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涉及鋼管拋光技術領域,為解決人工為拋光麻輪打蠟過程中出現的粉塵、麻輪傷手以及人工打蠟效率低下問題而設計。該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包括用于熔化固體蠟的熔蠟裝置和用于噴灑蠟液的噴蠟裝置,熔蠟裝置與噴蠟裝置之間通過導管相連通,且兩者之間的導管上設有流量控制開關,至少部分導管的外部設有用于對其進行加熱的導管加熱裝置;噴蠟裝置包括用于噴注蠟液的若干個噴管和噴管加熱裝置,噴管與導管相連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用于將固體蠟熔化并按需自動為麻輪加注蠟液。
【專利說明】
一種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管拋光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裝飾不銹鋼管在使用前一般需要通過麻輪進行拋光處理,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添加拋光蠟,否則無法達到理想的拋光效果。當前,鋼管拋光過程已經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可以自動完成圓形管的轉動拋光和進給以及方形管的四面拋光和進給,而拋光過程中關系著拋光效果的打蠟過程仍然由工人手工操作,這種生產形式既降低了生產效率和拋光的一致性,又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
[0003]常用的拋光蠟為固態拋光蠟,固態拋光蠟需要由人工手持蠟塊為麻輪打蠟,工人在拋光過程中,必須注意及時給麻輪添加拋光蠟,否則會因為拋光蠟不夠而影響拋光效果,還會無形中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并降低生產效率。由于固態拋光蠟與麻輪的粘結力差,其結合效果往往很不理想,這樣一來,加蠟拋光過程中就會產生大量的飛肩和粉塵,不僅會造成拋光蠟的浪費,而且彌散到空氣中的粉塵雜質還會使拋光工人處于異常惡劣的工作環境中,可吸入顆粒極大地威脅到了拋光工人的健康,并且,在工人手工打蠟作業中,還會屢屢發生工人手臂被麻輪纏繞和劃傷的事故。
[0004]另外,對不同形狀的鋼管(如圓形管和方形管)進行拋光打蠟處理時,由于所用拋光設備的麻輪布置形式不同(圓管麻輪水平布置,方形管水平布置與豎直布置交錯排列),也會進一步增加人工操作的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以解決人工打蠟存在安全隱患且效率低下的技術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包括用于熔化固體蠟的熔蠟裝置和用于噴灑蠟液的噴蠟裝置,所述熔蠟裝置與所述噴蠟裝置之間通過導管相連通,且兩者之間的導管上設有流量控制開關,至少部分所述導管的外部設有用于對其進行加熱的導管加熱裝置;
[0007]所述噴蠟裝置包括用于噴注蠟液的若干個噴管和噴管加熱裝置,所述噴管與所述導管相連通。
[0008]進一步的,所述熔蠟裝置包括熔蠟桶和用于對所述熔蠟桶加熱的電磁加熱裝置。
[0009]進一步的,所述熔蠟裝置還包括第一攪拌裝置,所述第一攪拌裝置位于所述熔蠟桶內。
[0010]進一步的,所述熔蠟桶的蠟桶頂蓋設有投料口,所述熔蠟桶的桶底傾斜設置。
[0011 ]進一步的,所述熔蠟裝置和所述流量控制開關之間還設有蠟液保溫裝置。
[0012]進一步的,所述蠟液保溫裝置包括保溫外桶、保溫中桶和保溫內桶,所述保溫外桶與所述保溫中桶之間填充有保溫層,所述保溫中桶與所述保溫內桶之間設有用于進行水浴加熱的間隙。
[0013]進一步的,所述流量控制開關包括過渡缸體、安裝在所述過渡缸體內的活塞、與所述活塞連接的氣缸、用于控制蠟液流入所述過渡缸體的入口單向閥和用于控制蠟液流出所述過渡缸體的出口單向閥。
[0014]進一步的,所述氣缸為可調行程氣缸。
[0015]進一步的,所述噴管為設置在所述導管上的分支管路。
[0016]進一步的,所述噴管的噴出端設置有萬向噴嘴。
[0017]本實用新型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0018](I)本實用新型包括熔蠟裝置、流量控制開關和噴蠟裝置,通過熔蠟裝置將固體蠟塊熔為液態,再通過導管經流量控制開關吸入,最后輸出至萬向噴嘴噴注蠟液,而且,通過在噴蠟裝置上設置導管加熱裝置和噴管加熱裝置,有效地防止了因蠟液冷卻后凝固而堵塞管路的現象,保證了蠟液在管道內的自由流動及開機階段的快速熔蠟,實現了固體拋光蠟以液態形式自動噴灑到拋光麻輪上,不需要人工干預,避免了人工打蠟被麻輪傷手的危險,同時極大地減少了使用固體蠟塊打蠟存在的揚塵現象,避免了工人操作時的粉塵吸入,保護了工人健康。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麻輪的全自動注蠟,極大地提高了拋光效率。
[0019](2)設置了流量控制開關,采用可變行程氣缸驅動活塞,通過改變氣缸的行程即可改變流量控制開關的蠟液注射量。在實際生產中,可以根據不同的生產工況方便地調整工藝參數,實現了打蠟量的精確量化,利于實施精益生產,避免過多涂覆拋光蠟而造成能源的浪費。
【附圖說明】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
[0023]1-恪蠟裝置,2-蠟液保溫裝置,3-流量控制開關,4-噴蠟裝置;
[0024]101-恪蠟桶,102-電磁加熱裝置,103-蠟桶頂蓋,
[0025]104-第一攪拌裝置,105-第一鎖緊裝置,106-第一攪拌扇葉,
[0026]107-第一出蠟口,108-電磁閥;
[0027]201-保溫外桶,202-保溫層,203-保溫中桶,204-保溫內桶,
[0028]205-進水口,206-出水口,207-蠟液入口,208-第二出蠟口,
[0029]209-第二攪拌裝置,210-液位檢測裝置,211-第二鎖緊裝置,
[0030]212-浮力測頭,213-保溫桶頂蓋,214-第二攪拌扇葉,
[0031]215-加熱器;
[0032]301-過渡缸體,302-注液保溫層,303-活塞,304-氣缸,
[0033]305-入口單向閥,306-出口單向閥;
[0034]401-導管,402-導管加熱裝置,403-導管保溫層,404-噴管,
[0035]405-噴管加熱裝置,406-噴管保溫層,407-萬向噴嘴。
【具體實施方式】
[0036]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7]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38]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的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就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39]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包括用于熔化固體蠟的熔蠟裝置I和用于噴灑蠟液的噴蠟裝置4,熔蠟裝置I與噴蠟裝置4之間通過導管401相連通,且兩者之間的導管401上設有流量控制開關3,至少部分導管401的外部設有用于對其進行加熱的導管加熱裝置402。當進入熔蠟裝置I的固體蠟熔化后,處于熔融狀態的液態蠟經第一出蠟口 107流出,通過流量控制開關3的調節作用經導管401進入到噴蠟裝置4中。
[0040]噴蠟裝置4包括用于噴注蠟液的若干個噴管404和噴管加熱裝置405,噴管404與導管401相連通。
[0041 ]因為拋光蠟的熔點一般為50_70°C,因此室溫下的拋光蠟為固體,當本實施例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處于停機狀態時,上次生產后遺留的拋光蠟因冷卻凝固,便會附著在噴蠟裝置4的導管401和噴管404內壁及管口處,為了防止本實施例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再次啟動時出現導管401及噴管404堵塞的現象,故在導管401的外壁上設置導管加熱裝置402,在噴管404的外壁上設置噴管加熱裝置405,使附著的固體蠟在開機前熔化為液態,保證注液管路的通暢。而且,在導管加熱裝置402和噴管加熱裝置405的外側還分別設置有導管保溫層403和噴管保溫層406,這樣的設置,既阻止了熱量的快速流失,又保證了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性。
[0042]具體的,本實施例中的熔蠟裝置I包括熔蠟桶101和用于對熔蠟桶101加熱的電磁加熱裝置102。在熔蠟桶101底部或側壁底部設有第一出蠟口 107,在熔蠟桶101底部外側設有電磁加熱裝置102。在進行拋光蠟自動注液前,首先將配好比例的固體拋光蠟原料投入到熔蠟桶101中,然后啟動電磁加熱裝置102的開關,使固體蠟熔化,隨后,熔化后的蠟液經第一出蠟口 107流出到管路中。而且,電磁加熱方式的熱轉化率高達90 %以上,熱量利用充分,熱啟動快,大大提高了蠟塊的熔化速度。
[0043]為了提高固體蠟的熔化速度,熔蠟裝置I還包括第一攪拌裝置104,第一攪拌裝置104位于熔蠟桶101內。這樣的設置,可以加速固體蠟的熔化,并提高熔蠟桶101內蠟液的一致性和均勻性。第一攪拌裝置104的動力可以為氣動,如:氣動馬達,也可以電動,如:電機。并且,第一攪拌裝置104安裝在如圖1所示的蠟桶頂蓋103上,安裝簡單,維修方便。同時,為了快速熔化固體蠟,在第一攪拌裝置104的轉軸上還安裝有至少兩組第一攪拌扇葉106。
[0044]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第一攪拌裝置104的安裝位置可以是上述安裝在蠟桶頂蓋103的形式,但不僅僅局限于上述這種安裝位置,還可以采用其他安裝位置,如安裝在熔蠟桶101的側壁,或者安裝在熔蠟桶101的底部,只要是將第一攪拌裝置104的第一攪拌扇葉106安裝在熔蠟桶101內部,實現對蠟液的攪拌即可。
[0045]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熔蠟桶101的蠟桶頂蓋103可以設有投料口,熔蠟桶101的桶底傾斜設置。熔蠟桶101的頂部設有一可分離的蠟桶頂蓋103,熔蠟桶101的上部外側設有若干個第一鎖緊裝置105,第一鎖緊裝置105采用扣合式鎖緊方式,實現蠟桶頂蓋103與熔蠟桶101的可分離式連接。當需要對熔蠟桶101的內部進行清洗等操作時,將第一鎖緊裝置105打開,即可方便地將蠟桶頂蓋103拆卸下來,以進行清洗。當熔蠟桶101中的蠟液使用完畢需要再次投料時,只需將固體蠟從投料口中投入即可,而不需要將蠟桶頂蓋103完全打開,投料口的設置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而將熔蠟桶101的桶底傾斜設置,則是為了最大化地利用熔化后的蠟液,使熔蠟桶101中的蠟液盡可能全部從第一出蠟口 107流出,節約蠟液資源。
[0046]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第一鎖緊裝置105的鎖緊方式可以是上述扣合式鎖緊方式,但不僅僅局限于上述這種鎖緊方式,還可以采用其他鎖緊方式,如采用門閂式鎖緊方式,或者螺紋鎖緊方式,或者插銷式鎖緊方式,只要是通過這種鎖緊方式能夠實現蠟桶頂蓋103與熔蠟桶101的可分離式連接即可。
[0047]在本實施例中,熔蠟裝置I和流量控制開關3之間還設有蠟液保溫裝置2,如圖1所示。熔蠟裝置I的第一出蠟口 107與蠟液保溫裝置2的蠟液入口 207通過導管401連接,并在連接管路上設置有電磁閥108,由于第一出蠟口 107與蠟液入口 207之間的導管401較短,且熔蠟裝置I與蠟液保溫裝置2的內部溫度較高,因而這一段導管401可以不用額外設置保溫及加熱裝置。
[0048]蠟液保溫裝置2的設置,使熔蠟裝置I中快速熔化的蠟液進入蠟液保溫裝置2中進行緩存,避免占用熔蠟裝置I的空間,使熔蠟裝置I 一直保持快速熔蠟的能力,并且減少蠟液在熔蠟裝置I中的停留時間,這樣既可以防止蠟液因過度受熱而氣化,又節約了熔蠟裝置I的能耗;同時,蠟液保溫裝置2為熔化的蠟液提供了一個絕熱的暫存環境,減少了蠟液的熱能耗散,因此,蠟液保溫裝置2只需為蠟液提供較少的加熱補償,就可保持蠟液的流動性,起到了較好的節能作用。
[0049]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使流入到蠟液保溫裝置2中的蠟液能夠始終保持熔融狀態,需要對其進行持續加熱,由于蠟液保溫裝置2只需為蠟液提供較少的加熱補償即可實現對于蠟液的保溫,因而通過一種經濟環保的加熱保溫方式一水浴加熱即可達到目的。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蠟液保溫裝置2包括保溫外桶201、保溫中桶203和保溫內桶204,保溫外桶201與保溫中桶203之間填充有保溫層202,保溫中桶203與保溫內桶204之間設有用于進行水浴加熱的間隙。通過向保溫中桶203與保溫內桶204之間的水浴容腔加入水,并開啟位于容腔底部的加熱器215,即可防止保溫內桶204中蠟液的凝固。其中,加熱器215為電加熱器,且加熱溫度可調,采用水浴加熱方式可以很好地控制蠟液溫度,以避免直接加熱而造成蠟液過熱和沸騰的現象。為了減少熱量的流失,在保溫外桶201與保溫中桶203之間還填充有保溫層202,保溫層202的材料可以采用硅酸鹽保溫材料,或者陶瓷保溫材料,或者玻璃棉保溫材料,應當說明的是,保溫材料的選擇不僅僅限于以上這幾種材料,只要是所選擇的保溫材料具有一定的保溫效果即可。
[0050]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保溫外桶201、保溫中桶203、保溫內桶204可以為圖1所示的依次嵌套的圓柱桶形形狀,但不僅僅局限于上述這種形狀,還可以采用其他形狀的保溫桶,如采用倒錐式保溫桶,或者采用下部倒錐式、上部圓柱式的組合形狀保溫桶,或者采用下部半球式、上部圓柱式的組合形狀保溫桶,只要是通過這種形狀的保溫桶互相嵌套形成水浴容腔,通過水浴加熱方式能夠實現蠟液的保溫即可。
[0051]為了使位于蠟液保溫裝置2中的蠟液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如圖1所示,蠟液保溫裝置2中還可以設置第二攪拌裝置209,第二攪拌裝置209上具有若干個第二攪拌扇葉214,用于使保溫內桶204中的蠟液具有更好的流動性。保溫內桶204的開口頂部設有保溫桶頂蓋213,通過第二鎖緊裝置211可分離地將保溫桶頂蓋213與保溫內桶204鎖緊。在這里,第二攪拌裝置209的動力源、第二鎖緊裝置211的結構分別與第一攪拌裝置104的動力源、第一鎖緊裝置105的結構類似,在此不再贅述。同時,為了能夠實時監測蠟液保溫裝置2中蠟液的質量,避免蠟液過多溢出或者蠟液液位過低而無法注液,在保溫桶頂蓋213上還安裝有液位檢測裝置210。
[0052]在本實施例中,流量控制開關3包括過渡缸體301、安裝在過渡缸體301內的活塞303、與所述活塞303連接的氣缸304、用于控制蠟液流入過渡缸體301的入口單向閥305和用于控制蠟液流出過渡缸體301的出口單向閥306。
[0053]上述流量控制開關3較好的布置形式為:過渡缸體301豎直安裝,且蠟液入口向上、蠟液出口向下,這樣可以避免殘留蠟液將活塞303堵塞。在蠟液入口和蠟液出口處分別設有入口單向閥305和出口單向閥306,過渡缸體301外壁設有注液保溫層302,活塞303安裝在過渡缸體301內,活塞桿與氣缸304的缸桿連接。入口單向閥305與第二出蠟口 208通過導管401連接,由于流量控制開關3的控制節拍較快,且蠟液保溫裝置2的溫度較高,并且這部分導管401較短,因而可以不需要為這段導管401配備額外的加熱裝置。而出口單向閥306與噴蠟裝置4通過導管401相連接,進而使蠟液流入到噴管404中進行注液,由于待拋光的不銹鋼管較長,因而需要為這部分導管401設置導管加熱裝置402。
[0054]入口單向閥305和出口單向閥306均可以選擇為帶彈簧的單向閥,且入口單向閥305的流向為向上,出口單向閥306的流向為向下。氣缸304為可調行程氣缸,當本實施例的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開機啟動時,可以通過調節氣缸304的行程來改變氣缸304動作時排出的蠟液體積,其理論排量等于過渡缸體301內截面面積與氣缸304的缸桿位移的乘積。
[0055]流量控制開關3工作時,較好的初始狀態為:氣缸304為伸出狀態,且入口單向閥305和出口單向閥306均處于閉合狀態,此時,本實施例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的各處管路中均不存在固體蠟堵塞管道的情況。當該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開機啟動時,氣缸304的缸桿縮回,活塞303和過渡缸體301之間的下方形成負壓,過渡缸體301的蠟液出口管路內的負壓壓力作用于出口單向閥306,壓力方向與出口單向閥306的流向相反,因此保持封閉狀態,而過渡缸體301的蠟液入口管路內的負壓壓力作用于入口單向閥305,由于壓力方向與入口單向閥305的流向相同,故此時入口單向閥305開啟,在負壓的作用下,蠟液經第二出蠟口 208從蠟液保溫裝置2中被吸入到過渡缸體301內部。當氣缸304的缸桿縮回到位時,負壓壓力消失,入口單向閥305在彈簧彈力的作用下關閉;當氣缸304的缸桿伸出時,入口單向閥305閉合,而出口單向閥306開啟,過渡缸體301內的蠟液從蠟液出口排出,經導管401注入到噴蠟裝置4中。氣缸304的缸桿每動作一次,即可完成一個蠟液吸入和排出的工作循環。
[0056]在實際生產中,氣缸304的氣路通過與一電磁閥相連,電磁閥的另一端通過與電磁繼電器電連接,而電磁繼電器的得電狀態通過PLC控制。通過這種控制方式,保證了流量控制開關3對于蠟液噴注的自動化控制,使得在不需要人工干預的情況下,即可實現蠟液的自動化嗔注。
[0057]請繼續參見圖1,噴管404為設置在導管401上的分支管路。導管401的一端與出口單向閥306所在的管路相連接,另一端封閉,在導管401的管路上設置有若干個噴管404,噴管404為設置在導管401上的分支管路,當蠟液經出口單向閥306流入到導管401中時,由于導管401末端封閉,故此時導管401內部的壓力大于外界大氣壓,于是便可以將蠟液壓入到噴管404中,并噴注到生產用的麻輪上。同時,噴管404可以自由彎曲,噴管404的彎曲設置使得本實施例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和通用性,通過彎曲的噴管404,可以將其噴出端引導至水平對置或豎直對置的麻輪附近。并且,噴管404的噴出端設置有萬向噴嘴407,實現了噴射液方向的微量調整,達到了適配多種規格圓管或方管拋光設備的效果。
[0058]本實施例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的工作原理為:
[0059]當需要對不銹鋼管進行拋光打蠟處理時,首先將固體蠟從蠟桶頂蓋103的投料口投入到熔蠟桶101中,隨后,開啟位于熔蠟桶101底部的電磁加熱裝置102進行熔蠟,同時,為了提高固體蠟的熔化速度,可以開啟位于熔蠟桶101內部的第一攪拌裝置104進行攪拌處理。一段時間后,開啟位于熔蠟裝置I和蠟液保溫裝置2之間的電磁閥,使已經熔化的蠟液經管路流入到蠟液保溫裝置2中。
[0060]蠟液保溫裝置2采用水浴加熱方式,當熔化的蠟液從熔蠟裝置I流入到保溫內桶204時,加熱器215通過加熱位于保溫內桶204和保溫中桶203之間的工質一 7K,將熱量傳遞給位于保溫內桶204中的蠟液,使拋光蠟一直處于熔融狀態。為了保證蠟液的均勻性和一致性,還可以開啟位于保溫內桶204中的第二攪拌裝置209進行攪拌處理。在蠟液流入蠟液保溫裝置2的過程中,位于蠟液保溫裝置2內部的浮力測頭212時刻監測保溫內桶204中的蠟液量,當蠟液達到一定高度時,液位檢測裝置210報警,同時,位于熔蠟裝置I和蠟液保溫裝置2之間的電磁閥108自動關閉,處于截止狀態,以阻止蠟液繼續向蠟液保溫裝置2內流入。蠟液保溫裝置2自本實施例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啟動時就開啟,且自始至終過程中一直處于溫度恒定的保溫狀態。
[0061]當該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處于工作狀態時,位于蠟液保溫裝置2底部的第二出蠟口 208開啟,通過流量控制開關3將蠟液注入到噴蠟裝置4中,其具體控制流程為:根據不同型號鋼管拋光時所需拋光蠟的質量不同,通過調節可調行程氣缸304缸桿的伸出和縮回長度,先將蠟液保溫裝置2中的蠟液經入口單向閥305吸入到過渡缸體301中,當吸入所需質量的蠟液后,可調行程氣缸304缸桿向下伸出,將過渡缸體301中的蠟液經出口單向閥306壓入噴蠟裝置4中。
[0062]噴蠟裝置4包括導管401和設置在導管401上的若干個分支噴管404,當蠟液被壓入到噴蠟裝置4后,先經過導管401分流到若干個噴管404上,再通過噴出端的萬向噴嘴407噴灑到麻輪上,以對不銹鋼管進行拋光打蠟處理。噴管404具有不同的彎曲形狀,其角度和方向均可調節,當需要對不同規格的不銹鋼管進行拋光打蠟處理時,可以先將噴管404的噴出端引導至水平對置或豎直對置的麻輪附近,再通過萬向噴嘴407對蠟液的噴灑角度和方向進行微調,以適應不同規格的拋光設備。
[0063]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熔化固體蠟的熔蠟裝置(I)和用于噴灑蠟液的噴蠟裝置(4),所述熔蠟裝置(I)與所述噴蠟裝置(4)之間通過導管(401)相連通,且兩者之間的所述導管(401)上設有流量控制開關(3),至少部分所述導管(401)的外部設有用于對其進行加熱的導管加熱裝置(402); 所述噴蠟裝置(4)包括用于噴注蠟液的若干個噴管(404)和噴管加熱裝置(405),所述噴管(404)與所述導管(401)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蠟裝置(I)包括熔蠟桶(101)和用于對所述熔蠟桶(101)加熱的電磁加熱裝置(10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蠟裝置(I)還包括第一攪拌裝置(104),所述第一攪拌裝置(104)位于所述熔蠟桶(101)內。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蠟桶(101)的蠟桶頂蓋(103)設有投料口,所述熔蠟桶(101)的桶底傾斜設置。5.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蠟裝置(I)和所述流量控制開關(3)之間還設有蠟液保溫裝置(2)。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蠟液保溫裝置(2)包括保溫外桶(201)、保溫中桶(203)和保溫內桶(204),所述保溫外桶(201)與所述保溫中桶(203)之間填充有保溫層(202),所述保溫中桶(203)與所述保溫內桶(204)之間設有用于進行水浴加熱的間隙。7.根據權利要求1_3、6中任一項所述的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開關(3)包括過渡缸體(301)、安裝在所述過渡缸體(301)內的活塞(303)、與所述活塞連接的氣缸(304)、用于控制蠟液流入至所述過渡缸體(301)的入口單向閥(305)和用于控制蠟液流出所述過渡缸體(301)的出口單向閥(306)。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304)為可調行程氣缸。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管(404)為設置在所述導管(401)上的分支管路。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拋光蠟自動注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管(404)的噴出端設置有萬向噴嘴(407)。
【文檔編號】B24B57/02GK205668201SQ201620559748
【公開日】2016年11月2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2日
【發明人】吳繼承, 尹富, 朱思發
【申請人】吳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