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錳鎢鈦耐磨鑄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鑄鋼合金中的鑄造耐磨鋼,適用于中等應力磨料磨損條件下工作的機械構件,如中小型球磨機(直徑3米以下)的襯板、Φ800×600錘式破碎機的錘頭、擺式磨粉機的磨輥及磨環等。
目前本領域主要使用鑄造高錳鋼、鉻錳硅鉬耐磨鑄鋼、鉻鎳鉬耐磨鑄鋼。
高錳鋼的主要成分(重量百分數)為碳0.9~1.5%,錳11~14%。這類鋼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耐磨鋼。其缺點是沖擊硬化的特性難以發揮,在中等沖擊載荷下耐磨性差。
鉻錳硅鉬耐磨鑄鋼的主要成分(重量百分數)為碳0.3~0.6%,鉻1~3%,錳1~2%,硅1.2~1.6%,鉬0.3~0.5%。這類鋼是八十年代以來研制的新鋼種,其耐磨性可達到高錳鋼的1.5倍。缺點是熱處理工藝復雜,機械性能不穩定,制作截面尺寸較大的鑄件往往不耐磨或發生斷裂。
鉻鎳鉬耐磨鑄鋼的主要成分(重量百分數)為碳0.3~0.6%,鉻4~6%,鎳0.3~1.0%,鉬0%3~1.0%。這類鋼也是八十年代以來研制的新型耐磨鑄鋼,其耐磨性可達到高錳鋼的1.5~2倍。缺點是生產成本高。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僅耐磨性高,并且淬透性高、機械性能穩定、生產成本低,可在中等沖擊載荷下使用的耐磨鑄鋼。
本發明上述目的的達到,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以錳和鎢為耐磨鑄鋼的主加元素,以Ti為耐磨鑄鋼的輔加元素,得到錳鎢鈦耐磨鑄鋼。其化學成分(重量百分數)為碳0.3~0.6%,錳3~4%,鎢1~3%,鈦0.06~0.15%,硅≤1.0%,磷≤0.06%,硫≤0.06%,其余為鐵。
本發明的耐磨鑄鋼主要成分范圍的限定理由說明如下碳0.3~0.6%碳的主要作用是固溶于馬氏體中從而使鋼具有高硬度。碳低于0.3%,鋼的硬度降低,耐磨性隨之降低。碳高于0.6%,鋼的韌性降低,使構件承受中等沖擊載荷時會發生斷裂。
錳3~4%錳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耐磨鋼的淬透性。錳氏于3%,淬透性降低,大截面構件的硬度隨之降低,耐磨性變差;錳高于4%,耐磨鋼的韌性嚴重下降。
鎢1~3%鎢的主要作用有兩個方面,一是與錳配合提高淬透性;二是提高熱硬性,使構件表面因摩擦而溫度升高時仍有高硬度,從而提高耐磨性。鎢低于1%,上述作用不明顯;鎢高于3%,提高淬透性的作用已不明顯,并使生產成本提高。
鈦0.06~0.15%鈦的主要作用是細化晶粒,從而提高韌性。鈦的含量低于0.06%,細化晶柱的作用不明顯,高于0.15%,使生產成本增加。
硅、磷、硫是本發明耐磨鑄鋼中的雜質元素,其含量分別限制在1.0%、0.6%、0.6%以下。
由以上主要元素配制成的本發明錳鎢鈦耐磨鑄鋼,硬度大于55HRC,沖擊韌性為12~20J/cm2,空氣中淬透直徑大于200mm,耐磨性達到高錳鋼的2~3倍,生產成本僅比高錳鋼高20%。
實施例實施例1采用已有的煉鋼及鑄造技術,控制本發明的化學成分(重量百分數)為C0.3~0.5%,Mn3.0~3.5%,W1~2%,Ti0.06~0.15%,Si≤1.0%,P≤0.06%,S≤0.06%,其余為Fe。
實施例2采用已有的煉鋼及鑄造技術,控制本發明的化學成分(重量百分數)為C0.4~0.6%,Mn3.0~4.0%,W1.5~2.0%,Ti0.06~0.15%,Si≤1.05,P≤0.06%,S≤0.06%,基余為Fe。
使用本發明錳鎢鈦耐磨鑄鋼制造的Φ2700球磨機襯板、Φ800×600錘式破碎機錘頭、4R型擺式磨粉機磨輥及磨環已分別在礦山、水泥廠、石粉廠使用,使用壽命達到ZGMn13的2~3倍。
權利要求
1.一種以碳、錳、鎢、鈦為主要元素的耐磨鑄鋼,屬于鑄鋼合金,其特征在于化學成分(重量百分數)為C0.3~0.6%,錳3~4,鎢1~3%,Ti0.06~0.15%,Si≤1.0%,P≤0.06%;S≤0.06%,其余為Fe。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鑄鋼,其特征在于化學成分(重量百分數)為C0.3~0.5%,Mn3.0~3.5%,W1~2%,Ti0.06~0.15%,Si≤1.0%,P≤0.06%,S≤0.06%,其余為Fe。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鑄鋼,其特征在于化學成分(重量百分數)為C0.04~0.6%,Mn3.0~0.4%,W1.5~3.0%,Ti0.06~0.15%,Si≤1.0%,P≤0.06%,S≤0.06%,其余為Fe。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鑄鋼合金,適用于中等應力磨料磨損條件下工作的擺式磨粉機的磨輥及磨環、3米以下直徑的球磨機襯板、0.8米以下直徑的錘式破碎機錘頭等機構構件。其特征在于化學成分(重量百分數)為:C0.3~0.6%,Mn3~4%,鎢1~3%,Ti0.06~0.15%,Si≤1.0%,P≤0.06%,S≤0.06%,其余為Fe。該耐磨鑄鋼壽命長、成本低、淬透性高、機械性能穩定。
文檔編號C22C38/14GK1230601SQ98106808
公開日1999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1998年4月2日 優先權日1998年4月2日
發明者任立軍, 胡昭如, 劉舜堯, 陳學耀 申請人:中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