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活性碳酸鈣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碳酸鈣的生產方法。
在橡膠和塑料工業中使用的填充劑以往多用碳酸鈣。但近年來使用活性碳酸鈣代替普遍碳酸鈣用于橡膠和塑料工業顯示出突出的優越性。目前生產活性碳酸鈣的工藝是將石灰石鍛燒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鈣,氧化鈣用水消化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在碳化塔中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乳液,經離心脫水、干燥后得到碳酸鈣干粉,這種干粉再經篩分后,在干粉攪拌機中加入表面處理劑,使碳酸鈣表面被處理劑包復,變成活性碳酸鈣,再經篩分后包裝成為活性碳酸鈣產品。這種干法表處理生產方法的缺點是生產流程長,設備多、電耗大,而且干粉攪拌設備操作環境污染很嚴重,產品純度不高,生產能力低。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活性碳酸改進的濕法表面處理生產工藝,可以省去干粉攪拌設備及其輔助設備,從而縮短流程,降低能耗。
本發明提出的改進濕法工藝的要點,是在碳化塔的乳液出口處設一液相混合池,碳化乳液流入混合池中,在混合池中加入碳酸鈣總量0.3%-9%的表面處理劑,經攪拌反應后,再進行離心脫水,進入燒柴油的干燥爐中干燥,為防止微細粉塵飛揚,在尾氣處理回收處設旋風分離器及布袋除塵器,干燥后的物料經過篩分即成為產品。這一工藝方法中,干燥爐由燒煤改為燒柴油,以便更準確的控制由于產品粒度變小,干燥尾爐氣夾帶的粉塵量比原工藝方法大得多,所以在旋風分離器后再設布袋除塵器防止粉塵逸失。
本發明的工藝方法處理劑采用高級脂肪酸混合甘油酯類,分子通式為
CH2_O_C=O_RCH_O_C=O_R′CH2_O_C=O_R″式中R,R′,R″為十二碳或十四碳或十六碳的烷基,其中R為40-50%,R′為15-25%,R″為8-10%。
本發明所提供的濕法表面處理生產方法與現有干法表面處理工藝方法相比,優點是產品的活化率及白度較高,所含雜質少,產品質量優于現有產品,由于工藝方法中省略了干粉攪拌機,因而降低了電耗,降低了成本,提高生產能力并且改善了生產環境,因而該生產方法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
實施例石灰石經石灰窯中分解為二氧化碳,氧化鈣(石灰)在消化機中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乳液送到碳化塔中,塔底通入25%濃度的二氧化碳窯氣,生成碳化液含13.5%CaCO3,于溫度45℃下送入混合池,按乳液含固量的3.2%的加入處理劑,加時攪拌,然后將乳液泵入靜化池,進一步反應混合,然后送入離心機水,脫水后的物料約含40%的水份,即送去離心機脫水,脫水后的物料約含40%的水份,即送去干燥機中,干燥時控制機尾溫度200℃,出口物料水份含量0.5%產品經篩分后裝。碳酸鈣粒子呈紡錘形,長徑1.5μ,短徑約0.4μ(二萬倍電子顯微鏡測出)。
權利要求
1.一種活性碳酸鈣的生產方法,該方法是將石灰石分解成CaO,再進一步消化和碳化,其特征在于碳化塔的碳化乳液出口處設一液相混合池,碳化乳液流入混合池中,并在此池中加入高級脂肪酸甘油酯類的表面處理劑,加入處理劑的量為總乳液量碳酸鈣重量的0.3-9%,經過充分攪拌混合后,進入干燥爐中干燥后,篩分成為活性碳酸鈣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爐,以柴油做為燃料,爐發尾加設秘風除塵和布袋除塵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處理劑為高級脂肪酸混合甘油酯類,其通式為CH2_O_C=O_RCH_O_C=O_R′CH2_O_C=O_R″式中R,R′,R″為十二碳或十四碳或十六碳的烷基,其中R為40-50%,R′為15-25%,R″為8-1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活性碳酸鈣的生產方法。現有技術中活性碳酸鈣的生產,是將石灰石分解成CaO,再經過消化和碳化,在干粉碳酸鈣中加入表面處理劑,這種方法,缺點是干法處理設備繁多,電耗大,產品雜質多。本發明提供一種在碳化塔乳液出口設一混合池的濕法工藝,在混合池中加入高級脂肪酸混合甘油酯類表面處理劑,經過充分混合后脫水干燥、篩選后得到活性碳酸鈣產品。本發明的方法具有能耗低,產品雜質少,環境污染少的優點。
文檔編號C01F11/18GK1104180SQ9411587
公開日1995年6月28日 申請日期1994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1994年9月16日
發明者練恩生, 陳國榮, 鐘國玲, 吳漢源, 梁樹欽 申請人:廣東省恩平市廣平化工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