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及其固定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及其固定方法,光纖預制棒包括套管、與該套管連接的夾持手柄、以及組裝在套管內的至少一芯棒,本固定裝置包括填設在所述套管和所述芯棒之間且溢出所述套管和芯棒之間的多層干冰顆粒、以及位于夾持手柄內且壓設在干冰顆粒上的固定塊,該固定塊通過壓緊干冰顆粒達到壓緊芯棒。采用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芯棒與套管之間的摩擦和芯棒與芯棒之間的摩擦問題。
【專利說明】
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及其固定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及其固定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光纖預制棒的制造過程中,一般首先采用VAD法(Vapor Phase AxialDeposit1n,汽相軸向沉積)制備具有光纖芯層和內包層的芯棒,然后使用OVD法,在芯棒外部沉積剩余的包層;或者使用RIC(Rod in 071丨11(1紅,套管法)法,將芯棒裝入套管中,進行高溫熔縮制成光纖預制棒。同時使用RIC法也可以不進行熔縮,直接拉絲,節約成本。
[0003]在使用RIC法生產光纖預制棒時,首先使用HF和純水對芯棒和套管進行清洗,然后在潔凈室中,將芯棒緩緩裝入套管之中,該階段可以使用特氟龍薄片隔離套管與芯棒,防止兩者之間互相摩擦。由于芯棒長度并不能完全符合套管長度,因此一根套管內有可能會裝入多根芯棒,并保證多根芯棒長度總和等于套管長度。而考慮到組裝操作空間,芯棒外徑一般小于套管內徑,二者之間存在間隙,兩者直徑差一般控制在5mm-20mm。當所有芯棒完全插入套管之后,再緩緩取出特氟龍薄片。使用包裝材料包覆組裝好的光纖預制棒,隨后送至熔縮設備或者直接拉絲,熔縮或拉絲時,對芯棒與套管之間的空腔進行抽真空處理。
[0004]中國專利CN102285758提到了一種RIC法制備光纖預制棒的方法,并表明芯棒與套管之間存在的間隙。RIC法相對于其他方法具有工藝簡單、產量高、成本小等優點,但從其實現原理可以發現,芯棒與套管之間、芯棒與芯棒之間存在摩擦,一旦因摩擦導致碎肩掉落,將有可能造成拉絲斷纖、衰減異常、強度差等問題。無論是進行熔縮還是直接拉絲,光纖預制棒在運輸過程都必須十分小心,并且無法進行長途運輸,這一問題會影響RIC法的大范圍使用。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效的改善芯棒與套管之間的摩擦和芯棒與芯棒之間的摩擦問題的固定裝置及其固定方法。
[0006]本發明提供一種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光纖預制棒包括套管、與該套管連接的夾持手柄、以及組裝在套管內的至少一芯棒,本固定裝置包括填設在所述套管和所述芯棒之間且溢出所述套管和芯棒之間的多層干冰顆粒、以及位于夾持手柄內且壓設在干冰顆粒上的固定塊,該固定塊通過壓緊干冰顆粒達到壓緊芯棒。
[0007]本發明又提供一種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的固定方法,當芯棒為一根時,其包括如下步驟:步驟Al:套管放置于角度可調、可旋轉的支撐裝置上;步驟A2:抬起套管的后端,使套管與水平面呈α角,該套管與水平面之間角度在O-α角之間連續調節;步驟A3:當α角為最大時,從套管的后端往套管的尖端填入第一層干冰顆粒;步驟Α4:降低套管的后端高度,在套管內靠近該套管的內壁下側平鋪第二層干冰顆粒;步驟Α5:從套管的后端插入芯棒,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填入第三層干冰顆粒,直到干冰顆粒超過該芯棒的尾端,該第三層干冰顆粒到達夾持手柄的空腔內;步驟Α6:固定塊塞入夾持手柄內,該固定塊壓緊第三層干冰顆粒,以壓緊芯棒;步驟A7:包裝固定好的光纖預制棒。
[0008]本發明又提供一種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的固定方法,當芯棒依序包括組裝在套管內的第一根芯棒和第二根芯棒,其包括如下步驟:步驟B1:套管放置于角度可調、可旋轉的支撐裝置上;步驟B2:抬起套管的后端,使套管與水平面呈α角,該套管與水平面之間角度在O-α角之間連續調節;步驟Β3:當α角為最大時,從套管的后端往套管的尖端填入第一層干冰顆粒;步驟Β4:降低套管的后端高度,在套管內靠近該套管的內壁下側平鋪第二層干冰顆粒;步驟Β5:從套管的后端插入第一根芯棒,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一根芯棒的尾端填充第三層干冰顆粒;步驟Β6:組裝在套管內的且用于壓緊第三層干冰顆粒的第二根芯棒、填充位于第二根芯棒尾部的第四層干冰顆粒;步驟Β7:固定塊塞入夾持手柄內,該固定塊壓緊第四層干冰顆粒,以壓緊第二根芯棒;步驟Β8:包裝固定好的光纖預制棒。
[0009]本發明又提供一種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的固定方法,當芯棒設有依序組裝在所述套管內第一根芯棒、第二根芯棒和第三根芯棒,其包括如下步驟:步驟Cl:套管放置于角度可調、可旋轉的支撐裝置上;步驟C2:抬起套管的后端,使套管與水平面呈α角,該套管與水平面之間角度在O-α角之間連續調節;步驟C3:當α角為最大時,從套管的后端往套管的尖端填入第一層干冰顆粒;步驟C4:降低套管的后端高度,在套管內靠近該套管的內壁下側平鋪第二層干冰顆粒;步驟C5:從套管的后端插入第一根芯棒,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一根芯棒的尾端填充第三層干冰顆粒;步驟C6:組裝在套管內的且用于壓緊第三層干冰顆粒的第二根芯棒、填充位于第二根芯棒尾部的第四層干冰顆粒、組裝在套管內的且用于壓緊第四層干冰顆粒的第三根芯棒、以及填充位于第三根芯棒尾部的第三根芯棒;步驟C7:固定塊塞入夾持手柄內,該固定塊壓緊第五層干冰顆粒,以壓緊第三根芯棒。步驟CS:包裝固定好的光纖預制棒。
[0010]本發明又提供一種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的固定方法,當芯棒依序包括組裝在套管內的第一根芯棒和第二根芯棒,其包括如下步驟:步驟Dl:套管放置于角度可調、可旋轉的支撐裝置上;步驟D2:抬起套管的后端,使套管與水平面呈α角,該套管與水平面之間角度在O-α角之間連續調節;步驟D3:當α角為最大時,從套管的后端往套管的尖端填入第一層干冰顆粒;步驟D4:降低套管的后端高度,在套管內靠近該套管的內壁下側平鋪第二層干冰顆粒;步驟D5:從套管的后端插入第一根芯棒,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一根芯棒和套管之間填充第三層干冰顆粒,在填充空隙時,第三層干冰顆粒不用超過第一根芯棒尾端;步驟D6:在第二根芯棒的頭端嵌套墊片,第二根芯棒帶動墊片緩緩插入套管內,使墊片與第一根芯棒的尾端接觸;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二根芯棒和套管之間填充第四層干冰顆粒,在填充空隙時,第四層干冰顆粒不用超過第二根芯棒尾端;步驟D7:在第二根芯棒的尾端嵌套墊片;步驟D8:固定塊塞入夾持手柄內,該固定塊壓緊墊片和第四層干冰顆粒,以壓緊第二根芯棒;步驟D9:包裝固定好的光纖預制棒。
[0011]本發明又提供一種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的固定方法,當芯棒設有依序組裝在所述套管內第一根芯棒、第二根芯棒和第三根芯棒,其包括如下步驟:步驟El:套管放置于角度可調、可旋轉的支撐裝置上;步驟Ε2:抬起套管的后端,使套管與水平面呈α角,該套管與水平面之間角度在O-α角之間連續調節;步驟Ε3:當α角為最大時,從套管的后端往套管的尖端填入第一層干冰顆粒;步驟Ε4:降低套管的后端高度,在套管內靠近該套管的內壁下側平鋪第二層干冰顆粒;步驟Ε5:從套管的后端插入第一根芯棒,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一根芯棒和套管之間填充第三層干冰顆粒,在填充空隙時,第三層干冰顆粒不用超過第一根芯棒尾端;步驟E6:在第二根芯棒的頭端嵌套墊片,第二根芯棒帶動墊片插入套管內,使墊片與第一根芯棒的尾端接觸;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二根芯棒和套管之間填充第四層干冰顆粒,在填充空隙時,第四層干冰顆粒不用超過第二根芯棒尾端;步驟E7:在第二根芯的尾端嵌套墊片;步驟E8:第三根芯棒插入套管內,使第三根芯棒與第二根芯棒尾端的墊片接觸,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三根芯棒和套管之間填充第五層干冰顆粒,在填充空隙時,第五層干冰顆粒不用超過第三根芯棒尾端;步驟E9:在第三根芯棒的尾端嵌套墊片;步驟ElO:固定塊塞入夾持手柄內,該固定塊壓緊墊片和第五層干冰顆粒,以壓緊第三根芯棒;步驟Ell:包裝固定好的光纖預制棒。
[0012]采用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芯棒與套管之間的摩擦和芯棒與芯棒之間的摩擦問題。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第一實施例的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組裝芯棒的過程示意圖;
[0014]圖2為圖1所示固定裝置組裝完芯棒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第二實施例的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組裝完芯棒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第三實施例的芯棒接觸墊片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使用圖4所示芯棒接觸墊片制作的光纖預制棒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0019]請參閱圖1和圖2所示為本固定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發明提供一種光纖預制棒芯棒的固定裝置及其固定方法,光纖預制棒包括套管3、與該套管3連接的夾持手柄5、以及組裝在套管3內的芯棒101;其中,套管3設有具有開口部的且位于該套管3—端部的后端31、以及位于該套管3另一端部的尖端32,芯棒101從套管3的后端31組裝在套管3內,手柄3固定在該套管3的后端31。
[0020]光纖預制棒采用RIC法將光纖預制棒的芯棒101組裝在套管3中,進行高溫熔縮制成光纖預制棒;同時也可以不采用使用RIC法進行熔縮,直接拉絲制成光纖預制棒,以節約成本。
[0021]本固定裝置包括:填設在套管3和芯棒101之間且溢出套管3和芯棒101之間的干冰顆粒、以及位于夾持手柄5內且壓設在干冰顆粒上的固定塊401,該固定塊401通過壓緊干冰顆粒達到壓緊芯棒101。
[0022]套管3和芯棒101通過HF酸和純水清洗后,在無塵室內將芯棒101組裝在套管3內。
[0023]本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24]步驟Al:套管3放置于角度可調、可旋轉的支撐裝置上。
[0025]步驟A2:抬起套管3的后端31,使套管3與水平面呈α角,α角介于0-30°之間,該套管與水平面之間角度在O-α角之間連續調節。
[0026]步驟A3:當α角為最大時,從套管3的后端31往套管3的尖端33填入約30mm厚的第一層干冰顆粒201。
[0027]步驟A4:降低套管3的后端31高度,在套管3內靠近該套管3的內壁下側平鋪第二層干冰顆粒202,該第二層干冰顆粒202的厚約10mm。
[0028]步驟A5:從套管3的后端31緩緩插入芯棒101,同時一邊旋轉套管3,一邊填入第三層干冰顆粒203,直到干冰顆粒超過芯棒101的尾端30mm,該第三層干冰顆粒203到達夾持手柄5的空腔內。
[0029]步驟A6:固定塊401塞入夾持手柄5內,該固定塊401壓緊第三層干冰顆粒203,以壓緊芯棒101。
[0030]步驟A7:包裝固定好的光纖預制棒:使用薄膜包裝光纖預制棒,放入泡沫盒內裝車運輸。
[0031]泡沫盒子起減震和保溫作用,若運輸距離較長,除了使用較厚的干冰顆粒緩沖層和泡沫保溫盒,還可使用冷藏車進行運輸。
[0032]當組裝在套管內的2根芯棒時,分別為:第一根芯棒和第二根芯棒,本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3]步驟B1:套管放置于角度可調、可旋轉的支撐裝置上。
[0034]步驟B2:抬起套管的后端,使套管與水平面呈α角,α角介于0-30°之間,該套管與水平面之間角度在O-α角之間連續調節。
[0035]步驟Β3:當α角為最大時,從套管的后端往套管的尖端填入約30mm厚的第一層干冰顆粒。
[0036]步驟B4:降低套管的后端高度,在套管內靠近該套管的內壁下側平鋪第二層干冰顆粒,該第二層干冰顆粒的厚約10_。
[0037]步驟B5:從套管的后端緩緩插入第一根芯棒,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一根芯棒的尾端填充厚度為10mm-50mm的第三層干冰顆粒。
[0038]步驟B6:采用相同的方法組裝在套管內的且用于壓緊第三層干冰顆粒的第二根芯棒、填充位于第二根芯棒尾部的第四層干冰顆粒。
[0039]步驟B7:固定塊塞入夾持手柄內,該固定塊壓緊第四層干冰顆粒,以壓緊第二根芯棒。
[0040]步驟B8:包裝固定好的光纖預制棒:使用薄膜包裝光纖預制棒,放入泡沫盒內裝車運輸。
[0041]請參閱圖3所示為本固定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芯棒設有組裝在套管3內的3根芯棒,分別為:第一根芯棒102、第二根芯棒103、以及第三根芯棒104。
[0042]本固定裝置的固定塊402壓緊干冰顆粒,達到壓緊第三根芯棒104。
[0043]本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44]步驟Cl:套管3放置于角度可調、可旋轉的支撐裝置上。
[0045]步驟C2:抬起套管3的后端31,使套管3與水平面呈α角,α角介于0-30°之間,該套管與水平面之間角度在O-α角之間連續調節。
[0046]步驟C3:當α角為最大時,從套管3的后端31往套管3的尖端33填入約30mm厚的第一層干冰顆粒301。
[0047]步驟C4:降低套管3的后端31高度,在套管3內靠近該套管3的內壁下側平鋪第二層干冰顆粒302,該第二層干冰顆粒302的厚約10mm。
[0048]步驟C5:從套管3的后端31緩緩插入第一根芯棒102,同時一邊旋轉套管3,一邊在第一根芯棒102的尾端填充厚度為10mm-50mm的第三層干冰顆粒303。
[0049]步驟C6:采用相同的方法組裝在套管3內的且用于壓緊第三層干冰顆粒303的第二根芯棒103、填充位于第二根芯棒102尾部的第四層干冰顆粒304、組裝在套管2內的且用于壓緊第四層干冰顆粒304的第三根芯棒104、以及填充位于第三根芯棒104尾部的第三根芯棒 104。
[0050]步驟C7:固定塊402塞入夾持手柄5內,該固定塊402壓緊第五層干冰顆粒305,以壓緊第三根芯棒104。
[0051]步驟CS:包裝固定好的光纖預制棒:使用薄膜包裝光纖預制棒,放入泡沫盒內裝車運輸。
[0052]由于第一根芯棒102、第二根芯棒103、以及第三根芯棒104的總長度為套管2內部的長度,第一層干冰顆粒301、第二層干冰顆粒302、第三層干冰顆粒30、第四層干冰顆粒304、以及第五層干冰顆粒305占用了套管2內的部分空間,固定塊402的長度相對于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固定塊401的長度變短。
[0053]請參閱圖4和圖5所示為本固定裝置的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顆粒越小的干冰升華速度越快,本第三實施例增加了與第二根芯棒和*或第三根芯棒的兩端接觸的墊片203,該墊片203由一整塊干冰加工而成,該墊片203升華速度慢于干冰顆粒的升華速度。
[0054]墊片203的外徑R小于等于套管3的內徑,墊片203的內徑r等于芯棒的外徑,且保證R彡r+10mm。組裝時,該墊片203嵌套在第二根芯棒103的兩端,以代替上述第二實施例中位于相鄰芯棒之間的干冰顆粒,即墊片203代替上述第二實施例中的第三層干冰顆粒303、第四層干冰顆粒304、和第五層干冰顆粒305。
[0055]采用墊片203組裝時,采用上述第一實施例方法,組裝第一根芯棒。
[0056]當芯棒為2根芯棒時,分別為第一根芯棒和第二根芯棒,在第二根芯棒的兩端分別嵌套墊片203,本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57]步驟Dl:套管3放置于角度可調、可旋轉的支撐裝置上。
[0058]步驟D2:抬起套管3的后端31,使套管3與水平面呈α角,α角介于0-30°之間,該套管與水平面之間角度在O-α角之間連續調節。
[0059]步驟D3:當α角為最大時,從套管3的后端31往套管3的尖端33填入約30mm厚的第一層干冰顆粒301。
[0060]步驟D4:降低套管3的后端31高度,在套管3內靠近該套管3的內壁下側平鋪第二層干冰顆粒302,該第二層干冰顆粒302的厚約10mm。
[0061 ]步驟D5:從套管3的后端31緩緩插入第一根芯棒102,同時一邊旋轉套管3,一邊在第一根芯棒102和套管3之間填充第三層干冰顆粒303,在填充空隙時,第三層干冰顆粒303不用超過第一根芯棒102尾端。
[0062]步驟D6:在第二根芯棒103的頭端嵌套墊片203,第二根芯棒103帶動墊片203緩緩插入套管3內,使墊片203與第一根芯棒102的尾端接觸;同時一邊旋轉套管3,一邊在第二根芯棒103和套管3之間填充第四層干冰顆粒304,在填充空隙時,第四層干冰顆粒304不用超過第二根芯棒103尾端。
[0063]步驟D7:在第二根芯棒103的尾端嵌套墊片203。
[0064]步驟D8:固定塊402塞入夾持手柄5內,該固定塊402壓緊墊片203和第四層干冰顆粒304,以壓緊第二根芯棒103。
[0065]步驟D9:包裝固定好的光纖預制棒:使用薄膜包裝光纖預制棒,放入泡沫盒內裝車運輸。
[0066]當芯棒為3根芯棒時,分別為第一根芯棒、第二根芯棒和第三根芯棒,在第二根芯棒的兩端和第三根芯棒的尾部均嵌套墊片203,本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67]步驟El:套管3放置于角度可調、可旋轉的支撐裝置上。
[0068]步驟E2:抬起套管3的后端31,使套管3與水平面呈α角,α角介于0-30°之間,該套管與水平面之間角度在O-α角之間連續調節。
[0069]步驟Ε3:當α角為最大時,從套管3的后端31往套管3的尖端33填入約30mm厚的第一層干冰顆粒301。
[0070]步驟E4:降低套管3的后端31高度,在套管3內靠近該套管3的內壁下側平鋪第二層干冰顆粒302,該第二層干冰顆粒302的厚約10mm。
[OO71 ]步驟E5:從套管的后端緩緩插入第一根芯棒,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一根芯棒102和套管3之間填充第三層干冰顆粒,在填充空隙時,第三層干冰顆粒不用超過第一根芯棒尾端。
[0072]步驟E6:在第二根芯棒的頭端嵌套墊片,第二根芯棒帶動墊片緩緩插入套管內,使墊片與第一根芯棒的尾端接觸;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二根芯棒和套管之間填充第四層干冰顆粒,在填充空隙時,第四層干冰顆粒不用超過第二根芯棒尾端。
[0073]步驟E7:在第二根芯棒103的尾端嵌套墊片。
[0074]步驟E8:第三根芯棒緩緩插入套管內,使第三根芯棒與第二根芯棒尾端的墊片接觸,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三根芯棒和套管之間填充第五層干冰顆粒,在填充空隙時,第五層干冰顆粒不用超過第三根芯棒尾端。
[0075]步驟E9:在第三根芯棒的尾端嵌套墊片。
[0076]步驟E10:固定塊402塞入夾持手柄5內,該固定塊402壓緊墊片和第五層干冰顆粒,以壓緊第三根芯棒。
[0077]步驟EU:包裝固定好的光纖預制棒:使用薄膜包裝光纖預制棒,放入泡沫盒內裝車運輸。
[0078]干冰顆粒可以是球形、片狀、或棒狀,干冰顆粒的直徑3_-10_,優選使用球形、直徑小于5_的干冰顆粒。
[0079]本發明RIC法中芯棒的固定方法,本發明可以很好的解決芯棒與套管之間摩擦和芯棒與芯棒之間摩擦的問題:通過在芯棒與套管的間隙和芯棒與芯棒的端面之間填充干冰顆粒,使芯棒與干冰顆粒摩擦,而不是套管或另外一根芯棒;在光纖拉絲時,隨著拉絲爐溫度升高和抽真空的作用,干冰迅速升華,不留下任何殘留物,因此不會影響光纖的質量。
[0080]本發明使用干冰顆粒作為緩沖物,組裝時,套管傾斜一定的角度,先在套管尖端鋪一層干冰顆粒,干冰顆粒的厚度控制在I Omm-100mm,隨后插入芯棒,最后使用干冰顆粒填充兩側空隙。若光纖預制棒內有多段芯棒,采用同樣的辦法先插入第一根芯棒,使用干冰顆粒填充芯棒空隙后,在兩根芯棒交界處填充干冰顆粒緩沖層,干冰顆粒緩沖層厚度控制在10mm-50mm,光纖預制棒需運輸距離的越長,干冰顆粒緩沖層應越厚。
[0081]采用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芯棒與套管之間的摩擦和芯棒與芯棒之間的摩擦問題。
[0082]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等同變換,這些等同變換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光纖預制棒包括套管、與該套管連接的夾持手柄、以及組裝在套管內的至少一芯棒,其特征在于:本固定裝置包括填設在所述套管和所述芯棒之間且溢出所述套管和芯棒之間的多層干冰顆粒、以及位于夾持手柄內且壓設在干冰顆粒上的固定塊,該固定塊通過壓緊干冰顆粒達到壓緊芯棒。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設有組裝在所述套管內的至少2根芯棒,分別為第一根芯棒和第二根芯棒;該第一根芯棒和第二根芯棒之間填設有干冰顆粒。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設有依序組裝在所述套管內的第一根芯棒和第二根芯棒;所述固定裝置還包括嵌套在所述第二根芯棒兩端的墊片,該墊片由整塊干冰加工而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設有依序組裝在所述套管內的第一根芯棒、第二根芯棒和第三根芯棒;所述固定裝置還包括分別嵌套在所述第二根芯棒兩端和第三根芯棒尾部的墊片,該墊片由整塊干冰加工而成。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墊片的外徑小于等于套管的內徑,該墊片的內徑等于芯棒的外徑。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R>r+10mm。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當芯棒為一根時,其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l:套管放置于角度可調、可旋轉的支撐裝置上; 步驟A2:抬起套管的后端,使套管與水平面呈α角,該套管與水平面之間角度在O-α角之間連續調節; 步驟A3:當α角為最大時,從套管的后端往套管的尖端填入第一層干冰顆粒; 步驟Α4:降低套管的后端高度,在套管內靠近該套管的內壁下側平鋪第二層干冰顆粒;步驟Α5:從套管的后端插入芯棒,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填入第三層干冰顆粒,直到干冰顆粒超過該芯棒的尾端,該第三層干冰顆粒到達夾持手柄的空腔內; 步驟Α6:固定塊塞入夾持手柄內,該固定塊壓緊第三層干冰顆粒,以壓緊芯棒; 步驟Α7:包裝固定好的光纖預制棒。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光纖預制棒的固定裝置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當芯棒依序包括組裝在套管內的第一根芯棒和第二根芯棒,其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B1:套管放置于角度可調、可旋轉的支撐裝置上; 步驟Β2:抬起套管的后端,使套管與水平面呈α角,該套管與水平面之間角度在O-α角之間連續調節; 步驟Β3:當α角為最大時,從套管的后端往套管的尖端填入第一層干冰顆粒; 步驟Β4:降低套管的后端高度,在套管內靠近該套管的內壁下側平鋪第二層干冰顆粒;步驟Β5:從套管的后端插入第一根芯棒,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一根芯棒的尾端填充第三層干冰顆粒; 步驟Β6:組裝在套管內的且用于壓緊第三層干冰顆粒的第二根芯棒、填充位于第二根芯棒尾部的第四層干冰顆粒; 步驟Β7:固定塊塞入夾持手柄內,該固定塊壓緊第四層干冰顆粒,以壓緊第二根芯棒; 步驟B8:包裝固定好的光纖預制棒。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當芯棒設有依序組裝在所述套管內第一根芯棒、第二根芯棒和第三根芯棒,其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Cl:套管放置于角度可調、可旋轉的支撐裝置上; 步驟C2:抬起套管的后端,使套管與水平面呈α角,該套管與水平面之間角度在O-α角之間連續調節; 步驟C3:當α角為最大時,從套管的后端往套管的尖端填入第一層干冰顆粒; 步驟C4:降低套管的后端高度,在套管內靠近該套管的內壁下側平鋪第二層干冰顆粒;步驟C5:從套管的后端插入第一根芯棒,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一根芯棒的尾端填充第三層干冰顆粒; 步驟C6:組裝在套管內的且用于壓緊第三層干冰顆粒的第二根芯棒、填充位于第二根芯棒尾部的第四層干冰顆粒、組裝在套管內的且用于壓緊第四層干冰顆粒的第三根芯棒、以及填充位于第三根芯棒尾部的第三根芯棒; 步驟C7:固定塊塞入夾持手柄內,該固定塊壓緊第五層干冰顆粒,以壓緊第三根芯棒。 步驟CS:包裝固定好的光纖預制棒。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當芯棒依序包括組裝在套管內的第一根芯棒和第二根芯棒,其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Dl:套管放置于角度可調、可旋轉的支撐裝置上; 步驟D2:抬起套管的后端,使套管與水平面呈α角,該套管與水平面之間角度在O-α角之間連續調節; 步驟D3:當α角為最大時,從套管的后端往套管的尖端填入第一層干冰顆粒; 步驟D4:降低套管的后端高度,在套管內靠近該套管的內壁下側平鋪第二層干冰顆粒;步驟D5:從套管的后端插入第一根芯棒,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一根芯棒和套管之間填充第三層干冰顆粒,在填充空隙時,第三層干冰顆粒不用超過第一根芯棒尾端; 步驟D6:在第二根芯棒的頭端嵌套墊片,第二根芯棒帶動墊片緩緩插入套管內,使墊片與第一根芯棒的尾端接觸;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二根芯棒和套管之間填充第四層干冰顆粒,在填充空隙時,第四層干冰顆粒不用超過第二根芯棒尾端; 步驟D7:在第二根芯棒的尾端嵌套墊片; 步驟D8:固定塊塞入夾持手柄內,該固定塊壓緊墊片和第四層干冰顆粒,以壓緊第二根芯棒; 步驟D9:包裝固定好的光纖預制棒。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當芯棒設有依序組裝在所述套管內第一根芯棒、第二根芯棒和第三根芯棒,其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El:套管放置于角度可調、可旋轉的支撐裝置上; 步驟Ε2:抬起套管的后端,使套管與水平面呈α角,該套管與水平面之間角度在O-α角之間連續調節; 步驟Ε3:當α角為最大時,從套管的后端往套管的尖端填入第一層干冰顆粒; 步驟Ε4:降低套管的后端高度,在套管內靠近該套管的內壁下側平鋪第二層干冰顆粒; 步驟Ε5:從套管的后端插入第一根芯棒,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一根芯棒和套管之間填充第三層干冰顆粒,在填充空隙時,第三層干冰顆粒不用超過第一根芯棒尾端; 步驟E6:在第二根芯棒的頭端嵌套墊片,第二根芯棒帶動墊片插入套管內,使墊片與第一根芯棒的尾端接觸;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二根芯棒和套管之間填充第四層干冰顆粒,在填充空隙時,第四層干冰顆粒不用超過第二根芯棒尾端; 步驟E7:在第二根芯的尾端嵌套墊片; 步驟E8:第三根芯棒插入套管內,使第三根芯棒與第二根芯棒尾端的墊片接觸,同時一邊旋轉套管,一邊在第三根芯棒和套管之間填充第五層干冰顆粒,在填充空隙時,第五層干冰顆粒不用超過第三根芯棒尾端; 步驟E9:在第三根芯棒的尾端嵌套墊片; 步驟ElO:固定塊塞入夾持手柄內,該固定塊壓緊墊片和第五層干冰顆粒,以壓緊第三根芯棒; 步驟Ell:包裝固定好的光纖預制棒。12.根據權利要求7-11任一所述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α角為0-30°。
【文檔編號】C03B37/012GK106007353SQ201610332843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9日
【發明人】胡付儉, 丁曉華, 時巖, 沈震強, 王友兵, 肖華
【申請人】江蘇亨通光導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