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槽體排霧管道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槽體排霧管道系統,包括在線槽的槽體,槽體的傳動側和操作側擠干輥密封門處分別設置有若干個抽風口,槽體內設置有若干個抽風支管,該抽風支管一端與抽風口連接,抽風支管另一端均連接至抽風總管,抽風總管通過設置在槽體側壁上的總抽風口連接至槽體外的排霧系統干管。該槽體排霧管道系統將抽風口設置在槽體內側,使其更接近密封門的縫隙,只需較小的抽風量就能達到很好的排霧效果,有效避免過大的抽風量造成的槽體中堿液(酸液)大量蒸發浪費的問題;同時將抽風管道布置在槽體內部,使得槽體外部更加美觀整潔,且具有更大的操作維護空間。
【專利說明】
一種槽體排霧管道系統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乳鋼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槽體排霧管道系統。【背景技術】
[0002]酸洗和脫脂是冷乳帶鋼生產線上最重要的處理工序之一,該工序直接關系到產品的質量。酸洗和脫脂處理分別是在脫脂槽和酸洗槽(以下合稱在線槽)中完成的。在線槽槽體四周設置有水封槽,槽蓋放置于水封槽內,以保證槽蓋與在線槽槽體連接處的密封。擠干輥是在線槽必不可少的設備,在靜止的在線槽槽體和轉動的擠干輥之間設置有密封門,因此,在線槽抽風排霧的關鍵在于擠干輥處。
[0003]由于在線槽密封門與擠干輥之間有縫隙,堿霧(酸霧)可能會從縫隙外溢至在線槽槽體外腐蝕設備和污染車間環境。目前常規的做法是在擠干輥附近的在線槽槽體上設置抽風排霧口,抽風排霧口一般在槽體側面或上部。然而,在實際生產中發現,排霧管道的抽風量不大時,堿霧(酸霧)便易從擠干輥處冒出來;排霧管道的抽風量太大時,堿霧(酸霧)雖不會從擠干輥處冒出來,但過大的抽風量會造成在線槽中堿液(酸液)的大量蒸發,造成堿液 (酸液)的浪費。【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排霧管道的抽風效果不好,且排霧管道設置在槽體外側影響美觀的問題。
[0005]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槽體排霧管道系統,包括在線槽的槽體,所述槽體的傳動側和操作側擠干輥密封門處分別設置有若干個抽風口,所述槽體內設置有若干個抽風支管,該抽風支管一端與抽風口連接,抽風支管另一端均連接至抽風總管,所述抽風總管通過設置在槽體側壁上的總抽風口連接至槽體外的排霧系統干管。
[0006]進一步地,上述抽風口有四個,分別為第一抽風口、第二抽風口、第三抽風口和第四抽風口,四個抽風口呈對稱分布,所述第一抽風口和第二抽風口分別位于傳動側擠干輥密封門處的下部和上部,所述第三抽風口和第四抽風口分別位于操作側擠干輥密封門的下部和上部。
[0007]具體地,上述抽風支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第四支管和第五支管; 所述抽風總管的端部連接第一三通的中間接口,第一三通的兩端接口分別連接第一支管和第四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另一端通過第二彎頭與第二支管一端連接,第二支管的另一端和第三支管連接第二三通的兩端接口,第二三通的中間接口連接第一抽風口,第三支管連接第二抽風口,所述第四支管和第五支管分別與第三三通的兩端接口連接,第三三通的中間接口連接第三抽風口,第五支管連接第四抽風口。
[0008]進一步地,上述第一支管與第一三通之間連接有第一變徑管,第四支管與第一三通之間連接有第二變徑管。
[0009]進一步地,上述第一支管上設置有第一支架。
[0010]進一步地,上述第一抽風口和第三抽風口處分別設置有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
[0011]進一步地,上述第二抽風口和第四抽風口處共同設有第四支架。
[0012]進一步地,上述抽風總管包括槽體內水平設置的第一總管和豎直設置的第二總管,第一總管和第二總管之間通過第一彎頭連接。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4](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槽體排霧管道系統將抽風口設置在槽體內側,使其更接近密封門的縫隙,只需較小的抽風量就能達到很好的排霧效果,有效避免過大的抽風量造成的槽體中堿液(酸液)大量蒸發浪費的問題。
[0015](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槽體排霧管道系統將抽風管道布置在槽體內部,這種設計使得槽體外部更加美觀整潔,同時槽體外部具有更大的操作維護空間。
[0016]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槽體排霧管道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標記說明:1、總抽風口; 2、第一總管;3、第一彎頭;4、第二總管;5、第一三通; 6、第一變徑管;7、第一支管;8、第二彎頭;9、第二支管;10、第一抽風口; 11、第二三通;12、第三支管;13、第二抽風口; 14、第二變徑管;15、第三彎頭;16、第四支管;17、第三三通;18、第三抽風口;19、第五支管;20、第四抽風口;21、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3、第三支架;24、第四支架;25、槽體;26、傳動側擠干輥密封門;27、操作側擠干輥密封門。【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0]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槽體排霧管道系統,包括在線槽的槽體25,所述槽體25的傳動側和操作側擠干輥密封門處分別設置有若干個抽風口,所述槽體25內設置有若干個抽風支管,該抽風支管一端與抽風口連接,抽風支管另一端均連接至抽風總管,所述抽風總管通過設置在槽體25側壁上的總抽風口 1連接至槽體25外的排霧系統干管。
[0021]具體細化的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所述抽風口有四個,分別為第一抽風口 10、第二抽風口 13、第三抽風口 18和第四抽風口 20,四個抽風口呈對稱分布,所述第一抽風口 10和第二抽風口 13分別位于傳動側擠干輥密封門26處的下部和上部,所述第三抽風口 18和第四抽風口 20分別位于操作側擠干輥密封門27的下部和上部。所述抽風支管包括第一支管7、第二支管9、第三支管12、第四支管16和第五支管19;所述抽風總管的端部連接第一三通5的中間接口,第一三通5的兩端接口分別連接第一支管7和第四支管16,所述第一支管7的另一端通過第二彎頭8與第二支管9 一端連接,第二支管9的另一端和第三支管12連接第二三通11的兩端接口,第二三通11的中間接口連接第一抽風口 10,第三支管12連接第二抽風口 13,所述第四支管16和第五支管19分別與第三三通17的兩端接口連接,第三三通17的中間接口連接第三抽風口 18,第五支管19連接第四抽風口 20。
[0022]為了實現抽風支管在槽體25內的合理分布,優選的,抽風支管的管徑小于抽風總管的管徑,而為了實現抽風總管與抽風支管之間變徑的要求,所述第一支管7與第一三通5 之間連接有第一變徑管6,第四支管16與第一三通5之間連接有第二變徑管14,而優選的,為了改變第四支管16的排布方向,使得第四支管16在豎直方向排布,可以在第二變徑管14與第四支管16之間設置一個第三彎頭15。
[0023]另外,為了使得抽風支管能牢固可靠地固定在槽體內,可以在槽體25內抽風管道所經之處根據需要設置若干個管道支架,【具體實施方式】為所述第一支管7上設置有第一支架21;所述第一抽風口 10和第三抽風口 18處分別設置有第二支架22和第三支架23;所述第二抽風口 13和第四抽風口 20處共用第四支架24,而為了方便管道支架的安裝,優選的將設置在中間的第一支管7布置在槽體25底部,將第二支管9、第三支管12、第四支管16和第五支管19分別布置在靠近槽體25的兩側壁,以方便管道支架將抽風支管固定。
[0024]優選地,所述抽風總管包括槽體內水平設置的第一總管2和豎直設置的第二總管 4,第一總管2和第二總管4之間通過第一彎頭3連接,這樣抽風管道在槽體內排布更加合理方便,
[0025]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槽體排霧管道系統將抽風口設置在槽體內側, 使其更接近密封門的縫隙,只需較小的抽風量就能達到很好的排霧效果,有效避免過大的抽風量造成的槽體中堿液(酸液)大量蒸發浪費的問題;同時將抽風管道布置在槽體內部, 使得槽體外部更加美觀整潔,且具有更大的操作維護空間。
[0026]以上例舉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舉例說明,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的限制,凡是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設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槽體排霧管道系統,包括在線槽的槽體(25),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體(25)的傳動 側擠干輥密封門(26)和操作側擠干輥密封門(27)處分別設置有若干個抽風口,所述槽體 (25)內設置有若干個抽風支管,該抽風支管一端與抽風口連接,抽風支管另一端均連接至 抽風總管,所述抽風總管通過設置在槽體(25)側壁上的總抽風口( 1)連接至槽體(25)外的 排霧系統干管。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槽體排霧管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風口有四個,分別為第 一抽風口(10 )、第二抽風口( 13 )、第三抽風口(18)和第四抽風口( 20 ),四個抽風口呈對稱分 布,所述第一抽風口(10)和第二抽風口(13)分別位于傳動側擠干輥密封門(26)處的下部和 上部,所述第三抽風口(18)和第四抽風口(20)分別位于操作側擠干輥密封門(27)的下部和上部。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槽體排霧管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風支管包括第一支管 (7)、第二支管(9)、第三支管(12)、第四支管(16)和第五支管(19);所述抽風總管的端部連接第一三通(5)的中間接口,第一三通(5)的兩端接口分別連接 第一支管(7)和第四支管(16),所述第一支管(7)的另一端通過第二彎頭(8)與第二支管(9) 一端連接,第二支管(9)的另一端和第三支管(12)連接第二三通(11)的兩端接口,第二三通 (11)的中間接口連接第一抽風口(10 ),第三支管(12)連接第二抽風口(13 ),所述第四支管 (16)和第五支管(19)分別與第三三通(17)的兩端接口連接,第三三通(17)的中間接口連接 第三抽風口(18),第五支管(19)連接第四抽風口(20)。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槽體排霧管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7)與第一三通 (5)之間連接有第一變徑管(6),第四支管(16)與第一三通(5)之間連接有第二變徑管(14)。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槽體排霧管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7)上設置有第 一支架(21)。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槽體排霧管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風口( 10)和第三抽 風口(18)處分別設置有第二支架(22)和第三支架(23)。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槽體排霧管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抽風口( 13)和第四抽 風口(20)處共同設有第四支架(24)。8.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槽體排霧管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風總管包括槽體內 水平設置的第一總管(2)和豎直設置的第二總管(4),第一總管(2)和第二總管(4)之間通過 第一彎頭(3)連接。
【文檔編號】B08B15/04GK205590804SQ201620341218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1日
【發明人】陳連龍, 李勇華, 胡斯堯
【申請人】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