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模精鑄澆注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熔模精密鑄造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熔模精鑄澆注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熔模精鑄相對砂型鑄造生產的鑄件毛坯較小,鑄造工藝設計時不像砂型鑄造設計那樣澆注系統與冒口補縮系統分工明確,熔模精鑄工藝設計時往往澆注系統直接充當了澆注、補縮兩方面的作用。這樣的設計缺點是澆注系統都比較龐大,工藝出品率低,鋼液充型時不能完全充滿澆注系統,澆注時紊流、飛濺嚴重,鋼液散熱快且容易產生卷氣,冒口補縮效率差,往往在內澆口根部形成縮松缺陷。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熔模精鑄澆注系統,可以保證鋼液在充型時完全充滿澆注系統,鋼液充型平穩,不會產生紊流、卷氣現象,明冒口補縮效率好,不會產生澆口根部縮松缺陷,補縮冒口相對現有工藝要小,工藝出品率高。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熔模精鑄澆注系統,包括有注口、澆口杯、緩沖窩、橫澆道、左、右內澆口和左、右補縮冒口,所述的注口位于所述澆口杯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澆口杯的底端與所述橫澆道的上端相連通,所述的緩沖窩與所述橫澆道的下端相連通,且位于所述澆口杯的正下方,所述橫澆道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左、右內澆口的一端相連通,所述左、右內澆口的另一端分別對應與所述的左、右補縮冒口相連通,所述的左、右補縮冒口分別為明冒口。
[0005]所述的熔模精鑄澆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窩的截面形狀、尺寸大小與所述的澆口杯相同,緩沖窩的高度等于其截面內切圓直徑。
[0006]所述的熔模精鑄澆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口截面積:澆口杯截面積:橫澆道截面積:左、右內澆口截面積等于1:2:4:4。
[0007]所述的熔模精鑄澆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澆道的最高面比所述左、右補縮冒口最高面矮10mm。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結構合理,可以保證鋼液在充型時完全充滿澆注系統,鋼液充型平穩,不會產生紊流、卷氣現象,明冒口補縮效率好,不會產生澆口根部縮松缺陷,補縮冒口相對現有工藝要小,工藝出品率高。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參見圖1,一種熔模精鑄澆注系統,包括有注口 2、澆口杯1、緩沖窩6、橫澆道3、左、右內澆口 4和左、右補縮冒口 5,注口 2位于澆口杯I的上方,澆口杯I的底端與橫澆道3的上端相連通,緩沖窩6與橫澆道3的下端相連通,且位于澆口杯I的正下方,橫澆道3的兩端分別與左、右內澆口 4的一端相連通,左、右內澆口 4的另一端分別對應與左、右補縮冒口5相連通,左、右補縮冒口 5分別為明冒口,補縮效果比現有工藝要好一倍。
[0011]本發明中,注口 2直徑大小由模組重量確定,一般采用茶壺澆包或者搖包澆注,澆口杯I的底端與橫澆道3上端的中部相連通。
[0012]緩沖窩6的截面形狀、尺寸大小與澆口杯I相同,緩沖窩6的高度等于其截面內切圓直徑;注口 2截面積:澆口杯I截面積:橫澆道3截面積:左、右內澆口 4截面積等于1:2:4:4 ;橫澆道3的最高面比左、右補縮冒口 5最高面矮10mm,以保證有足夠的空間加覆蓋劑。
[0013]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注口 2將鋼液引入澆口杯1,鋼液經澆口杯I下方緩沖窩6緩沖后,平穩流經橫澆道3,再分別由左、右內澆口 4流入左、右補縮冒口 5完成鑄件7充型,當鋼液澆注至平齊橫澆道3最高面時立即停止澆注,對補縮冒口 5加覆蓋劑保溫,由補縮冒口 5對鑄件7進行有效的補縮。整個充型過程中,澆注系統始終處于充滿狀態,鋼液充型平穩,不會產生紊流、卷氣現象。
【主權項】
1.一種熔模精鑄澆注系統,包括有注口、澆口杯、緩沖窩、橫澆道、左、右內澆口和左、右補縮冒口,所述的注口位于所述澆口杯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澆口杯的底端與所述橫澆道的上端相連通,所述的緩沖窩與所述橫澆道的下端相連通,且位于所述澆口杯的正下方,所述橫澆道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左、右內澆口的一端相連通,所述左、右內澆口的另一端分別對應與所述的左、右補縮冒口相連通,所述的左、右補縮冒口分別為明冒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熔模精鑄澆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窩的截面形狀、尺寸大小與所述的澆口杯相同,緩沖窩的高度等于其截面內切圓直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熔模精鑄澆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口截面積:澆口杯截面積:橫澆道截面積:左、右內澆口截面積等于1:2:4: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熔模精鑄澆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澆道的最高面比所述左、右補縮冒口最高面矮10mm。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熔模精鑄澆注系統,包括有注口、澆口杯、緩沖窩、橫澆道、左、右內澆口和左、右補縮冒口,注口位于澆口杯的上方,澆口杯的底端與橫澆道的上端相連通,緩沖窩與橫澆道的下端相連通,且位于澆口杯的正下方,橫澆道的兩端分別與左、右內澆口的一端相連通,左、右內澆口的另一端分別對應與左、右補縮冒口相連通,左、右補縮冒口分別為明冒口。本發明結構合理,可以保證鋼液在充型時完全充滿澆注系統,鋼液充型平穩,不會產生紊流、卷氣現象,明冒口補縮效率好,不會產生澆口根部縮松缺陷,補縮冒口相對現有工藝要小,工藝出品率高。
【IPC分類】B22C9-08
【公開號】CN104588584
【申請號】CN201510004551
【發明人】杜應流, 葉宗林, 施長坤, 李興龍, 何家凱, 華紅云
【申請人】安徽應流鑄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5月6日
【申請日】2015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