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比表積氟化鎂,具體涉及一種高溫下比表面積大、納米晶氟化鎂的溫和、簡易及環境友好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氟化鎂(MgF2)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光學和催化材料,具有廣泛的用途。它可用作電解鋁的添加劑、冶煉金屬鎂的助熔劑、鈦顏料的涂著劑、陰極射線屏的熒光材料。同時它也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紅外光學材料,具有較寬的透過范圍和高的透過率,用于制作紅外光學系統中的光學元件。此外,MgF2是一種可在腐蝕性HF、HCl氣氛下長期穩定存在的催化材料,更重要的是,它的表面酸、堿性弱,與SiO2相似趨于化學惰性,很容易通過引入不同金屬離子在較寬范圍內精確調變MgF2催化劑表面酸堿性,因而可作為催化劑或載體用于腐蝕性氣氛下的催化反應。例如,目前工業上生產氫氟烴(HFCs)、氫氟烯烴(HFOs)的過程中通常會涉及到氣相氟化反應或脫鹵化氫反應,常常用到MgF2負載型催化劑。因其具有較弱的酸堿性,在上述反應中副反應少、穩定性好,表現出較好的應用前景。
MgF2用作催化載體,必須要有大的比表面積,才能獲得可觀的催化活性。此外,目前大部分氣相氟化反應或脫鹵化氫反應是在300~500℃進行,因此MgF2用作催化載體時必須具有一定的高溫熱穩定性方可順利使用。國內外相關制備大比表面積MgF2的文獻、專利較少,特別是有關比表面積大于60m2/g且可在高溫下穩定存在的高比表面積MgF2的制備。基于此,制備高比表面積、納米晶MgF2對開發高活性催化劑或涂層材料意義非常重大。
僅有的報道中,德國化學家Kemnitz課題組,以金屬醇鹽,如甲醇鎂為金屬源,無水HF的醇、醚溶劑為氟源,通過無水溶膠-凝膠氟化法可制得比表面積大于100m2/g的高比表面積無定形MgF2(Erhard Kemnitz,Catal.Sci.Technol.,2015,5,786)。中國專利CN104437567公開了一種比表面積大于140m2/g的MgF2基催化劑的制備方法,是對不溶于水的金屬鎂鹽在表面活性劑存在下進行回流反應,再經氟化處理獲得。中國專利CN103482661公開了一種比表面積大于150m2/g的MgF2的制備方法,是在乙酸鹽存在下將可溶性鎂鹽水溶液與氟化銨水溶液相混獲得MgF2前驅體,再經焙燒制得納米MgF2。中國專利CN104071814公開了一種比表面積大于70m2/g的MgF2的制備方法,是在碳源的存在下將可溶性鎂鹽水溶液與氟化銨水溶液相混獲得MgF2前驅體,再經高溫預碳化、高溫碳化和高溫除碳獲得MgF2。
上述報道的MgF2制備方法,仍至少存有以下問題:(1)無水溶膠-凝膠氟化法是以價格昂貴的有機金屬為金屬源和無水HF的有機溶劑為氟源,且此法必須在無水條件下操作,過程復雜,難以適用工業生產,同時所得MgF2為無定形結構,高溫下不穩定,易晶化為低比表面積氟化物;(2)碳化氟化法雖然原料易得,但工藝流程復雜,需反復進行高溫碳化和除碳過程、能耗高,并且在溫度高于350℃時,氟化鎂比表面積迅速下降至30m2/g左右;(3)乙酸鹽法雖然操作簡便,但所需乙酸鹽濃度高、用量大,成本較高,不適于工業生產。(4)回流反應采用的是不溶于水的鎂源,產品流失嚴重,且回流反應能耗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與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方法簡單、操作溫和、環境友好、生產成本低的納米氟化鎂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這種氟化鎂具有比表面積大、孔道結構可調、介孔孔道豐富、粒徑在納米尺度,易于對催化劑進行摻雜、改性,從而獲得高活性、高穩定性的催化性能。
多元醇體系下的溶膠-凝膠法是一種溫和條件下制備高比表面積、納米尺度氟化鎂的高效方法。在此溫和氟化過程中,多元醇溶劑與鎂源離子發生配位絡合作用,抑制了所生成氟化物晶粒的增長、團聚,阻止了氟化物沉淀的生成,從而產生溶膠-凝膠過程,最終生成粒徑在納米范圍以內氟化鎂顆粒。此外,通過對多元醇的調變,可使鎂源離子與之的配位能力發生改變,使生成的氟化鎂按不同晶粒尺寸生長,從而獲得具有不同比表面、孔道結構的氟化鎂微晶。另外,在此溶膠-凝膠過程中不同鎂源不會顯著影響制備中的溶膠-凝膠化過程,具有較為寬泛的使用范圍。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任務,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高比表面積納米晶氟化鎂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鎂源、促凝劑和多元醇相混,20℃~80℃下回流6h以上,得反應液A;
所述鎂源為硝酸鎂、氯化鎂、硫酸鎂、甲醇鎂、乙酸鎂中的一種或任意幾種的組合組成;
多元醇為乙二醇、二縮乙二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中一種或任意幾種的組合組成;
促凝劑為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平平加、檸檬酸、環糊精、聚乙烯醇、環氧乙烷中一種或任意幾種的組合組成,鎂源與促凝劑的質量比為1:0.5~10;
(2)在攪拌下,將氟化試劑加至反應液A中進行氟化處理,添加完畢后繼續攪拌6h以上,得到液體溶膠;
所述氟化試劑為氟化氫、氟化銨水溶液中的一種,氟化試劑與鎂源的摩爾比為3~6:1;
(3)將液體溶膠在100℃~160℃下靜置老化24h以上,得到固體凝膠;
(4)將固體凝膠在140℃~200℃下干燥24h以上,最后在350℃~450℃下焙燒4h以上,制得高比表面積、納米晶氟化鎂。
進一步,步驟(2)中,所述氟化試劑的濃度為20wt.%~90wt.%;步驟(4)中,所述焙燒是在含氧氣氛下進行;所述氟化鎂具有晶型,焙燒后比表面積為60~200m2/g,孔徑分布集中于15~30nm,粒徑分布集中于27~68n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①與無水溶膠-凝膠氟化法、碳化氟化法、乙酸鹽氟化法和回流反應氟化法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原料易得、操作簡單、制備條件溫和、能耗低、環境友好的高比表面積、納米晶氟化鎂的制備方法;②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可很容易實現對所制氟化鎂比表面積、孔道、顆粒尺寸、晶型的調變,可制得比表面積大于60m2/g、晶粒尺寸在70nm以內的納米晶氟化鎂,而無水溶膠-凝膠氟化法所得氟化鎂為無定形,高溫焙燒比表面積會迅速下降,碳化氟化法需經多次高溫焙燒,能耗高,而乙酸鹽氟化法對乙酸鹽用量大,成本高,回流反應法也存在產品流失嚴重、能耗高的難題;③本發明對所用鎂源無特別要求,適用性廣,成本低;④本發明所制氟化鎂溶膠具有腐蝕性小的特點,易于進行材料表面涂覆;⑤采用高比表面積納米晶氟化鎂做催化載體,可實現反應溫度大于350℃的催化反應。
附圖說明
圖1為高比表面積納米晶氟化鎂的X射線衍射圖
圖2為高比表面積納米晶氟化鎂的等溫吸附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制備高比表面積、納米晶氟化鎂
將1.0M鎂源溶于50mL多元醇溶劑中,在20~80℃攪拌下回流處理6h,再將氟化試劑在攪拌下滴加到上述溶液中,滴加時間為30min,滴加完畢后再攪拌6h,得到液體溶膠;然后在100~160℃下靜止老化24h以上,得到固體凝膠;再在140~200℃下干燥24h以上,最后在空氣氛350~450℃下焙燒4h以上,制得高溫下高比表面積納米晶氟化鎂。不同鎂源、多元醇溶劑、促凝劑、氟化試劑、焙燒溫度下制得的氟化鎂織構性能見表1所示。
表1實施例1的氟化鎂物化性質結果
實施例2:制備高比表面積納米晶氟化鎂
將1.0M硝酸鎂和聚乙二醇溶于50mL乙二醇中,在30℃攪拌下回流處理6h,再將HF水溶液(40wt.%)在攪拌下滴加到上述溶液中,滴加時間為30min,滴加完畢后再攪拌6h,得到液體溶膠;然后在100℃下靜止老化24h以上,得到固體凝膠;再在140℃下干燥24h以上,最后在400℃下焙燒4h以上,制得高溫下高比表面積納米晶氟化鎂。不同聚乙二醇用量制得的氟化鎂織構見表2所示。
表2實施例2的氟化鎂物化性質結果
實施例3:制備高比表面積納米晶氟化鎂
將1.0M硝酸鎂和聚乙二醇(Mg/膠凝劑質量比為1:3)溶于50mL乙二醇中,在30℃攪拌下回流處理6h,再將HF水溶液在攪拌下滴加到上述溶液中,滴加時間為30min,滴加完畢后再攪拌6h,得到液體溶膠;然后在100℃下靜止老化24h以上,得到固體凝膠;再在140℃下干燥24h以上,最后在400℃下焙燒4h以上,制得高溫下高比表面積納米晶氟化鎂。不同HF濃度制得的氟化鎂織構見表3所示。
表3實施例3的氟化鎂物化性質結果
實施例4:制備高比表面積納米晶氟化鎂
將1.0M硝酸鎂和聚乙二醇(Mg/膠凝劑質量比為1:3)溶于50mL乙二醇中,在30℃攪拌下回流處理6h,再將HF水溶液(40wt.%)在攪拌下滴加到上述溶液中,滴加時間為30min,滴加完畢后再攪拌6h,得到液體溶膠;然后在100℃下靜止老化24h以上,得到固體凝膠;再在140℃下干燥24h以上,最后在400℃下焙燒4h以上,制得高溫下高比表面積納米晶氟化鎂。不同Mg/HF摩爾比制得的氟化鎂織構見表4所示。
表4實施例4的氟化鎂物化性質結果
實施例5:制備高比表面積納米晶氟化鎂
將1.0M硝酸鎂和聚乙二醇(Mg/膠凝劑質量比為1:3)溶于50mL乙二醇中,在30℃攪拌下回流處理6h,再將HF水溶液(40wt.%)在攪拌下滴加到上述溶液中,滴加時間為30min,滴加完畢后再攪拌6h,得到液體溶膠;然后在100℃下靜止老化24h以上,得到固體凝膠;再在140℃下干燥24h以上,最后在400℃下焙燒4h以上,制得高溫下高比表面積納米晶氟化鎂。不同氣氛下制得的氟化鎂織構見表5所示。
表5實施例5的氟化鎂物化性質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