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槽和液體凈化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分離槽,具備:第1分離部(28),其具有流路部(32)和第1凹部(80),流路部(32)使冷卻液從上游向下游流動,為非直線狀,且在上方開放,第1凹部(80)使冷卻液從流路部(32)溢流;第2分離部(33),其與第1分離部(28)鄰接設置,收納并貯存經由第1凹部(80)從第1分離部(28)溢流的冷卻液,并且具有第2凹部(84),第2凹部(84)使貯存的冷卻液溢流;以及油回收槽(35),其與第2分離部(33)鄰接設置,將經由第2凹部(84)從第2分離部(33)溢流的油從冷卻液分離并回收。
【專利說明】分離槽和液體凈化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從液體分離油、漂浮顆粒狀物質等漂浮性異物的分離槽和具備該分離槽的液體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已知一邊針對對象物供應冷卻液一邊加工(例如切削或者研磨)該對象物的機床。冷卻液是為了冷卻對象物、提高刀具與對象物之間的潤滑性、或者除去來自對象物的切削屑或者研磨屑而使用的。在這樣的機床中,為了減少冷卻液的使用量和廢棄量,期望延長冷卻液的使用期間。但是,有時用過的冷卻液含有來自對象物的微細的切削屑或者研磨屑、以及用于機床的潤滑油等漂浮性異物。這樣的漂浮性異物促進冷卻液的腐池,從而有冷卻液逐漸被污染的問題。因此,在近年開發出用過冷卻液的凈化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
[0003]專利文獻I公開的冷卻液凈化裝置具有對用過的冷卻液過濾的過濾槽。在該過濾槽內設有分隔板,分隔板將冷卻液流動的空間分隔為上游側和下游側。在該過濾槽中,冷卻液通過分隔板的下端部與過濾槽的底部之間的間隙。因此,冷卻液所含的切削屑、油等漂浮性異物從過濾槽的上游側向下游側移動被分隔板限制。
_4] 現有技術文獻_5] 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特開2006 - 88240號公報
[0007]在上述的冷卻液凈化裝置中的過濾槽中,被分隔板封堵的漂浮性異物堆積于冷卻液的表面。因此,在冷卻液凈化裝置長期間不工作,因此過濾槽內的冷卻液長期間不流動的情況下,過濾槽內的冷卻液由于漂浮性異物而與大氣阻斷。這引起冷卻液中的溶解氧量的降低和切削屑向過濾槽的底部的沉積。其結果是,以沉積的切削屑作為營養源,厭氧細菌在冷卻液中繁殖。由此,有冷卻液的腐濁惡化、冷卻液的使用期間變短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由于漂浮性異物引起的液體污染的分離槽和液體凈化裝置。
[0009]根據本發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種分離槽,將在利用機床加工對象物時所使用的液體中所含的漂浮性異物從所述液體分離。該分離槽具備:第I分離部,其具有流路部和第I溢流部,該流路部使所述液體從上游向下游流動,該第I溢流部使所述液體從所述流路部溢流,所述流路部為非直線狀,并且所述流路部的上方開放;第2分離部,其與所述第I分離部鄰接設置,收納并貯存經由所述第I溢流部從所述第I分離部溢流的液體,該第2分離部具有第2溢流部,該第2溢流部使在貯存的所述液體的表面漂浮的所述漂浮性異物溢流;以及第3分離部,其與所述第2分離部鄰接設置,將經由所述第2溢流部從所述第2分離部溢流的所述漂浮性異物從所述液體分離并回收。
[0010]優選所述第2分離部的俯視時的面積比所述第I分離部的俯視時的面積小。
[0011]優選上述分離槽進一步具備所述第I分離部的所述流路部中的所述液體的液位調整部。
[0012]優選上述分離槽進一步具備:第4分離部,其與所述第2分離部鄰接設置,該第4分離部將從所述漂浮性異物分離并經由與所述第2溢流部不同的部位從所述第2分離部排出的所述液體回收;所述第4分離部與所述第2分離部之間的分隔壁;連通部,其設于所述分隔壁,使所述第4分離部與所述第2分離部連通;以及切換閥,其設于所述連通部,選擇性地關閉和開放所述連通部,所述切換閥在所述第2分離部內的液體的表面達到經由所述第2溢流部向所述第3分離部溢出的高度時,從關閉位置向開放位置移位。
[0013]優選所述連通部具有朝向所述第2分離部開放的開口和朝向所述第4分離部開放的開口,并且,所述切換閥具有在所述第2分離部內的液體的表面漂浮的浮體和與所述浮體連結的閥體,所述閥體隨著所述浮體的上下運動而在將朝向所述連通部的所述第2分離部開放的開口關閉的關閉位置和將所述開口開放的開放位置之間移位。
[0014]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種液體凈化裝置。該液體凈化裝置具備:收納部,其收納在利用機床加工對象物時所使用的液體;上述的分離槽,其接收從所述收納部供應的液體;以及回流路,其使在所述分離槽中從漂浮性異物分離的液體從所述分離槽回流到所述收納部。
[0015]發明效果
[0016]能抑制由于漂浮性異物引起的液體污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示出第I實施方式的凈化裝置的配管構成的示意圖。
[0018]圖2是示出第I實施方式的凈化裝置中的冷卻液和漂浮性異物的流動的示意圖。
[0019]圖3是示出在第I實施方式的凈化裝置中初級過濾器反洗時的冷卻液的流動的示意圖。
[0020]圖4是第I實施方式的回收裝置的立體圖。
[0021]圖5是第I實施方式的回收裝置的主視截面圖。
[0022]圖6是第I實施方式的回收裝置的橫截面圖。
[0023]圖7是第I實施方式的分離槽的立體圖。
[0024]圖8是示意性示出第I實施方式的分離槽的截面圖。
[0025]圖9(a)是示意性示出浮球閥位于關閉位置的狀態的分離槽的局部放大圖,(b)是示意性示出浮球閥位于開放位置的狀態的分離槽的局部放大圖。
[0026]圖10是示出利用回收裝置回收漂浮性異物的示意圖,(a)示出漂浮性異物收納到回收裝置的托盤前的狀態,(b)示出漂浮性異物正在收納于托盤時的狀態,(C)示出漂浮性異物收納到托盤后的狀態。
[0027]圖11是示出浮標部件向上移動時的平行連桿機構的動作的示意圖,(a)示出浮標部件移動前的平行連桿機構的狀態,(b)示出浮標部件移動后的平行連桿機構的狀態。
[0028]圖12是示出在分離槽中油從冷卻液分離的機理的示意圖,(a)示出在油上浮到在流路部流動的冷卻液的表面的狀態,(b)示出冷卻液和油從流路部向第2分離部溢流時的狀態,(c)示出冷卻液和油從圖12(b)所示的狀態進一步溢流的狀態,(d)示出油從第2分離部溢流時的狀態,(e)示出油從第2分離部溢流后的狀態。
[0029]圖13是示出第2實施方式的凈化裝置的配管構成的示意圖。
[0030]圖14是示出在第2實施方式的凈化裝置中初級過濾器反洗時的冷卻液的流動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第I實施方式)
[0032]如圖1所示,第I實施方式中的凈化裝置10是用于凈化在利用機床11切削加工對象物時冷卻對象物的冷卻液的裝置。凈化裝置10具有:作為冷卻液的收納部的一例的貯存器12 ;回收裝置13,其將貯存器12內的冷卻液與漂浮性異物一起回收;以及分離槽14,其從通過回收裝置13回收的漂浮性異物分離冷卻液。
[0033]貯存器12通過隔壁15分隔為第I區域16和第2區域17。在隔壁15的高度方向的中途形成有使第I區域16和第2區域17連通的連通部18。
[0034]在貯存器12的第I區域16插入供應路20的上游端。供應路20的下游端與機床11連接。貯存器12的第I區域16內的冷卻液伴隨配置于供應路20的中途的加壓泵19的驅動,通過供應路20供應給機床11。
[0035]在機床11中所使用的用過的冷卻液通過排出路21向貯存器12的第2區域17排出。在用過的冷卻液中混入來自對象物的切削屑和機床11所使用的潤滑油等漂浮性異物。漂浮性異物從貯存器12的第2區域17向第I區域16的移動被隔壁15限制。
[0036]貯存器12的第I區域16和第2區域17分別具備I個回收裝置13。在各回收裝置13上連接著供應路24的上游端,供應路24的下游端連接到初級過濾器25。在供應路24的中途串聯配置有第I三通閥22和第2三通閥23。在初級過濾器25上進一步連接著供應路27的上游端。在供應路27的中途配置有第3三通閥26。供應路27的下游端與設于分離槽14的第I分離部28的第二級過濾器29連接。供應路27在初級過濾器25與第3三通閥26之間進一步具備加壓泵30。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切換加壓泵30的驅動方向,能將冷卻液向從上游向下游的順方向和從下游向上游的反方向這兩個方向輸送。另外,在第2三通閥23與第二級過濾器29之間配置有分支路31。
[0037]分離槽14具有--第I分離部28,其具有流路部32,流路部32接收通過第二級過濾器29的冷卻液;第2分離部33,其接收從流路部32排出的冷卻液;冷卻液回收槽34(第4分離部),其將從第2分離部33與油分離并排出的冷卻液回收;以及油回收槽35 (第3分離部),其將從第2分離部33排出的油回收。冷卻液回收槽34經由回流路36與貯存器12的第I區域16連接。油回收槽35經由排出路37與廢油容器38連接。
[0038]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從機床11排出的冷卻液(在圖2中用實線箭頭示出)在作為漂浮性異物混入了油(在圖2中用虛線箭頭示出)、小切削屑(在圖2中用單點劃線箭頭示出)、以及大切削屑(在圖2中用雙點劃線箭頭示出)的狀態下向貯存器12的第2區域17排出。從貯存器12的第2區域17輸送的冷卻液所含的漂浮性異物中的大切削屑由初級過濾器25捕獲。通過初級過濾器25并輸送到分離槽14的漂浮性異物中的小切削屑由分離槽14的第二級過濾器29捕獲。
[0039]通過了第二級過濾器29的冷卻液所含的油從流路部32向第2分離部33輸送。在第2分離部33中冷卻液和油相互分離,冷卻液向冷卻液回收槽34輸送,并且油向油回收槽35輸送。回收到冷卻液回收槽34的冷卻液向貯存器12的第I區域16回流。回收到油回收槽35的油回收到廢油容器38。
[0040]在使本實施方式的冷卻液凈化裝置10長期間工作的情況下,有時發生由于被初級過濾器25捕獲的大切削屑導致的初級過濾器25堵塞。在該情況下,如圖3所示,加壓泵30將第I分離部28的流路部32內的冷卻液通過供應路39和供應路27向反方向即從下游向上游輸送,由此初級過濾器25反洗。初級過濾器25的反洗所使用的冷卻液通過第2三通閥23和分支路31向第二級過濾器29排出。
[0041]接著,對回收裝置13的構成進行說明。
[0042]如圖4?圖6所示,回收裝置13經由平行連桿機構40相對于貯存器12進行安裝。平行連桿機構40具有安裝于貯存器12的內側面的第I托架41。在垂直方向上隔開間隔地相互平行配置的一對連桿42的一端通過固定螺栓43能旋轉地安裝于第I托架41。一對連桿42的另一端通過固定螺栓46能旋轉地相對于第2托架45安裝,第2托架45安裝于作為第I流路部件的一例的排出管44的外表面。
[0043]在一對連桿42中的一方(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上側),在連桿42的長邊方向的中途連結著臂47的基端。臂47相對于連桿42的長邊方向傾斜地交叉,相對于連桿42不能移動地固定。在臂47的頂端安裝有平衡器48。
[0044]排出管44為中空的大致圓筒狀。排出管44的下端與在上方開口的有底大致圓筒狀的連結部件50的內側嵌合。在與連結部件50的內側嵌合的部分的排出管44的側壁形成有貫通排出管44的2個連通孔51。這些連通孔51配置于與排出管44的直徑方向相對的位置。在連結部件50的側壁上,在與排出管44的連通孔51對應的位置形成有貫通孔52。即,排出管44的連通孔51與連結部件50的貫通孔52連通。連結部件50的底面具備向下方突出的凸部53,該凸部53與設于浮標部件54的凹槽55嵌合。
[0045]浮標部件54為中空的大致長方體狀。在浮標部件54的長邊方向的一端側的上表面,與浮標部件54 —體形成有托盤56。托盤56具有在上方開口的凹部57,該凹部57的內表面圓滑地彎曲成碗狀。凹部57的邊緣57a以從浮標部件54的短邊方向的一側(在圖5中為左側)朝向另一側(在圖5中為右側)成為下坡的方式相對于浮標部件54的上表面傾斜。在凹部57的最深部形成有凹槽55。在連結部件50的凸部53與浮標部件54的凹槽55嵌合時,排出管44的連通孔51和連結部件50的貫通孔52被定位于與凹部57的最深部相同的高度。
[0046]在排出管44的上端部,經由折彎成大致L字狀的接頭60連接著由彈性材料構成的可撓性的排出軟管61作為第2流路部件的一例。即,排出軟管61中的與接頭60連接的部分水平延伸。
[0047]接著,對分離槽14的構成進行說明。
[0048]如圖7和圖8所示,分離槽14具備在上方開口的有底大致矩形的槽體70。槽體70在其短邊方向X上的大致中央具有以與短邊方向X正交的方式配置的分隔壁71。由分隔壁71分隔的槽體70內的2個空間中的一方(在圖7中為左側)構成第I分尚部28。
[0049]第I分離部28具有在上方開口的有底大致矩形的收納部件72。收納部件72收納第二級過濾器29。構成供應路27的下游端的排出管73的排出口與構成分支路31的下游端的排出管74的排出口以從排出管73和排出管74排出的冷卻液進入收納部件72內的方式被定位。當冷卻液從排出管73和排出管74排出到收納部件72內時,冷卻液中的小切削屑由第二級過濾器29捕獲。另一方面,冷卻液中的油在不會被第二級過濾器29捕獲的情況下與冷卻液一起通過第二級過濾器29后,通過形成于收納部件72的底面的排出孔75 (參照圖8)并向收納部件72的下方排出。
[0050]在收納部件72的下方設有導向板76。導向板76具有與第I分離部28的長邊方向Y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寬度尺寸,將第I分離部28中的位于收納部件72的下方的空間區域上下分隔。導向板76在第I分離部28的短邊方向X上以從靠近分隔壁71的基端朝向相反側的頂端成為下坡的方式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從收納部件72排出的冷卻液和油在沿著導向板76的上表面流下后,流入到設于導向板76的下方的流路部32。
[0051]在流路部32中,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7個)傾斜板77從第I分離部28的底面朝向斜上方相互平行地延伸。這些傾斜板77從上端朝向下端且從內側朝向外側傾斜。在各傾斜板77的上部或者下部,在傾斜板77的厚度方向上形成有貫通孔78。在流路部32中,在上部形成有貫通孔78的傾斜板77和在下部形成有貫通孔78的傾斜板77在第I分離部28的短邊方向上交錯配置。即,形成于相鄰的2個傾斜板77的貫通孔78在垂直方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設于流路部32的傾斜板77中位于最上游的傾斜板77的上端部與導向板76的下表面連結。其它的傾斜板77的上端部從導向板76的下表面在垂直方向上隔開距離地配置。因此,流路部32的上方開放。
[0052]流路部32中的下游端部位的內表面的一部分由分隔壁71構成。在分隔壁71的長邊方向Y的一端形成有矩形的切口部79。該切口部79的下緣劃定矩形的第I凹部80。第I凹部80的底面位于比切口部79的下緣中的其它部分低的位置。因此,第I凹部80在流路部32中的冷卻液的液位上升的情況下作為使冷卻液從流路部32溢流的第I溢流部發揮作用。
[0053]由分隔壁71分隔的槽體70內的2個空間中的另一方(在圖7中為右側)由與槽體70的長邊方向Y正交的分隔壁81進一步分隔。由分隔壁81分隔的2個空間中的一方(在圖7中為上側)構成第2分離部33,另一方(在圖7中為下側)由分隔壁82進一步分隔為2個。由分隔壁82分隔的2個空間中靠近第I分尚部28的空間構成冷卻液回收槽34,遠離第I分離部28的空間構成油回收槽35。
[0054]第2分離部33貯存從第I分離部28通過第I凹部80溢流的冷卻液。第2分離部33的俯視時的面積比第I分離部28的俯視時的面積小。第2分離部33隔著分隔壁71與第I分離部28中的流路部32的下游端部位鄰接。
[0055]在分隔壁81中的將第2分尚部33和油回收槽35分隔的部分的上邊緣形成有第2凹部84。第2凹部84的底面以朝向下方成為越來越尖細的方式形成角度。與該角的頂點一致的第2凹部84的最下端部84a位于比第I凹部80的底面更靠下方。因此,第2凹部84作為使在第2分離部33內的液體的表面漂浮的漂浮性異物溢流的第2溢流部發揮作用。
[0056]在分隔壁81中設有連通管85作為使第2分離部33和冷卻液回收槽34連通的連通部的一例。連通管85為中空的筒狀,其一端在第2分離部33內開口,并且另一端在冷卻液回收槽34內開口。在第2分離部33中設有將第2分離部33側的連通管85的開口打開關閉的浮球閥90作為切換閥的一例。
[0057]如圖9 (a)所示,浮球閥90具有:浮體91,其漂浮在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的表面(在圖9中為漂浮的油的表面);以及閥體92,其與浮體91的下部連結。浮體91跟隨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的液位變動而上下移位。
[0058]如圖9 (b)所示,當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的液位上升時,跟隨該變動,浮體91上升。于是,閥體92移位到從連通管85中的第2分離部33側的開口向上方離開的開放位置。
[0059]如圖7和圖8所示,在冷卻液回收槽34設有筒部件95作為液位調整部的一例。筒部件95具備均為中空的圓筒狀的螺母部件96和螺栓部件97。在螺母部件96的內周面形成有內螺紋(未圖示),在螺栓部件97的外周面形成有與螺母部件96的內螺紋旋合的外螺紋。當螺栓部件97與螺母部件96旋合時,螺栓部件97的內側的空間區域和螺母部件96的內側的空間區域連通。該連通的空間區域通過與筒部件95的下端部連結的連結管98與第I分離部28的流路部32連通。因此,第I分離部28的流路部32內的冷卻液的表面W成為與螺栓部件97的上端部的開口 97a相同的高度。通過變更螺栓部件97相對于螺母部件96的旋合量,螺栓部件97從螺母部件96的突出量變更,因此,可調整螺栓部件97的上端部的開口 97a的高度。其結果是,可調整第I分離部28的流路部32內的冷卻液的表面W的高度。
[0060]接著,對如上所述構成的冷卻液凈化裝置10的作用、特別是回收裝置13從貯存器12內的冷卻液的表面回收漂浮性異物的作用進行說明。
[0061]如圖10 (a)所示,當浮標部件54漂浮在貯存器12內的冷卻液的表面CS時,浮標部件54上的凹部57的邊緣57a相對于冷卻液的表面CS傾斜配置。因此,凹部57的邊緣57a的最下部位于比冷卻液的表面CS更靠下方。另外,排出管44的連通孔51位于比凹部57的邊緣57a更靠下方,因此連通孔51位于比冷卻液的表面CS更靠下方。
[0062]此時,當伴隨加壓泵30的驅動冷卻液從貯存器12朝向分離槽14流動時,如圖10(b)中箭頭所示,冷卻液通過連通孔51被吸引到排出管44的內側。其結果是,漂浮于冷卻液的表面CS的漂浮性異物P隨著朝向連通孔51的冷卻液的流動而移動,由此朝向凹部57內在凹部57的邊緣57a的最下部之上通過。
[0063]如圖10 (C)所示,流入到凹部57的內側的漂浮性異物P之后通過連通孔51被吸引到排出管44的內側。其結果是,漂浮性異物P與冷卻液一起從貯存器12被回收。
[0064]在本實施方式中,凹部57的邊緣57a相對于冷卻液的表面CS傾斜,因此與邊緣57a相對于冷卻液的表面CS水平地配置的情況比較,邊緣57a的最下部配置于從冷卻液的表面CS進一步深入的位置。其結果是,即使冷卻液的液位變動,也容易維持凹部57的邊緣57a的最下部配置于比冷卻液的表面CS更靠下方的狀態。因此,冷卻液的表面CS的漂浮性異物P容易跨越凹部57的邊緣57a收納到凹部57內,結果是,容易通過排出管44回收漂浮性異物P。即,可從冷卻液的表面CS有效地回收漂浮性異物P。
[0065]如圖11(a)所示,當浮標部件54漂浮于冷卻液的表面CS時,排出管44以在其長邊方向上與冷卻液的表面CS正交的方式即在鉛直方向上配置。在圖11(a)所示的狀態下,平衡器48配置于將一對連桿42連結到第I托架41的2個固定螺栓43之上且將2個固定螺栓43連接的鉛直方向的直線LI上。
[0066]如圖11(b)所示,當冷卻液的液位上升時,跟隨該變動,浮標部件54向上方移動。在該情況下,排出管44通過平行連桿機構40安裝于貯存器12的內側面,因此排出管44在鉛直方向定向的狀態下向斜上方移動。
[0067]當排出管44向斜上方移動時,基于排出軟管61的彈力,反作用力F從排出軟管61通過接頭60作用于排出管44。該反作用力F作用于與排出管44的移位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斜下方,因此帶來以固定螺栓43為中心使一對連桿42向下方旋轉的轉矩。
[0068]當排出管44向斜上方移動時,平衡器48與連桿42成為一體地以固定螺栓43為中心旋轉。其結果是,平衡器48相對于排出管44在水平方向上移動到比固定螺栓43更遠離的位置。此時,平衡器48基于重力G帶來以固定螺栓43為中心使一對連桿42向上方旋轉的轉矩。即,平衡器48使作用于一對連桿42的以固定螺栓43為中心的轉矩的大小變化。其結果是,基于反作用力F的轉矩被基于平衡器48的重力G的轉矩抵消。由此,與排出管44連結的浮標部件54能適當地跟隨冷卻液的液位變動。
[0069]接著,對分離槽14從冷卻液分離油并回收的作用進行說明。
[0070]如圖12(a)所示,冷卻液一邊上下蜿蜒一邊通過非直線狀的流路部32,因此直至冷卻液通過流路部32需要長時間。其結果是,冷卻液所含的比重輕的漂浮性異物、即油容易上浮到流路部32的上方。流路部32的上方開放,因此冷卻液的表面在流路部32的上方相連,油漂浮在該相連的表面。
[0071]當冷卻液從收納部件72進一步流入到流路部32時,如圖12(b)所示,流路部32中的冷卻液的表面W的高度上升。于是,收納到流路部32的冷卻液與油一起溢流到第2分尚部33。
[0072]如圖12 (C)所示,第2分離部33貯存從流路部32溢流的冷卻液。第2分離部33的俯視時的面積比第I分離部28的俯視時的面積小,因此漂浮在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的表面的油J的層加厚。
[0073]如圖12(d)所示,當冷卻液從流路部32進一步向第2分離部33溢流時,第2分離部33中的冷卻液的表面W的高度上升。于是,漂浮在冷卻液的表面的油J的表面的高度也進一步上升。當油J的表面達到超過第2凹部84的最下端部84a的高度時,油J經由第2凹部84向油回收槽35溢流。因此,油J從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分離并被回收。
[0074]當第2分離部33內的油J的表面達到經由第2凹部84向油回收槽35溢出的高度時,浮球閥90從關閉位置移位到開放位置。于是,第2分離部33和冷卻液回收槽34經由連通管85連通。并且,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通過連通管85向冷卻液回收槽34排出。其結果是,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的液位下降。由此,可抑制在漂浮在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的表面的油J經由第2凹部84向油回收槽35溢流后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經由第2凹部84向油回收槽35溢流。
[0075]如圖12(e)所示,當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的液位下降到第2凹部84的最下端部84a時,浮球閥90向關閉位置移位。于是,第2分離部33和冷卻液回收槽34成為非連通狀態,冷卻液停止從第2分離部33通過連通管85排出到冷卻液回收槽34。
[0076]根據上述第I實施方式,能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0077](I)冷卻液所含的比重輕的油上浮到在流路部32的上方相連的冷卻液的表面。其結果是,第I分離部28內的冷卻液與油一起經由第I凹部80向第2分離部33溢流。另夕卜,當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的液位上升時,漂浮在冷卻液的表面的油J經由第2凹部84向油回收槽35溢流。因此,油J從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分離并被回收,因此,能抑制由于收納到分離槽14的冷卻液的油導致的污染。
[0078](2)第2分離部33的俯視時的面積比第I分離部28的俯視時的面積小,因此漂浮在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的表面的油J的層厚度加厚。因此,漂浮在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的表面的油J經由第2凹部84被有效地分離并回收到油回收槽35,因此能更可靠地抑制由于收納到分離槽14的冷卻液的油導致的污染。
[0079](3)通過筒部件95調整流路部32中的冷卻液的表面W的高度,由此能調整從流路部32經由第I凹部80向第2分離部33溢流的冷卻液的流量。
[0080](4)當漂浮在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的表面的油J開始經由第2凹部84向油回收槽35溢流時,浮球閥90從關閉位置向開放位置移位。于是,第2分離部33和冷卻液回收槽34通過連通管85連通,因此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通過連通管85向冷卻液回收槽34排出。其結果是,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的液位下降。因此,能抑制在漂浮在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的表面的油J經由第2凹部84向油回收槽35溢流后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經由第2凹部84向油回收槽35溢流。
[0081](5)當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的液位上升而達到漂浮在冷卻液的表面的油J從第2分離部33經由第2凹部84向油回收槽35溢流的高度時,浮球閥90的浮體91的高度跟隨冷卻液的液位上升而上升,浮球閥90從關閉位置向開放位置移位。這樣,當漂浮在冷卻液的表面的油J的表面達到從第2分離部33經由第2凹部84向油回收槽35溢流的高度時,能以簡單的構成使浮球閥90從關閉位置移位到開放位置。
[0082](6)通過將在分離槽14中從油、切削屑分離并凈化的冷卻液在機床11中再次利用,能減少冷卻液的使用量和廢棄量。
[0083](7)在浮標部件54在貯存器12內的冷卻液的表面漂浮的情況下,凹部57的邊緣57a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配置。因此,即使在貯存器12內的冷卻液的液位變動的情況下,也容易維持凹部57的邊緣57a中的最下部配置于比冷卻液的表面更靠下方的狀態。因此,漂浮在冷卻液的表面的油等漂浮性異物容易跨越凹部57的邊緣57a收納到凹部57內,結果是,容易通過排出管44回收漂浮性異物。即,能從冷卻液的表面有效地穩定地回收漂浮性異物。
[0084](8)從托盤56回收冷卻液的排出管44的連通孔51位于比凹部57的邊緣57a的最下部更靠下方。因此,排出管44能通過連通孔51順利地將收納到托盤56的漂浮性異物回收。
[0085](9)在貯存器12上設有使浮標部件54上下移動的平行連桿機構40。因此,能以高可靠性維持凹部57的邊緣57a相對于冷卻液的表面傾斜的狀態。
[0086](10)平行連桿機構40的可動部位于比貯存器12內的冷卻液的表面更靠上方。因此,可抑制貯存器12內的冷卻液的表面上的漂浮性異物、即油或切削屑進入平行連桿機構40的可動部而引起平行連桿機構40的動作不良。因此,平行連桿機構40能使浮標部件54穩定地追隨冷卻液的液位變動。
[0087](11)平行連桿機構40的可動部和排出軟管61位于比貯存器12內的冷卻液的表面更靠上方。因此,不必在貯存器12內確認用于配置平行連桿機構40的可動部的空間和用于配置排出軟管61的空間。因此,即使在貯存器12的深度淺的情況下,也能從貯存器12內的冷卻液中回收漂浮性異物。
[0088](12)平衡器48使作用于一對連桿42的以固定螺栓43為中心的轉矩的大小發生變化。據此,由于從排出軟管61作用于排出管44的力引起的一對連桿42的轉矩抵消。其結果是,浮標部件54良好地追隨冷卻液的液位變動。因此,即使在貯存器12內的冷卻液的液位變動的情況下,也能從收納于貯存器12的冷卻液中進一步有效地回收漂浮性異物。
[0089](第2實施方式)
[0090]第2實施方式與第I實施方式的不同之處在于,第2實施方式在忙存器內具備產生氣泡的氣泡產生機構。因此,在以下說明中,主要對與第I實施方式不同的構成進行說明,對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或者相當的構成標注相同附圖標記,省略重復說明。
[0091]如圖13所示,氣泡產生機構100具備供應路103,供應路103具有加壓泵101和開閉閥102。供應路103的上游端與吸入冷卻液的吸入部件104連接,插入到貯存器12的第I區域16。吸入部件104吸入貯存器12的第I區域16內的冷卻液。在供應路103中的吸入部件104與加壓泵101之間連接著具有進氣閥105的進氣路106。供應路103的下游端與噴嘴107連接,插入到貯存器12的第2區域17。
[0092]當加壓泵101驅動時,貯存器12的第I區域16內的冷卻液通過吸入部件104被吸入到供應路103。此時,伴隨冷卻液在供應路103內從上游朝向下游流動,在供應路103和進氣路106的連接部位產生負壓。基于該負壓,空氣從大氣中通過進氣路106流入到供應路103,由此在供應路103內的冷卻液中產生氣泡。包含氣泡的冷卻液經由噴嘴107向貯存器12的第2區域17排出。其結果是,第2區域17內的冷卻液所含的漂浮性異物借助氣泡而有效地上浮到冷卻液的表面。即,氣泡產生機構100促進冷卻液所含的漂浮性異物上浮到冷卻液的表面。
[0093]另外,在供應路103中的加壓泵101與開閉閥102之間連接著具有開閉閥110的分支路111的上游端,并且該分支路111的下游端連接到供應路27中的初級過濾器25與加壓泵30之間。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供應路27中的初級過濾器25與加壓泵30之間設有開閉閥112。加壓泵30構成為向從上游到下游的一個方向輸送冷卻液。
[0094]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4所示,加壓泵101通過供應路103和分支路111將第I區域16內的冷卻液向初級過濾器25輸送,由此初級過濾器25被反洗。另外,用于初級過濾器25的反洗的冷卻液通過分支路31向第二級過濾器29排出。
[0095]根據上述第2實施方式,可得到與上述第I實施方式的效果⑴?(12)同樣的效果O
[0096]上述各實施方式也可以變更為如下的其它實施方式。
[0097].在上述第2實施方式中,也可以通過螺桿、噴流來攪拌貯存器12的第2區域17內的冷卻液,由此促進冷卻液所含的漂浮性異物上浮到冷卻液的表面。
[0098].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電磁閥作為切換第2分離部33和冷卻液回收槽34的連通狀態的切換閥。在該情況下,例如也可以使用檢測第2分離部33內的冷卻液的液位的傳感器,基于來自該傳感器的檢測信號控制電磁閥的打開關閉動作。
[0099]?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切換第2分離部33和冷卻液回收槽34的連通狀態的切換閥也可以構成為:在第2分離部33內的油的表面比經由第2凹部84向油回收槽35溢出的高度高一些的時間點,從關閉位置向開放位置移位。
[0100].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分離槽14也可以將調整第I分離部28的流路部32中的冷卻液的表面W的高度的筒部件95省略。
[0101]?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俯視時的第2分離部33的面積也可以與第I分離部28為相同程度,而且也可以比第I分離部28大。
[0102]?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第2分離部33也可以構成為:相對于第I分離部28的流路部32中的上游端部位與下游端部位之間的中途部位夾著分隔壁鄰接。
[0103]?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第I分離部28的流路部32也可以構成為:冷卻液一邊在橫向上蜿蜓一邊在其內部通過。
[0104].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回收裝置13也可以省略平衡器48。
[0105].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回收裝置13也可以省略平行連桿機構40,由此使浮標部件54相對于貯存器12內的冷卻液的表面自由漂浮。
[0106]?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排出管44的連通孔51也可以形成為與凹部57的邊緣57a的最下部相同程度的高度,而且也可以形成于比凹部57的邊緣57a的最下部更靠上方。
[0107].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將液體凈化裝置具體化為從冷卻液分離漂浮性異物的冷卻液凈化裝置10,但是也可以具體化為將冷卻液以外的其它液體的液體凈化裝置。
[0108]附圖標記說明
[0109]10:冷卻液凈化裝置、11:機床、12:貯存器、14:分離槽、28:第I分離部、32:流路部、33:第2分離部、34:冷卻液回收槽、35:油回收槽、36:回流路、80 --第I凹部、81:分隔壁、84:第2凹部、85:連通管、90:浮球閥、91:浮體、92:閥體、95:筒部件、P:漂浮性異物。
【權利要求】
1.一種分離槽,將在利用機床加工對象物時所使用的液體中所含的漂浮性異物從所述液體分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離槽中具備: 第I分離部,其具有流路部和第I溢流部,該流路部使所述液體從上游向下游流動,該第I溢流部使所述液體從所述流路部溢流,所述流路部為非直線狀,并且所述流路部的上方開放; 第2分離部,其與所述第I分離部鄰接設置,收納并貯存經由所述第I溢流部從所述第I分離部溢流的液體,該第2分離部具有第2溢流部,該第2溢流部使在貯存的所述液體的表面漂浮的所述漂浮性異物溢流;以及 第3分離部,其與所述第2分離部鄰接設置,將經由所述第2溢流部從所述第2分離部溢流的所述漂浮性異物從所述液體分離并回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離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分離部的俯視時的面積比所述第I分離部的俯視時的面積小。
3.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離槽,其特征在于, 進一步具備所述第I分離部的所述流路部中的所述液體的液位調整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權利要求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分離槽,其特征在于, 進一步具備: 第4分離部,其與所述第2分離部鄰接設置,該第4分離部將從所述漂浮性異物分離并經由與所述第2溢流部不同的部位從所述第2分離部排出的所述液體回收; 所述第4分離部與所述第2分離部之間的分隔壁; 連通部,其設于所述分隔壁,使所述第4分離部與所述第2分離部連通;以及 切換閥,其設于所述連通部,選擇性地關閉和開放所述連通部, 所述切換閥在所述第2分離部內的液體的表面達到經由所述第2溢流部向所述第3分離部溢出的高度時,從關閉位置向開放位置移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分離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連通部具有朝向所述第2分離部開放的開口和朝向所述第4分離部開放的開口,并且, 所述切換閥具有在所述第2分離部內的液體的表面漂浮的浮體和與所述浮體連結的閥體, 所述閥體隨著所述浮體的上下運動而在將朝向所述連通部的所述第2分離部開放的開口關閉的關閉位置和將所述開口開放的開放位置之間移位。
6.一種液體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收納部,其收納在利用機床加工對象物時所使用的液體; 權利要求1?權利要求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分離槽,其接收從所述收納部供應的液體;以及 回流路,其使在所述分離槽中從漂浮性異物分離的液體從所述分離槽回流到所述收納部。
【文檔編號】B24B55/12GK104520065SQ201380041359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8日
【發明者】下山龍郎 申請人:喜開理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