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納米抑菌管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抑菌材,特別是涉及一種納米抑菌管件。
背景技術:
抗菌是指采用化學、物理等方法殺滅細菌或妨礙細菌生長繁殖及其活性的過程, 抗菌材料則是能夠阻礙細菌生長繁殖或使細菌失去活性的材料,為了改善生活環境衛生品質并抑制環境中有害微生物的滋生及疾病的傳播,抗菌材料已廣泛被應用在各種日常用品上,例如,抗菌材應用于冰箱時,可延長食品保鮮期限及防腐,制造洗衣機時使用抗菌材則可防止霉菌、細菌的滋生,在公共設施上采用抗菌材料能夠有效減少疾病的傳播,飲水用管件使用抗菌材料可防止細菌、藻類微生物在管壁上附著并滋生繁殖,因此,將抗菌材料應用在各種生活用品是提升環境中安全衛生品質的有效方法。目前市場上進行空氣及水質中殺菌,主要采用投入化學藥劑、X-ray或UV光等高能量輻射、觸媒接觸或在桶槽、管線或濾片材等基材上涂布具有抗菌活性的納米銀等處理方法,然而,以添加氯、臭氧等化學藥劑進行殺菌時需視細菌多寡決定添加劑量,并搭配濃度與接觸時間,況且還有可能因藥劑殘量而造成使用安全問題,以照射高能量輻射殺菌則有設備與操作成本較高的缺失,在容器、管件或特定物件表面涂布納米銀受限于涂布介面的材質特性而無法適用于各種材質容器、管件或物件,使納米銀的應用受到局限,即使是能夠被涂布附著的材質,在使用一段時間后仍極易產生納米銀剝落的情形,使抗菌效能受影響而存有抑菌效果不穩定、耐久性不佳的缺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種可以提高抗菌穩定性、耐久性,及可增加整體結構強度的納米抑菌管件。本實用新型納米抑菌管件包含一內管壁、一外管壁及多個凸部,該內管壁包括圍繞一第一軸線的一第一塑料載體,及分布在該第一塑料載體內且與該第一塑料載體結合的多個第一納米銀粒子;該外管壁圍繞該第一軸線位于該內管壁外彼此結合;所述凸部呈螺旋狀成型于該外管壁。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納米抑菌管件,還包含貫穿該內管壁與該外管壁的多個徑向穿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納米抑菌管件,該外管壁包括圍繞該第一軸線的一第二塑料載體,及分布在該第二塑料載體內且與該第二塑料載體結合的多個第二納米銀粒子,該第二塑料載體與該第一塑料載體彼此結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所述第一納米銀粒子能與該第一塑料載體緊密結合不易脫落,使本實用新型能產生穩定且耐久的抗菌能力,通過在該外管壁成型所述凸部,使本實用新型能增加整體結構強度。本實用新型納米抑菌管件包含一內管壁、一外管壁及多片連接片,該內管壁包括圍繞一第二軸線的一第三塑料載體,及分布在該第三塑料載體內且與該第三塑料載體結合的多個第三納米銀粒子;該外管壁圍繞該第二軸線位于該內管壁外;所述連接片分別連接在該外管壁和該內管壁之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納米抑菌管件,還包含貫穿該內管壁與該外管壁的多個徑向穿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納米抑菌管件,該外管壁包括圍繞該第二軸線的一第四塑料載體,及分布在該第四塑料載體內且與該第四塑料載體結合的多個第四納米銀粒子。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納米抑菌管件,每一片連接片分別包括圍繞該第二軸線的一第五塑料載體,及分布在該第五塑料載體內且與該第五塑料載體結合的多個第五納米銀粒子,該第五塑料載體與該第三塑料載體和該第四塑料載體彼此結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所述第三納米銀粒子能與該第三塑料載體緊密結合不易脫落,使本實用新型能產生穩定且耐久的抗菌能力,通過該內管壁與該外管壁和所述連接片呈工字型結構,使本實用新型能增加整體結構強度。本實用新型納米抑菌管件包含一內管壁及一外管壁,該內管壁包括圍繞一第三軸線的一第六塑料載體,及分布在該第六塑料載體內且與該第六塑料載體結合的多個第六納米銀粒子;該外管壁圍繞該第三軸線位于該內管壁外彼此結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納米抑菌管件,該外管壁包括圍繞該第三軸線的一第七塑料載體,及分布在該第七塑料載體內且與該第七塑料載體結合的多個第七納米銀粒子,該第七塑料載體與該第六塑料載體彼此結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所述第六納米銀粒子能與該第六塑料載體緊密結合不易脫落,使本實用新型能產生穩定且耐久的抗菌能力。
圖1是本實用新型納米抑菌管件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前視圖;圖2是采自圖1中的線II-II的剖視圖;圖3是類似圖1的視圖,顯示多個凸部的軸向截面呈矩形;圖4是本實用新型納米抑菌管件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圖5是采自圖4中的線V-V的剖視圖;圖6是采自圖5的局部放大圖,顯示一外管壁與一內管壁和一連接片之間呈工字型結構;圖7是采自圖4中的線VII-VII的剖視圖;圖8是采自圖7的局部放大圖,顯示該外管壁與該內管壁和該連接片之間呈工字型結構;圖9是采自圖7中的線IX-IX的剖視圖圖10是采自圖7中的線X-X的剖視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納米抑菌管件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圖12是采自圖11中的線XII-XII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納米抑菌管件1包含結合成一體的一內管壁10與一外管壁20和多個凸部30,及貫穿該外管壁20與該內管壁10的多個徑向穿孔40。該內管壁10包括圍繞一第一軸線Ll的一第一塑料載體11,及分布在該第一塑料載體11內且與該第一塑料載體11結合的多個第一納米銀粒子12。該外管壁20圍繞該第一軸線Ll位于該內管壁10外且彼此結合成一體。較佳地,該外管壁20包括圍繞該第一軸線Ll位于該內管壁10外的一第二塑料載體21,及分布在該第二塑料載體21內且與該第二塑料載體21結合的多個第二納米銀粒子 22,且該第二塑料載體21與該第一塑料載體11彼此結合。所述凸部30呈螺旋狀地成型于該外管壁20,也可以成型在該外管壁20和該內管壁10,可以增加該納米抑菌管件1的整體結構強度,所述凸部30的軸向截面可為如圖1、圖 2所示的圓弧形,也可為如圖3所示的矩形。所述徑向穿孔40可為圓孔、方孔、長條孔或其他形狀穿孔。該第一塑料載體11、該第二塑料載體21的材料為一選自下列群組中的塑料材質 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簡稱為 HDPE)、聚乙烯(polyethylene,簡稱為PE)、聚丙烯(polypropylene,簡稱為PP)、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簡稱為PC)、聚醚砜 (polyethersulfone,簡稱為 PES)、聚對苯二甲酸二乙酯(polyethylene terephathalate, 簡稱為PET)、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簡稱為PVC)、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poly (ethylene2,6-naphthalate),簡禾爾為 PEN)、聚硫化苯(polyphenylene sulfide, 簡稱為P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eryIonitri le-butadiene-styrene, 簡稱為ABS)、丙烯腈-苯乙烯共聚合物(acrylonitrile-styrene,簡稱為AS),及聚酰胺 (polyamide,簡稱為PA)。所述塑料材料都具有容易成型加工為預定型體的特性,此外,所述塑料材料都具有強度高、尺寸穩定性佳、耐熱、耐水等特性,可以使該納米抑菌管件1不易損壞而具有較佳的耐用性,以塑料材料作為供納米銀粒子結合附著的載體,除了能夠通過預先混合塑料材料與所述第一納米銀粒子12、第二納米銀粒子22的方式,使所述第一納米銀粒子12、第二納米銀粒子22平均分布并與塑料材料緊密結合外,還能利用塑料材料容易成型加工的特性,方便成型出具有所述螺旋狀凸部30的該納米抑菌管件1。在本實施例中,選用高密度聚乙烯作為塑料材料,配合所述螺旋狀凸部30,可以有效增加該納米抑菌管件1的整體結構強度。所述第一納米銀粒子12、第二納米銀粒子22具有極佳的穩定性,在水中呈中性、 可耐酸堿,且對光和熱的穩定性佳,在滅菌過程中,所述第一納米銀粒子12、第二納米銀粒子22仍可長時間保有抗菌效力,使含有所述第一納米銀粒子12、第二納米銀粒子22的該納米抑菌管件1也能產生長期抗菌效能。關于納米銀粒子的抗菌原理為當納米銀粒子接觸到細菌等微生物細胞時,納米銀粒子由于庫倫引力及粒子的高表面活性會吸附在細菌表面,經有效擊穿細胞壁與細胞膜后進入細菌體內,其電子被細菌的氧代謝酶奪取后,納米銀粒子變成帶正電荷的銀離子,并與細菌蛋白酶中帶負電荷的巰基發生反應,蛋白酶因為巰基的喪失迅速失去活性而變性, 導致細菌無法呼吸、代謝及繁殖,一直到死亡,借此達到滅菌效果,當細菌失去活性后,銀離子又會從菌體中游離出來,重復進行殺菌活動。關于該納米抑菌管件1的成型方式不受限,可以采用射出、壓出、擠出、吹出或回轉成型方式,使該內管壁10與該外管壁20和所述凸部30彼此結合成為該納米抑菌管件1。可以通過所述第一納米銀粒子12、第二納米銀粒子22對該納米抑菌管件1中的流體、氣體產生抑菌、殺菌的效果。如圖4至圖10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納米抑菌管件2包含相互結合的一內管壁50與一外管壁60和多片連接片70,及貫穿該外管壁60與該內管壁50的多個徑向穿孔80。該內管壁50包括圍繞一第二軸線L2的一第三塑料載體51,及分布在該第三塑料載體51內且與該第三塑料載體51結合的多個第三納米銀粒子52。該外管壁60圍繞該第二軸線L2位于該內管壁50外。較佳地,該外管壁60包括圍繞該第二軸線L2位于該內管壁50外的一第四塑料載體61,及分布在該第四塑料載體61內且與該第四塑料載體61結合的多個第四納米銀粒子 62。所述連接片70等間距連接在該外管壁60與該內管壁50之間,該外管壁60與該內管壁50和所述連接片70可以構成如圖5、圖6所示的工字型結構,可以增加該納米抑菌管件2的整體結構強度。較佳地,每一片連接片70分別包括圍繞該第二軸線L2且位在該外管壁60與該內管壁50之間的一第五塑料載體71,及分布在該第五塑料載體71內且與該第五塑料載體71 結合的多個第五納米銀粒子72,該第五塑料載體71與該第三塑料載體51和該第四塑料載體61彼此結合。所述徑向穿孔80可為圓孔、方孔、長條孔或其他形狀穿孔。該第三塑料載體51、該第四塑料載體61、該第五塑料載體71的材料為一選自下列群組中的塑料材質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簡稱為HDPE)、 聚乙烯(polyethylene,簡稱為ΡΕ)、聚丙烯(polypropylene,簡稱為PP)、聚碳酸酯 (polycarbonate,簡稱為PC)、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簡稱為PES)、聚對苯二甲酸二乙酯(polyethylene ter印hathalate,簡稱為 PET)、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簡稱為PVC)、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 (ethylene 2,6-naphthalate),簡稱為PEN)、聚硫化苯 (polyphenylene sulfide,簡稱為 PPQ、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crylonitril e-butadiene-styrene,簡稱為 ABS)、丙烯腈-苯乙烯共聚合物(acrylonitrile—styrene, 簡稱為AS),及聚酰胺(polyamide,簡稱為PA)。所述塑料材料都具有容易成型加工為預定型體的特性,此外,所述塑料材料都具有強度高、尺寸穩定性佳、耐熱、耐水等特性,可以使該納米抑菌管件2不易損壞而具有較佳的耐用性,以塑料材料作為供所述第三納米銀粒子 52、第四納米銀粒子62、第五納米銀粒子72結合附著的載體,除了能夠通過預先混合塑料材料與所述第三納米銀粒子52、第四納米銀粒子62、第五納米銀粒子72的方式,使所述第三納米銀粒子52、第四納米銀粒子62、第五納米銀粒子72平均分布并與塑料材料緊密結合外,還能利用塑料容易成型加工的特性,方便成型出該納米抑菌管件2。在本實施例中,選用高密度聚乙烯作為塑料材料,配合該外管壁60與該內管壁50 和所述連接片70呈工字型結構,可以有效增加該納米抑菌管件2的整體結構強度。[0051]關于該納米抑菌管件2的成型方式不受限,可以采用射出、壓出、擠出、吹出或回轉成型方式,使該內管壁50與該外管壁60和所述連接片70彼此結合成為該納米抑菌管件 2。可以通過所述第三納米銀粒子52、第四納米銀粒子62、第五納米銀粒子72對該納米抑菌管件2中的流體、氣體產生抑菌、殺菌的效果。如圖11、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納米抑菌管件3包含相互結合的一內管壁90及一外管壁100。該內管壁90包括圍繞一第三軸線L3的一第六塑料載體91,及分布在該第六塑料載體91內且與該第六塑料載體91結合的多個第六納米銀粒子92。該外管壁100圍繞該第三軸線L3位于該內管壁90外。較佳地,該外管壁100包括圍繞該第三軸線L3位于該內管壁90外的一第七塑料載體101,及分布在該第七塑料載體101內且與該第七塑料載體101結合的多個第七納米銀粒子102。關于該第六塑料載體91、該第七塑料載體101的材料特性與前述第一塑料載體 11、第二塑料載體21、第三塑料載體51、第四塑料載體61、第五塑料載體71相同,在此不再贅述。關于該納米抑菌管件3的成型方式不受限,可以采用射出、壓出、擠出、吹出或回轉成型方式,使該內管壁90與該外管壁100彼此結合成為該納米抑菌管件3,且該內管壁 90與該外管壁100可以制成不同顏色。可以通過所述第六納米銀粒子92、第七納米銀粒子102對該納米抑菌管件3中的流體、氣體產生抑菌、殺菌的效果。通過以上說明可知,本實用新型納米抑菌管件具有下述有益效果一、本實用新型該納米抑菌管件1以塑料材料作為所述第一納米銀粒子12、第二納米銀粒子22的載體,可以通過預先混合塑料材料與所述第一納米銀粒子12、第二納米銀粒子22,使所述第一納米銀粒子12、第二納米銀粒子22平均分布并與塑料材料緊密結合, 再通過成型方式成型出該納米抑菌管件1,可以使所述第一納米銀粒子12、第二納米銀粒子22獲得極佳的固定效果不易脫落,進而使該納米抑菌管件1可以提高抗菌穩定性、耐久性。二、本實用新型該納米抑菌管件1可以通過在該外管壁20成型呈螺旋狀的多個凸部30,有效增加該納米抑菌管件1的整體結構強度。三、本實用新型該納米抑菌管件2以塑料材料作為所述第三納米銀粒子52、第四納米銀粒子62、第五納米銀粒子72的載體,可以通過預先混合塑料材料與所述第三納米銀粒子52、第四納米銀粒子62、第五納米銀粒子72,使所述第三納米銀粒子52、第四納米銀粒子62、第五納米銀粒子72平均分布并與塑料材料緊密結合,再通過成型方式成型出該納米抑菌管件2,可以使所述第三納米銀粒子52、第四納米銀粒子62、第五納米銀粒子72獲得極佳的固定效果不易脫落,進而使該納米抑菌管件2可以提高抗菌穩定性、耐久性。四、本實用新型該納米抑菌管件2可以通過該外管壁60與該內管壁50和所述連接片70之間呈工字型結構,有效增加該納米抑菌管件2的整體結構強度。五、本實用新型該納米抑菌管件3以塑料材料作為所述第六納米銀粒子92、第七
7納米銀粒子102的載體,可以通過預先混合塑料材料與所述第六納米銀粒子92、第七納米銀粒子102,使所述第六納米銀粒子92、第七納米銀粒子102平均分布并與塑料材料緊密結合,再通過成型方式成型出該納米抑菌管件3,可以使所述第六納米銀粒子92、第七納米銀粒子102獲得極佳的固定效果不易脫落,進而使該納米抑菌管件3可以提高抗菌穩定性、耐久性。
權利要求1.一種納米抑菌管件,包含一內管壁、一外管壁及多個凸部,其特征在于該內管壁包括圍繞一第一軸線的一第一塑料載體,及分布在該第一塑料載體內且與該第一塑料載體結合的多個第一納米銀粒子;該外管壁圍繞該第一軸線位于該內管壁外彼此結合;所述凸部呈螺旋狀成型于該外管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抑菌管件,其特征在于該納米抑菌管件還包含貫穿該內管壁與該外管壁的多個徑向穿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納米抑菌管件,其特征在于該外管壁包括圍繞該第一軸線的一第二塑料載體,及分布在該第二塑料載體內且與該第二塑料載體結合的多個第二納米銀粒子,該第二塑料載體與該第一塑料載體彼此結合。
4.一種納米抑菌管件,包含一內管壁、一外管壁及多片連接片,其特征在于該內管壁包括圍繞一第二軸線的一第三塑料載體,及分布在該第三塑料載體內且與該第三塑料載體結合的多個第三納米銀粒子;該外管壁圍繞該第二軸線位于該內管壁外;所述連接片分別連接在該外管壁和該內管壁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納米抑菌管件,其特征在于該納米抑菌管件還包含貫穿該內管壁與該外管壁的多個徑向穿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納米抑菌管件,其特征在于該外管壁包括圍繞該第二軸線的一第四塑料載體,及分布在該第四塑料載體內且與該第四塑料載體結合的多個第四納米銀粒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納米抑菌管件,其特征在于每一片連接片分別包括圍繞該第二軸線的一第五塑料載體,及分布在該第五塑料載體內且與該第五塑料載體結合的多個第五納米銀粒子,該第五塑料載體與該第三塑料載體和該第四塑料載體彼此結合。
8.—種納米抑菌管件,包含一內管壁及一外管壁,其特征在于該內管壁包括圍繞一第三軸線的一第六塑料載體,及分布在該第六塑料載體內且與該第六塑料載體結合的多個第六納米銀粒子;該外管壁圍繞該第三軸線位于該內管壁外彼此結合。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納米抑菌管件,其特征在于該外管壁包括圍繞該第三軸線的一第七塑料載體,及分布在該第七塑料載體內且與該第七塑料載體結合的多個第七納米銀粒子,該第七塑料載體與該第六塑料載體彼此結合。
專利摘要一種納米抑菌管件,包含結合成一體的一內管壁與一外管壁及多個凸部。該內管壁包括圍繞一第一軸線的一第一塑料載體,及分布在該第一塑料載體內且與該第一塑料載體結合的多個第一納米銀粒子。該外管壁圍繞該第一軸線位于該內管壁外彼此結合成一體。所述凸部呈螺旋狀成型于該外管壁。通過所述第一納米銀粒子與該第一塑料載體緊密結合不易脫落,使本實用新型能產生穩定且耐久的抗菌能力,通過在該外管壁成型所述凸部,使本實用新型能增加整體結構強度。
文檔編號C08K3/08GK201973370SQ20112011902
公開日2011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1日
發明者吳志超, 陳光正 申請人:正合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