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磁控濺射用管狀靶材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低成本的鈮管靶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無縫鈮管靶和平面靶相比具有靶材利用率高、薄膜均勻的優點。鈮管靶在磁控濺射過程中產生的nb2o5是一種性能優良的電致變色材料,薄膜折射率較高,與sio2等配合可制備具有不同折射率的薄膜,因此nb2o5薄膜應用越來越廣泛,鈮靶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鑒于鈮價格較高,且容易氧化,所以開發成本低廉、大尺寸、環保無污染的鈮管靶的生產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國內技術人員雖然已經開發出無縫鈮管,且有相關的專利公知,具體如下表。但是由于鈮原料的價格昂貴(當前作為原料的鈮條:~450元每公斤),且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鈮的車削料和邊角料,在濺射后的殘鈮管靶材仍然剩余量在30~50%左右,因此鈮管靶存在成本高昂、利用率還是偏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最大程度減少鈮的用量,提高鈮管靶的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保持鈮管靶優良性能的制造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通過在鈮管坯內部澆鑄價格相對低廉的純鈦,在非濺射區域用成本低廉的鈦替代了成本高昂的鈮的使用(當前作為原料的鈮條價格為450元每公斤,海綿鈦價格為40元每公斤),減少了鈮的用量,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該方案利用了鈮和鈦的相近的線膨脹系數(鈮的線膨脹系數為7.31μm/(m.k),鈦的線膨脹系數為10.2μm/(m.k)),因此在擠壓過程中變形配合良好。鈮和鈦在鈦澆鑄過程中以及高溫擠壓條件下相互擴散形成過渡層,界面結合力良好;磁控濺射后剩余的鈮鈦復合殘靶,可以回收做鈮鈦合金。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原料金屬鈮條采用2次真空電子束熔煉,并澆鑄成內徑φ50~150mm,外徑φ100~300mm的鈮管坯。
步驟二、將鈮管坯進行機加工,車光內外表面:將內、外壁的氣孔、夾雜、凹坑等缺陷去除干凈,內壁的粗糙度優于ra6.4,直線度小于0.2mm;
步驟三、通過電渣爐熔煉純度99.5%以上的純鈦,在真空度高于0.1pa的條件下,將熔融純鈦液澆鑄和充滿鈮管坯的內孔,形成鈮鈦復合棒。澆鑄過程的適當補縮,確保內孔充滿鈦液;步驟四、冷卻之后,對鈮鈦復合棒開中心孔:通過機加工鏜孔的方式,在復合鈮鈦棒的中心位置鏜出內徑為45~60mm的內孔;然后在外壁上涂抹防氧化涂層。
步驟五、加熱鏜孔后的鈮鈦復合管,溫度為850~1400℃,保溫0.5~3小時,進行擠壓變形,擠壓比為2~8;擠壓速率為20~200mm每分鐘。最后加工出所需要的鈮鈦復合管,確保內壁的鈦層厚度為3~6mm;
步驟六、機加工鈮鈦復合管的內外表面,得到需要尺寸的鈮管靶;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采用成本低廉的鈦替代了坯料中心位置的鈮,減少了25~40%的鈮的用量,原料成本可以節約22~36%;
2,濺射鍍膜完成之后的殘存的鈮鈦復合管靶,可以直接用來熔煉鈮鈦合金;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但本發明并不限于此。
本實施例制備的鈮管靶材成品的規格為:外徑φ150,內徑φ125,長度為4000mm;
用電子束熔煉并澆鑄成尺寸為外徑φ215mm,內徑φ122mm,長度為1020mm的鈮管坯;
將鈮管坯進行機加工,車光內外表面:將內、外壁的氣孔、夾雜、凹坑等缺陷去除干凈,內壁的粗糙度優于ra6.4,直線度小于0.2mm;車光后的尺寸為外徑φ213mm,內徑φ125mm,長度為1000mm;
通過電渣爐熔煉純度99.5%以上的純鈦,在真空度高于0.1pa的條件下,將熔融純鈦液澆鑄和充滿鈮管坯的內孔,形成鈮鈦復合棒。澆鑄過程的適當補縮,確保內孔充滿鈦液;
冷卻之后,對鈮鈦復合棒開中心孔:通過機加工鏜孔的方式,在復合鈮鈦棒的中心位置鏜出內徑為50mm的內孔,同時平好端面;然后在外壁上涂抹防氧化涂層。
加熱鏜孔后的鈮鈦復合管,溫度為1200℃,保溫2小時,進行擠壓變形,擠壓比為4.1;擠壓速率為120mm每分鐘,擠壓后的尺寸為外徑φ158mm,內徑φ123mm,長度為4150mm:最機加工出尺寸為外徑φ152,內徑φ125,長度為4000mm的鈮鈦復合管,內壁的鈦層厚度為5mm;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實施案例,并非對本發明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發明實質所做的技術參數或者尺寸等的變更,均數本發明技術方案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