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調式打磨工作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調式打磨工作臺,包括工作臺本體,所述工作臺本體的下方設置有上承力平臺,所述工作臺本體的左端與上承力平臺通過兩個鉸接點鉸接,所述工作臺本體的右端連接有氣缸,氣缸與上承力平臺之間設置有氣缸支撐架,氣缸的活塞桿端與所述工作臺本體通過第三鉸接點鉸接,氣缸的缸筒端與氣缸支撐架通過第四鉸接點鉸接;所述上承力平臺的下方設置有中承力平臺,中承力平臺和上承力平臺之間設置有X向導軌和X向驅動裝置;所述中承力平臺的下方設置有下承力平臺,下承力平臺和中承力平臺之間設置有Y向導軌和Y向驅動裝置。本實用新型能夠對打磨工作臺進行位置和角度調整。
【專利說明】
一種可調式打磨工作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打磨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調式打磨工作臺。
【背景技術】
[0002]—般大型工件的打磨操作都需要配置工作臺,一個好的適合的工作臺對打磨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能提高加工的效率、提高操作的精度及穩定性,同時也能減輕操作者的勞動負擔,比較符合人機工程學。現有的工作臺一般都是固定結構的,工作臺的位置不會發生變化,要改變工作臺的位置,需要移動整個工作臺的底座,改變底座的位置從而來改變工作臺的位置,但是工作臺的底座重量較大,移動不太方便。技術的發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臺的要求要逐步提高,在工作臺上打磨加工的工件也越來越復雜,使用的時候,除了位置移動外,還要對工作臺的進行多維角度調整,而現有的工作臺不能滿足上述加工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可調式打磨工作臺,能夠對打磨工作臺進行位置和角度調整。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調式打磨工作臺,包括工作臺本體,所述工作臺本體的下方設置有上承力平臺,所述工作臺本體的左端與上承力平臺通過兩個鉸接點鉸接,兩個鉸接點分別稱之為第一鉸接點和第二鉸接點,且第一鉸接點和第二鉸接點沿Y向布置,所述工作臺本體的右端連接有氣缸,氣缸與上承力平臺之間設置有與所述上承力平臺固定連接的氣缸支撐架,氣缸的活塞桿端與所述工作臺本體通過第三鉸接點鉸接,氣缸的缸筒端與氣缸支撐架通過第四鉸接點鉸接;
[0005]所述上承力平臺的下方設置有中承力平臺,中承力平臺和上承力平臺之間設置有X向導軌和X向驅動裝置,X向導軌由固定設置在中承力平臺上的兩條相平行的X向軌道組成,上承力平臺與X向軌道滑動連接;X向驅動裝置包括設置在兩條X向軌道之間的X向滾珠絲杠,X向滾珠絲杠的螺桿傳動連接有X向第一電機,X向第一電機與中承力平臺固定連接,X向滾珠絲杠的螺母外套設有螺母座,螺母座與上承力平臺固定連接,X向滾珠絲杠兩端光軸部分套設有第一軸承,第一軸承放置于第一軸承座內,第一軸承座固定設置在中承力平臺上;
[0006]所述中承力平臺的下方設置有下承力平臺,下承力平臺和中承力平臺之間設置有Y向導軌和Y向驅動裝置,Y向導軌由固定設置在下承力平臺上的兩條相平行的Y向齒條組成,Y向齒條對應設置在中承力平臺的外部;Y向驅動裝置包括固定套設在所述滾珠絲杠兩端光軸部分的圓柱齒輪,圓柱齒輪與所述齒條嚙合。
[0007]所述第一鉸接點和第二鉸接點的連線與所述上承力平臺平行。
[0008]所述氣缸支撐架為倒L形支架,倒L形支架的轉角處設置有用于加固的斜撐桿。
[0009]所述X向第一電機與中承力平臺通過第一電機支撐架固定連接,第一電機支撐架為拱形支架,拱形支架與所述圓柱齒輪對應的位置設置有用于讓位的拱形凸起。
[0010]所述X向軌道上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上承力平臺與滑塊固定連接。
[00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本實用新型通過下承力平臺、中承力平臺、上承力平臺及工作臺本體配合作用,能夠對打磨工作臺進行位置和角度調整。
[0013]所述工作臺本體的下方設置有上承力平臺,所述工作臺本體的左端與上承力平臺通過兩個鉸接點鉸接,兩個鉸接點分別稱之為第一鉸接點和第二鉸接點,且第一鉸接點和第二鉸接點沿Y向布置,所述工作臺本體的右端連接有氣缸,氣缸與上承力平臺之間設置有與所述上承力平臺固定連接的氣缸支撐架,氣缸的活塞桿端與所述工作臺本體通過第三鉸接點鉸接,氣缸的缸筒端與氣缸支撐架通過第四鉸接點鉸接,上述結構設計實現了工作臺本體相對于上承力平臺的角度調整,通過控制氣缸活塞桿的伸縮帶動工作臺本體右端下降或上升,由于工作臺本體的左端與上承力平臺通過兩個鉸接點鉸接,工作臺本體實現其Z向角度的調整變化。工作臺本體的左端與上承力平臺通過第一鉸接點和第二鉸接點鉸接,氣缸的活塞桿端與所述工作臺本體通過第三鉸接點鉸接,三個鉸接點保證了旋轉的穩定性。第一鉸接點和第二鉸接點的連線與所述上承力平臺平行,保證工作臺本體工作面的穩定。
[0014]所述上承力平臺的下方設置有中承力平臺,中承力平臺和上承力平臺之間設置有X向導軌和X向驅動裝置,X向導軌由固定設置在中承力平臺上的兩條相平行的X向軌道組成,上承力平臺與X向軌道滑動連接;X向驅動裝置包括設置在兩條X向軌道之間的X向滾珠絲杠,X向滾珠絲杠的螺桿傳動連接有X向第一電機,X向第一電機與中承力平臺固定連接,X向滾珠絲杠的螺母外套設有螺母座,螺母座與上承力平臺固定連接,X向滾珠絲杠兩端光軸部分套設有第一軸承,第一軸承放置于第一軸承座內,第一軸承座固定設置在中承力平臺上,該結構設計實現了上承力平臺沿X方向的位置調整,進而帶動上承力平臺上的工作臺本體實現X方向的位置調整,調整時,X向第一電機帶動X向滾珠絲杠的螺桿轉動,X向滾珠絲杠的螺母帶動螺母座及上承力平臺實現X向的直線往復移動。X向軌道上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上承力平臺與滑塊固定連接,實現了上承力平臺與X向軌道的滑動連接,且便于安裝。
[0015]所述中承力平臺的下方設置有下承力平臺,下承力平臺和中承力平臺之間設置有Y向導軌和Y向驅動裝置,Y向導軌由固定設置在下承力平臺上的兩條相平行的Y向齒條組成,Y向齒條對應設置在中承力平臺的外部;Y向驅動裝置包括固定套設在所述滾珠絲杠兩端光軸部分的圓柱齒輪,圓柱齒輪與所述齒條嚙合,上述結構設計實現了中承力平臺沿Χ、γ方向的聯動位置調整,進而帶動上承力平臺及工作臺本體實現Χ、γ方向的聯動位置調整,上承力平臺沿X方向的位置調整時,X向滾珠絲杠轉動帶動滾珠絲杠兩端光軸部分的圓柱齒輪轉動,由于圓柱齒輪與Y向齒條嚙合,在Y向齒條的反向推動下實現中承力平臺沿Χ、γ方向的聯動位置調整。
[0016]所述氣缸支撐架為倒L形支架,倒L形支架的轉角處設置有用于加固的斜撐桿,保證對氣缸的穩固支撐。
[0017]所述X向第一電機與中承力平臺通過第一電機支撐架固定連接,第一電機支撐架為拱形支架,拱形支架與所述圓柱齒輪對應的位置設置有用于讓位的拱形凸起,既實現了對X向第一電機的穩固支撐,而且避免了支撐架對圓柱齒輪的影響。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圖1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和工作過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0]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調式打磨工作臺,包括工作臺本體I,工作臺本體I的下方設置有上承力平臺2。所述工作臺本體I的左端與上承力平臺2通過兩個鉸接點鉸接,兩個鉸接點分別稱之為第一鉸接點10和第二鉸接點(第二鉸接點在附圖中未標示),且第一鉸接點10和第二鉸接點沿Y向布置,第一鉸接點10和第二鉸接的連線與所述上承力平臺2平行,保證工作臺本體I工作面的穩定。所述工作臺本體I的右端連接有氣缸15,氣缸15與上承力平臺I之間設置有與所述上承力平臺I固定連接的氣缸支撐架16,氣缸15的活塞桿端與所述工作臺本體I通過第三鉸接點13鉸接,氣缸15的缸筒端與氣缸支撐架16通過第四鉸接點14鉸接,第一鉸接點1、第二鉸接點及第三鉸接點13這三個鉸接點保證了工作臺本體I旋轉的穩定性。上述結構設計實現了工作臺本體I相對于上承力平臺2的角度調整,通過控制氣缸I活塞桿的伸縮帶動工作臺本體I右端下降或上升,由于工作臺本體I的左端與上承力平臺2通過兩個鉸接點鉸接,工作臺本體I實現其Z向角度的調整變化。。
[0021]所述上承力平臺2的下方設置有中承力平臺3,中承力平臺3和上承力平臺2之間設置有X向導軌和X向驅動裝置,X向導軌由固定設置在中承力平臺3上的兩條相平行的X向軌道11組成,X向軌道11上滑動連接有滑塊12,上承力平臺2與滑塊12固定連接,滑塊12的設置實現了上承力平臺2與X向軌道11的滑動連接。X向驅動裝置包括設置在兩條X向軌道11之間的X向滾珠絲杠9,X向滾珠絲杠9的螺桿傳動連接有X向第一電機6,X向第一電機6與中承力平臺3固定連接,X向滾珠絲杠9的螺母25外套設有螺母座26,螺母座26與上承力平臺2固定連接,X向滾珠絲杠9兩端光軸部分套設有第一軸承8,第一軸承8放置于第一軸承座內(第一軸承座在附圖中未標示),第一軸承座固定設置在中承力平臺3上,該結構設計實現了上承力平臺2沿X方向的位置調整,進而帶動上承力平臺2上的工作臺本體I實現X方向的位置調整,調整時,X向第一電機6帶動X向滾珠絲杠9的螺桿轉動,X向滾珠絲杠9的螺母25帶動螺母座26及上承力平臺2實現X向的直線往復移動。
[0022]所述中承力平臺3的下方設置有下承力平臺4,下承力平臺4和中承力平臺3之間設置有Y向導軌和Y向驅動裝置,Y向導軌由固定設置在下承力平臺4上的兩條相平行的Y向齒條19組成,Y向齒條19對應設置在中承力平臺3的外部;Y向驅動裝置包括固定套設在所述滾珠絲杠9兩端光軸部分的圓柱齒輪18,圓柱齒輪18與所述齒條19嚙合,上述結構設計實現了中承力平臺3沿X、Y方向的聯動位置調整,進而帶動上承力平臺2及工作臺本體I實現X、Y方向的聯動位置調整,上承力平臺2沿X方向的位置調整時,X向滾珠絲杠9轉動帶動其兩端光軸部分的圓柱齒輪18轉動,由于圓柱齒輪18與Y向齒條19嚙合,在Y向齒條的反向推動下實現中承力平臺3沿Χ、Υ方向的聯動位置調整。
[0023]所述下承力平臺4的底部設置有圓盤形的旋轉承力平臺5,旋轉承力平臺5和下承力平臺4之間設置有旋轉驅動裝置,旋轉驅動裝置包括固定設置在旋轉承力平臺5中軸線位置處的Z向旋轉電機21,Ζ向旋轉電機21的軸端與下承力平臺4固定連接,下承力平臺4底部設置有與旋轉承力平臺5旋轉接觸的萬向輪20,上述結構設計實現了下承力平臺4、中承力平臺3、上承力平臺2及工作臺本體I沿X、Y方向的角度調整,調整時控制Z向旋轉電機21轉動,Z向旋轉電機21帶動下承力平臺4固定連接繞旋轉承力平臺5的中軸線轉動,下承力平臺4轉動進而帶動中承力平臺3、上承力平臺2及工作臺本體I轉動,實現其沿Χ、Υ方向的角度調整;下承力平臺4底部設置有與旋轉承力平臺5旋轉接觸的萬向輪20,減小轉動摩擦及下承力平臺4對Z向旋轉電機21的壓力損耗。
[0024]所述氣缸支撐架16為倒L形支架,倒L形支架的轉角處設置有用于加固的斜撐桿29,保證對氣缸15的穩固支撐。
[0025]所述X向第一電機6與中承力平臺3通過第一電機支撐架7固定連接,第一電機支撐架7為拱形支架,拱形支架與所述圓柱齒輪18對應的位置設置有用于讓位的拱形凸起,既實現了對X向第一電機6的穩固支撐,而且避免了支撐架對圓柱齒輪18的影響。
[0026]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而非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盡管參照上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換,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可調式打磨工作臺,包括工作臺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本體的下方設置有上承力平臺,所述工作臺本體的左端與上承力平臺通過兩個鉸接點鉸接,兩個鉸接點分別稱之為第一鉸接點和第二鉸接點,且第一鉸接點和第二鉸接點沿Y向布置,所述工作臺本體的右端連接有氣缸,氣缸與上承力平臺之間設置有與所述上承力平臺固定連接的氣缸支撐架,氣缸的活塞桿端與所述工作臺本體通過第三鉸接點鉸接,氣缸的缸筒端與氣缸支撐架通過第四鉸接點鉸接; 所述上承力平臺的下方設置有中承力平臺,中承力平臺和上承力平臺之間設置有X向導軌和X向驅動裝置,X向導軌由固定設置在中承力平臺上的兩條相平行的X向軌道組成,上承力平臺與X向軌道滑動連接;X向驅動裝置包括設置在兩條X向軌道之間的X向滾珠絲杠,X向滾珠絲杠的螺桿傳動連接有X向第一電機,X向第一電機與中承力平臺固定連接,X向滾珠絲杠的螺母外套設有螺母座,螺母座與上承力平臺固定連接,X向滾珠絲杠兩端光軸部分套設有第一軸承,第一軸承放置于第一軸承座內,第一軸承座固定設置在中承力平臺上; 所述中承力平臺的下方設置有下承力平臺,下承力平臺和中承力平臺之間設置有Y向導軌和Y向驅動裝置,Y向導軌由固定設置在下承力平臺上的兩條相平行的Y向齒條組成,Y向齒條對應設置在中承力平臺的外部;Y向驅動裝置包括固定套設在所述滾珠絲杠兩端光軸部分的圓柱齒輪,圓柱齒輪與所述齒條嚙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式打磨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鉸接點和第二鉸接點的連線與所述上承力平臺平行。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調式打磨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支撐架為倒L形支架,倒L形支架的轉角處設置有用于加固的斜撐桿。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調式打磨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第一電機與中承力平臺通過第一電機支撐架固定連接,第一電機支撐架為拱形支架,拱形支架與所述圓柱齒輪對應的位置設置有用于讓位的拱形凸起。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式打磨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軌道上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上承力平臺與滑塊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B24B47/08GK205438190SQ201521121809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1日
【發明人】呂宏偉, 呂楨浩, 高冠軍, 袁建軍
【申請人】呂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