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磨段鑄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磨段鑄造模具,用它可以實現各類規格磨段的群鑄。
磨段是建材、礦山、電力等行業廣泛使用的研磨材料,其體積小,結構呈圓柱形。目前公知的磨段鑄造模具其結構形式較多,有代表性的大致有兩類;一類是金屬型鑄造模具,一般是在條形鑄鐵上按磨段的幾何尺寸打盲孔而形成模具,鐵水直接澆在盲孔內形成磨段,采用該模具生產的磨段,因模具加工過程中鉆頭未端自然形成的錐形結構,使磨段尾部呈錐形結構,頭部因澆注工藝而產生“多肉”或澆不足等鑄造缺陷,影響了產品的外觀質量和使用性能;另一類是砂型鑄造模具,這類模具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砂型輥輪澆注模具和砂型造型模具,前者生產效率高,但仍采用“明澆工藝”因此產品頭部的多肉缺陷依然不能避免,后者一般一箱鑄幾件,生產率低或者因分模不合理易造成錯箱等鑄造缺陷。
本使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磨段鑄造模具,它不僅能夠有效地保證磨段的幾何尺寸和外觀質量,而且能實現其各類規格模磨段的群鑄技術,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上砂箱和下砂箱之間夾有模板。模板下面設計有多排磨段模樣,上面設計了澆注系統,其內澆道的兩邊與下面相鄰的模樣形成一定的重合,即形成壓邊澆口,模板的兩邊設計有定位開口,上砂箱設計有定位銷,下砂箱設計有定位母扣,工作時通過定位銷、定位開口和定位母扣將上砂箱、模板和下砂箱聯結在一起,形成一套磨段造型模具。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便能有效地保證磨段的幾何形狀和外觀質量,方便地實現其群鑄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局部剖面圖圖2是
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
圖1的B-B剖視圖圖中1.上砂箱2.模板3.定位銷4.直澆道5.模澆道6.內澆道7.磨段模樣8.砂箱手柄9.下砂箱10.定位母扣11.模板定位開口在
圖1中,在上砂箱(1)上設計有一對對稱的定位銷(3),定位銷由木螺釘堅固在砂箱上。模板(2)夾在上下砂箱的中間。模板(2)的下面設計了4排(可以是多排)磨段模樣(7),磨段模樣(7)由沉頭木螺釘和粘結膠將其與模板(2)相固定(聯結部分的結構在圖中略去)沉頭部分用蠟涂平。模板(2)的上面設計了澆注系統,含直澆道(4)、橫澆道(5)和內澆道(6)。直澆道(4)與橫澆道(5)的聯結采用活動方式,而橫澆道(5)與內澆道(6)用木螺釘或粘結膠固定在模板(2)上。
鐵水由澆注系統進入型腔是由壓邊澆口實現的,壓邊澆口是由模板(2)上面的內澆道(6)與下面的模段模樣(7)在行距與寬度之間的設計上所形成的重合部分,即圖3中的δ值,δ的大小可根據磨段的規格而定,一般可取5mm。模段排樣的多少,以砂箱內徑尺寸不超過400×350mm為限,其他尺寸可由工藝確定。
上砂箱(1)、模板(2)和下砂箱(9)靠一對定位銷(3)、一對模板開口(11)和一對定位母扣(10)相聯結,定位系統間的配合可選用圖中標注的配合尺寸,配合面應光潔。為適應配合定位,上、下砂箱的外形尺寸應嚴格一致;為方便開箱上下砂箱均做成活箱,材料可選用干樺木和其他雜木。模板選用不易變形的干紅松或膠木板。
造型時可先造下箱翻轉后造上箱,在造上箱時應先插好直澆道。起模時應先起直澆道,再依次起上箱與橫板。模板起出后,靠定位系統合箱。可以看出造型及合箱澆注中,模段(7)及其型腔始終處在下箱中,這樣能較好地保證磨段質量和防止錯箱。
權利要求1.一種磨段鑄造模具,其特征是在鑄造的上、下砂箱之間有一塊雙面模板,模板上面有澆注系統,下面有4排磨段模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段鑄造模具,其特征是在上砂箱、模板和下砂箱上分別有定位銷,定位開口,定位母扣,由這三者實現上下砂箱及模板的聯結與定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段鑄造模具,其特征是在內澆道與相鄰的磨段模樣行距之間形成了鑄造壓邊澆口。
專利摘要一種磨段鑄造模具,它是在鑄造上、下砂箱之間,增加了一塊雙面造型模板,模板的上面設計有澆注系統,下面設計了多排磨段模樣,內澆道與型腔采用了壓邊澆口。上、下砂箱及模板上設計了定位裝置,由此將三者聯結,可以保證磨段的質量,實現群鑄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2C9/00GK2336892SQ9821670
公開日1999年9月8日 申請日期1998年7月2日 優先權日1998年7月2日
發明者郭述林 申請人:郭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