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工業硅爐外精煉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非金屬的提純,特別是工業硅爐外的精煉。
目前工業硅爐外精煉所采用的工藝大多是氯化工藝,即利用氯與工業硅中的雜質鐵、鋁、鈣等發生化學反應(、、),使其生成氯化物AlCl3、FeCl3從工業硅中分離出來,達到工業硅精煉的目的,但氯化工藝存在如下缺點,一是氯氣是劇毒氣體,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若操作不慎發生泄漏還可能引起中毒和傷亡;二是氯氣為酸性氣體,生成物殘留在工業硅中會帶入以工業硅為原料,輔料的其它產品或終端產品,污染轉移形成二次污染,并且在精煉過程中腐蝕設備,縮短其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發明污染環境,腐蝕設備的缺點,提供一種雜質含量低,無污染,無腐蝕且無需改造設備的工業硅爐外精煉工藝。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措施實現上述目的的。
礦熱爐內冶煉成液態硅的混合物,出爐后添加SiO2粉攪拌,吹氣使其發生化學反應去雜質最后結晶,其主要特點是礦熱爐內冶煉后的液態硅混合物出爐前,在預先烘熱的澆包內放入干稻草或谷殼或麥桿使其燃燒,液態硅混合物倒入澆包內添加適量SiO2粉,(亦可不加SiO2粉)與其充分攪拌均勻,再吹入一定壓力的氧氣,氧與液態硅混合物(金屬相)中的Fe、Al、Ca發生化學反應
生成Fe3O4、Al2O3、CaO進入渣相后提純,再進行二次澆注,分離去渣,提純結晶。
采用本發明的工業硅爐外精煉工藝,無環境污染,改善了生產者的工作條件,無毒氣泄漏,有利用工人的身心健康,產品不帶入氯元素造成的二次污染,質量好,等級高,性能穩定,投資少,不用改造現有設備,見效快,操作簡單,適用于中小企業。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
礦熱爐內液態硅混合物出爐前10分鐘,用木炭將澆包烘到80~150℃左右,倒掉包內殘留物,再向澆包內加入干稻草、(谷殼、麥桿均可)作保溫層,出爐后20分鐘左右按500~600Kg混合物加入10公斤SiO2粉作熔劑和防止硅氧化的保護劑,用木棒將液態硅混合物充分攪拌均勻,出爐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把開啟少量氧氣的吹氧棒插入澆包內液態硅中進行吹氧,吹氧壓力為0.3~1.0公斤/cm2,使液態硅混合物達到沸騰狀態即可,吹氧10~20分鐘,(視液態硅量多少,雜質含量高低縮短或延長1-5分鐘),抽出吹氧棒停止吹氧。在出爐及吹氧過程中可隨時添加干稻草(干谷殼、麥桿等)于澆包內,以保持澆包內溫度在1550℃左右,氧與液態硅混合物(金屬相中的鐵、鉛、鈣等雜質發生化學反應
生成Fe3O4、Al2O3、CaO等氧化物進入渣相懸浮出來,接著進行二次澆注,把提純后的液態硅與渣相分離,精煉后的液態硅于定模中冷卻結晶,即可達到純度為A級Si99.3%、Fe0.4%、Al0.2%、Ca0.1%B級Si99%、Fe0.5%、Al0.3%、Ca0.2%的高等級工業硅。
權利要求
1.一種工業硅爐外精煉工藝,包括在礦熱爐內冶煉成液態硅的混合物,出爐后添加SiO2粉攪拌,吹氣使其發生化學反應,去雜質后結晶,其特征在于礦熱爐內冶煉后的液態硅混合物出爐前,在預先烘熱的澆包內放入干稻草或谷殼或麥桿使其燃燒,液態硅混合物倒入澆包內添加適量SiO2粉(亦可不加SiO2粉)與其充分攪拌均勻,再吹入一定壓力的氧氣,氧與液態硅混合物(金屬相)中的Fe、Al、Ca發生化學反應生成Fe3O4、Al2O3、CaO進入渣相后提純,再進行二次澆注,分離去渣,提純結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工業硅爐外精煉工藝,其主要特點是礦熱爐冶煉后液態硅混合物出爐后,加入稻草、谷殼等保溫材料,添加適量的SiO
文檔編號C01B33/00GK1166451SQ9710810
公開日1997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1997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1997年6月12日
發明者陳永良, 謝富春, 房興, 陳小華, 袁華, 左生榮, 李芳斌, 譚云益, 陳志龍, 胡奇珍, 陽少云 申請人:炎陵縣鐵合金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