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鑄造模具裝模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裝模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鑄造模具裝模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鑄造是一種金屬熱加工,在工業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鑄造是將一種金屬熔化成液體,再將液壓注入模具中得到鑄件,而鑄造模具在制造的時是將蠟模套放入模具型腔中,目前將蠟模芯裝入蠟模套中是用手動裝模,而手動裝模時模套與模芯的相對位置是通過工人的技巧來把控,所以會導致模套與模芯的相對位置發生偏離,嚴重影響鑄造零件的質量,鑒于上述缺陷,實有必要設計一種鑄造模具裝模裝置。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鑄造模具裝模裝置,來解決手動裝模模套與模芯位置會有偏離,嚴重影響鑄造件的質量的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鑄造模具裝模裝置,包括工作臺,包括底板、液壓缸、支撐板、支架、模套定位座、模芯定位座、第一伺服電機、螺母座、夾爪、第二伺服電機、絲桿,所述的底板位于工作臺底部中心處,所述的底板與工作臺螺紋相連,所述的液壓缸位于底板頂部中心處,所述的液壓缸與底板螺紋相連,所述的支撐板位于液壓缸頂部中心處,所述的支撐板與液壓缸螺紋相連,所述的支架位于工作臺頂部中心處,所述的支架與工作臺螺紋相連,所述的模套定位座位于工作臺頂部中心左側,所述的模套定位座與工作臺螺紋相連,所述的模芯定位座位于工作臺頂部中心右側,所述的模芯定位座與工作臺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一伺服電機位于支架頂部中心處,所述的第一伺服電機與支架滑配相連,所述的螺母座位于第一伺服電機底部中心處,所述的螺母座與第一伺服電機螺紋相連,所述的夾爪位于第一伺服電機底部中心處,所述的夾爪與第一伺服電機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二伺服電機位于支架右端中心上側,所述的第二伺服電機與支架螺紋相連,所述的絲桿位于第二伺服電機左端中心處,所述的絲桿與第二伺服電機螺紋相連。
[0005]進一步,所述的支架內部左端中心上側還設有注沙管,所述的注沙管與支架螺紋相連。
[0006]進一步,所述的絲桿與支架之間還設有軸承,所述的軸承與支架緊配相連。
[0007]進一步,所述的支架中心上側還設有導軌,所述的導軌與支架螺紋相連。
[0008]進一步,所述的第一伺服電機左端中心處還設有滑塊,所述的滑塊與第一伺服電機螺紋相連。
[0009]進一步,所述的螺母座內部中心處還設有進給螺母,所述的進給螺母與螺母座緊配相連。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該鑄造模具裝模裝置,首先將鑄造模具放置在支撐板上,液壓缸將推動支撐板往上運動,從而將鑄造模具推送到工作臺頂部,在將模套放置在模套定位座中,模芯放置在模芯定位座中,啟動第二伺服電機,第二伺服電機通過絲桿推動第一伺服電機向左移動,第二伺服電機推動夾爪往下移動,夾爪將模套定位座的模套夾起,第一伺服電機再次帶動夾爪往上移動,第二伺服電機再次帶動第一伺服電機往右移動,帶第一伺服電機運動到鑄造模具頂部中心時,第一伺服電機將模套放置在鑄造模具中,第二伺服電機通過絲桿再次帶動第一伺服電機往右移動,夾爪再次將模芯夾起然后再放置在模套中,該裝置是伺服電機傳動裝模代替人工手動裝模,保證了模套與模芯的相對位置,從而保證了鑄造零件的質量。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鑄造模具裝模裝置的剖視圖
[0012]圖2是鑄造模具裝模裝置左視圖
[0013]工作臺I 底板2
[0014]液壓缸3 支撐板4
[0015]支架5 模套定位座6
[0016]模芯定位座7 第一伺服電機8
[0017]螺母座9 夾爪10
[0018]第二伺服電機 11 絲桿12
[0019]注沙管501 軸承502
[0020]導軌503 滑塊801
[0021]進給螺母901
[0022]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在下文中,闡述了多種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構成所描述實施例基礎的概念的透徹理解。然而,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很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況下來實踐。在其他情況下,沒有具體描述眾所周知的處理步驟。
[0024]如圖1、圖2所示,包括工作臺1、底板2、液壓缸3、支撐板4、支架5、模套定位座6、模芯定位座7、第一伺服電機8、螺母座9、夾爪10、第二伺服電機11、絲桿12、注沙管501、軸承502、導軌503、滑塊801、進給螺母901,所述的底板2位于工作臺I底部中心處,所述的底板2與工作臺I螺紋相連,所述的液壓缸3位于底板2頂部中心處,所述的液壓缸3與底板2螺紋相連,所述的支撐板4位于液壓缸3頂部中心處,所述的支撐板4與液壓缸3螺紋相連,所述的支架位5于工作臺I頂部中心處,所述的支架5與工作臺I螺紋相連,所述的模套定位座6位于工作臺I頂部中心左側,所述的模套定位座6與工作臺I螺紋相連,所述的模芯定位座7位于工作臺I頂部中心右側,所述的模芯定位座7與工作臺I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一伺服電機8位于支架5頂部中心處,所述的第一伺服電機8與支架5滑配相連,所述的螺母座9位于第一伺服電機8底部中心處,所述的螺母座9與第一伺服電機8螺紋相連,所述的夾爪10位于第一伺服電機8底部中心處,所述的夾爪10與第一伺服電機8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二伺服電機11位于支架5右端中心上側,所述的第二伺服電機11與支架5螺紋相連,所述的絲桿12位于第二伺服電機11左端中心處,所述的絲桿12與第二伺服電機11螺紋相連,所述的支架5內部左端中心上側還設有注沙管501,所述的注沙管501與支架5螺紋相連,所述的絲桿12與支架5之間還設有軸承502,所述的軸承502與支架5緊配相連,所述的支架5中心上側還設有導軌503,所述的導軌503與支架5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一伺服電機8左端中心處還設有滑塊801,所述的滑塊801與第一伺服電機8螺紋相連,所述的螺母座9內部中心處還設有進給螺母901,所述的進給螺母901與螺母座9緊配相連,其中工作臺I是底板2、支架5、模套定位座6和模芯定位座7的安裝載體,注沙管501是在模套與模芯安裝在鑄造模具中后,通過注沙管501向鑄造模具中注入沙石,從而形成鑄造模具,軸承502是在第二伺服電機11帶動絲桿12旋轉是減小摩擦力,使得絲桿旋轉更順暢,導軌503與滑塊801滑動配合,在第二伺服電機11通過絲桿12推動第一伺服電機8時減小第一伺服電機8的滑動摩擦,該鑄造模具裝模裝置,首先將鑄造模具放置在支撐板4上,液壓缸3將推動支撐板5往上運動,從而將鑄造模具推送到工作臺I頂部,在將模套放置在模套定位座6中,模芯放置在模芯定位座7中,啟動第二伺服電機11,第二伺服電機11帶動絲桿12旋轉,在絲桿12與進給螺母901的嚙合下推動第一伺服電機8向左移動,第一伺服電機8推動夾爪10往下移動,夾爪10將模套定位座6的模套夾起,第一伺服電機8再次帶動夾爪10往上移動,第二伺服電機11再次帶動第一伺服電機8往右移動,帶第一伺服電機8運動到鑄造模具頂部中心時,第一伺服電機8將模套放置在鑄造模具中,第二伺服電機11通過絲桿12再次帶動第一伺服電機8往右移動,夾爪9再次將模芯夾起然后再放置在模套中,該裝置是伺服電機傳動裝模代替人工手動裝模,保證了模套與模芯的相對位置,從而保證了鑄造零件的質量。
[0025]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做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鑄造模具裝模裝置,包括工作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液壓缸、支撐板、支架、模套定位座、模芯定位座、第一伺服電機、螺母座、夾爪、第二伺服電機、絲桿,所述的底板位于工作臺底部中心處,所述的底板與工作臺螺紋相連,所述的液壓缸位于底板頂部中心處,所述的液壓缸與底板螺紋相連,所述的支撐板位于液壓缸頂部中心處,所述的支撐板與液壓缸螺紋相連,所述的支架位于工作臺頂部中心處,所述的支架與工作臺螺紋相連,所述的模套定位座位于工作臺頂部中心左側,所述的模套定位座與工作臺螺紋相連,所述的模芯定位座位于工作臺頂部中心右側,所述的模芯定位座與工作臺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一伺服電機位于支架頂部中心處,所述的第一伺服電機與支架滑配相連,所述的螺母座位于第一伺服電機底部中心處,所述的螺母座與第一伺服電機螺紋相連,所述的夾爪位于第一伺服電機底部中心處,所述的夾爪與第一伺服電機螺紋相連,所述的第二伺服電機位于支架右端中心上側,所述的第二伺服電機與支架螺紋相連,所述的絲桿位于第二伺服電機左端中心處,所述的絲桿與第二伺服電機螺紋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鑄造模具裝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內部左端中心上側還設有注沙管,所述的注沙管與支架螺紋相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鑄造模具裝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絲桿與支架之間還設有軸承,所述的軸承與支架緊配相連。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鑄造模具裝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中心上側還設有導軌,所述的導軌與支架螺紋相連。
5.如權利要求4述的一種鑄造模具裝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伺服電機左端中心處還設有滑塊,所述的滑塊與第一伺服電機螺紋相連。
6.如權利要求5述的一種鑄造模具裝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座內部中心處還設有進給螺母,所述的進給螺母與螺母座緊配相連。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鑄造模具裝模裝置,包括工作臺,包括底板、液壓缸、支撐板、支架、模套定位座、模芯定位座、第一伺服電機、螺母座、夾爪、第二伺服電機、絲桿,與現有技術相比,該鑄造模具裝模裝置,是通過伺服電機傳動裝模代替人工手動裝模,保證了模套與模芯的相對位置,從而保證了鑄造零件的質量。
【IPC分類】B22C23-00
【公開號】CN104785733
【申請號】CN201510134290
【發明人】陳遠發, 蔣亞楠, 趙銀恒, 李用舟
【申請人】池州市華興天騎精密機械鑄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22日
【申請日】2015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