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接力吊裝氣體冷卻器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接力吊裝氣體冷卻器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施工準備;S2、吊點、卷揚機及滑輪組設置;S3、氣體冷卻器吊裝;S4、鋼結構平臺恢復。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對原廠房結構要求低,不大面積拆除鋼結構,機械使用數量少;但對過程中工機具、配合、鋼結構焊接等要求高;一次整體吊裝,效率相對高、投資省,實際吊裝時間短,實用性強。
【專利說明】
一種接力吊裝氣體冷卻器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設備吊裝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接力吊裝氣體冷卻器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冶金工業的迅速發展,對鋼材的質量越來越高,且高質量的鋼種量不斷增加,促進了煉鋼爐外精煉技術的更新。RH(即真空循環脫氣)系統設備是一種鋼水二次精煉工藝裝備,主要用于生產優質鋼材的。真空系統設備包括真空栗、主抽氣管道、氣體冷卻器、水冷彎頭、熱彎管、真空槽等;其中氣體冷卻器布置在轉爐跨第一層平臺上,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凈空在8.5m,其體積一般在Φ 4100mm X 15.5m,重達32余噸,體積大、重量重,無法直接吊裝就位;目前,未能在中國國家專利局檢索到關于氣體冷卻器吊裝方法的專利,但檢索到“把熱處理或煙道氣引至氣體冷卻器的方法和裝置”名稱的專利,未與本
【發明內容】
對應。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接力吊裝氣體冷卻器的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接力吊裝氣體冷卻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51、施工準備
先利用三維技術模擬吊裝空間,得出鋼結構避讓的構件位置,再根據三維模擬動態調整,準備相對應的鋼絲繩、滑輪組和卷揚機,最后對將要進行吊裝的場地地面進行清理,對需要避讓的鋼結構進行拆除;
52、吊點、卷揚機及滑輪組設置
先在待吊裝的氣體冷卻器上設置用于氣體冷卻器水平移動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在第二吊耳對稱部位設置與第二吊耳一起用于氣體冷卻器垂直移動的第三吊耳,將待安裝氣體冷卻器的平臺按照高度0-11.25m、11.25-20.5m、20.5-27.6m依次分別設為第一層空間、第二層空間和第三層空間,在第一層空間底面平臺上設置第一卷揚機,在第一卷揚機旁的立柱上設置第一滑輪組,在第二層空間底面平臺上設置相對的第二卷揚機和第三卷揚機,在第二卷揚機和第三卷揚機旁的立柱上分別設置第二滑輪組和第三滑輪組,在第三層空間底面平臺上設置第四卷揚機,在第四卷揚機旁立柱上設置第四滑輪組;
53、氣體冷卻器吊裝
氣體冷卻器進場后利用汽車吊卸車,并將其運至平臺邊緣,第一卷揚機利用鋼絲繩通過第一滑輪組連接第二吊耳,汽車吊的吊鉤連接在第一吊耳上,啟動第一卷揚機,待第一卷揚機的鋼絲繩受力后再啟動汽車吊,保證氣體冷卻器緩慢向平臺中間移動,并使氣體冷卻器筒體呈水平狀態,第二卷揚機通過第二滑輪組連接至第二吊耳上,啟動第二卷揚機,緩慢將第一卷揚機的受力全部傳給第二卷揚機,拆除第一卷揚機的吊鉤并將其移至第一吊耳上,緩慢將汽車吊的受力全部傳給第一卷揚機,然后拆除汽車吊吊鉤,然后繃緊第二卷揚機鋼絲繩和松開第一卷揚機鋼絲繩使氣體冷卻器筒體與水平面呈75度,直至氣體冷卻器筒體頂部進入第二層空間為止,此時第三卷揚機的吊鉤連接上第三吊耳并使第三卷揚機鋼絲繩受力,拆除第一卷揚機的吊鉤,緩慢調節第二卷揚機和第三卷揚機,使得氣體冷卻器筒體與水平面垂直,第四卷揚機利用鋼絲繩通過第四滑輪組與第二吊耳和第三吊耳分別連接,然后啟動第四卷揚機起吊氣體冷卻器,待第二卷揚機和第三卷揚機的鋼絲繩均不受力時拆除第二卷揚機和第三卷揚機的掛鉤,待氣體冷卻器支座面完全離開第一層空間時,停止起吊;
S4、鋼結構平臺恢復
利用第二卷揚機和第三卷揚機對氣體冷卻器四周的鋼結構進行重新安裝焊接,安裝焊接完畢后將氣體冷卻器就位于鋼結構平臺梁上,吊裝完畢,拆除臨時措施。
[0005]優選的,所述第一吊耳與第二吊耳之間的水平間距為6.5m。
[0006]優選的,位于第一層空間和第二層空間的滑輪組滑輪最大能承受的重量均為20噸,第三層空間的滑輪組滑輪最大能承受的重量為40噸。
[0007]優選的,所述第一卷揚機、第二卷揚機、第三卷揚機和第四卷揚機能提升的物體最大重量均為10噸。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對原廠房結構要求低,不大面積拆除鋼結構,機械使用數量少;但對過程中工機具、配合、鋼結構焊接等要求高;一次整體吊裝,效率相對高、投資省,實際吊裝時間短,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氣體冷卻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步驟S3氣體冷卻器吊裝的示意圖。
[0011]圖中標號:1_氣體冷卻器2-第一吊耳3-第二吊耳4-第三吊耳5-第一卷揚機6-第一滑輪組7-第二卷揚機8-第二滑輪組9-第三卷揚機10-第三滑輪組
11-第四卷揚機12-第四滑輪組13-第一層空間14-第二層空間15-第三層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優選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0013]一種接力吊裝氣體冷卻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施工準備
先利用三維技術模擬吊裝空間,得出鋼結構避讓的構件位置,再根據三維模擬動態調整,準備相對應的鋼絲繩、滑輪組和卷揚機,最后對將要進行吊裝的場地地面進行清理,對需要避讓的鋼結構進行拆除。
[0014]S2、吊點、卷揚機及滑輪組設置
如圖1所示,先在待吊裝的氣體冷卻器I上設置用于氣體冷卻器I水平移動第一吊耳2和第二吊耳3,第一吊耳2與第二吊耳3之間的水平間距為6.5m,在第二吊耳3對稱部位設置與第二吊耳3—起用于氣體冷卻器I垂直移動的第三吊耳4,將待安裝氣體冷卻器I的平臺按照高度0-11.25m、11.25-20.5m,20.5-27.6m依次分別設為第一層空間13、第二層空間14和第三層空間15,在第一層空間13底面平臺上設置第一卷揚機5,在第一卷揚機5旁的立柱上設置第一滑輪組6,在第二層空間14底面平臺上設置相對的第二卷揚機7和第三卷揚機9,在第二卷揚機7和第三卷揚機9旁的立柱上分別設置第二滑輪組6和第三滑輪組8,在第三層空間15底面平臺上設置第四卷揚機11,在第四卷揚機11旁立柱上設置第四滑輪組12,所述第一卷揚機5、第二卷揚機7、第三卷揚機9和第四卷揚機11能提升的物體最大重量均為10噸,位于第一層空間13和第二層空間14的滑輪組滑輪最大能承受的重量均為20噸,第三層空間15的滑輪組滑輪最大能承受的重量為40噸。
[0015]S3、氣體冷卻器吊裝
如圖2所示,氣體冷卻器I進場后利用汽車吊卸車,并將其運至平臺邊緣,第一卷揚機5利用鋼絲繩通過第一滑輪組6連接第二吊耳3,汽車吊的吊鉤連接在第一吊耳2上,啟動第一卷揚機5,待第一卷揚機5的鋼絲繩受力后再啟動汽車吊,保證氣體冷卻器I緩慢向平臺中間移動,并使氣體冷卻器I筒體呈水平狀態,第二卷揚機7通過第二滑輪組8連接至第二吊耳3上,啟動第二卷揚機7,緩慢將第一卷揚機5的受力全部傳給第二卷揚機7,拆除第一卷揚機7的吊鉤并將其移至第一吊耳2上,緩慢將汽車吊的受力全部傳給第一卷揚機7,然后拆除汽車吊吊鉤,然后繃緊第二卷揚機7鋼絲繩和松開第一卷揚機5鋼絲繩使氣體冷卻器I筒體與水平面呈75度,直至氣體冷卻器I筒體頂部進入第二層空間14為止,此時第三卷揚機9的吊鉤連接上第三吊耳4并使第三卷揚機9鋼絲繩受力,拆除第一卷揚機5的吊鉤,緩慢調節第二卷揚機7和第三卷揚機9,使得氣體冷卻器I筒體與水平面垂直,第四卷揚機11利用鋼絲繩通過第四滑輪組12與第二吊耳3和第三吊耳4分別連接,然后啟動第四卷揚機11起吊氣體冷卻器I,待第二卷揚機7和第三卷揚機9的鋼絲繩均不受力時拆除第二卷揚機7和第三卷揚機9的掛鉤,待氣體冷卻器I支座面完全離開第一層空間13時,停止起吊。
[0016]S4、鋼結構平臺恢復
利用第二卷揚機7和第三卷揚機9對氣體冷卻器I四周的鋼結構進行重新安裝焊接,安裝焊接完畢后將氣體冷卻器I就位于鋼結構平臺梁上,吊裝完畢,拆除臨時措施。
[0017]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接力吊裝氣體冷卻器的方法,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大型容器在狹窄空間環境下的吊裝方法,解決大型容器的不易就位問題,保證其進度、質量、安全。
[0018]以上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接力吊裝氣體冷卻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51、施工準備 先利用三維技術模擬吊裝空間,得出鋼結構避讓的構件位置,再根據三維模擬動態調整,準備相對應的鋼絲繩、滑輪組和卷揚機,最后對將要進行吊裝的場地地面進行清理,對需要避讓的鋼結構進行拆除; 52、吊點、卷揚機及滑輪組設置 先在待吊裝的氣體冷卻器上設置用于氣體冷卻器水平移動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在第二吊耳對稱部位設置與第二吊耳一起用于氣體冷卻器垂直移動的第三吊耳,將待安裝氣體冷卻器的平臺按照高度0-11.25m、11.25-20.5m、20.5-27.6m依次分別設為第一層空間、第二層空間和第三層空間,在第一層空間底面平臺上設置第一卷揚機,在第一卷揚機旁的立柱上設置第一滑輪組,在第二層空間底面平臺上設置相對的第二卷揚機和第三卷揚機,在第二卷揚機和第三卷揚機旁的立柱上分別設置第二滑輪組和第三滑輪組,在第三層空間底面平臺上設置第四卷揚機,在第四卷揚機旁立柱上設置第四滑輪組; 53、氣體冷卻器吊裝 氣體冷卻器進場后利用汽車吊卸車,并將其運至平臺邊緣,第一卷揚機利用鋼絲繩通過第一滑輪組連接第二吊耳,汽車吊的吊鉤連接在第一吊耳上,啟動第一卷揚機,待第一卷揚機的鋼絲繩受力后再啟動汽車吊,保證氣體冷卻器緩慢向平臺中間移動,并使氣體冷卻器筒體呈水平狀態,第二卷揚機通過第二滑輪組連接至第二吊耳上,啟動第二卷揚機,緩慢將第一卷揚機的受力全部傳給第二卷揚機,拆除第一卷揚機的吊鉤并將其移至第一吊耳上,緩慢將汽車吊的受力全部傳給第一卷揚機,然后拆除汽車吊吊鉤,然后繃緊第二卷揚機鋼絲繩和松開第一卷揚機鋼絲繩使氣體冷卻器筒體與水平面呈75度,直至氣體冷卻器筒體頂部進入第二層空間為止,此時第三卷揚機的吊鉤連接上第三吊耳并使第三卷揚機鋼絲繩受力,拆除第一卷揚機的吊鉤,緩慢調節第二卷揚機和第三卷揚機,使得氣體冷卻器筒體與水平面垂直,第四卷揚機利用鋼絲繩通過第四滑輪組與第二吊耳和第三吊耳分別連接,然后啟動第四卷揚機起吊氣體冷卻器,待第二卷揚機和第三卷揚機的鋼絲繩均不受力時拆除第二卷揚機和第三卷揚機的掛鉤,待氣體冷卻器支座面完全離開第一層空間時,停止起吊; 54、鋼結構平臺恢復 利用第二卷揚機和第三卷揚機對氣體冷卻器四周的鋼結構進行重新安裝焊接,安裝焊接完畢后將氣體冷卻器就位于鋼結構平臺梁上,吊裝完畢,拆除臨時措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吊裝氣體冷卻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耳與第二吊耳之間的水平間距為6.5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吊裝氣體冷卻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層空間和第二層空間的滑輪組滑輪最大能承受的重量均為20噸,第三層空間的滑輪組滑輪最大能承受的重量為40噸。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吊裝氣體冷卻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揚機、第二卷揚機、第三卷揚機和第四卷揚機能提升的物體最大重量均為10噸。
【文檔編號】C21C7/10GK105907921SQ201610236797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4日
【發明人】孔炯, 周金龍, 施光濤, 金仁才, 徐崢
【申請人】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