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三次結晶電工鋼的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工鋼材料的生產工藝方法。
電工鋼是電力工業和自動控制工業中的一種主要的磁性材料,由于電工鋼容易生產加工,成本低,產量大,而被廣泛應用。但電工鋼的主要不足在于它的能耗較大。如何降低電工鋼的損耗,一直是世界各國搞磁性材料的研究人員主要的攻關指標,尤其是70年代未,鐵基非晶態材料問世之后,由于它電阻率高,損耗低,是電工鋼材料損耗的2/3,而與電工鋼產生激烈的競爭,但鐵基非晶態材料由于生產工藝所限產量不可能大,鋼板的幅面也遠遠小于電工鋼。因此降低電工鋼的損耗已成為電工鋼科技人員的主要攻關課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產低耗的電工鋼的生產方法。
本發明的生產工藝按如下步驟完成將取向或無取向電工鋼板經過二次再結晶或將有孕育二次再結晶的有利織構的電工鋼板,再進一步進行60—80%變形比的冷加工獲得0.06~0.12mm厚的鋼板,在普通的真空爐或惰性氣體或氫氣保護氣氛中進行熱處理,使鋼板在3~10分鐘內達到或超過1150℃,保溫5~7小時。
采用本發明的生產工藝所制得的電工鋼晶粒直徑為0.4~4mm,磁性能達到B8在1.96~1.98T之間,P13/50=0.27~0.37w/Kg,P17/50=0.5~0.87W/kg,測定1200℃×5h的織構如圖和表1所示,可看出,軋面{110}強度最高,在軋面上聚集了特高強度的<001>取向高斯織構可達25級。經研究認為二次再結晶組織經過破碎的{110}<001>取向晶粒,不經過一次和二次再結晶長大,而以{110}面的表面能為驅動力發生晶粒長大,這種{110}<001>取向晶粒的擇優長大稱為三次再結晶。從圖2可以看出晶粒在1~3mm之間,由圖3可以看出,晶粒內的晶粒取向基本上是按著軋制方向排列的。本發明的工藝方法產量大,與二次再結晶法相比,損耗降低了1/3。
附
圖1為0.1mm薄帶取向三次再結晶si-Fe合金1200℃×5h熱處理的織構圖;附圖2為金相照片(放大倍數1∶2);附圖3為500倍放大掃描電鏡照片。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一將取向3%Si-Fe合金0.3mm厚的二次再結晶,進行65%的冷加工,軋成0.1mm厚的薄板,在真空爐中經過5分鐘達到1200℃,保溫5小時,便獲得晶粒度1~3mm的三次再結晶電工鋼板。
實施例二將取向3%Si-Fe合金0.3mm厚的二次再結晶,進行70%的冷加工,軋成0.08mm厚的薄板,在爐中氫氣保護環境下,經過6分鐘達到1180℃,保溫6小時,便獲得晶粒度1~2.5mm的三次再結晶電工鋼板。
實施例三將取向3%Si-Fe合金0.3mm厚的二次再結晶,進行80%的冷加工,軋成0.06mm厚的薄板,在管式爐中惰性氣體的保護環境下,經過7分鐘達到1150℃,保溫7小時,便獲得晶粒度0.5~1.5mm的三次再結晶電工鋼板。
表1 三次再結晶樣品表面層織構的反極圖定量數據(1200℃×h熱處)
權利要求
1.三次結晶電工鋼的生產工藝,它是將取向或無取向電工鋼板經過二次再結晶或將有孕育二次再結晶的有利織構的電工鋼板,再進一步進行60—80%變形比的冷加工獲得0.06~0.12mm厚的鋼板,在普通的真空爐或惰性氣體或氫氣保護氣氛中進行熱處理,使鋼板在3~10分鐘內達到或超過1150℃,保溫5~7小時。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工鋼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將取向或無取向電工鋼板經過二次再結晶或將有孕育二次再結晶的有利織構的電工鋼板,再進一步進行60—80%變形比的冷加工獲得0.06~0.12mm厚的鋼板,在普通的真空爐或惰性氣體或氫氣保護氣氛中進行熱處理,使鋼板在4~8分鐘內達到1150℃以上,保溫5~6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電工鋼材料的生產工藝方法。將取向或無取向電工鋼板經過二次再結晶或將有孕育二次再結晶的有利織構的電工鋼板,再進一步進行冷加工獲得0.06~0.12mm厚的鋼板,在普通的真空爐或惰性氣體或氫氣保護氣氛中進行熱處理,使鋼板在3~10分鐘內達到或超過1150℃,保溫5~7小時。采用本發明的生產工藝所制得的電工鋼晶粒直徑為0.4~4mm,磁性能達到B8在1.96~1.98T之間,P
文檔編號C21D8/12GK1148092SQ9611544
公開日1997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1996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1996年7月11日
發明者劉桂蘭 申請人:東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