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碳酸氧鉍微米片的制備方法及其產品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酸氧鉍微米片的制備方法,將鈦酸四丁酯、五水硝酸鉍與水混合得到懸浮液,五水硝酸鉍與鈦酸四丁酯的摩爾比為3.75~4.25:2.75~3.25;將KOH與懸浮液混合,再向懸浮液中滴加PVA溶液,得到前驅體溶液;所述前驅體溶液中KOH濃度為0.4~0.6mol/L,五水硝酸鉍濃度為0.1~0.2mol/L,PVA濃度為0.003~0.004mol/L;將前驅體溶液在210~230℃下水熱反應23~25h,再經后處理得到所述的碳酸氧鉍微米片。制備得到的碳酸氧鉍微米片具有卷曲片狀結構,比表面積較大。碳酸氧鉍對染物的降解效果明顯,在環境治理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專利說明】一種碳酸氧鉍微米片的制備方法及其產品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碳酸氧鉍微米片的制備方法及廣品。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以半導體氧化物為催化劑的多相光催化技術已成為一種理想的環境污染治理技術以及光照水解制氫等方面的應用得到了極為廣泛的研究。其中,二氧化鈦因其對化學和生物的惰性、高穩定性、無毒性和低成本等優點,被認為是最具有潛在應用價值的半導體光催化劑。但是二氧化鈦的兩個固有缺陷限制了它的實際應用=(I)T12的帶隙較寬,只能被波長為小于386.5nm的紫外線激發;(2)T12中光激發產生的電子與空穴容易復合,導致其光量子效率極低,極大地影響其光催化活性。
[0003]多元復合金屬氧化物因其結構和電子結構的多樣性,有可能同時具備相應可見光激發的能帶結構和高的光生載流子移動性,被作為潛在地高效光催化材料得到了廣泛研究。半導體光催化已經被廣泛應用到水分解和有毒污染物降解等方面,而鉍系化合物材料由于其較高的光催化活性已經成為研究的一個熱點。大多鉍系氧化物材料屬于層狀Aurivillius型化合物,其結構特點為(Bi2O2)2+層與陰離子層交錯排列的特點。
[0004]碳酸氧鉍,又稱堿式碳酸鉍,化學式為Bi2O2CO3,其結構也是由(Bi2O2)2+層與CO廣層交錯排列而成。具有層狀結構的Sillen層狀Bi類復合氧化物Bi2O2CO3因其具有獨特的電子結構、較強的可見光吸收能力以及對有多種機物較高的降解能力而受到研究者的廣泛關注。
[0005]為了更好地利用碳酸氧鉍的光催化性能降解性能,研究人員開發了多種形貌的碳酸氧鉍光催化材料,如
【發明者】徐剛, 白惠文, 鄧世琪, 沈鴿, 韓高榮 申請人: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