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鑄錠的漏斗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鋁合金鑄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方鑄錠的漏斗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鋁合金熔鑄生產中,人工操作半連續鑄造機,作為非全自動鑄造機,流盤由人工進行控流,在生產鑄錠時,由下注管向結晶器內輸送鋁液。
[0003]然而,在方鑄錠的鑄造過程中,由于下注管位于方鑄錠的鑄造的中心位置,下注管的出流口與結晶器的長度方向(大面)較近,與結晶器寬度方向(小面)較遠,鋁液直接從流盤流到結晶器內,從而造成鋁液翻滾,造成氧化夾渣,在鑄錠成型過程中鋁液分流不均勻,導致結晶面大面和小面收縮不一致,使得方鑄錠的鑄造質量較低。
[0004]因此,如何提高方鑄錠的鑄造質量,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方鑄錠的漏斗裝置,以提高方鑄錠的鑄造質量。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方鑄錠的漏斗裝置,包括進口與下注管的出流口連接的導流主管及至少兩個與所述導流主管出口連接的導流支管,所述導流支管高度相同,且水平分布,所述導流支管與所述導流主管連通。
[0007]優選地,包括頂端用于與下注管的出流口連接的連接部及與所述連接部銜接,且位于所述連接部下方的分流部,所述導流主管位于所述連接部上,所述導流支管位于所述分流部上。
[0008]優選地,所述連接部和所述分流部為一體式結構。
[0009]優選地,所述導流支管為兩個,兩個所述導流支管的夾角為180度。
[0010]優選地,所述導流支管與所述導流主管垂直布置。
[0011]優選地,所述分流部的底面為平面。
[0012]優選地,所述導流主管和所述導流支管均為圓形,且所述導流主管的軸線與所述漏斗裝置的中心線重合。
[0013]優選地,沿所述導流主管的軸線方向,所述分流部的投影位于所述連接部投影內部。
[0014]優選地,漏斗裝置的表面設有氮化硼涂層。
[0015]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方鑄錠的漏斗裝置包括進口與下注管的出流口連接的導流主管及至少兩個與導流主管出口連接的導流支管,導流支管高度相同,且水平分布,導流支管與導流主管連通。當需要進行方鑄錠鑄造時,將漏斗裝置安裝在下注管的下方,熔融狀態的鋁液經過下注管流入導流主管,再由兩個導流支管分流,鋁液由結晶器的兩個小面向大面分流,最后完成方鑄錠鑄造。
[0016]通過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方鑄錠的漏斗裝置中,由于下注管內的鋁液經過最終通過至少兩個導流支管的出口排出,起到鋁液分流作用,能夠使鋁液由結晶器的兩個小面向大面分流,進而減少方鑄錠結晶時大面與小面收縮比不一致的問題。同時,降低了鋁液進入結晶器時的速度,避免造成鋁液較大翻滾,造成氧化夾渣的情況,因此,本申請提供的漏斗裝置能過提高方鑄錠的鑄造質量。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漏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漏斗裝置的俯視圖。
[0019 ]其中圖1 -2中:1-連接部、2-分流部、3-導流主管、4-導流支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0]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方鑄錠的漏斗裝置,以提高方鑄錠的鑄造質量。
[0021]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2]請參考圖1和圖2,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方鑄錠的漏斗裝置包括進口與下注管的出流口連接的導流主管3及至少兩個與導流主管3出口連接的導流支管4,導流支管4高度相同,且水平分布,導流支管4與導流主管3連通,其中導流支管3和導流支管4可以均有管體連接而成。為了提高漏斗裝置的通用性,優選,該漏斗裝置還還包括頂端用于與下注管的出流口連接的連接部I及與連接部I銜接,且位于連接部下方的分流部2,導流主管3位于連接部I上,導流支管4位于分流部2上。為了提高流動穩定性,優選,所有導流支管4位于同一高度,導流支管4具體可以為兩個、三個、四個等,導流主管3和導流支管4可以為方形管、橢圓形管等,為了提高漏斗裝置的均勻分流,優選,多個導流支管4以導流主管3為圓心,周向均勻分布。具體的,連接部I和分流部2可以通過粘接的方式連接,為了便于工作人員加工漏斗裝置,優選,連接部I和分流部2為一體式結構。具體的,連接部I上表面的長度為365mm,寬度為160mm,連接部I的厚度為25mm,當然,根據實際加工情況,連接部I的各部位尺寸并不局限于上述情況。
[0023]當需要進行方鑄錠鑄造時,將漏斗裝置安裝在下注管的下方,熔融狀態的鋁液經過下注管流入導流主管3,再由兩個導流支管4分流,鋁液由結晶器的兩個小面向大面分流,最后完成方鑄鑄造。
[0024]通過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所提供的方鑄錠的漏斗裝置中,由于下注管內的鋁液經過最終通過至少兩個導流支管4的出口排出,起到鋁液分流作用,能夠使鋁液由結晶器的兩個小面向大面分流,進而減少方鑄錠結晶時大面與小面收縮比不一致的問題。同時,降低了鋁液進入結晶器時的速度,避免鋁液較大翻滾,造成氧化夾渣的情況,因此,本申請提供的漏斗裝置能過提高方鑄錠的鑄造質量。
[0025]優選地,導流支管4為兩個,兩個導流支管4的夾角為180度。由于導流支管4為兩個,當進行漏斗裝置安裝時,直接將兩個導流支管4的出液口分別位于小面上方,便于工作人員加工導流支管4,降低了工作人員加工漏斗裝置的加工難度。
[0026]為了進一步降低工作人員的加工難度,優選,導流支管4與導流主管3垂直布置。當然,漏斗裝置可以一體鑄造成型,由于導流支管4與導流主管3垂直布置,將鋁液由導流主管3流入導流支管4時,能夠將減少鋁液重力勢能,避免鋁液進入結晶器內時速度較快的情況,進一步提高了方鑄錠的鑄造質量。
[0027]進一步,分流部2的底面為平面,由于分流部2的底面為平面,在進行方鑄錠鑄造時,可以直接將漏斗裝置漂浮在結晶器鋁液上,進一步降低了鋁液進入結晶器內部的速度,尤其是豎直方向速度,進而更進一步提高了方鑄錠的鑄造質量。
[0028]為了便于工作人員加工漏斗裝置,優選,如圖1所示,導流主管3和導流支管4均為圓形,且導流主管3的軸線與漏斗裝置的中心線重合。具體的,導流主管3的直徑為70mm,導流支管4的直徑為30mm,當然,導流主管3和導流支管4的尺寸,并不局限于上述情況。由于導流主管3和導流支管4均為圓形,便于工作人員加工漏斗裝置。由于導流主管3的軸線和漏斗裝置的中心性重合,避免鋁液路流動過程中,漏斗裝置不平衡的情況,提高了漏斗裝置的使用安全性。
[0029]進一步,沿導流主管3的軸線方向,分流部2的投影位于連接部I投影內部。由于分流部2的投影位于連接部I的投影內部,使得漏斗裝置能夠穩定在鋁液上漂浮,進一步提高了漏斗裝置的使用安全性。
[0030]在上述各方案的基礎上,優選,漏斗裝置的表面設有氮化硼涂層。通過在漏斗裝置的表面涂設氮化硼涂層,避免漏斗裝置沾鋁的情況,進一步延長了漏斗裝置的使用壽命。當然,該漏斗裝置還可以整體由不沾鋁材料加工而成,在使用時,漏斗裝置可以漂浮在鋁液上,且不沾鋁液,不予鋁液發生反應。
[0031]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0032]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方鑄錠的漏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進口與下注管的出流口連接的導流主管(3)及至少兩個與所述導流主管(4)出口連接的導流支管(2),所述導流支管(2)高度相同,且水平分布,所述導流支管(4)與所述導流主管(3)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頂端用于與下注管的出流口連接的連接部(I)及與所述連接部(I)銜接,且位于所述連接部下方的分流部(2),所述導流主管(3)位于所述連接部(I)上,所述導流支管(4)位于所述分流部(2)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I)和所述分流部(2)為一體式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漏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支管(4)為兩個,兩個所述導流支管(4)的夾角為180度。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漏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支管(4)與所述導流主管(3)垂直布置。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漏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部(2)的底面為平面。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漏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主管(3)和所述導流支管(4)均為圓形,且所述導流主管(3)的軸線與所述漏斗裝置的中心線重合。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漏斗裝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導流主管(3)的軸線方向,所述分流部(2)的投影位于所述連接部(I)投影內部。9.根據權利要求2-8中任一項所述的漏斗裝置,其特征在于,漏斗裝置的表面設有氮化硼涂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方鑄錠的漏斗裝置,包括進口與下注管的出流口連接的導流主管及至少兩個與導流主管出口連接的導流支管,導流支管高度相同,且水平分布,導流支管與導流主管連通。由于下注管內的鋁液經過最終通過至少兩個導流支管的出口排出,起到鋁液分流作用,能夠使鋁液由結晶器的兩個小面向大面分流,進而減少方鑄錠結晶時大面與小面收縮比不一致的問題。同時,降低了鋁液進入結晶器時的速度,避免造成鋁液較大翻滾,造成氧化夾渣的情況,因此,本申請提供的漏斗裝置能過提高方鑄錠的鑄造質量。
【IPC分類】B22D11/103
【公開號】CN205200477
【申請號】CN201520964499
【發明人】李朝陽
【申請人】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4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