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高爐開爐前首次開鐵口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高爐開爐前首次開鐵口裝置,屬于煉鐵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當高爐長期休風或大中修后開爐時,由于爐缸內渣鐵溫度低、流動性差,導致第一爐鐵鐵口開通困難,達到開鐵口條件后,如不能順利鉆開鐵口,就必須進行燒鐵口操作,使用氧氣管燒開鐵口。使用氧氣燒鐵口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需多人操作,勞動強度大;二是燒通鐵口耗時較長,甚至長時間燒不開,造成爐內嚴重憋風,影響爐況恢復速度;三是消耗大量的氧氣管,不僅造成材料浪費,而且燒鐵口過程中會產生大黃煙,嚴重污染環境,影響企業形象。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高爐開爐前首次開鐵口裝置,該裝置可快速打開鐵口,操作簡單方便,對環境污染小。
[0004]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5]—種新高爐開爐前首次開鐵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出鐵水管,所述第一出鐵水管的一端設置有與鐵口通道連通的預埋管,其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出鐵水管,所述第一出鐵水管和第二出鐵水管之間連通有不銹鋼球閥;所述第一出鐵水管的側壁上連通有一第一通氣管的一端,所述第一通氣管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通氣管,所述第一通氣管和第二通氣管之間連通有球閥;所述第二通氣管的側壁上連通有一第一通氧氣管的一端,所述第一通氧氣管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通氧氣管,所述第一通氧氣管和第二通氧氣管之間連通有第一球閥;所述第二通氣管的側壁上連通有一第一測壓力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測壓力管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測壓力管,所述第一測壓力管和第二測壓力管之間連通有第二球閥,所述第二測壓力管的自由端設置有壓力表。
[0006]上述技術方案的特點和進一步改進:
[0007]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鐵水管和第二出鐵水管采用Φ60的不銹鋼厚壁管,所述不銹鋼球閥采用DN65不銹鋼球閥。
[0008]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通氣管和第二通氣管采用Φ32的不銹鋼厚壁管,所述球閥采用DN32球閥。
[0009]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通氧氣管、第二通氧氣管、第一測壓力管、第二測壓力管采用Φ15的不銹鋼厚壁管,所述第一球閥、第二球閥采用DN15球閥。
[0010]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鐵水管和預埋管之間通過變徑焊接管連通。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新高爐開爐前首次開鐵口裝置具有以下優點:
[0012](I)打開鐵口時間大大縮短,第一次出鐵僅需3-5分鐘就能打開鐵口,有利于爐況的快速恢復。
[0013](2)可明顯減少爐前操作人員,大幅度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一般只需兩人即可完成操作。
[0014](3)無需消耗大量氧氣管,減少了對材料的浪費。
[0015](4)減少了燒氧氣產生的黃煙,有效保護了環境。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高爐開爐前首次開鐵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第一出鐵水管;2第二出鐵水管;3、不銹鋼球閥;4、第一通氣管;5、第二通氣管;6、球閥;7、第一通氧氣管;8、第二通氧氣管;9、第一球閥;10、第一測壓力管;11、第二測壓力管;12、第二球閥;13、壓力表;14、變徑焊接管;15、鐵口框架;16、預埋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9]參照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高爐開爐前首次開鐵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鐵口外設置有鐵口框架15,鐵口通道內設置有預埋管16,該首次開鐵口裝置包括第一出鐵水管1,第一出鐵水管I的一端設置有與鐵口通道連通的預埋管16,其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出鐵水管2,第一出鐵水管I和第二出鐵水管2之間連通有不銹鋼球閥3 ;第一出鐵水管I的側壁上連通有一第一通氣管4的一端,第一通氣管4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通氣管5,第一通氣管4和第二通氣管5之間連通有球閥6,第二通氣管5的自由端設置有供氣裝置;第二通氣管5的側壁上連通有一第一通氧氣管7的一端,第一通氧氣管7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通氧氣管8,第一通氧氣管7和第二通氧氣管8之間連通有第一球閥9,第二通氧氣管8的自由端連接有供氧氣裝置;第二通氣管5的側壁上連通有一第一測壓力管10的一端,第一測壓力管10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測壓力管11,第一測壓力管10和第二測壓力管11之間連通有第二球閥12,第二測壓力管11的自由端設置有壓力表13,通過壓力表13觀察空壓壓力,密切注意高爐送風壓力,必須保證空壓壓力大于高爐送風壓力SOkap以上。
[0020]第一出鐵水管I和第二出鐵水管2采用Φ60的不銹鋼厚壁管,以滿足高爐送風后能承受爐內高溫而不會變形,不銹鋼球閥3采用DN65不銹鋼球閥;第一出鐵水管I和第二出鐵水管2焊接在DN65不銹鋼球閥的兩端出口。
[0021]第一通氣管4和第二通氣管5采用Φ 32的不銹鋼厚壁管,球閥6采用DN32球閥;第一通氣管4和第二通氣管5上設置有螺紋,通過螺紋連接到DN32球閥的兩端出口,第一通氣管4焊接到第一出鐵水管I上。
[0022]第一通氧氣管7、第二通氧氣管8、第一測壓力管10、第二測壓力管11采用Φ 15的不銹鋼厚壁管,第一球閥9、第二球閥12采用DN15球閥;第一通氧氣管7和第二通氧氣管8上設置有螺紋,通過螺紋連接到DN15球閥的兩端出口 ;第一測壓力管10和第二測壓力管
11上設置有螺紋,通過螺紋連接到DN15球閥的兩端出口 ;第一通氧氣管7和第一測壓力管10焊接到第二通氣管5的側壁上。
[0023]第一出鐵水管I和預埋管16之間通過變徑焊接管14連通。
[0024]該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新高爐開爐爐前首次開鐵口裝置的操作實施,必須保證氣源壓力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應提前與氣體調度聯系確認,保障氣體供應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后再進行后續操作;首先,關閉DN65不銹鋼球閥和連接氧氣的DNl5球閥,其它閥門打開,通過第一通氣管4和第二通氣管5通入空壓,進行氣密性檢驗,如有泄漏進行焊接處理;高爐送風后,再次進行氣密性檢驗,同時觀察壓力表13變化,保證通入鐵口里的空壓壓力大于高爐送風壓力SOkap以上,保證鐵口通道正壓,使鐵口通道暢通;高爐達到出鐵條件前,提前開啟連接氧氣的DN15球閥,使氧氣進入鐵口里,使聚集在鐵口通道周圍的渣鐵溫度升高,保障其流動性;達到出鐵條件后,首先開啟DN65不銹鋼球閥,然后關閉DN32球閥,并停止空壓和氧氣的通入,使聚集在鐵口通道周圍的鐵水在爐內物料和高爐送風風壓的壓力作用下自動流出,鐵水流出后,將該裝置撤離鐵口區域。
[0025]本裝置僅適用于新高爐開爐首次開鐵口使用,為一次性使用裝置,高溫渣鐵流出后會將Φ60的第一出鐵水管I熔化。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裝置具有操作簡單方便、節約大量人力和資源,最重要的是可保障高爐爐況快速恢復,第一次出鐵僅需3-5分鐘就能打開鐵口。
[0026]盡管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案和應用領域,上述的具體實施方案僅僅是示意性的、指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說明書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很多種的形式,這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之列。
【主權項】
1.一種新高爐開爐前首次開鐵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出鐵水管(I),所述第一出鐵水管(I)的一端設置有與鐵口通道連接的預埋管(16),其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出鐵水管(2),所述第一出鐵水管⑴和第二出鐵水管(2)之間連通有不銹鋼球閥(3);所述第一出鐵水管(I)的側壁上連通有一第一通氣管(4)的一端,所述第一通氣管(4)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通氣管(5),所述第一通氣管(4)和第二通氣管(5)之間連通有球閥¢);所述第二通氣管(5)的側壁上連通有一第一通氧氣管(7)的一端,所述第一通氧氣管(7)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通氧氣管(8),所述第一通氧氣管(7)和第二通氧氣管(8)之間連通有第一球閥(9);所述第二通氣管(5)的側壁上連通有一第一測壓力管(10)的一端,所述第一測壓力管(10)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測壓力管(11),所述第一測壓力管(10)和第二測壓力管(11)之間連通有第二球閥(12),所述第二測壓力管(11)的自由端設置有壓力表(13)。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高爐開爐前首次開鐵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鐵水管(I)和第二出鐵水管(2)采用Φ60的不銹鋼厚壁管,所述不銹鋼球閥(3)采用DN65不銹鋼球閥。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高爐開爐前首次開鐵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氣管(4)和第二通氣管(5)采用Φ32的不銹鋼厚壁管,所述球閥(6)采用DN32球閥。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高爐開爐前首次開鐵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氧氣管(7)、第二通氧氣管(8)、第一測壓力管(10)、第二測壓力管(11)采用Φ 15的不銹鋼厚壁管,所述第一球閥(9)、第二球閥(12)采用DN15球閥。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新高爐開爐前首次開鐵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鐵水管(I)和預埋管(16)之間通過變徑焊接管(14)連通。
【專利摘要】一種新高爐開爐前首次開鐵口裝置,包括第一出鐵水管,第一出鐵水管的一端設有與鐵口通道連通的預埋管,另一端設有第二出鐵水管,第一出鐵水管和第二出鐵水管之間連通有不銹鋼球閥;第一出鐵水管的側壁上連通有一第一通氣管的一端,另一端設有第二通氣管,第一通氣管和第二通氣管之間連通有球閥;第二通氣管的側壁上連通有一第一通氧氣管的一端,另一端設有第二通氧氣管,第一通氧氣管和第二通氧氣管之間連通有第一球閥;第二通氣管的側壁上連通有一第一測壓力管的一端,另一端設有第二測壓力管,第一測壓力管和第二測壓力管之間連通有第二球閥,第二測壓力管的自由端設有壓力表。該裝置操作簡單方便,可快速完成新高爐首次出鐵鐵口開通。
【IPC分類】C21B7/12
【公開號】CN205223275
【申請號】CN201520877503
【發明人】同增勝, 陳東文, 徐崇德
【申請人】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