的方法將毛油精煉為食用油。
通常采用的堿煉法的工藝流程是將已冷卻的毛油加溫到50-60℃,摻入18度的火堿溶液,火堿液用量為毛油重量的百分之八至十。同時,以每分鐘50至60轉的速度攪拌均勻,然后靜止沉淀十小時以上,分離出油渣,得到精煉油。這種堿煉精制油的方法,需要使用火堿(苛性鉀),成本較高,精油獲得率低,油質較差。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不添加任何化學物質,也不消耗熱能,即可制得優質食用油的精煉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根據磷脂具有親水性,吸水后體積膨脹,比重增大,使磷脂從油相轉移到水相,即可從毛油中沉淀、分離的原理。在毛油中摻入適量的水,同時合理地控制油溫、水溫和攪拌速度,使磷脂和水結合,由油相轉移到水相,呈絮狀物逐漸沉淀,與油分離,得到精煉油。
本發明的一種工藝流程如下將榨油機榨出的熱的毛油,用140目的篩網過篩,趁熱送入精煉罐,用每分鐘60-70轉的攪拌機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十分鐘。為縮短降溫時間,可用循環水冷卻。待油溫下降到38-45℃時,攪拌機轉速變為每分鐘30-40轉。同時,將33-40℃的溫火緩緩地、均勻地灑在油面上,摻入油中。摻水量為毛油重量的0.5-3%,摻水時間控制在五至十五分鐘之間。摻水后,攪拌機轉速變回每分鐘60-70轉,繼續攪拌十五至三十分鐘,待油中出現絮狀物并下沉,立即停止攪拌,靜置沉淀十小時以上,即可分離出沉積的油渣,將精油送入貯油罐或裝桶。
以上為溫法精煉,還有一種冷法精煉。即摻水時,毛油溫度降至20-25℃,摻入的水溫度為15-20℃。其余工藝要求與溫法完全相同,以上兩法可視氣候和條件選用。
這種食油精煉法的優點一是能顯著提高精油率、精油質量高、精煉花生油,菜籽油和豆油,精油率為95%以上,比一般堿煉法提高7-17%。精煉油經上海市糧油測試中心測試,酸價為1.12mgkoH/g油;水分為0.196%;什質為0.02%;黃曲霉素B1未檢出PPb;砷化物,汞化物均未檢出。質量優于國家二級油標準。將油加熱到280℃,油色不變,無析出物,符合衛生標準。二是不加任何化學物質,不耗熱,投資省,成本低。用這種方法精煉菜籽油、花生油和豆油,每噸成本較堿煉法分別降低230元、460元和560元,降低率為7.6-19%。
以下是采用溫法精煉的一個實施例。在油脂加工廠的榨油機后設置一個容積一噸、內有冷卻水管和攪拌機的精煉罐。將螺旋榨油機榨出的熱的花生油毛油,經140目的篩網過篩后,導入精煉罐。滿罐后,啟動攪拌機,以每分鐘70轉的速度攪拌,同時通水冷卻。攪拌時間應不少于10分鐘。待油溫降至40℃,關閉冷卻水管,攪拌機轉速變為35轉,同時,將35℃的溫水16公斤緩緩地、均勻地灑在油面上,摻入油中。摻水時間在10分鐘左右。摻完水后,攪拌機轉速變回每分鐘70轉,繼續攪拌,并注意觀察油面。大約10分鐘以后,油中出現細小的絮狀物并緩慢下沉,立即關掉攪拌機。靜置沉淀12小時后,從罐底放掉沉淀的油渣,即得到精煉后的花生油950公斤,經測試,質量優于國家二級花生油標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食用油加工中去除毛油中的磷脂的食用油精煉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往毛油中摻水和攪拌,磷脂與水結合,呈絮狀物后沉淀。分離的方法。
2.按權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摻水量為毛油重量的0.5-3%,摻水方式是緩緩地,均勻地灑在油面上,摻水時間為五至十五分鐘。
3.按權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摻水時油溫為38-45℃,摻入的水溫度為33-40℃。
4.按權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摻水時油溫為20-25℃,摻入的水溫度為15-20℃。
5.按權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摻水前與摻水后的攪拌速度為每分鐘60至70轉,摻水時的攪拌速度為每分鐘30-40轉。
6.按權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摻水前與摻水后的攪拌速度為每分鐘60至70轉,摻水時的攪拌速度為每分鐘30-40轉。
7.按權利要求
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摻水前與摻水后的攪拌速度為每分鐘60-70轉,摻水時的攪拌速度為每分鐘30至40轉。
專利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將壓榨出的花生。菜籽和豆類的毛油精煉成食用油的加工技術。其特點是往毛油中摻水,攪拌,使毛油中的磷脂與水結合沉淀,與油分離得精煉食用油。在精煉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摻水量,油溫,水溫以及攪拌機轉速。
文檔編號C11B3/00GK86105538SQ86105538
公開日1988年2月24日 申請日期1986年7月25日
發明者豆新春 申請人:平鄉縣糧食局油脂加工廠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