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具合金,尤其涉及一種高硬度模具銅合金,還涉及一種高硬度模具銅合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模具材料作為不銹鋼模具時的致命缺點是容易形成粘結瘤,粘結瘤的成因為微觀上板料與模具表面都是凹凸不平的粗鍵面,由于拉深過程中壓邊力較大,載荷由局部凸起部位承受單位壓力很大;又因板料與模具間產生相對運動以及板料的塑性變形產生熱能,使得潤滑膜粘度下降,強度降低;板料上凸起部位在高壓、瞬時高溫、受運動剪切作用下,潤滑膜破裂,板料與模具直接接觸,板料凸起部位被模具凸起部位刮下成為碎片推入模具凸起部位前方,如溫度足夠高,使得碎片軟化、熔化、枯焊在模具上,形成粘結瘤。粘結瘤一旦形成就很難脫落,且越粘越大,從而導致不銹鋼板料拉深產品表面留下嚴重劃痕。
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特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硬度模具銅合金,還提供一種高硬度模具銅合金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硬度模具銅合金,由以下組分組成:鋁、銅、錳、鉻、碳、鎳和鋅。
進一步的,其重量份計,分別為:
鋁1-3份;
銅70-80份;
錳6-10份;
鉻3-5份;
碳5-8份;
鎳1-3份;
鋅2-8份。
進一步的,一種高硬度模具銅合金的制備方法,其工藝步驟為:在燃燒爐中加入銅、錳和鉻,升溫至1200-1300℃,進行攪拌,然后降溫至1100-1150℃,加入鋁、鎳、鋅進行攪拌融化,最后加入碳,升溫至1200-1250℃進行燒鑄。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種模具銅合金的硬度較高,銅合金的摩擦系數小,磨損率低,大大延長了使用周期,硬度較高,不用拋光也不用熱處理,機械加工容易,減少工序節省時間,提高效益,同時制備方法簡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的限定。
實施例1
一種高硬度模具銅合金,由以下組分組成:鋁、銅、錳、鉻、碳、鎳和鋅,其重量份計,分別為:
鋁1份;
銅70份;
錳6份;
鉻3份;
碳5份;
鎳1份;
鋅2份。
一種高硬度模具銅合金的制備方法,其工藝步驟為:在燃燒爐中加入銅、錳和鉻,升溫至1200℃,進行攪拌,然后降溫至1100℃,加入鋁、鎳、鋅進行攪拌融化,最后加入碳,升溫至1200℃進行燒鑄。
實施例2
一種高硬度模具銅合金,由以下組分組成:鋁、銅、錳、鉻、碳、鎳和鋅,其重量份計,分別為:
鋁2份;
銅75份;
錳8份;
鉻4份;
碳6份;
鎳2份;
鋅5份。
一種高硬度模具銅合金的制備方法,其工藝步驟為:在燃燒爐中加入銅、錳和鉻,升溫至1250℃,進行攪拌,然后降溫至1125℃,加入鋁、鎳、鋅進行攪拌融化,最后加入碳,升溫至1225℃進行燒鑄。
實施例3
一種高硬度模具銅合金,由以下組分組成:鋁、銅、錳、鉻、碳、鎳和鋅,其重量份計,分別為:
鋁3份;
銅80份;
錳10份;
鉻5份;
碳8份;
鎳3份;
鋅8份。
一種高硬度模具銅合金的制備方法,其工藝步驟為:在燃燒爐中加入銅、錳和鉻,升溫至1300℃,進行攪拌,然后降溫至1150℃,加入鋁、鎳、鋅進行攪拌融化,最后加入碳,升溫至1250℃進行燒鑄。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種模具銅合金的硬度較高,銅合金的摩擦系數小,磨損率低,大大延長了使用周期,硬度較高,不用拋光也不用熱處理,機械加工容易,減少工序節省時間,提高效益,同時制備方法簡單。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發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變化,仍屬于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