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尾氣處理裝置及包括該裝置的不溶性硫磺生產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尾氣處理裝置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尾氣處理裝置及包括該裝置的不溶性硫磺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不溶性硫磺生產時由于使用大量的二硫化碳(CS2),經過低溫時的溶劑淬火、常溫下的萃取和加熱時的真空干燥回收CS2,還有CS2的自然揮發,需要將車間和生產設備所有可能存在CS2成分的氣體集中進行尾氣處理。尾氣中除了大量空氣外,其10%以下的少量組分中主要成分為CS2和CS2工藝過程處理時產生的CS2的衍生物,如h2s、so2等,二硫化碳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業上有著廣泛的應用。由于二硫化碳是無色澄明液體,純品有醚的氣味,一般商品有穢臭。有強折光性,易流動,久置分解。沸點46.5°C。閃點-30°c。自燃點100°c,極易燃。二硫化碳蒸氣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1% 5%,因此含二硫化碳尾氣如果直接排入大氣,會對環境造成極大污染,也會對人造成傷害和危險,同樣也會造成資源浪費。授權公告號為CN201823443U,授權公告日為2011年5月11日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二硫化碳尾氣吸收裝置,采用一種密閉容器收集揮發的氣體,回收套用,充分利用了二硫化碳的資源,但該措施僅適用于純的二硫化碳氣體,且只能在密閉條件使用,不適用于含有微量二硫化碳氣體的空氣等混合氣體的處理。授權公告號為CN201308807Y,授權公告日為2009年9月16日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半焦法生產二硫化碳尾氣中二硫化碳的回收裝置,采用吸收塔,再生塔,循環冷凝回收系統處理二硫化碳,形成尾氣的閉環回收,該裝置也僅適用于大量二硫化碳尾氣回收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能夠對少量的含有二硫化碳的尾氣進行回收處理的尾氣處理裝置及包括該裝置的不溶性硫磺生產系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尾氣處理裝置,包括:第一尾氣冷凝裝置,具有第一尾氣進口,第一尾氣冷凝裝置的下部設置有第一冷凝液出口,內部設置有用于冷凝氣體的冷凝件;第一吸收裝置,具有與第一冷凝液出口連通的第一進口,第一吸收裝置的上部與第一進口相間隔地設置有第一尾氣出口,下部設置有第二冷凝液出口 ;以及第一收集裝置,連通第二冷凝液出口,收集來自第二冷凝液出口排出的冷凝液。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二吸收裝置,第二吸收裝置設置有第二尾氣進口,第二吸收裝置的下部設置有第三冷凝液出口,上部設置有第二尾氣出口,其中,第二尾氣進口連通第一尾氣出口,第三冷凝液出口連通第一收集裝置。進一步地,第二吸收裝置包括水吸收塔,水吸收塔包括吸收段及與吸收段的下端相連的塔釜段,第二尾氣出口設置在吸收段的上部,第二尾氣進口設置在吸收段的下部,第三冷凝液出口設置在塔釜段的底部,尾氣處理裝置還包括水循環泵,水循環泵分別連通塔釜段和吸收段,用于將塔釜段內的水抽至吸收段。進一步地,還包括溶劑吸收裝置,溶劑吸收裝置的下部設置有與第二尾氣出口連通的第三尾氣進口,溶劑吸收裝置的上部設置有第三尾氣出口。進一步地,溶劑吸收裝置的下部還設置有溶劑出口,溶劑吸收裝置的內部設置有尾氣吸收劑,尾氣處理裝置還包括:溶劑解吸裝置,用于將尾氣與尾氣吸收劑分離,溶劑解吸裝置的上部設置有第四尾氣出口,下部設置有與溶劑出口連通的溶劑進口 ;第二尾氣冷凝裝置,第二尾氣冷凝裝置的第一端連通第四尾氣出口 ;以及第二收集裝置,與第二尾氣冷凝裝置的第二端連通,第二收集裝置上還設置有第五尾氣出口。進一步地,溶劑緩沖裝置,與溶劑吸收裝置的溶劑出口連通;溶劑輸送泵,連通在溶劑緩沖裝置與溶劑進口之間。進一步地,還包括溶劑冷凝器,溶劑冷凝器的第一端連通溶劑解吸裝置的上部,用于冷凝來自溶劑解吸裝置的氣態的尾氣吸收劑,溶劑冷凝器的第二端連通溶劑吸收裝置的上部。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三尾氣冷凝裝置,第三尾氣冷凝裝置的第一端連通溶劑吸收裝置的第三尾氣出口,第三尾氣冷凝裝置的第二端與第二收集裝置和/或溶劑吸收裝置連通。進一步地,還包括堿吸收裝置,堿吸收裝置的內部設置有堿液,堿吸收裝置設置有第四尾氣進口,堿吸收裝置的上部設置有第六尾氣出口,第四尾氣進口連通溶劑吸收裝置的第三尾氣出口和/或第二收集裝置的第五尾氣出口。進一步地,還包括堿液循環泵,設置在堿吸收裝置的外部,并將堿吸收裝置的下部與堿吸收裝置的上部連通,用于將堿吸收裝置下部的堿液引至堿吸收裝置的上部。進一步地,還包括高空排放塔,高空排放塔,與第一尾氣出口連通。進一步地,高空排放塔的下端連接有吸附塔,第一尾氣出口與吸附塔連通。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不溶性硫磺生產系統,具有尾氣排放口以及與尾氣排放口連通的含CS2尾氣的處理裝置,該含CS2尾氣的處理裝置為上述的尾氣處理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尾氣處理裝置及包括該裝置的不溶性硫磺生產系統,將第一尾氣冷凝裝置與不溶性硫磺生產系統中的尾氣排放口連通,并將第一尾氣冷凝裝置的第一冷凝液出口與第一吸收裝置連通。本裝置在應用過程中,經第一冷凝裝置中冷凝了的液態的二硫化碳液體經第一吸收裝置后逐漸下沉至第一吸收裝置的下部,并沿第二冷凝液出口流入第一收集裝置進行收集,未被冷凝的少量的包含了二硫化碳氣體的尾氣經第一吸收裝置的第一尾氣出口排出。本實用新型的尾氣處理裝置及包括該裝置的不溶性硫磺生產系統能夠在開放狀態下對少量的含有二硫化碳的尾氣進行回收處理。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0022]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如圖1和圖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尾氣處理裝置包括第一尾氣冷凝裝置1、第一吸收裝置2以及第一收集裝置,其中,第一尾氣冷凝裝置I具有第一尾氣進口101,第一尾氣冷凝裝置I的下部設置有第一冷凝液出口 102,內部設置有用于冷凝氣體的冷凝件;第一吸收裝置2具有與第一冷凝液出口 102連通的第一進口 201,第一吸收裝置2的上部與第一進口 201相間隔地設置有第一尾氣出口 202,下部設置有第二冷凝液出口203,其中,第一吸收裝置2內部優選地設置有水,第一吸收裝置2可以為水吸收槽;第一收集裝置連通第二冷凝液出口 203,收集來自第二冷凝液出口 203排出的冷凝液。本實施例的尾氣處理裝置在應用到不溶性硫磺生產系統中時,將第一尾氣冷凝裝置I與不溶性硫磺生產系統中的尾氣排放口連通,并將第一尾氣冷凝裝置I的第一冷凝液出口 102與第一吸收裝置2連通。采用這種結構,經第一尾氣冷凝裝置I中冷凝了的液態的二硫化碳液體經第一吸收裝置2后逐漸下沉至第一吸收裝置2的下部,并沿第二冷凝液出口 203流入第一收集裝置進行收集,未被冷凝的少量的包含了二硫化碳氣體的尾氣經第一吸收裝置2的第一尾氣出口 202排出。本實施例的尾氣處理裝置能夠在開放狀態下對少量的含有二硫化碳的尾氣進行回收處理,減少了二硫化碳氣體排放入大氣中的量,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尾氣處理裝置還包括第二吸收裝置3,第二吸收裝置3內部優選地設置有水,第二吸收裝置3設置有第二尾氣進口 301,第二吸收裝置3的下部設置有第三冷凝液出口 304,上部設置有第二尾氣出口 303,其中,第二尾氣進口301連通第一尾氣出口 202,第三冷凝液出口 304連通第一收集裝置。當本實施例的裝置應用到含二硫化碳尾氣的尾氣處理過程時,經第一吸收裝置2的第一尾氣出口 202排出的未被冷凝的氣體經第二尾氣進口 301進入第二吸收裝置對二硫化碳進行進一步地吸收冷凝,經冷凝后的二硫化碳下沉到第二吸收裝置的底部,經第三冷凝液出口 304流出進入第一收集裝置。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尾氣處理裝置中,第二吸收裝置3包括水吸收塔,水吸收塔包括吸收段31及與吸收段31的下端相連的塔釜段32,第二尾氣出口 303設置在吸收段31的上部,第二尾氣進口 301設置在吸收段31的下部,第三冷凝液出口 304設置在塔釜段32的底部。尾氣處理裝置還包括水循環泵4,水循環泵4分別連通塔釜段32和吸收段31,用于將塔釜段32內的水抽至吸收段31。采用本實施例的尾氣處理裝置進行含二硫化碳尾氣的處理時,含二硫化碳尾氣進入第一尾氣冷凝裝置1,經過冷凝后到第一吸收裝置2,冷凝后的二硫化碳逐步沉到水槽的下層,未冷凝的尾氣進入到第二吸收裝置3的吸收段31的下端,經水循環泵4將塔釜段32中上層的水在水吸收塔中循環吸收冷凝二硫化碳,吸收冷凝后的二硫化碳在水吸收塔中慢慢下沉到塔釜段32內的水的下層,回收到一定量后與第一吸收裝置2中的冷凝后的二硫化碳匯集輸送至第一收集裝置。本實施例通過在水吸收塔的外部設置水循環泵4,并將水循環泵4將塔釜段32中的水抽引至吸收段31中,吸收冷凝了二硫化碳的水又下沉至塔釜段32的底部,如此,實現了水吸收塔內水的循環利用,提高了對二硫化碳的處理效率。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尾氣處理裝置還包括溶劑吸收裝置5 (如溶劑吸收塔),溶劑吸收裝置5的下部設置有與第二尾氣出口 303連通的第三尾氣進口 501,溶劑吸收裝置5的上部設置有第三尾氣出口 502。溶劑吸收裝置5內設置有尾氣吸收劑,優選地,該尾氣吸收劑為二硫化碳的吸收液,優選地,吸收液為有機醇,醚,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白油,環烷油,芳香烴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液。更加優選地,溶劑吸收裝置5內的吸收液為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白油,環烷油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液。更優選地,溶劑吸收裝置5所用的吸收液為白油,環烷油等一種或兩種混合液。采用本實施例的尾氣處理裝置,未被第二吸收裝置3冷凝的含二硫化碳的尾氣經第二尾氣出口 303自第二吸收裝置3排出,再經第三尾氣進口 501進入溶劑吸收裝置5內,在溶劑吸收裝置5內至少一部分的二硫化碳被吸收液吸收,未被吸收液吸收的尾氣經第三尾氣出口 502排出溶劑吸收裝置5,本實施例實現了對二硫化碳的進一步吸收處理,減少了排入大氣中的二硫化碳氣體的量,進一步地保護了環境。優選地,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尾氣處理裝置中,溶劑吸收裝置5的下部還設置有溶劑出口 504,尾氣處理裝置還包括溶劑解吸裝置8、第二尾氣冷凝裝置10和第二收集裝置11。其中,溶劑解吸裝置8用于將尾氣與尾氣吸收劑分離,溶劑解吸裝置8的上部設置有第四尾氣出口 801,下部設置有與溶劑出口 504連通的溶劑進口 802 ;第二尾氣冷凝裝置10的第一端連通第四尾氣出口 801 ;第二收集裝置11與第二尾氣冷凝裝置10的第二端連通,第二收集裝置11上還設置有第五尾氣出口 111。本實施例的尾氣處理裝置應用到含二硫化碳尾氣的處理時,經溶劑吸收裝置5的溶劑出口 504流出的吸收了二硫化碳的尾氣吸收劑,經溶劑進口 802進入溶劑解吸裝置8中進行解析,分離成為二硫化碳氣體和尾氣吸收劑氣體,二硫化碳氣體經第四尾氣出口 801排出進入第二尾氣冷凝裝置10中進行冷凝,冷凝后的二硫化碳冷凝液進入第二收集裝置11內進行收集,未經冷凝的尾氣經第五尾氣出口 111流入大氣中。本實施例通過設置了溶劑解吸裝置8,將經尾氣吸收劑吸收的二硫化碳進行解析,再經冷凝后回收二硫化碳冷凝液,采用這種結構提高了二硫化碳和尾氣吸收劑的重復利用率,進一步地減少了二硫化碳排入大氣中的量,進一步地保護了環境。優選地,本實施例的尾氣處理裝置還包括溶劑緩沖裝置6和溶劑輸送泵7。其中,溶劑緩沖裝置6與溶劑吸收裝置5的溶劑出口 504連通;溶劑輸送泵7連通在溶劑緩沖裝置6與溶劑進口 802之間。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吸收了二硫化碳的尾氣吸收劑經溶劑出口 504排出溶劑吸收裝置5,流入溶劑緩沖裝置6內,溶劑輸送泵7將溶劑緩沖裝置6內的吸收了二硫化碳的尾氣吸收劑抽引至溶劑解吸裝置8內,進行解析,采用這種結構為吸收了二硫化碳的尾氣吸收劑進入溶劑解吸裝置8的過程提供了方便。優選地,本實施例的尾氣處理裝置還包括溶劑冷凝器27,溶劑冷凝器27的一端連通溶劑解吸裝置8的上部,用于冷凝來自溶劑解吸裝置8的氣態的尾氣吸收劑,溶劑冷凝器27的另一端連通溶劑吸收裝置5的上部。采用本實施例的裝置進行含二硫化碳尾氣的處理時,經溶劑解吸裝置8解吸后的氣態的尾氣吸收劑進入溶劑冷凝器27內進行冷凝,經冷凝后的液態的尾氣吸收劑重新回到溶劑吸收裝置5內,進行重復利用,本實施例實現了尾氣吸收劑的重復利用,減少成本,提聞了 ~■硫化碳的處理效率。優選地,本實施例的尾氣處理裝置還包括第三尾氣冷凝裝置9,第三尾氣冷凝裝置9的一端連通溶劑吸收裝置5的第三尾氣出口 502,第三尾氣冷凝裝置9的另一端與第二收集裝置11和/或溶劑吸收裝置5連通。采用本實施例的結構,經第三尾氣出口 502排出的尾氣進入第三尾氣冷凝裝置9進行冷凝,經冷凝的二硫化碳冷凝液進入第二收集裝置11進行收集,未經冷凝的尾氣一部分經第二收集裝置11的第五尾氣出口 111流入大氣中,另一部分經溶劑冷凝器后進入溶劑吸收裝置進行進一步地吸收,采用本實施例的裝置通過對二硫化碳尾氣的冷凝作用和/或進一步地進行溶劑吸收,減少了二硫化碳向大氣中的排放量,進一步地保護了環境。由于尾氣中還摻雜有微量的H2S和其它的二硫化碳衍生物,如二氧化硫等。為了防止上述的尾氣排入大氣,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尾氣處理裝置還包括堿吸收裝置12,堿吸收裝置12的內部設置有堿液,堿吸收裝置12設置有第四尾氣進口 121,堿吸收裝置12的上部設置有第六尾氣出口 122,第四尾氣進口 121連通溶劑吸收裝置5的第三尾氣出口 502和/或第二收集裝置11的第五尾氣出口 111。其中,堿可以是0.5-5%的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等。優選地,尾氣處理裝置還包括堿液循環泵13,堿液循環泵13設置在堿吸收裝置12的外部,并將堿吸收裝置12的下部與堿吸收裝置12的上部連通,用于將堿吸收裝置12下部的堿液引至堿吸收裝置12的上部,以實現堿的重復利用。為了防止本實施例的尾氣處理裝置在應用到含有如二硫化碳等有毒氣體的尾氣處理過程時,有毒氣體直接排放到人能夠接觸到的空間中,本實施例優選地還包括高空排放塔15,高空排放塔15,高空排放塔15直接或者間接地與第一尾氣出口 202連通,以將尾氣排入高空,減少對人體的危害。優選地,本實施 例的尾氣處理裝置中,在高空排放塔15的下端連接有吸附塔14,吸附塔14優選地為活性炭吸附塔,第一尾氣出口 202直接或者間接地與吸附塔14連通。優選地,活性炭吸附塔所用的活性炭為煤質粒狀碳或纖維狀碳。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不溶性硫磺生產系統,具有尾氣排放口以及與尾氣排放口連通的含CS2尾氣的處理裝置,其中,該含CS2尾氣的處理裝置為上述的尾氣處理裝置。采用本實施例的不溶性硫磺生產系統對含CS2尾氣進行處理時,能夠有效地提高二硫化碳的回收率,在某一實施例中二硫化碳的回收率可達95%以上,節約了生產成本,消除了二硫化碳尾氣排放過程中的安全隱患,進一步地保護了環境。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其中,第一吸收裝置2為水吸收槽,第二吸收裝置3為水吸收塔,溶劑冷凝裝置5為溶劑冷凝塔,溶劑解吸裝置8為溶劑解吸塔,堿吸收裝置12為堿吸收塔。不溶性硫磺生產時通過吸風系統和真空尾氣系統等集中收集到的總的含二硫化碳尾氣50m3/h,其中按體積含有CS2L 0%,含二硫化碳尾氣通過管線16進入已經通好0_5°C冷凍水的第一尾氣冷凝裝置1,經過冷凝后到已經放置好容積量50%的(約IM3)水的容積為2M3的水吸收槽2,冷凝后的CS2逐步沉到水吸收槽的下層,進入底部管線28,未冷凝的尾氣通過管線17到水吸收塔的吸收段31的下端,水吸收塔的塔高5m,塔徑lm,塔釜段約高2m,預先將常溫下地水注入水吸收塔中,保持水循環后水位在水循環泵4進口管線位以上10-30cm處,水循環泵4進口管位在塔釜段32的中間位置,經水循環泵4將塔釜段32中上層的水經循環水管線18在塔中循環吸收冷凝后的CS2,吸收冷凝后的CS2在水吸收塔中慢慢下沉到塔釜段32中的水的下層,進入底部管線29,回收到一定量后與水吸收槽中的CS2 —并通過二硫化碳冷凝液輸送管線30輸送到車間內的第一收集裝置中;尾氣經管線19到溶劑吸收塔的下端,溶劑吸收塔的塔高8m,塔徑lm,在溶劑吸收塔中被常溫下尾氣吸收劑吸收,溶劑吸收塔中吸收CS2后的尾氣吸收劑經容積為2m3的溶劑緩沖裝置6,溶劑輸送泵7,輸送到溶劑解吸塔內,溶劑解吸塔的塔高8m,塔徑lm,解吸溫度控制在7(T80°C。經過解吸后的CS2通過第二尾氣冷凝裝置10到儲存二硫化碳的容積為2m3第二收集裝置11進行回收,而解吸后的尾氣吸收劑經過溶劑冷凝器27冷卻到常溫后經管線20返回到溶劑吸收塔塔頂循環套用。經過吸收后的尾氣經過第三尾氣冷凝裝置9冷凝后回收夾帶的液態的尾氣吸收劑經管線21經過溶劑冷凝器27與管線20合并后返回溶劑吸收塔的塔頂,尾氣經過管線22與第二收集裝置11的尾氣管線23合并后經管線24到堿吸收塔塔身下端,堿吸收塔的塔高4m,塔徑lm,塔中的吸收堿液濃度一般為0.5_5%,經過堿液循環輸送泵13通過管線25實現堿吸收塔內循環常溫吸收尾氣,吸收后的尾氣通過管線26到塔高為2m,塔徑為Im的活性炭吸附塔的底端。經活性炭吸附后到塔高為25m,塔徑為Im的高空排放塔15,而后達標排放。采用本實施例的裝置,經過處理后的尾氣,CS2的回收率可達98%,尾氣符合國標排放要求。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的尾氣處理裝置及包括該裝置的不溶性硫磺生產系統,將第一尾氣冷凝裝置I與不溶性硫磺生產系統中的尾氣排放口連通,并將第一尾氣冷凝裝置I的第一冷凝液出口 102與第一吸收裝置2連通。采用這種結構,經第一尾氣冷凝裝置I中冷凝了的液態的二硫化碳液體經第一吸收裝置2后逐漸下沉至第一吸收裝置2的下部,并沿第二冷凝液出口 203流入第一收集裝置進行收集,未被冷凝的少量的包含了二硫化碳氣體的尾氣經第一吸收裝置2的第一尾氣出口 202排出。本實用新型能夠在開放狀態下對少量的含有二硫化碳的尾氣進行回收處理,減少了二硫化碳氣體排放入大氣中的量,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尾氣冷凝裝置(I),具有第一尾氣進口( 101 ),所述第一尾氣冷凝裝置(I)的下部設置有第一冷凝液出口(102),內部設置有用于冷凝氣體的冷凝件; 第一吸收裝置(2),具有與所述第一冷凝液出口(102)連通的第一進口(201),所述第一吸收裝置(2)的上部與所述第一進口(201)相間隔地設置有第一尾氣出口(202),下部設置有第二冷凝液出口(203);以及 第一收集裝置,連通所述第二冷凝液出口(203),收集來自所述第二冷凝液出口(203)排出的冷凝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吸收裝置(3),所述第二吸收裝置(3 )設置有第二尾氣進口( 301),所述第二吸收裝置(3 )的下部設置有第三冷凝液出口( 304 ),上部設置有第二尾氣出口( 303 ),其中, 所述第二尾氣進口(301)連通所述第一尾氣出口(202),所述第三冷凝液出口(304)連通所述第一收集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吸收裝置(3)包括水吸收塔,所述水吸收塔包括吸收段(31)及與所述吸收段(31)的下端相連的塔釜段(32),所述第二尾氣出口(303)設置在所述吸收段(31)的上部,所述第二尾氣進口(301)設置在所述吸收段(31)的下部,所述第三冷凝液出口(304)設置在所述塔釜段(32)的底部, 所述尾氣處理裝置還包括 水循環泵(4),所述水循環泵(4)分別連通所述塔釜段(32)和所述吸收段(31),用于將所述塔釜段(32)內的水抽至所述吸收段(31)。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溶劑吸收裝置(5),所述溶劑吸收裝置(5)的下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尾氣出口(303)連通的第三尾氣進口(501),所述溶劑吸收裝置(5)的上部設置有第三尾氣出口(50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吸收裝置(5)的下部還設置有溶劑出口(504),所述溶劑吸收裝置(5)的內部設置有尾氣吸收劑,所述尾氣處理裝置還包括: 溶劑解吸裝置(8),用于將所述尾氣與所述尾氣吸收劑分離,所述溶劑解吸裝置(8)的上部設置有第四尾氣出口(801),下部設置有與所述溶劑出口(504)連通的溶劑進口(802); 第二尾氣冷凝裝置(10),所述第二尾氣冷凝裝置(10)的第一端連通所述第四尾氣出口 (801);以及 第二收集裝置(11),與所述第二尾氣冷凝裝置(10)的第二端連通,所述第二收集裝置(11)上還設置有第五尾氣出口(11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溶劑緩沖裝置(6),與所述溶劑吸收裝置(5)的所述溶劑出口(504)連通; 溶劑輸送泵(7 ),連通在所述溶劑緩沖裝置(6 )與所述溶劑進口( 802 )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溶劑冷凝器(27),所述溶劑冷凝器(27)的第一端連通所述溶劑解吸裝置(8)的上部,用于冷凝來自所述溶劑解吸裝置(8)的氣態的所述尾氣吸收劑,所述溶劑冷凝器(27)的第二端連通所述溶劑吸收裝置(5)的上部。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三尾氣冷凝裝置(9),所述第三尾氣冷凝裝置(9)的第一端連通所述溶劑吸收裝置(5)的所述第三尾氣出口(502),所述第三尾氣冷凝裝置(9)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收集裝置(11)和/或所述溶劑吸收裝置(5)連通。
9.根據權利要求5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堿吸收裝置(12),所述堿吸收裝置(12)的內部設置有堿液,所述堿吸收裝置(12)設置有第四尾氣進口(121),所述堿吸收裝置(12)的上部設置有第六尾氣出口(122),所述第四尾氣進口(121)連通所述溶劑吸收裝置(5)的所述第三尾氣出口( 502)和/或所述第二收集裝置(11)的所述第五尾氣出口(111)。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堿液循環泵(13),設置在所述堿吸收裝置(12)的外部,并將所述堿吸收裝置(12)的下部與所述堿吸收裝置(12)的上部連通,用于將所述堿吸收裝置(12)下部的所述堿液引至所述堿吸收裝置(12)的上部。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高空排放塔(15),所述高空排放塔(15),與所述第一尾氣出口(202)連通。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空排放塔(15)的下端連接有吸附塔(14),所述第一尾氣出口(202)與所述吸附塔(14)連通。
13.一種不溶性硫磺生產系統,具有尾氣排放口以及與所述尾氣排放口連通的含0&尾氣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CS2尾氣的處理裝置為根據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尾氣處理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尾氣處理裝置及包括該裝置的不溶性硫磺生產系統。其中,尾氣處理裝置包括第一尾氣冷凝裝置,具有第一尾氣進口,第一尾氣冷凝裝置的下部設置有第一冷凝液出口,內部設置有用于冷凝氣體的冷凝件;第一吸收裝置,具有與第一冷凝液出口連通的第一進口,第一吸收裝置的上部與第一進口相間隔地設置有第一尾氣出口,下部設置有第二冷凝液出口;以及第一收集裝置,連通第二冷凝液出口,收集來自第二冷凝液出口排出的冷凝液。本實用新型的尾氣處理裝置及包括該裝置的不溶性硫磺生產系統能夠在開放狀態下對少量的含有二硫化碳的尾氣進行回收處理。
文檔編號C01B17/12GK202961942SQ20122065588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日
發明者陳新民 申請人:江蘇圣奧化學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