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銀杏外種皮多糖及其制劑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從銀杏外種皮中提取多糖并以此多糖為原料加工成抗腫瘤制劑的工藝。屬生化技術領域。
多糖類是生物分布最廣的一類化合物。由于其毒副作用小,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并抑制腫瘤的生長,故深受各國學者的重視(見《抗腫瘤植物藥及其有效成分》,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7頁)。目前國內研究較多的真菌多糖有香菇多糖、云芝多糖、茯苓多糖及豬苓多糖等;植物多糖有人參多糖、刺五加多糖及枸杞子多糖等。然而,真正用于臨床的多糖類藥物卻很少。這與上述多糖得率較低、中藥材消耗較多以及成本相對較高有一定的關系。因此,如何從廉價的、資源豐富的植物中尋找活性多糖應該受到重視。已有人從稻稈和麥稈中提取得到了對動物腫瘤具有抑制作用的半纖維素多糖,這對開發植物多糖的資源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銀杏,又名白果,是我國的特產,盛產于江蘇省。《本草綱目》記載,銀杏具有“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生食降痰,清毒殺蟲”等功效,是舉世聞名的藥食同源珍品。我國的白果每年大量出口能創可觀的外匯。銀杏葉中含有黃銅類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已被開發應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銀杏外種皮,俗稱白果衣。多年來人們對其總有些“偏見”,認為會“腐蝕皮膚”,有“臭味”等,故一直被視為嫌棄之物或廢棄之物。我們在對銀杏外種皮進行綜合研究的過程中首先發現了銀杏外種皮多糖。研究表明,該多糖是一種α-苷鍵的肽多糖,對多種腫瘤具有抑制作用,可促進機體的免疫功能,還具有抗衰老活性(見《中藥藥理與臨床》雜志,1996年第5期第24-26頁;《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雜志,1996年第3期第21-24頁;《中藥材》雜志,1996年第9期第466-468頁)。動物試驗及臨床試用過程中均未見任何毒副反應。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從銀杏外種皮中提取多糖并加工成抗腫瘤制劑的工藝方法,使銀杏資源充分利用,變廢為寶,從而得到一種成本低于其它多糖類并對多種腫瘤有效的銀杏外種皮多糖制劑。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將銀杏外種皮置于煮提鍋中常規加水煎煮2-3次并分別過濾,將濾液合并減壓濃縮至比重在1.05-1.20,將濃縮液加入乙醇中,使乙醇終濃度在50-85%,邊加邊攪動,靜置后將沉淀物再用高濃度乙醇洗滌數次后真空干燥或冷凍干燥,此即銀杏外種皮多糖粗制品。
將銀杏外種皮多糖粉碎后加入賦形劑,可制成片劑或膠囊劑等固體劑型。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所需原料資源豐富,變廢為寶,可增加銀杏果農的收入;提取工藝簡單可行,多糖的得率及含量皆較高;可降低藥物的成本,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對多種腫瘤的治療效果較好;毒副作用小。詳見以下說明。1.銀杏外種皮資源豐富揚子晚報2000年2月20日A1版陳家根題為“我省銀杏的面積占全球一半”的報道中指出“據省農林廳有關部門最新統計目前,我省幾乎所有市縣都有銀杏種植,銀杏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0萬公頃,占到全世界的一半,銀杏的年產量達到4200噸。”2.各種外種皮多糖的得率及含量皆較高為了便于表達,現將成熟的銀杏剝出白果后的外種皮稱“鮮外種皮”,鮮外種皮冷凍貯藏的稱“凍外種皮”,鮮外種皮曬干的稱“干外種皮”,干外種皮經乙醇浸泡除去醇溶性成分的稱“醇外種皮”。上述各種外種皮多糖的得率及含量見表1。
表1比較各種銀杏外種皮的多糖得率及含量
注1.因5千克鮮外種皮曬干后約為1千克干外種皮,故表中鮮外種皮及凍外種皮的多糖得率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大了5倍。
2.多糖含量=總糖含量(蒽酮法測定)-還原糖含量(吳憲法測定)表1結果顯示,鮮外種皮與凍外種皮以及干外種皮與醇外種皮的多糖得率相近;而鮮外種皮及凍外種皮的多糖得率明顯高于干外種皮及醇外種皮的多糖得率,可能與鮮外種皮在曬干的過程中會流失一部分多糖有關。但上述各種外種皮的多糖得率皆較高。多糖含量也較高,皆在80%以上。3.可降低藥物的成本,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若將該多糖加工成膠囊制劑,每粒含多糖100毫克,現按每次2粒,每天2次口服連續用藥1個月計算,需多糖原料為100×2×2×30=12000.(毫克)=12(克)若按多糖得率為5%計算,需鮮外種皮為12÷5×100×5=1200(克)=1.2(千克),需95%的乙醇為1200×200÷100+500+500=3400(毫升)=3.4(升)若將煎煮提取所用煤或電氣及空心膠囊等費用暫不計算,銀杏外種皮按每千克3元,95%的乙醇按每千克8元計算,則上述30天所需藥物的成本價為1.2×3+3.4×8=30.8(元),每天約需1元錢,即使加上其它各種費用,每天的藥費也應該在2-3元以內,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一般百姓皆能承受,與現在一般的抗腫瘤中成藥每粒2-3元相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4.對多種腫瘤的臨床療效較好,并能減輕或對抗放療副反應4.1對上消化道腫瘤的臨床療效觀察選擇未經手術及化療或放療,自愿單獨服用該制劑的食道癌及胃癌患者16例,用藥前進行胃鏡檢查并經病理確診,用藥后一個月、二個月和/或三個月再分別行胃鏡檢查,測量瘤塊大小。結果16例患者用藥后,食欲、精神等皆明顯改善,疼痛及吞咽梗阻感顯著緩解,體重增加。胃鏡下測量顯示,病灶面積顯著縮小,平均抑瘤率為47.5%,其中2例完全緩解。有關統計結果見表2。
表2對上消化道腫瘤患者的抑瘤率及體重的影響
4.2 對上消化道腫瘤瘤細胞的超微結構觀察對上述4.1中腫瘤患者服藥前后用胃鏡取材,固定,超薄切片,進行超微結構觀察。電鏡觀察顯示,大多數服用該制劑的患者,瘤細胞細胞核異形性減小,核/質比減小,異染色質增多,并堆積在核膜下,同時出現核固縮、內質網擴張及線粒體空泡化現象。顯示該制劑對瘤細胞具有直接殺傷和誘導凋亡作用。4.3對放療副反應的對抗作用60Co連續照射,在一定的劑量下會引起食欲減退,甚至惡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及白細胞、紅細胞、血色素和血小板減少等造血功能抑制反應。我們對32例食道癌患者在進行放射治療的同時給予該制劑口服,2粒,Bid。結果,患者的消化道反應顯著減輕,其中大部分放療患者用藥后比放療后不用藥食欲顯著增加。該藥對放療引起的造血功能抑制和體重下降也有對抗作用,有關統計結果見表3。
表3對食道癌患者60Co放療所致造血功能抑制反應及體重的影響
4.4對惡性腫瘤轉移的中醫療效觀察選擇不適合手術、化療或放療以及術后包括已有轉移病灶的食道癌、胃癌、結腸癌、肺癌及肝癌等各種腫瘤患者36例,用藥前按中醫辯證分型,單獨服用該制劑,用法同上,一個月為一療程,連續服用2~3個療程,需要時可繼續服用。結果表明,對氣滯血瘀型和痰濕中阻型療效較好。可使患者癥狀減輕,精神好轉,納差改善,促進造血及免疫功能,生活質量提高(卡氏評分,治療前60.56±5.83,治療后76.67±6.76)。經B超、X線等檢查,部分患者瘤體縮小,還能延緩腫瘤轉移時間,對已有轉移的患者,也能使原發灶和轉移灶瘤體縮小,生存期延長。有關癌腫患者用藥前后癥狀和體征變化情況見表4。
表4有關癌腫患者用藥前后癥狀和體征變化情況
4.5抗腫瘤作用機制根據臨床資料,結合動物試驗結果,提示該多糖的抗腫瘤機制可能與促進機體的免疫功能而扶正以及對瘤細胞的直接殺傷作用而祛邪有關。超微結構觀察認為,該制劑可誘導瘤細胞凋亡。5毒副反應小5.1急性毒性試驗取ICR小鼠40只,平均分為2組,每組20只,雌雄各半。其中一組給予生理鹽水,另一組給予10%的銀杏外種皮多糖灌胃,皆為0.4ml/10g(最大容積),給藥后觀察一周,未發現有小鼠死亡及其它異常表現。體重及進食量見表5表5銀杏外種皮多糖對小鼠體重及進食量的影響
從表5結果看出,給藥前兩組小鼠體重沒有顯著性差異,給藥后體重皆有所增長。隨著體重的增長,進食量也不斷增加,雖然給藥第一天多糖組小鼠進食量比對照組少,但可能與給小鼠灌喂了大量高濃度的銀杏外種皮多糖有關,給藥后第5天開始,給藥組小鼠的進食量皆多于對照組小鼠。
該制劑臨床用量為每天400mg,按60千克體重計算,每天為6.7mg/kg,而動物最大耐受量為4.0g,即4000mg,約是人用量的600倍。5.2臨床毒副反應觀察整個用藥過程中,病人未反映有任何因該藥物引起的不適。經檢查,亦未見患者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或形態方面的損害。
下面敘述本發明的4個實施例。
實施例1取新鮮的銀杏外種皮100千克,置于煮提鍋中加水500千克煎煮,煮開后繼續煎煮1小時,用濾篩過出濾液后繼續加水重復上述煎煮方法1次并過濾,將2次的濾液合并,于70℃減壓濃縮至比重為1.05,將濃縮液加入95%的乙醇中,使乙醇終濃度在60%,邊加邊攪動,靜置4小時后將沉淀物離心甩干,再用80%的乙醇洗滌2次后真空干燥或冷凍干燥,此即銀杏外種皮多糖。將銀杏外種皮多糖用微粒粉碎機粉碎成干粉,取此干粉1千克,加入糊精1.5千克,拌勻,按每粒250mg裝入空心膠囊內,此即銀杏外種皮多糖膠囊制劑。
實施例2取冷凍的銀杏外種皮200千克,置于煮提鍋中加水1000千克煎煮,煮開后繼續煎煮1小時,用濾篩過出濾液后繼續加水重復上述煎煮方法1次并過濾,將2次的濾液合并,于70℃減壓濃縮至比重為1.10,將濃縮液加入90%的乙醇中,使乙醇終濃度在65%,邊加邊攪動,靜置6小時后將沉淀物離心甩干,再用85%的乙醇洗滌3次后真空干燥或冷凍干燥,此即銀杏外種皮多糖。將銀杏外種皮多糖用微粒粉碎機粉碎成干粉,取此干粉2千克,加入糊精3千克,拌勻,按每粒125mg裝入空心膠囊內,此即銀杏外種皮多糖膠囊制劑。
實施例3取曬干的銀杏外種皮50千克,置于煮提鍋中加水800千克煎煮,煮開后繼續煎煮1.5小時,用濾篩過出濾液后繼續加水重復上述煎煮方法1次并過濾,將2次的濾液合并,于70℃減壓濃縮至比重為1.15,將濃縮液加入95%的乙醇中,使乙醇終濃度在70%,邊加邊攪動,靜置8小時后將沉淀物離心甩干,再用85%的乙醇洗滌2次后真空干燥或冷凍干燥,此即銀杏外種皮多糖。將銀杏外種皮多糖用微粒粉碎機粉碎成干粉,取此干粉3千克,加入賦型劑4.5千克,拌勻,按每片250mg制成片劑,此即銀杏外種皮多糖片劑。
實施例4取經高濃度乙醇浸泡過的銀杏外種皮100千克,置于煮提鍋中加水2000千克煎煮,煮開后繼續煎煮1小時,用濾篩過出濾液后繼續加水重復上述煎煮方法1次并過濾,將2次的濾液合并,于70℃減壓濃縮至比重為1.20,將濃縮液加入95%的乙醇中,使乙醇終濃度在70%,邊加邊攪動,靜置12小時后將沉淀物再用95%的乙醇洗滌2次后真空干燥或冷凍干燥,此即銀杏外種皮多糖。將銀杏外種皮多糖用微粒粉碎機粉碎成干粉,取此干粉4千克,加入賦型劑6千克,拌勻,按每片125mg制成片劑,此即銀杏外種皮多糖片劑。
權利要求
1.一種銀杏外種皮多糖及其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將銀杏外種皮置于煮提鍋中常規加水煎煮2-3次并分別過濾,將濾液合并減壓濃縮至比重在1.05-1.20,將濃縮液加入乙醇中,使乙醇終濃度在50-85%,邊加邊攪動,靜置后將沉淀物再用高濃度乙醇洗滌數次后真空干燥或冷凍干燥,此即銀杏外種皮多糖粗制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銀杏外種皮多糖及其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將銀杏外種皮多糖粉碎后加入賦形劑,可制成片劑或膠囊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銀杏外種皮多糖及其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將銀杏外種皮置于煮提鍋中常規加水煎煮2—3次并分別過濾,將濾液合并減壓濃縮至比重在1.05—1.20,將濃縮液加入乙醇中,使乙醇終濃度在50—85%,邊加邊攪動,靜置后將沉淀物再用高濃度乙醇洗滌數次后真空干燥或冷凍干燥,此即銀杏外種皮多糖粗制品。將銀杏外種皮多糖粉碎后加入賦形劑,可制成片劑或膠囊劑等固體劑型。
文檔編號C08B37/00GK1299834SQ0013436
公開日2001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00年12月7日
發明者許愛華 申請人:揚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