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四氮雜冠醚的合成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機材料合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四氮雜冠醚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冠醚又稱“大環醚”,是含多個氧原子的大環化合物。自1967年Pedersen首次報道冠醚的論文到1987年Pedersen、Lehn和Cram三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冠醚化學有了長足發展,此后幾十年中成為現代化學的熱門研究課題。目前冠醚化學及應用研究滲入到很多分支學科,如有機合成、配位化學、分析化學、萃取化學、金屬及同位素分離,及生物化學等領域。不同大小冠醚環可選擇不同金屬離子,具有重要的超分子識別功能。冠醚環上氧原子被氮原子取代時得到氮雜冠醚,由于此類冠醚對過渡金屬和重金屬離子具有較強絡合能力,其合成及應用受到人們的重視。由于氮雜冠醚氮原子上的氫比較活潑,是其它取代基的生長點,由此引入側鏈,生成氮支套索冠醚,也叫臂式冠醚。這種功能側臂通常含供電子原子,當金屬離子與環上原子結合的同時,還可與側臂的原子配位。臂式冠醚具有一定柔性,在配位過程中可調節誘導的三維空間,既增強配位能力,又提高對金屬離子的選擇性,是一種剛柔相濟的優良配體。關于二氮雜18-冠-6 (2N-18-C-6結構見下圖)的報道很多,而四氮雜 18-冠-6 0N-18-C-6,以下稱L)的研究卻很少,這與其極低的產率有關。
權利要求
1.一種四氮雜冠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向4,7,13,16-四對甲苯磺酰基-1,10-二氧-4,7,13,16-四氮-18-冠-6中加入濃硫酸,80°C 120°C油浴加熱反應;反應結束后將溶液冷卻,用NaOH溶液將pH調至12以上,過濾,用三氯甲烷萃取,然后干燥,蒸發濾液得白色固體,再用正庚烷重結晶,得1,10- 二氧-4,7,13,16-四氮-18-冠-6 晶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7,13,16-四對甲苯磺酰基-1,10-二氧-4,7,13,16-四氮-18-冠-6的合成方法為將N,N' -二對甲苯磺酰基乙二胺和K2CO3混合,加入N,N,_ 二甲基甲酰胺、2,2' -二氯二乙醚,150°C 170°C油浴加熱反應;停止反應后將溶液在4°C 5°C下冷卻,然后過濾、依次用丙酮和水分別清洗,干燥后用N,N,- 二甲基甲酰胺重結晶,得4,7,13,16-四對甲苯磺酰基-1,10-二氧-4,7,13,16-四氮-18-冠-6晶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N'-二對甲苯磺酰基乙二胺的合成方法為向NaOH溶液中加入乙二胺,40°C 60°C下水浴,再加入對甲苯磺酰氯,攪拌,然后加入無水乙醇繼續反應;反應結束后將溶液冷卻、過濾,將產物分別用水和乙醇進行清洗、干燥后用乙醇重結晶,得到N,N' -二對甲苯磺酰基乙二胺晶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浴加熱反應的時間為70h IOOh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的體積與4,7,13,16-四對甲苯磺酰基-1,10-二氧-4,7,13,16-四氮-18-冠-6的質量比為lmL/g 6mL/g。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N'-二對甲苯磺酰基乙二胺和K2CO3的質量比為1 2. 5;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的體積與N,N' -二對甲苯磺酰基乙二胺的質量比為lmL/g 2mL/g。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2'-二氯二乙醚的體積與N, N' - 二對甲苯磺酰基乙二胺的質量比為0. 2mL/g 0. 6mL/g。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反應將溶液在4°C 5°C以下冷卻的時間為20h Mh。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aOH溶液中NaOH的濃度為 0. 03g/mL 0. 15g/mL,所述乙二胺的體積與NaOH的質量比優選為0. 5mL/g 2mL/g。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甲苯磺酰氯的質量與乙二胺的體積比為2g/mL 10g/mL,所述無水乙醇與乙二胺的體積比為1. 5 6。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四氮雜冠醚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向4,7,13,16-四對甲苯磺酰基-1,10-二氧-4,7,13,16-四氮-18-冠-6中加入濃硫酸,80℃~120℃油浴加熱反應;反應結束后將溶液冷卻,用NaOH溶液將pH調至12以上,過濾,用三氯甲烷萃取,然后干燥,蒸發濾液得白色固體,再用正庚烷重結晶,得1,10-二氧-4,7,13,16-四氮-18-冠-6晶體。本發明提供的四氮雜冠醚的合成方法簡易,成本低,產率高,合成的四氮雜冠醚純度高,利用該四氮雜冠醚進而可合成羧酸取代氮雜冠醚衍生物,為制備有機-無機復合材料并實現大規模生產提供了重要保障。
文檔編號C07D273/00GK102212042SQ201110096659
公開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8日
發明者孫亞紅, 朱文祥, 楚楠凱, 王娟, 許妙瓊, 馬淑蘭 申請人:北京師大科技園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