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連續鑄模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鑄造設備制造領域。
目前的鑄造工藝,一般采用鑄模成型→冷卻→脫模的常規方式,將澆鑄、冷卻、脫模在不同的工藝上分別完成。這種方式對于大型鑄件是必要的,但對于小型鑄件,(澆鑄量小,散熱速度較快且較均勻)就顯得過于緩慢費工了。尤其是對于一些澆鑄脫模后還需進一步軋制成型的胚件,如果能合理控制澆鑄→脫模的速度,使脫模的胚件仍能保持在合理的軋制溫度范圍,就能達到生產效率高、節能效果好的良好效果,而這些是現有技術無法以簡單的方式實現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連續鑄模機,應用在小型鑄件的生產上,使之具有鑄模與脫模連續一氣完成,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耗的效果。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的設計實現的。由鑄模和傳送機構組成的連續鑄模機,傳送機構由二豎向設置的同向同步轉動的傳送帶構成,鑄模以半模的形式對稱等距地分置于二傳送帶上。
采用了如上的設計后,分置在二傳送帶上的一對半模在傳送帶的一端相互扣合組成的鑄模時,在鑄模機的該端向鑄模澆入鋼水,在鑄模機的另一端就自動脫模,得到胚件。鑄模和脫模操作在本發明設備上連續一氣完成,提高了生產效率。對于需進一步軋制的胚件,只需控制好使脫模溫度,使脫模胚件處于其軋制溫度范圍內,即可進一步完成軋制,實現連鑄連軋,取得良好的節能效果。
如下。
圖1是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圖。
圖2是鑄模半模與傳送特連接結構圖。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作進一步的詳述。
在圖1中可看到,傳送機構由二豎向設置的同向同步轉動的傳送帶1、2組成,傳送帶的基本結構可做成常規的多種形式,可為由驅動輪3、4、5、6、7、8驅動的履帶結構。鑄模以半模(如9)的形式對稱等距地分置于傳送帶1、2上。傳送帶以箭頭的方向運轉時,兩對稱半模(如10、11)相對逐漸扣合,當兩半模運行至A位時,兩對稱半模完全扣合,此時(可在B位)澆鑄鋼水,裝有鋼水的鑄模在傳送帶上繼續運行,并逐漸冷卻,兩半模到C位時又逐漸分離,模內鑄胚落出,自動脫模。對于需進行連續軋制的鑄胚,只要控制好脫模時間,使鑄胚模溫度處于軋制溫度范圍即可。
為使半模之間能更好地扣合,各半模可通過鉸軸12與傳送帶間實現鉸接。
權利要求
1.一種連續鑄模機,由鑄模和傳送機構組成,其特征在于,傳送機構由二豎向設置的同向同步轉動的傳送帶構成,鑄模以半模的形式對稱等距地分置于二傳送帶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鑄模機,其特征在于,各半模通過鉸軸與傳送帶實現鉸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連續鑄模機,由鑄模和傳送機構組成,傳送機構由二豎向設置的同向同步轉動的傳送帶1、2構成,鑄模以半模的形式對稱等距地分置于二傳送帶上。本發明將鑄模和脫模工藝連續完成,可用于小型異型或普通鑄件生產,尤其適合于小型鑄件的連鑄連軋生產工藝之中,生產效率高,節能效果好。
文檔編號B22D9/00GK1186007SQ96117739
公開日1998年7月1日 申請日期1996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1996年10月10日
發明者張友富 申請人:張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