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規模化烘干制棒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棒裝置,特別是一種規模化烘干制棒裝置。
背景技術:
機制木炭的生產過程是這樣的,它是以木屑和廢棄植物秸桿為原料,將原料粉碎、篩分 后進行烘干,烘干后的原料通過制棒機制成原料棒,然后再放在炭窯中燒制成成品炭。目前 ,機制木炭的生產規模一般都不太大,很難形成大規模生產,不適合規模化生產。目前產生 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粉塵和煙氣,也稱做制炭廢氣都是直接排空,也就是說直接排放至大氣中 。這些廢氣中含有大量的粉塵和有害氣體,對大氣造成嚴重的污染,所以大家都說制炭行業 是環境污染大戶。另外在制炭過程排放的這些廢氣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氣體,還含有大量的木 醋液和木焦油。木醋液和木焦油可作為其它行業的原料,用來改良土壤,恢復土壤肥力,提 高培育力;制造肥料,抑制雜草的生長;還具有抗霉、抗菌、抗氧化的作用等。所以在制炭 過程中將這些有用的物質白白的排放掉,也造成了資源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規模化烘干制棒裝置。以適應規模化生產的需要,并 將產生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粉塵和煙氣集中回收,可通過煙氣凈化和處理后再排空。以減少大 氣污染和廢煙氣再利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一種規模化烘干制棒裝置,包括粉碎裝置、粉碎裝置經輸送裝 置與烘干裝置連接,烘干裝置經輸料管與分離裝置的物料進口連接,分離裝置的物料出口與 制棒裝置連接,制棒裝置經輸送帶與炭窯連接;在輸送帶上方設有吸塵罩,吸塵罩經管道與 分離裝置的氣體出口并連后與氣體收集總管連接。
上述的規模化烘干制棒裝置中,所述粉碎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支座,支座上設有粉碎桶, 粉碎桶兩端設有粉碎軸支架,兩個粉碎軸支架之間設有粉碎軸,粉碎軸與傳動裝置連接,粉 碎軸上設有至少兩個粉碎刀片;粉碎桶底部設有物料出口,物料出口與提升裝置入口連接, 提升裝置出口與輸送裝置連接。
前述的規模化烘干制棒裝置中,所述烘干裝置包括加熱爐,加熱爐與烘干筒一端連接; 烘干筒上設有至少兩個轉動環,轉動環與轉動座連接,轉動座上設有轉動裝置;烘干筒另一 端與風機入口連接,風機出口與輸料管連接;烘干筒與加熱爐連接的一端設有料斗,料斗與輸送裝置連接。
前述的規模化烘干制棒裝置中,所述制棒裝置包括至少兩個對稱設置的制棒機,制棒機 的物料輸入端經管道與物料輸送通道,物料輸送通道與分離裝置的物料出口連接;制棒機的 出棒口設有輸送帶,在輸送帶上方沿輸送方向設有至少兩個吸塵罩;吸塵罩經管道與分離裝 置的氣體出口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輸送裝置、輸料管、輸送帶和物料輸送通道將粉碎裝 置、烘干裝置、分離裝置和制棒裝置有機的連接在一起構成規模化制棒裝置、以適應制炭的 規模化生產。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在粉塵較多和會產生煙氣的地方設置了吸塵和煙氣回收裝置 ,可以將產生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粉塵和煙氣集中回收,可通過煙氣凈化和處理后再排空。以 減少大氣污染和廢煙氣再利用。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粉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烘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制棒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l-粉碎裝置,2-輸送裝置,3-烘干裝置,4-輸料管,5-分離裝置,6-制棒裝置,7-輸送帶,8-吸塵罩,9-管道,10-氣體收集總管,11-支座,12-粉碎桶,13-粉 碎軸支架,14-粉碎軸,15-傳動裝置,16-粉碎刀片,17-提升裝置,18-加熱爐,19-烘干筒 ,20-轉動環,21-轉動座,22-轉動裝置,23-風機,24-料斗,25-制棒機,26-物料輸入端 ,27-物料輸送通道,28-出棒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如圖l所示 一種規模化烘干制棒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通過輸送裝 置、輸料管、輸送帶和物料輸送通道將粉碎裝置、烘干裝置、分離裝置和制棒裝置有機的連 接在一起構成規模化生產線、以適應制炭的規模化生產。本實用新型的規模化烘干制棒裝置 包括粉碎裝置l將木屑和廢棄植物秸桿粉碎,粉碎裝置1經輸送裝置2與烘干裝置3連接,烘干 裝置3將已經粉碎的木屑和廢棄植物秸桿中的水分進行烘干,烘干裝置3經輸料管4與分離裝 置5連接,分離裝置5的作用是將含有物料和氣體的氣流中的氣體和物料分離的設備。它有三 個接口, 一個是物料進口,該接口進來的是待分離的物料,是來自烘干后的物料和氣體的混 合氣流;另一個接口是分離后的物料出口;還有一個接口是分離后的氣體出口。烘干裝置3經輸料管4分離裝置5的物料進口連接,分離裝置5的物料出口與制棒裝置6連接,制棒裝置6 經輸送帶7與炭窯連接;由于制棒機在加熱壓制后從制棒機中輸出后,會揮發出大量的氣體 ,所以在輸送帶7上方設有吸塵罩8,吸塵罩8將揮發出的氣體吸入吸塵罩8,吸塵罩8經管道9 與分離裝置6的氣體出口并連后與氣體收集總管10連接,氣體收集總管10將收集到的煙氣送 入煙氣凈化和處理裝置,通過凈化和提取有用化工原料后再排空。以減少大氣污染和廢煙氣 再利用。
粉碎裝置1如圖2所示,它包括至少一個支座ll,支座11用于支撐粉碎桶12,支座ll上設 有粉碎桶12,粉碎桶12兩端設有粉碎軸支架13,兩個粉碎軸支架13之間設有粉碎軸14,粉碎 軸14通過軸承支撐在粉碎軸支架13上,粉碎軸14與傳動裝置15連接,傳動裝置15為粉碎軸14 的旋轉提供動力。粉碎軸14上設有至少兩個粉碎刀片16;通過調整旋轉的粉碎刀片16將物料 粉碎。粉碎桶12底部設有物料出口,物料出口與提升裝置17入口連接,提升裝置17出口與輸 送裝置2連接。
烘干裝置3如圖3所示,它包括加熱爐18,加熱爐18為烘干裝置提供熱能。加熱爐18與烘 干筒19一端連接,將熱量送入烘干筒19;烘干筒19上設有至少兩個轉動環20,轉動環20與轉 動座21連接,轉動座21上設有轉動裝置22;在轉動裝置22的帶動下,轉動座21上的滾輪旋轉 ,通過滾輪與轉動環20的磨擦傳動使烘干筒19旋轉,烘干筒19另一端與風機23入口連接,風 機23將烘干筒19中的物料連同氣體一起抽出。風機23出口與輸料管4連接;輸料管4是通過空 氣流通傳輸物料的。烘干筒19與加熱爐18連接的一端設有料斗24,料斗24是待烘干物料的入 口,料斗24與輸送裝置2連接,待烘干物料是通過輸送裝置2將物料從粉碎裝置1送來的。
制棒裝置6如圖4所示,它包括至少兩個對稱設置的制棒機25,為發滿足生產的需要, 棒機25可以有很多臺,制棒機25既可以是單頭的,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制棒機25也可以采用 多頭制棒機。制棒機25的物料輸入端26經管道9與物料輸送通道27連接,物料輸送通道27的 作用是將來自分離裝置的物料出口的已經烘干的物料送入制棒機25。物料輸送通道27與分離 裝置5的物料出口連接;制棒機25的出棒口28設有輸送帶7,輸送帶7將制成的棒料送往炭窯 進行燒制。在輸送帶7上方沿輸送方向設有至少兩個吸塵罩8;吸塵罩8的數量可以根據生產 規模,可多可少,生產規模越大,需要的數量也越多。吸塵罩8經管道9與分離裝置6的氣體 出口連接,然后再與與氣體收集總管10連接,氣體收集總管10將收集到的煙氣送入煙氣凈化 和處理裝置,通過凈化和提取有用化工原料后再排空。以減少大氣污染和廢煙氣再利用。
權利要求1.一種規模化烘干制棒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裝置(1)、粉碎裝置(1)經輸送裝置(2)與烘干裝置(3)連接,烘干裝置(3)經輸料管(4)與分離裝置(5)的物料進口連接,分離裝置(5)的物料出口與制棒裝置(6)連接,制棒裝置(6)經輸送帶(7)與炭窯連接;在輸送帶(7)上方設有吸塵罩(8),吸塵罩(8)經管道(9)與分離裝置(6)的氣體出口并連后與氣體收集總管(10)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規模化烘干制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 碎裝置(1)包括至少一個支座(11),支座(11)上設有粉碎桶(12),粉碎桶(12)兩 端設有粉碎軸支架(13),兩個粉碎軸支架(13)之間設有粉碎軸(14),粉碎軸(14)與 傳動裝置(15)連接,粉碎軸(14)上設有至少兩個粉碎刀片(16);粉碎桶(12)底部設 有物料出口,物料出口與提升裝置(17)入口連接,提升裝置(17)出口與輸送裝置(2) 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規模化烘干制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 干裝置(3)包括加熱爐(18),加熱爐(18)與烘干筒(19) 一端連接;烘干筒(19)上 設有至少兩個轉動環(20),轉動環(20)與轉動座(21)連接,轉動座(21)上設有轉動 裝置(22);烘干筒(19)另一端與風機(23)入口連接,風機(23)出口與輸料管(4) 連接;烘干筒(19)與加熱爐(18)連接的一端設有料斗(24),料斗(24)與輸送裝置( 2)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規模化烘干制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 棒裝置(6)包括至少兩個對稱設置的制棒機(25),制棒機(25)的物料輸入端(26)經 管道(9)與物料輸送通道(27),物料輸送通道(27)與分離裝置(5)的物料出口連接; 制棒機(25)的出棒口 (28)設有輸送帶(7),在輸送帶(7)上方沿輸送方向設有至少兩 個吸塵罩(8);吸塵罩(8)經管道(9)與分離裝置(6)的氣體出口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規模化烘干制棒裝置。包括粉碎裝置(1)、粉碎裝置經輸送裝置(2)與烘干裝置(3)連接,烘干裝置經輸料管(4)與分離裝置(5)的物料進口連接,分離裝置的物料出口與制棒裝置(6)連接,制棒裝置經輸送帶(7)與炭窯連接;在輸送帶上方設有吸塵罩(8),吸塵罩經管道(9)與分離裝置的氣體出口并連后與氣體收集總管(10)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輸送裝置、輸料管、輸送帶和物料輸送通道將粉碎裝置、烘干裝置、分離裝置和制棒裝置連接在一起形成生產線、以適應規模化生產。同時在設置了吸塵和煙氣回收裝置,使產生過程產生的粉塵和煙氣集中回收后通過煙氣凈化和處理后排空。以減少大氣污染和廢煙氣再利用。
文檔編號C01B31/02GK201395513SQ200920302799
公開日2010年2月3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4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4日
發明者李觀德 申請人:李觀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