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間包氬氣流量的調節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中間包氬氣流量的調節方法,將原有的中間包上水口固定吹氬氣流量更改為根據中間包鋼水重量的變化而動態調節吹入氬氣流量的方式,來避免中間包鋼水液面裸露,保證中間包鋼水的潔凈度,減輕結晶器內鋼水的液位波動,從而提高鑄坯質量。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中間包液面的裸露和噴濺,減輕了結晶器液面的波動,從而改善了鋼水的潔凈度,提高了鑄坯質量。
【專利說明】一種中間包氬氣流量的調節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連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間包氬氣流量的調節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連鑄中間包作為連鑄過程的緩沖環節,能夠順利向結晶器內澆注鋼水主要是依靠中間包內鋼水自身重力產生的靜壓力。在更換大罐過程中,前一罐鋼水澆注結束至下一罐鋼水開澆之前,中間包鋼水重量持續下降,從而導致中間包鋼水液面高度也持續下降,鋼水靜壓力也持續減小,而中間包上水口氬氣流量是設定好的定值,那么在氬氣的作用下,鋼水向結晶器內的補充不充分,將導致控流裝置(滑板或塞棒控流)的開度出現大的波動,導致結晶器液面波動加大。另外,中間包液面的持續降低,在氬氣的作用下會導致液面噴濺裸露,這都嚴重影響鋼水潔凈度,影響鑄坯質量。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間包氬氣流量的調節方法,將原有的中間包上水口固定吹氬氣流量更改為根據中間包鋼水重量的變化而動態調節吹入氬氣流量的方式,來避免中間包鋼水液面裸露,保證中間包鋼水的潔凈度,減輕結晶器內鋼水的液位波動,從而提
高鑄坯質量。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一種中間包氬氣流量的調節方法,通過實際操作得出數據,將得到的擬合方程輸入氬氣控制箱內的PLC,實現根據中間包重量動態調節中間包上水口氬氣吹入量,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0006]I)在正常澆注情況下,將中間包鋼水重量以不超過5噸差值,依次從最大值降低到安全澆注噸位,并在每個重量點處,手動調節氬氣流量至中間包液面不裸露、中間包滑板或塞棒等控流裝置開度不發生大的波動或起伏為準;
[0007]2)將記錄的氬氣流量值以中間包重量為變量,通過多次實驗,將實驗結果分階段擬合,建立分段式的函數方程;
[0008]3)將所得到的函數方程編入氬氣流量控制箱內的PLC程序內,并將中間包重量實時監測結果信號傳入該PLC內,從而實現PLC根據中間包重量的變化動態調節吹入的氬氣流量。
[0009]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0]避免了中間包液面的裸露和噴濺,減輕了結晶器液面的波動,從而改善了鋼水的潔凈度,提高了鑄坯質量。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說明:
[0012]一種中間包氬氣流量的調節方法,通過實際操作得出數據,將得到的擬合方程輸入氬氣控制箱內的PLC,實現根據中間包重量動態調節中間包上水口氬氣吹入量,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0013]I)在正常澆注情況下,將中間包鋼水重量以不超過5噸差值,依次從最大值降低到安全澆注噸位,并在每個重量點處,手動調節氬氣流量;從而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保證控流裝置(滑板或塞棒控流)開度不發生大的波動或者起伏;二是保證中間包液面不裸露,同時記錄各重量點所對應的IS氣流量值。
[0014]2)將記錄的氬氣流量值以中間包重量為變量,通過多次實驗,將實驗結果分階段擬合,建立分段式的函數方程;
[0015]3)將所得到的函數方程編入氬氣流量控制箱內的PLC程序內,并將中間包重量實時監測結果信號傳入該PLC內,從而實現PLC根據中間包重量的變化動態調節吹入的氬氣流量。
[0016]實施例:
[0017]在厚度為230mm板坯連鑄機上,中間包滿包重量為55噸,以5噸差值降低中間包噸數至25噸,并手動調節IS氣流量,所獲得與中間包重量對應的IS氣流量值如下表所示:
[0018]
【權利要求】
1.一種中間包氬氣流量的調節方法,通過實際操作得出數據,將得到的擬合方程輸入氬氣控制箱內的PLC,實現根據中間包重量動態調節中間包上水口氬氣吹入量,其特征在于,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在正常澆注情況下,將中間包鋼水重量以不超過5噸差值,依次從最大值降低到安全澆注噸位,并在每個重量點處,手動調節氬氣流量至中間包液面不裸露、中間包滑板或塞棒等控流裝置開度不發生大的波動或起伏為準; 2)將記錄的氬氣流量值以中間包重量為變量,通過多次實驗,將實驗結果分階段擬合,建立分段式的函數方程; 3)將所得到的函數方程編入氬氣流量控制箱內的PLC程序內,并將中間包重量實時監測結果信號傳入該PLC內,從而實現PLC根據中間包重量的變化動態調節吹入的氬氣流量;所述的氬氣流量公式為:
【文檔編號】B22D11/18GK104001892SQ201410258967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2日
【發明者】趙晨光, 王成青, 楊輝, 舒耀, 李葉忠, 喬冠男, 李偉東, 袁皓, 王向輝 申請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