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拋光方法和拋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濕式拋光方法,一種噴鍍方法,一種工件拋光方法,一種工件拋光裝置,一種筒式拋光裝置,一種工件表面處理方法,一種筒式拋光裝置的工件支承組件,以及一種拋光介質。特別是,對于噴鍍方法,本發明適用于在工件拋光后進行噴鍍的方法。此外,對于工件拋光裝置,本發明適用于在工件拋光裝置上安裝拋光輪的方法。
第一個常規技術及其缺點常規濕式拋光方法的例子有采用酸性拋光介質以提高拋光效率的方法和采用堿性拋光介質以光滑地拋光工件的方法。
然而,對于上述常規拋光方法,在類似前者常規拋光法中采用酸性拋光介質情形下,拋光效率可提高,但產生很難光滑拋光每個工件的缺點。另一方面,在類似后者常規拋光法中采用堿性拋光介質情形下,每個工件可光滑地拋光,但工件上的氧化膜或類似殘留物難以除去。因而,出現很難用常規拋光方法來提高拋光效率的缺點。
第二個常規技術及其缺點在工件拋光后要進行噴鍍操作的情形下,常規的鍍層工藝是按照至今應用的以下方式之一來實施,至今應用的一個方法是在完成干式拋光操作后進行噴鍍,至今應用的另一個方法是在完成濕式拋光操作后進行噴鍍。
然而,對于前者常規拋光方法,由于采用干式拋光作為拋光手段,可縮短拋光時間,但工件的最后拋光面具有光潔度降低的較差表面粗糙度。因而,產生了需要增加噴鍍層厚度的缺點。此外,對工件的每個噴鍍操作,實際上難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對于后者常規拋光方法,由于采用濕式拋光作為拋光手段,在完成每個拋光操作后,常規拋光方法達到的表面粗糙度質量可改進提高。結果是噴鍍厚度可減少,但完成每個拋光操作所需的時間不得不延長。由此,產生了與上述相同的缺點對于每個拋光工件實際上難以提高噴鍍達到的工作效率。
第三個常規技術及其缺點在常規的工件拋光方法中,有一種濕式拋光法是這樣實施的借助于拋光輪對工件作干拋光,然后工件的干拋光表面經受濕拋光。
然而,當采用上述常規拋光方法來拋光每個工件時,工件僅在酸性清潔液中作濕拋光。由此,產生較難去除工件表面上外來臟物的缺點,此外,由于在酸性清潔液中工件被大大強化,實際上難以從工件表面除去氧化膜。
第四個常規技術及其缺點采用常規濕式拋光法時,待拋光工件的表面采用拋光輪來作濕式拋光,同時在待拋光工件表面和轉動拋光輪之間送進拋光液。
然而,當采用上述常規拋光方法時,在拋光操作中待拋光工件表面被氧化,在工件上易于形成氧化膜。由此,產生實際上難以提高每個拋光操作質量的缺點。
第五個常規技術及其缺點對于常規的工件拋光裝置,如圖3所示,一個固定的嵌入件530安放在拋光輪520內與軸510相配,一個緊固螺母540在拋光輪520外側螺接,它可沿軸510移動,使拋光輪520緊固在軸510的前端部分。當保持該狀態時,繞軸510的軸線轉動拋光輪520,使工件W(例如,車輛之類所用的輪子)經受拋光。
然而,當采用上述常規拋光裝置時,由于裝在拋光輪520的軸510上的緊固螺母540沿軸510的前端部分移動,使軸510的前端部分伸出拋光輪520外表面一個距離,它等于緊固螺母540厚度加上緊固距離。由此,軸510的伸出部分成為用拋光輪520進行拋光操作的一種障礙。因此,產生難以提高拋光操作所達到的工作效率的缺點。特別是,當一對拋光輪520相互相對地裝在軸510上,使單個工件W經受如圖3的拋光時將產生的缺點是自拋光輪520伸出的軸510的前端部分成為阻止拋光輪520移動的一種障礙,造成對工件W中心部分進行每個拋光操作(工件W繞每個軸510的軸線的轉動操作)有一定難度。
此外,對于以上述方式構成的常規拋光裝置,由于拋光輪520以內表面作為基準固定安裝在軸510上,隨著每個拋光輪520的厚度不同,拋光輪520前端表面呈現的位置將引起改變。由此將產生的缺點是實際上難以確定相對于工件W的每個拋光輪520呈現的位置。
第六個常規技術及其缺點對于常規的筒式拋光裝置,每個工件經受拋光時,使拋光介質流入拋光介質容納器,而工件安放在拋光介質容納器中。
然而,對于以上述方式構成的常規筒式拋光裝置,由于拋光介質所達到的工作程度在一定范圍內受拋光介質的限制,根據每個拋光操作(即粗拋光步驟,中間精拋光步驟和最后精拋光步驟)的目的,拋光介質需要用另一種介質代替。或者是,需要預先安排好許多筒式拋光裝置,每個包括一種拋光介質,它的選取符合常規筒式拋光裝置的某種目的。在任何情形下,將產生的缺點是采用常規筒式拋光裝置,實際上難以提高每個筒式拋光操作的工作效率。
第七個常規技術及其缺點實際上,至今采用的一種技術是在完成每個拋光操作后使工件表面鍍以某種材料。
然而,對于上述常規技術,每個工件僅采用操作人員的手工拋光。因此將產生的缺點是每個拋光操作達到的工作程度易于波動,造成每個鍍層操作的完成不可避免地具有某些波動性。此外,因為需要正確進行每個鍍層操作,要求從工件上除去在工件上形成的毛刺。由此將產生的缺點是采用上述常規技術實際上難以提高所達到的工作效率。
第八個常規技術及其缺點對于常規的筒式拋光裝置,每個工件經受拋光時,使拋光介質流入拋光介質容納器,而工件插入在拋光介質容納器內的拋光介質中。
然而,對于常規的筒式拋光裝置,由于每個工件插入在拋光介質容納器的拋光介質中,同時它用某種抓緊設備抓住,由此產生的缺點是難以把工件保持在固定的抓緊狀態。此外,產生的缺點是難以把工件裝到抓緊設備上和把工件從抓緊設備上卸除。特別是,對于質量大的工件,后面提到的缺點很明顯。
本發明為了消除上述第一個常規技術固有的缺點。所以,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個濕式拋光方法,它通過一系列拋光步驟,保證提高每個濕式拋光操作的工作效率,因而,每個工件可光滑地拋光(以下稱為“第一發明”)。
此外,本發明為了消除上述第二個常規技術固有的缺點。所以,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個噴鍍方法,它保證減少的噴鍍層厚度超過常規噴鍍方法所得厚度,每個噴鍍工藝可快速實施,因而,結合拋光工藝的快速實施,對每個被拋光工件可提高每個噴鍍操作的工作效率(以下稱為“第二發明”)。
此外,本發明為了消除上述第三個常規技術固有的缺點。所以,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是提供一個工件拋光方法,它保證可易于除去粘在待拋光工件表面上的外來臟物和在工件表面上擴散的氧化膜。此后,待拋光的工件表面經受干拋光,接著,工件表面可經受濕拋光(以下稱為“第三發明”)。
此外,本發明為了消除上述第四個常規技術固有的缺點。所以,本發明的第四個目的是提供一個濕式拋光方法,它保證在每個拋光操作中待拋光的工件表面不被氧化,使得在待拋光工件表面上不形成任何氧化膜,因而,可提高每個拋光操作的質量,它超過常規拋光操作所得的質量(以下稱為“第四發明”)。
此外,本發明為了消除上述第五個常規技術固有的缺點。所以,本發明的第五個目的是提供一個工件拋光裝置,在拋光操作不需要的外來物不存在情況下,它保證在拋光輪外表面幾乎不形成任何伸出部分,因而,每個拋光操作的工作效率可易于提高(以下稱為“第五發明”)。
此外,本發明為了消除上述第六個常規技術固有的缺點。所以,本發明的第六個目的是提供一個筒式拋光裝置,它保證在由單種拋光介質送進所產生高壓強下,初步完成粗拋光的操作,然后當拋光介質送進所產生送進壓強逐漸減小時,可順序實施中間拋光步驟和最終拋光步驟(以下稱為“第六發明”)。
此外,本發明為了消除上述第七個常規技術固有的缺點。所以,本發明的第七個目的是提供一個工件表面處理方法,它保證可易于提高每個表面處理的工作效率(以下稱為“第七發明”)。
此外,本發明為了消除上述第八個常規技術固有的缺點。所以,本發明的第八個目的是提供一個筒式拋光裝置用的工件支承裝置,它保證大質量的工件可易于裝卸,并可提高每個筒式拋光操作的工作效率(以下稱為“第八發明”和“第九發明”)。
本發明的構造和優點根據本發明的第一發明,濕式拋光方法包括在組合狀態下的一系列濕式拋光步驟,它是這樣實施的采用具有堿性的拋光液進行許多拋光步驟中的最終拋光步驟,此外,采用具有酸性的拋光液進行最終拋光步驟之前的其它拋光步驟。
對于該濕式拋光方法,在最終拋光步驟之前的其它拋光步驟對最終產品沒有影響,可提高它們所達到的拋光效率,此外,在對最終產品有重大影響的最終拋光步驟中,可光滑地拋光每個工件。
所以,當采用該濕式拋光方法時,在一系列拋光步驟中可提高每個拋光操作的效率,而在最后,每個工件可經受光滑拋光。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發明,噴鍍方法是這樣實施例每個工件經受濕拋光,然后,在待拋光工件的表面進行噴鍍。因此,工件在干式拋光步驟中快速拋光之后,在濕式拋光步驟中可提高工件表面粗糙度的質量,接著,根據噴鍍方法對工件進行噴鍍。
所以,當采用該噴鍍方法時,可減少噴鍍層厚度,超過常規噴鍍方法所形成的鍍層厚度,從而可快速進行每個噴鍍步驟。因此,結合快速執行拋光步驟,對每個被拋光工件可提高每個噴鍍操作的工作效率。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發明,工件拋光方法是這樣實施的在待拋光工件表面經受筒式拋光之后,每個工件經受干拋光,然后,工件再經受濕拋光。因此,在進行后續的干拋光和濕拋光步驟之前,可易于除去粘在待拋光工件表面上的外來臟物和在工件整個表面上擴散的氧化膜。
所以,當采用該工件拋光方法時,可易于除去粘在待拋光工件表面上的外來臟物和在工件整個表面上擴散的氧化膜,在此之后待拋光工件表面可經受干拋光,然后,工件可經受濕拋光。
順便說一下,當作為干拋光之后的一個步驟來進行筒式拋光時,可在自工件上除去干拋光時形成的氧化膜和粘在工件表面的拋光殘余物之后,進行濕拋光。因而,每個濕式拋光操作可在高效率下完成,另外,留在工件表面上的凹入部分之類可經受拋光,這在干拋光步驟中采用拋光輪的任何拋光操作實際上是不能達到的。
此外,當作為干拋光和濕拋光完成之后的一個步驟來進行筒式拋光時,可在自工件上除去干拋光時形成的氧化膜和粘在工件表面的拋光殘余物之后,完成每個濕拋光操作,另外,留在工件表面上的凹入部分之類可經受拋光,這在干拋光步驟中采用拋光輪的任何拋光操作實際上是不能達到的。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發明,采用濕式拋光方法,其中每個工件采用拋光輪來拋光,同時在每個拋光輪的拋光表面與待拋光工件表面之間送進拋光介質。該拋光方法是這樣實施的每個拋光操作是在真空氣氛或氮氣氣氛下完成。因此,在每個拋光操作中待拋光工件的表面可保持在真空氣氛或氮氣氣氛下。所以,當采用濕式拋光方法時,在每個拋光操作中待拋光工件的表面不被氧化,結果在待拋光工件的表面上不形成任何氧化膜。因而,可提高拋光操作的質量,超過常規濕式拋光操作所得的質量。
順便說一下,對于該濕式拋光方法,當待拋光工件表面經受拋光,同時把氮氣吹向待拋光工件表面時,可在待拋光工件表面上形成氮氣氣氛,而不需用罩子之類來包住待拋光工件表面。
所以,當采用該濕式拋光方法時,可使用一個簡單裝置來可靠地防止工件表面上氧化膜的形成。
根據本發明的第五發明,工件拋光裝置包括一根與每個拋光輪相配合的軸,當軸繞其軸線轉動時容許工件被拋光,工件拋光裝置構造成這樣一個防脫離件安放在軸的最前端,拋光輪的外側與防脫離件相接觸,一個緊固螺母與裝在軸上的拋光輪內側連接,在軸上移動螺母來把拋光輪固定在軸上。因此,與常規工件拋光裝置相反,不需在拋光輪外側安放緊固螺母,以及為緊固螺母保持一個緊固距離。
所以,當采用該工件拋光裝置時,在拋光輪外側不形成任何突出部分,其結果是在工件拋光裝置上不必考慮妨礙每個拋光操作正確完成的任何不希望物體的存在。因此,可提高每個拋光操作的工作效率。特別是,在單個工件經受拋光,同時軸上相對安裝著一對拋光輪,單個工件在兩輪之間的情形,可不發生這樣的故障由于兩軸最前端的相互碰撞阻礙了拋光輪的移動。所以,每個工件的中心部分可有效地經受拋光。
此外,由于根據拋光輪外表面明確地決定了每個拋光輪在軸上呈現的位置,根據拋光輪的不同厚度,使拋光輪外表面位置發生改變。因此,可易于確定拋光輪相對于工件所呈現的位置。
此外,如環繞拋光輪外側的軸孔周邊形成一個直徑放大部分,使防脫離件可完全容納在拋光輪的直徑放大部分內,則可使拋光輪外表面與軸的最外端相一致。因此,每個拋光操作可更易完成,此外,更易確定拋光輪相對于工件所呈現的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六發明,筒式拋光裝置的構造是這樣該裝置包括一個具有所容納拋光介質的拋光介質容納器和一個適應振動的工件,拋光介質容納器包括一個上端開口,在拋光介質容納器底部形成一個拋光介質送進口,工件位于送進口之下,當工件振動時在拋光介質容納器中容納的拋光介質可連續地送給工件。因此,當拋光介質愈來愈多地從拋光介質容納器排放時,作用在工件上的送進壓強逐漸減小。
如采用這種構造的該筒式拋光裝置,當單種拋光介質以高強度的送進壓力送向工件時,在開始期間可完成粗拋光操作,此外,當拋光介質的送進壓強逐漸減小時,可連續實施一系列拋光步驟,包括中間精拋光步驟和最終精拋光步驟。
此外,由于使拋光介質自然下落,它易于引入在工件上形成的孔區中。因此,在工件上的孔區更可適當地經受拋光。
另外,由于拋光介質向工件表面的送進與拋光介質的自然下落有關,筒式拋光裝置產生的噪音很小,而且,采用筒式拋光裝置可減小能量消耗量。
順便說一下,如在拋光介質容納器的送進口與工件表面之間安放一個導向套,可向工件送進拋光介質而無任何特別損失。
此外,如導向套與工件一起振動,可更順利地向工件送進拋光介質。
另外,如可依靠起動適當的裝置來壓縮在拋光介質容納器中容納的拋光介質,則可改變工件上每個拋光操作達到的工作程度。
根據本發明的第七發明,工件表面處理方法是這樣實施的在表面處理之前或之后工件經受拋光,其后,采用筒式拋光裝置進行該表面處理。因此,可使每個拋光操作達到的工作程度均勻一致。另外,可不考慮在工件表面上任何毛刺的形成。因此,作為一個最后步驟可易于達到每個表面的處理。
所以,如采用該工件表面處理方法,可易于提高每個表面處理達到的工作效率。
順便說一下,如每個筒式拋光操作采用的筒式拋光裝置構造是這樣該裝置包括一個具有所容納拋光介質的拋光介質容納器和一個適應振動的工作,拋光介質容納器包括一個上端開口,在拋光介質容納器底部形成一個拋光介質送進口,工件位于拋光介質送進口之下,當該工件振動移動時在拋光介質容納器中容納的拋光介質可連續地送給工件表面,則當拋光介質愈來愈多地從拋光介質容納器排放時,作用在工件上的送進壓強逐漸減小。因此,當高強度的送進壓力作用在單種拋光介質上時,在開始期間可完成粗拋光操作,另外,可采用筒式拋光裝置連續進行一系列拋光步驟,包括中間精拋光步驟和最終精拋光步驟。
此外,如每個筒式拋光操作采用的筒式拋光裝置構造是這樣該裝置包括一個具有所容納拋光介質的拋光介質容納器和一個工件支承臂,拋光介質容納器包括一個上端開口,以及在拋光介質容納器規定的范圍內,支承臂可自拋光介質容納器的大致正上方位置作轉動,則當工件支承臂的前端部分位于拋光介質容納器上端開口的正上方時,工件可在工件支承臂上裝卸。所以,可在工件支承臂上裝卸每個具有大質量的工件。
另外,如工件支承臂在水平方向轉動,則工件可易于定位在拋光介質容納器的適當位置。
此外,如工件支承臂可在軸向作前后移動,則當工件在工件支承臂上裝卸時,可移到低的位置。因此,可更容易地在工件支承臂上裝卸工件。
順便說一下,表面處理以涂覆,鍍層,鋁氧化膜或其它方式進行,工件的典型例子是車輛之類采用的輪子。
根據本發明的第八發明,筒式拋光裝置用的工件支承裝置構造是這樣的該裝置包括一個具有容納拋光介質的拋光介質容納器和一個工件支承臂,拋光介質容納器包括一個上端開口,以及在拋光介質容納器規定的范圍內,工件支承臂可自拋光介質容納器上端開口的大致正上方位置作轉動。因此,由于當工作支承臂的前端部分位于拋光介質容納器上端開口的正上方時,每個工件可在工件支承臂上裝卸,在工件支承臂上可易于裝卸每個具有大質量的工件。
所以,如對筒式拋光裝置采用該工件支承裝置,則可提高每個筒式拋光操作所達到的工作效率。
另外,如工件支承臂在水平方向轉動,則工件可易于定位在拋光介質容納器的適當位置。
此外,如工件支承臂可在軸向作前后移動,則當工件在工件支承臂上裝卸時,可移到低的位置。因此,可更容易地在工件支承臂上裝卸工件。
順便說一下,如對顆粒或小塊形式的拋光介質采用軟材料,如海綿,橡皮,軟塑料之類,則可以高效率實施精拋光步驟。此外,可把軟材料包在硬顆粒或硬小塊上,以容許它用作拋光介質。
根據本發明的第九發明,筒式拋光裝置用的工件支承裝置構造是這樣的該裝置包括一個具有容納拋光介質的拋光介質容納器和一個工件支承臂,拋光介質容納器包括一個上端開口,工件支承臂安放在相對于轉軸的曲折位置上,工件支承臂可自拋光介質容納器在180°范圍內繞轉軸作轉動,當工件支承臂位于拋光介質容納器一側時,工件支承臂的前端部分在向前方向上呈現向下傾斜狀態。因此,當工件支承臂繞轉軸轉動到位于拋光介質容納器的相反一側時,可易于在工件支承臂上裝卸于工件支承臂前端部分安裝的工件。此外,當工件支承臂繞轉軸轉動到位于拋光介質容納器一側時,工件支承臂在向前方向上呈現向下傾斜狀態,由此工件插入拋光介質容納器所容納的拋光介質中,使得工件可經受筒式拋光。
因而,如對筒式拋光裝置采用該工件支承裝置,在工件支承臂上可易于裝卸每個具有大質量的工件。因此,可提高筒式拋光操作達到的工作效率。
此外,如工件支承臂可在軸向作前后移動,則當每個工件在工件支承臂上裝卸時,可移到低的位置。因此,可更容易地在工件支承臂上裝卸工件。
另外,如工件支承臂相對于轉軸的曲折角度可作調節,則可相應于工件來調節拋光效率,此外,可相應于操作人員來調節為工件支承臂上裝卸工件所設定的工件支承臂高度。
圖1為方塊圖,表示按本發明的第一發明實施濕式拋光方法的一系列步驟。
圖2為透視圖,表示按本發明的第一發明的濕式拋光裝置。
圖3為正剖視圖,表示按第五常規技術工作的拋光裝置。
圖4為正剖視圖,表示按本發明的第五發明工作的拋光裝置。
圖5為局部剖視圖,表示按本發明的第五發明工作的拋光裝置。
圖6為剖視圖,表示按本發明的第六發明工作的拋光裝置。
圖7為剖視圖,表示按本發明的第七發明第一實施例工作的筒式拋光裝置。
圖8為剖視圖,表示按本發明的第七發明第二實施例工作的筒式拋光裝置。
圖9為剖視圖,表示按本發明的第八發明工作的筒式拋光裝置用的工件支承裝置。
圖10為透視圖,表示按本發明的第九發明實施例工作的筒式拋光裝置用的工件支承組件。
圖11為透視圖,表示圖10中筒式拋光裝置呈現的裝卸狀態。
圖12為說明用的插圖,表示圖10中工件支承組件上工件支承臂所用的前后移動機構。
圖13為說明用的插圖,表示圖10中工件支承組件上反向板所用的轉動機構。
以下將參照所推薦實施例的附圖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第一發明的實施例圖1表示按本發明實施的一個濕式拋光方法實施例。該拋光方法由一系列濕式拋光步驟來實施。
步驟A代表粗拋光步驟,步驟B代表精拋光步驟,以及步驟C代表最終精拋光步驟。
該步驟A、B和C可參照圖2說明如下。圖中,參考號101表示支承板,參考號111表示沿支承板軸線布置的支承軸。采用適當裝置(圖中未示)使支承板101沿箭頭所指方向繞支承軸111轉動。參考字母W表示一個板狀工件,該板狀工件放在支承板101的上表面。在圖示情形,工件W作為待拋光表面(以下稱為拋光面)。
其次,參考號102表示第一轉動驅動組件,該第一轉動驅動組件102包括一個馬達之類的驅動電源。參考號121表示一個轉動軸,該轉動軸121布置在轉動驅動組件102中并自它向外伸出。依靠上述馬達之類使轉動軸121繞軸線轉動。參考號122表示第一拋光輪,該第一拋光輪122固定安裝在轉動軸121的最前端。第一拋光輪122在轉動時用于拋光工件W,其拋光面1221與拋光輪122的底面一致。此時,在轉動拋光輪122的拋光面和工件W的拋光面之間送進拋光液。在實施最終精拋光步驟C時,采用的拋光液是堿性液。相反,在實施除步驟C以外的步驟,即粗拋光步驟A和精拋光步驟B時,拋光液是酸性液。
此外,參考號103表示第二轉動驅動組件,與第一轉動驅動組件102相同,該第二轉動驅動組件103包括一個馬達之類的驅動電源。參考號131表示一個轉動軸,依靠上述馬達之類使該轉動軸131繞軸線轉動。參考號132表示第二拋光輪,該第二拋光輪132固定安裝在轉動軸131的最前端。第二拋光輪132用于拋光工件W,其拋光面1321與拋光輪132的底面一致。同時,在轉動拋光輪132的拋光面和工件W的拋光面之間送進拋光液。由于用于第二拋光輪132的拋光液與第一拋光輪122的拋光液相同,為了簡化,這里略去重復的說明。
順便說一下,由于第一拋光輪122和第二拋光輪132相互反向轉動,工件W的拋光面在往復方向上經受拋光。
第二發明的實施例以下參照實施例來說明第二發明,假設用一個鋁輪作為工件。
首先,鋁輪在約80℃溫度的熱水中加熱,然后采用常規方法經受干拋光。其后,鋁輪經受濕拋光,同時保持約30℃溫度的工作狀態。
在拋光操作完成后,采用常規的噴鍍方法對鋁輪進行噴鍍。對鋁輪可采用任何方式的噴鍍,如噴鍍鉻、噴鍍鈦等。應注意噴鍍形成的膜厚通常保持在約0.1μm到0.2μm的范圍內。當采用噴鍍代替常規的鍍鉻時,不需要進行廢液處理,這在采用常規電鍍方法時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可提高電鍍操作的效率。
第三發明的實施例作為例子,可采用車輛之類所用的鋁輪作為實行第三發明的工件。然而,在涉及第三發明的工件概念時,第三發明并不限于用鋁輪作為工件,而是所有可采用的產品。
通常,在第三發明中采用濕式拋光方法或干式拋光方法作為拋光方法,它是在存在拋光介質下對工件的拋光面作拋光。此時,實行第三發明的拋光器數目可以僅限于一個。或者,也可采用多個拋光器來實行第三發明。順便說一下,可把拋光輪作為代表拋光器的一個例子。
為了進行第三發明的實施例,可采用常規的濕式拋光方法或干式拋光方法來實施本發明的濕式拋光方法或干式拋光方法,其中,在工件拋光面與拋光輪的工作面之間存在拋光介質情況下,工件表面經受拋光。
此外,為了實施第三發明,可采用任何方式的筒式拋光方法,如液體筒式拋光方法,振動筒式拋光方法等作為筒式拋光方法。另外,任何常用的拋光介質,如陶瓷顆粒等均作為拋光介質。
此外,作為干式拋光步驟的初始步驟的筒式拋光操作,可以用作所謂的粗拋光操作。
此外,作為濕式拋光步驟的初始步驟的筒式拋光操作,具有與干式拋光操作情形相同的工作效果,所以,它可以用作所謂的中間拋光步驟。
另外,作為濕式拋光步驟的最后步驟的筒式拋光操作,具有與濕式拋光操作情形相同的工作交率,所以,它可以用作所謂的精拋光步驟。
第四發明的實施例作為例子,可采用車輛之類所用的鋁輪作為實行第四發明的工件。然而,在涉及工件概念時,第四發明并不限于鋁輪,而是所有形式的產品。
為了實行第四發明,可采用常規的濕式拋光方法作為本發明的濕式拋光方法,其中,在工件拋光面與拋光器的工作面之間存在拋光介質情況下,工件表面經受拋光。此時,拋光器數目可限于一個,但多個拋光器也可用于實行第四發明。此外,常用的拋光液可用作本發明的拋光液。
為了保證工件的拋光面保持在真空氣氛中,推薦把整個拋光裝置用殼體之類罩住,然后,驅動一個真空泵使殼體內部抽空,以達到所希望的真空狀態。或者,僅在工件的拋光面上罩以上述形式的殼體。
此外,為了保證工件的拋光面保持在氮氣氣氛中,使殼體內部充以氮氣就足夠了。
順便說一下,可用注射方式把氮氣送到工件的拋光表面上,以代替用上述形式的殼體罩住工件拋光面,并在其內部充氮氣的方法。
第五發明的實施例圖4表示了按第五發明實施例構成的拋光裝置。圖中,參考字母W表示用于車輛之類的輪子,該輪子相應于第五發明的工件。驅動適當的裝置(圖中未示),用于車輛之類的輪子W可繞軸線O轉動。
參考號510表示一對軸,該軸510布置在用于車輛之類的輪子W的上面。驅動適當的驅動裝置(圖中未示),軸510可繞軸線轉動。此外,軸510可沿如圖的軸向或寬度方向作前后移動。另外,它們可在短行程內振動。此外,軸510可以它們的底部作支點,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作轉動。
圖中,參考號511表示一對小直徑部分,該小直徑部分511形成在軸510的前端處。此外,參考號512表示一對螺桿部分。緊固螺母540與螺桿部分512螺接。緊固螺母540的作用在后面說明。參考號520表示一對拋光輪,通過小直徑部分511插入該拋光輪520。拋光輪520用作常規的拋光輪,在輪轂部分521的相對兩端,整體形成法蘭部分522和523,因而可在法蘭部分522和523之間夾住圓盤狀的拋光輪524。
參考號550表示一對防脫離銷(相應于第五發明中的“防脫離件”),該防脫離銷550裝配在軸510上形成的小直徑部分511的最前端。防脫離銷550用于防止拋光輪520從軸510的小直徑部分511上脫離。
當緊固螺母540在朝著拋光輪520方向擰動時,拋光輪520被牢牢地緊固,另外并用防脫離銷550來固定。
如法蘭部分523的中心區形成凹進輪廓,如圖5所示,防脫離銷550可容納在凹進區5231(相應于發明五中的“直徑放大區”)中,由此可使拋光輪520的前端表面(外表面)與軸510的前端相一致。因此,可易于達到每個拋光操作,并且更易確定拋光輪520要對于車輛用輪子W的位置。
順便說一下,軸510可在正方向和反方向作間歇性的轉動(相對于車輛用輪子W繞軸線O的轉動)。
第六發明的實施例圖6中,參考號610表示用于筒式拋光裝置6A的拋光介質容納器。拋光介質(顆粒料)620容納在拋光介質容納器610中。順便說一下,任何形式的常用拋光介質,如陶瓷顆粒等均可用作拋光介質620。
參考號611表示在拋光介質容納器610上端形成的上端開口,通過上端開口611使拋光介質容納器610內部與大氣相通。
參考號612表示在拋光介質容納器610底部形成的拋光介質送進口。通過拋光介質送進口612,使容納在拋光介質容納器610中的拋光介質620自然落下。當拋光介質620愈來愈多地離開拋光介質容納器610時,此時落下拋光介質產生的壓強逐漸減小。
參考號630表示一個導向套,導向套630自外面與拋光介質容納器610的底部配合成這樣狀態使導向套可以轉動。此外,參考號631表示一個喇叭形的套,該喇叭形套631布置在導向套630的下端,以構成導向套630的一部分。導向套630的作用將在后面說明。
參考字母W表示用于車輛之類的輪子(相應于第六發明中的“工件”),輪子W容納在喇叭形套631內部,其間無顯著的間隙存在。順便說一下,當用于車輛之類的輪子W轉動時,包括喇叭形套631在內的導向套630作整體的轉動和振動。
當拋光介質620自粒狀介質容納器610中自然落下,同時用于車輛之類的輪子W作振動狀的轉動時,通過與輪子W無顯著間隙的導向套630,拋光介質620連續地到達輪子W表面。其后,拋光介質620通過許多孔651和652朝下方排出,同時輪了W表面經受拋光。
如上所述,當拋光介質620愈來愈多地離開拋光介質容納器610時,作用在用于車輛之類的輪子W上的送進壓強逐漸減小。因此,在高送進壓強作用在輪子W表面上的初始時期,可拋光輪子表面,而與每個拋光操作所用拋光介質的單個品種無關。此外,當拋光介質620產生的送進壓強逐漸減小時,對于用于車輛之類的輪子W的表面可連續實施中間拋光步驟和精拋光步驟。
當拋光介質620完全排出到用于車輛之類的輪子W的下面區域時,即拋光介質容納器610內部變空時,拋光介質620再回到拋光介質容納器610中。然后,拋光介質620可重復地用于連續實施粗拋光步驟,中間拋光步驟和精拋光步驟。
第七發明的實施例圖7表示了按第七發明的第一個實施例構成的筒式拋光裝置。
在圖7中,參考號710表示用于筒式拋光裝置7A的拋光介質容納器。拋光介質(顆粒料)720容納在拋光介質容納器710中。順便說一下,任何形式的常用拋光介質,如陶瓷顆粒等均可用作拋光介質720。
參考號711表示在拋光介質容納器710上端形成的上端開口,通過上端開口711使拋光介質容納器710內部與大氣相通。
參考號712表示拋光介質送進口,該拋光介質送進口712形成在拋光介質容納器710的底部。通過拋光介質送進口712,使容納在拋光介質容納器710中的拋光介質720自然落下。當拋光介質720愈來愈多地離開拋光介質容納器710時,下落拋光介質720產生的壓強逐漸減小。
參考號730表示一個導向套,該導向套730與拋光介質容納器710的底部配合成這樣狀態使導向套730可以轉動。此外,參考號731表示一個喇叭形的套,該喇叭形套布置在導向套730的下部,構成導向套730的一部分。導向套730的作用將在后面說明。
參考字母W表示用于車輛之類的輪子(相應于第七發明中的“工件”),該輪子W可繞軸線O轉動,同時它作振動。順便說一下,當輪子W轉動時,包括喇叭形套731在內的導向套730作振動狀的轉動。
當拋光介質720自拋光介質容納器710中自然落向輪子W的表面,同時該輪子W作振動狀的轉動時,通過導向套730(拋光介質容納器710與導向套730之間無顯著的間隙)拋光介質720連續地到達輪子W表面。拋光介質720通過許多孔751和752朝下方排出。
順便說一下,如上所述,當拋光介質720愈來愈多地離開拋光介質容納器710時,送到輪子W上的拋光介質720產生的送進壓強減小。因此,即使采用單個品種的拋光介質,輪子W表面可經受粗拋光,另外,輪子W的表面可連續經受中間拋光和精拋光。
當拋光介質720完全排出到輪子W的下面區域之后,即拋光介質容納器710內部變空之后,采用適當裝置(圖中未示)使拋光介質720再回到拋光介質容納器710中。然后,輪子W再連續經受粗拋光,中間拋光和精拋光。添加壓縮空氣或水使拋光介質720受壓縮空氣或水的壓縮,可改變每個拋光操作達到的實際程度。
在筒式拋光操作完成之后,對輪子W進行表面處理,如涂覆,電鍍,鋁氧化膜處理等。所有現有的常用表面處理工藝均可用于進行上述表面處理。
按第七發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由于拋光介質到工件表面的送進屬于拋光介質的自然下落,所以產生的噪音極小,另外,能量消耗可減到最少。
此外,按第七發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由于導向套布置在拋光介質容納器的送進口與工件表面之間,可達到拋光介質向工件的送進而無任何損失。
另外,如可采用適當裝置(圖中未示)壓縮拋光介質容納器中的拋光介質,可改變工件完成的每個拋光操作達到的實際程度。
圖8表示了按本發明的第二個實施例構成的筒式拋光裝置。
在圖8中,參考號7B表示一個筒式拋光裝置,參考號760表示驅動筒式拋光裝置7B的驅動段。參考號761表示圓柱形拋光介質容納器,該拋光介質容納器761安裝在驅動段760上。啟動驅動段760,拋光介質容納器761可在周向繞驅動段760的軸線作轉動。參考號762表示拋光介質,該拋光介質容納在拋光介質容納器761中。所有常用的拋光介質,如陶瓷顆粒之類均可用作拋光介質762。順便說一下,可按濕式拋光工藝或干式拋光工藝實施拋光方法。
參考號763表示在拋光介質容納器上端形成的上端開口,通過上端開口763把工件W插入拋光介質762中。
其次,參考號770表示與驅動段760組合的基板,參考號771表示在基板770上豎立的支柱。支柱771向上伸出,達到拋光介質容納器761的最上端。
參考號780表示一個連接托架,該托架780布置成可在支柱771上擺動。特別是,連接托架780可沿垂直平面繞O點擺動。參考號790表示支承臺,該支承臺790通過轉動裝置781安裝在連接托架780上。因此,支承臺790可與連接托架780一起沿垂直平面擺動,另外,驅動轉動裝置781可使支承臺790繞軸線P轉動或擺動。
參考號791表示一個支承件,該支承件791布置在支承臺790上,可在前后方向移動。此外,參考號792表示一個支承臂,該支承臂792與支承件791相配,可相對于支承件791沿前后方向移動。應注意到支承臂792的前后方向與支承件791的前后方向一致。參考字母W表示工件(用于車輛的鋁輪),該工件W通過空氣夾頭793安裝在支承臂792的最前端,從而使工件W插入拋光介質容納器761的拋光介質762中。
以下說明按上述方式構成的拋光裝置的操作情形。
首先,如假想線(單點點劃線)所示,支承臂792安裝得使支承臂792的最前端位于支承件791的正上方。然后,該支承臂792向下后退。在保持上述狀態時,啟動空氣夾頭793,把用于車輛之類的工件W裝在支承臂792的最前端,從而借助空氣夾頭793把工件W牢固地裝在支承臂792上。然后,如假想線(雙點點劃線)所示,使支承臂792沿向上方向伸出。接著,如實線所示,使支承臂792與支承臺790一起沿垂直平面繞O點擺動,從而使工件W插入保持流動狀態的拋光介質762中。順便說一下,當工件W插入拋光介質762時,支承臂792在保持擺動狀態下可作不連續的移動。在完成拋光操作后,使支承臂792與支承件791和支承臺790一起沿垂直平面繞O點作反方向擺動,支承臂792保持在豎直狀態,其最前端位于支承件791的正上方,如假想線(雙點點劃線)所示,然后,支承臂792向下移動到如假想線(單點點劃線)所示的狀態。當保持上述狀態時,輪子W從支承臂792的最前端上脫離。接著,重復上述操作步驟。
順便說一下,如用顆粒或小塊形式的軟材料,如海棉,橡皮,軟塑料等作為用于拋光裝置7B的拋光材料,則可高效率地完成每個精拋光操作。順便說一下,可在每個硬顆粒或硬小塊表面上包以軟材料,使它可用作該類拋光介質。
在完成筒式拋光操作后,對工件W進行表面處理,如涂覆,電鍍,鋁氧化膜處理。在上述表面處理方法中可包括所有種類的常用表面處理。
實施第七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所用的工件W可以預先經過表面處理,或者,也可以是未經任何表面處理的工件。
第八發明的實施例圖9表示按第八發明實施例構成的筒式拋光裝置所用的工件支承組件。
在圖9中,參考號8B表示一個筒式拋光裝置,參考號860表示驅動筒式拋光裝置8B的驅動段。參考號861表示圓柱形拋光介質容納器,該拋光介質容納器861安裝在驅動段860上。啟動驅動段860,拋光介質容納器861可在周向繞驅動段860的軸線作轉動。參考號862表示拋光介質,該拋光介質862容納在拋光介質容納器861中。所有常用的拋光介質,如陶瓷顆粒之類均可用作拋光介質862。此外,對于拋光方法可用濕式拋光工藝,或者,也可用干式拋光工藝。
參考號863表示在拋光介質容納器上端形成的上端開口,通過上端開口863把工件W(用于車輛之類的鋁輪,它將在后面說明)插入拋光介質862中。
其次,參考號870表示與驅動段860組合的基板,參考號871表示在基板870上豎立的支柱。支柱871向上伸出,達到拋光介質容納器861的最上端。
參考號880表示一個連接托架,該托架880布置成可在支柱871上擺動。特別是,連接托架880可沿垂直平面繞O點擺動。參考號890表示支承臺,該支承臺890通過轉動裝置881安裝在連接托架880上。按該構造,支承臺890可與連接托架880一起沿垂直平面擺動,另外,驅動轉動裝置881可使支承臺890繞軸線P轉動或擺動。
參考號891表示一個支承件,該支承件891布置在支承臺890上,可在前后方向移動。此外,參考號892表示一個支承臂,該支承臂892與支承件891相配,使它可沿前后方向移動。參考字母W表示工件(用于車輛之類的鋁輪),該工件W通過空氣夾頭893安裝在支承臂892的最前端,從而使工件W插入拋光介質容納器861的拋光介質862中。
以下說明按上述方式構成的拋光裝置的操作情形。
首先,如假想線(單點點劃線)所示,支承臂892安裝得使它的上端位于支承件891的正上方。然后,它向下后退。在保持上述狀態下,借助空氣夾頭893把輪子W牢固地裝在支承臂892的上端。然后,如假想線(雙點點劃線)所示,使支承臂892沿向上方向伸出。然后如實線所示,使支承臂892與支承件891和支承臺890一起沿垂直平面繞O點擺動,從而使輪子W插入在拋光介質容納器861內保持流動狀態的拋光介質862中。順便說一下,當輪子W插入拋光介質862時,支承臂892可在振動狀態下作不連續的移動。在完成拋光操作后,使支承臂892與支承臺890一起沿垂直平面繞O點作反方向擺動,然后,如假想線(雙點點劃線)所示,支承臂892保持在這樣位置支承臂892的最前端位于支承件891的正上方,然后,支承臂892向下后退到如假想線(單點點劃線)所示的狀態。當保持上述狀態時,輪子W從支承臂892的最前端上脫離。接著,重復上述操作步驟。
順便說一下,如用如海綿,橡皮,軟塑料之類的軟材料作為用于拋光裝置8B的拋光材料,則可高效率地完成每個精拋光操作。順便說一下,可在每個硬顆粒或硬小塊表面上包以軟材料,使有包覆層的硬顆粒或硬小塊可用作上述形式的拋光介質。
在完成筒式拋光操作后,可進行表面處理,如涂覆,電鍍,鋁氧化膜處理等。在上述表面處理方法中可包括所有種類的常用表面處理。
第九發明的實施例圖10是一個透視圖,它表示按第九發明實施例構成的用于筒式拋光裝置的工件支承組件,其中工件處于拋光狀態,圖11是一個透視圖,它表示在筒式拋光裝置中工件的裝卸狀態,圖12是一個說明用的視圖,表示在工件支承組件中工件支承臂的前后移動機構,圖13是一個說明用的視圖,表示在工件支承組件中反向板的轉動機構。
在圖10和圖11中,參考號9B表示筒式拋光裝置,參考號910表示筒式拋光裝置9B的底板。參考號920表示拋光介質容納器,該拋光介質容納器920裝在底板910上。拋光介質容納器920設計成具有圓柱形狀,因而可啟動適當的驅動裝置(圖中未示)使它沿周向繞其軸線轉動。參考號921表示拋光介質,該拋光介質921容納在拋光介質容納器920中。可采用如陶瓷顆粒之類的所有常用材料。順便說一下,可用濕式拋光工藝來實施拋光方法,或者,也可用干式拋光工藝來實施拋光方法。
參考號922表示在拋光介質容納器920上端形成的上端開口,通過上端開口922把后面將說明的工件(用于車輛之類的鋁輪)W插入拋光介質921中。
其次,參考號911表示一個支承框架,該支承框架豎立在底板910上。使該支承框架911向上伸出,達到拋光介質容納器920的最上端。
參考號930表示一個反向板,該反向板930通過轉軸931裝到支承框架911上。根據轉軸931的轉動,該反向板930可在約180°范圍(即在圖10所示狀態和圖11所示狀態之間的范圍)內轉動。此外,如圖13所示,第一驅動馬達932裝在支承框架911上。當馬達932的轉動力以減速狀態減小時,通過V形皮帶934把上述轉動力從第一驅動馬達932的轉動力以減速狀態減小時,通過V形皮帶934把上述轉動力從第一驅動馬達932的帶輪933傳到轉軸931的帶輪935,由此可在約180°范圍內作往復轉動。
參考號940表示一個支承臺,通過一對托架941把該支承臺940固定在反向板930上。該支承臺940以向前傾斜的狀態裝在支承框架911上(假定工件支承臂960的前端一側代表向前方向)。應注意,支承臺940的傾斜角度可以調節。
下一步,滑板950布置在支承臺940的背面,從而使它沿支承臺940的傾斜面作前/后移動。啟動螺桿/螺母機構951,該滑板950可相對于支承臺940作前后移動。順便說一下,參考號9511表示布置在支承臺940背面的螺桿/螺母機構951中的螺桿部分,參考號9512表示布置在滑板950上的一對螺母部分。當驅動第二驅動馬達952時,使螺桿部分9511轉動,由于螺桿部分9511與螺母部分9512的螺紋接合,螺母部分9512即滑板950沿前后方向移動。
再參照圖10和圖11,參考號960表示工件支承臂,并如圖12所示,使該工件支承臂960自滑板950伸出。借助空氣夾頭(圖中未示)把工件(用于車輛之類的鋁輪)W裝在工件支承臂960的最前端,因而工件W插入拋光介質容納器920的拋光介質921中。此外,第三驅動馬達961裝在滑板950上。在減速狀態下第三驅動馬達961的轉動力傳到工件支承臂960上,可使工件支承臂960繞其軸線轉動。順便說一下,工件支承臂960可沿正方向和反方向作間歇性轉動。
拋光裝置的操作說明如下。
首先,如圖11所示,驅動第一驅動馬達932使轉軸931轉動,使反向板930位于拋光介質容納器920之外(由圖13中假想線代表的狀態)。此時,工件支承臂960的前端部分呈向上傾斜狀態。當保持該狀態時,操作人員把工件W放在支承臂960的最前端,使它固定在支承臂960上。
然后,驅動第一驅動馬達932使轉軸931轉動,使反向板930位于拋光介質容納器920之內,由此輪子W插入拋光介質容納器920內處于流動狀態的拋光介質中。順便說一下,當輪子W以插入狀態保持在拋光介質921中時,工件支承臂960可以振動狀態作間歇移動。在完成拋光操作后,驅動第一驅動馬達932使轉軸931轉動,使反向板930位于拋光介質容納器920之外。此時,工件支承臂960的前端部分呈向上傾斜狀態。當保持該狀態時,操作人員把工件W從工件支承臂960上脫離,然后,把下一個工件W放到工件支承臂960上,以使下一個工件固定在工件支承臂960上。
順便說一下,如用如海綿,橡皮,軟塑料之類的軟材料作為用于拋光裝置9B的拋光材料,則可高效率地完成每個精拋光操作。此外,可在每個硬顆粒或硬小塊表面上包以軟材料,有包覆層的硬顆粒或硬小塊可用作上述形式的拋光介質。
在完成筒式拋光操作后,可進行表面處理,如涂覆,電鍍,鋁氧化膜處理等。在表面處理方法中可包括所有種類的常用表面處理。
盡管上面根據第一到第八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應注意到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而在不超出以下所附權利要求所規定的本發明范圍下,可作各種變化或修改。
權利要求
1.采用一系列濕式拋光步驟來實施濕式拋光工藝的一個方法,其中,在堿性拋光液中實施上述許多拋光步驟中的最后拋光步驟,在其它酸性拋光液中實施在上述最后拋光步驟之前所作的其余拋光步驟。
2.進行噴鍍的一個方法,其中,在工件經受干拋光之后再經受濕拋光,然后,對上述待拋光工件的表面進行上述噴鍍。
3.一個拋光工件的方法,其中,在上述待拋光工件表面經受筒式拋光之后,上述工件經受干拋光,然后,上述工件經受濕拋光。
4.一個拋光工件的方法,其中,在上述待拋光工件表面經受筒式拋光之后,上述工件經受干拋光,然后,上述工件經受筒式拋光,接著,上述工件經受濕拋光。
5.一個拋光工件的方法,其中,在上述待拋光工件表面經受筒式拋光之后,上述工件經受干拋光,然后,上述工件經受筒式拋光,接著,上述工件經受濕拋光,最后,上述工件經受筒式拋光。
6.一個實施濕式拋光工藝的方法,借助拋光輪使工件經受拋光,同時在轉動拋光光輪與上述待拋光工件表面之間送進拋光液,其中,在上述濕式拋光工藝中,上述工件于真空或氮氣氣氛中作拋光。
7.一個實施濕式拋光工藝的方法,借助拋光輪使工件經受拋光,同時在上述拋光輪與上述待拋光工件表面之間送進拋光液,其中,上述工件的上述表面經受拋光,同時把氮氣送到上述待拋光工件的上述表面。
8.一個拋光工件的裝置,此時一個軸與拋光輪相配合,然后,上述軸繞上述軸的軸線轉動,其中,一個防脫離件安放在上述軸的最前端,上述拋光輪的外側與上述防脫離件相接觸,一個緊固螺母與上述拋光輪內側相螺接,沿上述軸擰動上述螺母,使上述拋光輪固緊在上述軸上。
9.如權利要求8中的拋光工件的裝置,其中,在上述拋光輪外側軸孔周圍,形成一個直徑放大部分,因而使上述防脫離件容納在上述直徑放大部分中。
10.一種在筒中拋光工件的裝置,其中,上述裝置包括一個具有容納拋光介質的拋光介質容納器和一個適應振動的工件,上述拋光介質容納器包括一個上端開口,在上述上端開口的底部形成一個拋光介質送進口,上述工件位于上述拋光介質送進口之下,當上述工件振動時上述拋光介質可連續地送到上述工件的表面。
11.如權利要求10中的在筒中拋光工件的裝置,其中,在上述拋光介質容納器的上述拋光介質送進口與上述工件的表面之間,有一個導向套。
12.如權利要求11中的在筒中拋光工件的裝置,其中,上述導向套與上述工件一起振動。
13.如權利要求11或12中的在筒中拋光工件的裝置,其中,可用適當的裝置壓縮在上述拋光介質容納器中容納的上述拋光介質。
14.一個進行表面處理的方法,其中,在上述表面處理之前或之后工件經受筒式拋光,然后再進行上述表面處理。
15.如權利要求14中的進行表面處理的方法,其中,采用筒式拋光裝置進行筒式拋光,該裝置包括一個具有容納拋光介質的拋光介質容納器和一個適應振動的工件,上述拋光介質容納器包括一個上端開口,在上述拋光介質容納器的底部形成一個拋光介質送進口,上述工件位于上述拋光介質送進口之下,當上述工件振動時,容納在上述拋光介質容納器內的上述拋光介質可連續地送到上述工件的表面。
16.如權利要求14中的進行表面處理的方法,其中,采用筒式拋光裝置進行筒式拋光,該裝置包括一個具有容納拋光介質的拋光介質容納器和一個工件支承臂,上述拋光介質容納器包括一個上端開口,上述工件支承臂可在上述拋光介質容納器規定的范圍內,自上述上端開口的大致正上方位置,沿垂直平面作振動。
17.如權利要求16中的進行表面處理的方法,其中,上述工件支承臂可在水平方向作轉動。
18.如權利要求16或17中的進行表面處理的方法,其中,上述工件支承臂可在軸向作前后移動。
19.如權利要求14到18中的進行表面處理的方法,其中,上述表面處理是涂覆。
20.如權利要求14到18中的進行表面處理的方法,其中,上述表面處理是電鍍。
21.如權利要求14到18中的進行表面處理的方法,其中,上述表面處理是鋁氧化膜處理。
22.如權利要求14到21中任何一個的進行表面處理的方法,其中,上述工件是用于車輛之類的輪子。
23.一種筒式拋光裝置中支承工件的裝置,其中,上述裝置包括一個具有容納拋光介質的拋光介質容納器和一個工件支承臂,上述拋光介質容納器包括一個上端開口,在拋光介質容納器規定的范圍內,上述工件支承臂可自上述上端開口的大致正上方位置,沿垂直平面內轉動。
24.如權利要求23中的支承工件的裝置,其中,上述工件支承臂可沿水平方向作轉動。
25.如權利要求23或24中的支承工件的裝置,其中,上述工件支承臂可沿軸向作前后移動。
26.一種用于拋光裝置的拋光介質,其中,上述拋光介質由軟材料的顆粒或上述軟材料的小塊組成。
27.筒式拋光裝置中支承工件的一個裝置,其中,上述裝置包括一個具有容納拋光介質的拋光介質容納器和一個工件支承臂,上述拋光介質容納器包括一個上端開口,上述工件支承臂安放在相對于轉軸的曲折位置上,上述工件支承臂可自上述拋光介質容納器在180°范圍內繞轉軸作轉動,當上述工件支承臂位于拋光介質容納器一側時,上述工件支承臂的前端部分在向前方向上呈向下傾斜狀態。
28.如權利要求27中的筒式拋光裝置中的支承工件裝置,其中,上述工件支承臂可沿軸向作前后移動。
29.如權利要求27或28中的筒式拋光裝置中的支承工件裝置,其中,上述工件支承臂相對于上述轉軸的曲折角度可以調節。
全文摘要
一個濕式拋光方法是這樣實施的:在堿性拋光液中進行最后的拋光步驟,在其它酸性拋光液中進行其余的拋光步驟。一個工件拋光裝置是這樣構成的:一個防脫離件安放在工件軸的最外端,拋光輪的外側與防脫離件相接觸,一個緊固螺母與拋光輪螺紋連接,由于緊固螺母沿軸的擰動使拋光輪固定。此外,一個表面處理方法是這樣實施的:在表面處理之前或之后工件經受筒式拋光,其后進行每個表面處理。另外,一個工件支承裝置包括一個具有容納拋光介質的拋光介質容納器和一個工件支承臂。此外,拋光裝置采用的拋光介質由軟材料顆粒或軟材料小塊組成。
文檔編號B24B57/00GK1184018SQ9712294
公開日1998年6月10日 申請日期1997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1996年11月27日
發明者川崎修司, 松下彰孝 申請人:川崎修司, 松下彰孝, Bbf山手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