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釋放負離子的軟質發泡滴塑材料及其制備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日用化學、材料制備、精細化工、精美工藝、服裝裝飾等領域。
背景技術:
滴塑技術主要是利用熱塑性高分子材料狀態變化的特點,即在一定條件下具有黏 流性,而常溫下又恢復固態的特性,使用適當的方法和專門的工具,在其呈黏流態時按要求 將其塑造成不同形態,然后固化成型的技術。 滴塑技術作為印品表面整飾技術的一種,它可以達到覆膜、上光(透明光澤)、抗 摩擦性能、防水和防污性能,并對印品表面起到保護作用,同時令印品表面的色彩更鮮艷、 立體效果更強,其加工部位厚度凸起可達2mm 3mm,且表面平滑光亮。印刷圖文的色彩透 過猶如水晶的球面折射,給人以立體雕塑刻制的成型效果,且潤澤亮滑。適當加入七彩粉、 幻彩片,滴塑效果可呈現寶石般的折射光輝,并閃爍跳動。給印品下的鮮花、綠葉、果實、鳥 羽、魚鱗、水波、陽光等罩上真實、生動、鮮活的靚麗表層。正因有如此新奇的藝術效果,滴塑 技術在包裝、掛歷、書封、名片、產品說明書等紙張印刷品和已做消光膜覆膜表面整飾的印 刷品上得到了廣泛應用,并迅速擴大到用于家用電器、高級轎車、豪華型摩托車、商標銘牌、 日用五金產品、旅游紀念證章、精美工藝飾品、高級本冊封面、時裝、飾品、工藝品的亮點、亮 片點綴。采用這種印花工藝生產的服裝面料和裝飾布制成服裝后,美觀、時尚,很受市場歡 迎。 滴塑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的國際先進技術,滴塑制品是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 織物材料。國外已開發出滴塑印花織物,可用于制作箱包、服裝、室內裝飾用品、沙發靠墊等 各方面多功能的制品,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總體來說,滴塑技術的主要特點如下 1.立體整飾性。滴塑技術既可以對某一點,也可以對某個面進行整飾處理,從而產 生立體效果。 2.表現多樣性。滴塑的成型可按需要制成不同厚度和表面的各種形態,如片狀、圓 點狀、柱狀弧面、球面、尖角、波紋等。若在原料中添加色母料或其他材料,還可以表現出不 同色彩和珠光、金屬光、熒光等特色。 3.高光澤度。滴塑材料都具有高分子量,固化成型的表面極為光滑,對光的透射力 和反射力都很強,通體透明性好,表面光澤度高。 4. —定保護性。滴塑成型物不僅具有一定厚度,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韌性強度和阻 隔性。使載體材料的物理性能和防化學腐蝕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5.操作方便性。滴塑技術可用自動化設備實施,也可手工操作;既能用固體原料 加工,也可直接用液態材料滴注成型;既能進行批量生產,也可對個別產品作特殊加工。
空氣負離子被喻為"空氣維生素"或"長生素",維持人們健康的負離子數為 1000-2000個/cm3。 Anion系列負離子添加劑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并且能夠起到一定的除 臭、吸味、殺菌、除塵、凈化空氣的功能。釋放負離子的軟質發泡滴塑材料負離子濃度為
31. 5X 103個/cm3。達到了維持人們健康的濃度。
發明內容
把Anion系列負離子添加劑、主副增塑劑、穩定劑、膨脹劑、填充劑和潤滑劑充分
混合并加入到攪拌機中,將計量好的PVC糊樹脂糊樹脂加入或分批次加入到攪拌機中,低
速攪拌或中速攪拌60min以上,當攪拌均勻成糊后,將印漿靜止放置10h以上(待氣泡消退
后使用效果更佳)。確定要滴塑的位置并對滴塑織物或印品表面進行凈化處理,將已制備好
的釋放負離子的滴塑漿用合適的工具滴在處理過的織物或印品表面并將其放入烘箱中于
170°C 175t:范圍內焙烘3min 4min,制備出釋放負離子的織物或印品。 發明配方Anion系列負離子添加劑0. 5 12質量份 PVC糊樹脂100質量份 主增塑劑30 36質量份 副增塑劑26 30質量份 熱穩定劑1. 2 1. 6質量份 膨脹劑0 8質量份 填充劑0 30質量份 潤滑劑1 1.5質量份 Anion系列負離子添加劑是六環石等天然礦物制備成納米級的超細微粉。糊樹脂 是粘度較低的聚氯乙烯糊樹脂。主增塑劑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副增塑劑是鄰苯二甲 酸二丁酯(DBP)。熱穩定劑是無毒的硬脂酸鈣或液體鈣-鋅復合熱穩定劑。潤滑劑為硬脂 酸。填充劑是碳酸鈣。滴塑基材指能夠耐高溫表面整潔的一類織物或印品。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將36質量份主增塑劑、28質量份副增塑劑、1. 2質量份熱穩定劑、25質 量份填充劑、7質量份膨脹劑和1質量份潤滑劑充分混合并加入到攪拌機中,將計量好的 100質量份糊樹脂加入或分批次加入到攪拌機中,低速攪拌或中速攪拌60min以上,當攪拌 均勻成糊后,將印漿靜止放置10h以上。確定要滴塑的位置并對滴塑織物或印品表面進行 凈化處理,將已制備好的滴塑槳用合適的工具滴在處理過的織物或印品表面并將其放入烘 箱中于17(TC 175t:范圍內焙烘3min 4min。按上述工藝可制備釋放負離子數為500個 /cm3以下的滴塑織物。 實施例2 :將6質量份Anion系列負離子添加劑、36質量份主增塑劑、28質量份副 增塑劑、1. 2質量份熱穩定劑、25質量份填充劑、7質量份膨脹劑和l質量份潤滑劑充分混合 并加入到攪拌機中,將計量好的100質量份糊樹脂加入或分批次加入到攪拌機中,低速攪 拌或中速攪拌60min以上,當攪拌均勻成糊后,將印漿靜止放置10h以上。確定要滴塑的位 置并對滴塑織物或印品表面進行凈化處理,將已制備好的滴塑漿用合適的工具滴在處理過 的織物或印品表面并將其放入烘箱中于170°C 175t:范圍內焙烘3min 4min。按上述工 藝可制備釋放負離子數為1000個/cm3以上的滴塑織物。 實施例3 :將8質量份Anion系列負離子添加劑、36質量份主增塑劑、28質量份副 增塑劑、1. 2質量份熱穩定劑、25質量份填充劑、7質量份膨脹劑和l質量份潤滑劑充分混合
4并加入到攪拌機中,將計量好的100質量份糊樹脂加入或分批次加入到攪拌機中,低速攪 拌或中速攪拌60min以上,當攪拌均勻成糊后,將印漿靜止放置10h以上。確定要滴塑的位 置并對滴塑織物或印品表面進行凈化處理,將已制備好的滴塑漿用合適的工具滴在處理過 的織物或印品表面并將其放入烘箱中于170°C 175t:范圍內焙烘3min 4min。按上述工 藝可制備釋放負離子數為1000個/cm3以上的滴塑織物。 實施例4 :將10質量份Anion系列負離子添加劑、36質量份主增塑劑、28質量份 副增塑劑、1. 2質量份熱穩定劑、25質量份填充劑、7質量份膨脹劑和l質量份潤滑劑充分混 合并加入到攪拌機中,將計量好的100質量份糊樹脂加入或分批次加入到攪拌機中,低速 攪拌或中速攪拌60min以上,當攪拌均勻成糊后,將印漿靜止放置10h以上。確定要滴塑的 位置并對滴塑織物或印品表面進行凈化處理,將已制備好的滴塑槳用合適的工具滴在處理 過的織物或印品表面并將其放入烘箱中于170°C 175t:范圍內焙烘3min 4min。按上述 工藝可制備釋放負離子數為1000個/cm3以上的滴塑織物。 實施例5 :將12質量份Anion系列負離子添加劑、36質量份主增塑劑、28質量份 副增塑劑、1. 2質量份熱穩定劑、25質量份填充劑、7質量份膨脹劑和l質量份潤滑劑充分混 合并加入到攪拌機中,將計量好的100質量份糊樹脂加入或分批次加入到攪拌機中,低速 攪拌或中速攪拌60min以上,當攪拌均勻成糊后,將印漿靜止放置10h以上。確定要滴塑的 位置并對滴塑織物或印品表面進行凈化處理,將已制備好的滴塑槳用合適的工具滴在處理 過的織物或印品表面并將其放入烘箱中于170°C 175t:范圍內焙烘3min 4min。按上述 工藝可制備釋放負離子數為1000個/cm3以上的滴塑織物。
權利要求
釋放負離子的軟質發泡滴塑材料及其制備技術,其特征是由下述配方組成Anion系列負離子添加劑0.5~12質量份;PVC糊樹脂100質量份;主增塑劑30~36質量份;副增塑劑26~30質量份;膨脹劑0~8質量份填充劑0~30質量份;熱穩定劑1.2~1.6質量份;潤滑劑1~1.5質量份。
2. 根據權利要求書l所述的Anion系列負離子添加劑是六環石等天然礦物制備成納米 級的超細微粉。
3. 根據權利要求書2所述的Anion系列負離子添加劑的超細微粉在組合料中具有非常 好的分散性,在加工過程中不存在任何工藝缺陷。增塑劑具有與糊樹脂有良好的相容性、增 塑速度快、效率高、耐久性好、揮發性低、環境穩定性好、粘度穩定性好的特點。熱穩定劑是 能夠抑制光、熱等因素對滴塑產品產生老化而 增加其穩定性、延長使用壽命的物質。
4. 制備工藝是把Anion系列負離子添加劑、主副增塑劑、膨脹劑、填充劑、熱穩定劑和 潤滑劑充分混合并加入到攪拌機中,將計量好的PVC糊樹脂加入或分批次加入到攪拌機 中,低速攪拌或中速攪拌60min以上,當攪拌均勻成糊后,將印漿靜止放置10h以上(待氣 泡消退后使用效果更佳)。確定要滴塑的位置并對滴塑織物或印品表面進行凈化處理,將已 制備好的滴塑漿用合適的工具滴在處理過的織物或印品表面并將其放入烘箱中于17(TC 175t:范圍內焙烘3min 4min。
5. 滴塑基材指能夠耐高溫表面整潔的一類織物或印品。
6. 按上述工藝及配方制備出的滴塑織物釋放負離子數在1000個/cm3以上,達到了維持健康的基本需要。
全文摘要
將PVC糊樹脂與Anion系列負離子添加劑混合、配以主副增塑劑、穩定劑、膨脹劑、填充劑和潤滑劑充分混合并加入到攪拌機中,低速攪拌或中速攪拌60min以上,當攪拌均勻成糊后,將印漿靜止放置10h以上(待氣泡消退后使用效果更佳)。確定要滴塑的位置并對滴塑織物或印品表面進行凈化處理,將已制備好的釋放負離子的滴塑漿用合適的工具滴在處理過的織物或印品表面并將其放入烘箱中高溫焙烘,固化成型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制備出的釋放負離子的織物或印品其釋放負離子濃度超過1000個/cm3。
文檔編號C08K13/02GK101781429SQ200910003498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17日
發明者吳舒, 李青山 申請人: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