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丸處理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噴丸處理裝置,能夠對大型的被處理對象物的整個表面進行表面處理。被處理對象物(W)被懸吊部懸吊,通過直線移動機構使懸吊部沿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直線移動。被處理對象物(W)若被搬入第一噴射室(16),則通過離心式投射機(42A~42L)的投射而進行表面處理。離心式投射機(42A~42L)以投射方向中心線分別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以及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的方式設置有多個。
【專利說明】噴丸處理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的噴丸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作為噴丸清理裝置,已知例如用于金屬制的產品的除銹等的起重機懸吊式噴丸清理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在這樣的裝置中,在搬運路的側面配置離心式投射機,將作為被處理對象物的產品懸吊并使其向規定方向移動,并且,為了對產品整體進行表面處理,一邊使產品反轉、正轉或傾斜移動一邊向該產品投射投射材料。
[0003]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10-533072公報
[0004]然而,在作為被處理對象物的產品為大型的情況下,在將產品懸吊后的狀態下難以使其進行所希望的反轉、正轉、傾斜移動,因此難以對產品的整個表面進行表面處理。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考慮上述事實,目的在于獲得能夠對大型的被處理對象物的整個表面進行表面處理的噴丸處理裝置。
[0006]技術方案I所述的本發明的噴丸處理裝置具備:懸吊部,其懸吊被處理對象物;直線移動機構,其使上述懸吊部沿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直線移動;以及伴隨著葉輪的旋轉向上述搬運線路側投射投射材料的多個離心式投射機,上述多個離心式投射機以各自的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分別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以及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的方式設置。“搬運方向斜前側”、“搬運方向斜后側”是指投射方向中心線的與搬運線路上的被處理對象物的關系。(在以下的各段落的記載中也相同)。
[000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本發明的噴丸處理裝置,懸吊部懸吊被處理對象物,直線移動機構使懸吊部沿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直線移動。而且,離心式投射機伴隨著葉輪的旋轉向搬運線路側投射投射材料。其中,離心式投射機以下述方式設置多個: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分別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側視觀察下(從搬運線路的側方側觀察)的斜上側、以及側視觀察下(從搬運線路的側方側觀察)的斜下側相交。因此,多個離心式投射機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以及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由此,多個離心式投射機對大型的被處理對象物的整個表面進行表面處理。
[0008]根據技術方案I所述的結構,在技術方案2所述的本發明的噴丸處理裝置中,作為上述離心式投射機具備:第一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第二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第三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第四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第五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第六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第七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以及第八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
[0009]根據技術方案2所述的本發明的噴丸處理裝置,第一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第二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
[0010]第三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第四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
[0011]第五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第六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
[0012]第七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第八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
[0013]根據技術方案I所述的結構,在技術方案3所述的本發明的噴丸處理裝置中,作為上述離心式投射機具備:第一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并且設置于俯視觀察下沿著搬運線路且與搬運線路重疊的方向;第二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第三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第四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側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并且設置于俯視觀察下沿著搬運線路且與搬運線路重疊的方向;第五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以及第六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
[0014]根據技術方案3所述的本發明的噴丸處理裝置,第一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并且設置于俯視觀察下沿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并與搬運線路重疊的方向,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第二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第三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
[0015]第四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側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并且設置于俯視觀察下沿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并與搬運線路重疊的方向,因此從側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第五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噴射投射材料。第六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
[0016]根據技術方案I所述結構,在技術方案4所述的本發明的噴丸處理裝置中,作為上述離心式投射機,具備:第一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水平且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相交;第二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水平且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相交;第三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第四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第五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第六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第七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第八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第九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第十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第十一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水平且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相交;以及第十二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水平且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相交。
[0017]根據技術方案4所述的本發明的噴丸處理裝置,第一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水平且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水平地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第二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水平且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水平地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
[0018]第三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第四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
[0019]第五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第六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
[0020]第七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第八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
[0021]第九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第十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
[0022]第十一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水平且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水平地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第十二投射機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水平且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水平地向被處理對象物投射投射材料。
[0023]根據技術方案I?4所述的結構,在技術方案5所述的本發明的噴丸處理裝置中,在上述搬運線路中,通過多個上述離心式投射機中的各個投射投射材料的投射區域沿該搬運線路設定有多個,所述噴丸處理裝置具有:上游側檢測部,其相對于多個上述投射區域分別設置于搬運方向上游側,檢測被處理對象物的通過;下游側檢測部,其相對于多個上述投射區域分別設置于搬運方向下游側,檢測被處理對象物的通過;投射材料供給部,其用于向上述離心式投射機供給投射材料,能夠對上述離心式投射機供給投射材料以及停止供給投射材料;控制部,其基于上述上游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以及上述下游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對上述投射材料供給部進行控制,僅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處于上述投射區域的任一范圍內的情況下,向該投射區域投射投射材料。
[0024]根據技術方案5所述的本發明的噴丸處理裝置,在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中通過多個離心式投射機中的各個投射投射材料的投射區域沿該搬運線路設定有多個。此外,投射區域彼此可以重疊也可以分離。對于多個投射區域分別在搬運方向上游側設置上游側檢測部,對于多個投射區域分別在搬運方向下游側設置下游側檢測部,上游側檢測部以及下游側檢測部檢測被處理對象物的通過。另外,用于向離心式投射機供給投射材料的投射材料供給部能夠對離心式投射機供給投射材料以及停止供給投射材料。而且,控制部基于上游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以及下游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對投射材料供給部進行控制,僅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處于投射區域的任一范圍內的情況下,向該投射區域投射投射材料。由此,能夠抑制離心式投射機的不必要的投射。
[0025]根據技術方案I?5中任一項所述的結構,在技術方案6所述的本發明的噴丸處理裝置中,具有:第一處理室,其通過上述離心式投射機投射投射材料;以及第二處理室,其相比上述第一處理室設置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方向下游側,并設置有噴射壓縮空氣和投射材料的噴嘴。
[0026]根據技術方案6所述的本發明的噴丸處理裝置,在第一處理室中,通過利用離心式投射機投射投射材料而被處理對象物的表面被處理。在第一處理室被表面處理后的被處理對象物被向相比第一處理室設置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方向下游側的第二處理室搬運。在第二處理室設置有噴射壓縮空氣和投射材料的噴嘴。由此,若從噴嘴向被處理對象物噴射壓縮空氣和投射材料,則被處理對象物的表面進一步被處理。
[0027]根據技術方案6所述的結構,在技術方案7所述的本發明的噴丸處理裝置中,設置有在閉合狀態下將上述第一處理室和上述第二處理室之間的流通路截斷的能夠開閉的分隔門。
[0028]根據技術方案7所述的本發明的噴丸處理裝置,能夠開閉的分隔門在閉合狀態下截斷第一處理室和第二處理室之間的流通路。由此,通過閉合分隔門能夠在第一處理室和第二處理室同時進行被處理對象物的表面處理。
[0029]如上述說明那樣,根據本發明的噴丸處理裝置,具有能夠對大型的被處理對象物的整個表面進行表面處理的優良的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0]圖1是示出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噴丸清理裝置的主視圖。
[0031]圖2是沿圖1的2-2線的向視圖。
[0032]圖3是沿圖1的3-3線的向視圖。
[0033]圖4是示出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噴丸清理裝置的俯視圖。
[0034]圖5是示出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噴丸清理裝置的出口門的驅動部的圖。圖5 (A)是主視圖,圖5(B)是側視圖。
[0035]圖6是示出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噴丸清理裝置的第二噴射室的內部的放大俯視圖。
[0036]圖7是用于對基于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噴丸清理裝置的離心式投射機的噴射進行說明的示意性俯視圖。
[0037]圖8是示出在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噴丸清理裝置中朝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方向觀察的離心式投射機的配置的圖。
[0038]圖9是沿圖8的9-9線的向視圖。
[0039]圖10是示出在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噴丸清理裝置中朝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方向觀察的離心式投射機的配置的圖。
[0040]圖11是沿圖10的11-11線的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1](第I實施方式)
[0042]使用圖1?圖7對作為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噴丸處理裝置的噴丸清理裝置進行說明。此外,在這些圖中,適當所示的箭頭前表示裝置的正面觀察的近前側,用箭頭上表示裝置上方側,箭頭左表示裝置的正面觀察的左側。另外,箭頭X示出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
[0043]圖1中由主視圖示出作為噴丸處理裝置的噴丸清理裝置10。圖1中從圖中左側朝向圖中右側的方向為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X。圖2中示出沿圖1的2-2線箭頭觀察的側視圖,圖3中示出沿圖1的3-3線箭頭觀察的側視圖。另外,圖4中由俯視圖示出噴丸清理裝置10。其中,圖1中省略集塵器。
[0044](噴丸清理裝置的裝置概要)
[0045]首先對噴丸清理裝置10的裝置概要進行說明。此外,本實施方式的噴丸清理裝置10為能夠將大型的金屬產品作為被處理對象物W的起重機懸吊式的噴丸清理裝置。如圖1所示那樣,噴丸清理裝置10從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X的上游側按順序依次具備入口側傳送帶室14、作為第一處理室的第一噴射室(blast chamber) 16、出口側傳送帶室18以及作為第二處理室的第二噴射室22。在朝向入口側傳送帶室14的搬入口以能夠開閉的方式設置有入口門12。在出口側傳送帶室18和第二噴射室22之間以能夠開閉的方式設置有作為分隔門的中間門20。中間門20在閉合狀態下截斷第一噴射室16與第二噴射室22之間的流通路。在第二噴射室22的搬出口以能夠開閉的方式設置有出口門24。
[0046]在第一噴射室16中,通過之后詳述的尚心式投射機42投射投射材料。S卩,第一噴射室16為通過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而進行被處理對象物W的表面加工(在本實施方式中為除銹等的噴砂處理、噴丸清理處理)的屋室。第一噴射室16通過頂壁部16A而與裝置上方側的空間隔開,并且通過裝置背面側的第一側壁部16B(參照圖2)以及裝置正面側的第二側壁部16C而與相對于搬運方向X的左右兩側的外部空間隔開。另外,與第一噴射室16的下方側相鄰的空間為料斗部17的內部空間。
[0047]與此相對,第二噴射室22為通過向被處理對象物W噴射壓縮空氣以及投射材料而進行被處理對象物W的表面加工(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噴砂處理、噴丸清理處理)的屋室。第二噴射室22通過頂壁部22A而與裝置上方側的空間隔開,并且通過裝置背面側的第一側壁部22B(參照圖4)以及裝置正面側的第二側壁部22C而與相對于搬運方向X的左右兩側的空間隔開。另外,第二噴射室22的底面由底壁部22D構成。
[0048]在入口側傳送帶室14的下方側設置有投射材料收集用的料斗26A,在料斗26A的下方側設置有投射材料回收用的第一帶式輸送機26C。第一帶式輸送機26C水平配置以從圖中左側朝向圖中右側的方向為搬運方向,并超過料斗26A的正下方范圍延伸到第一噴射室16的搬運方向下游側的下方側。
[0049]另外,在出口側傳送帶室18的下方側設置有料斗28A,在第二噴射室22的下方側也設置有料斗28B。料斗28A、28B均用于收集投射材料。在料斗28A、28B的下方側設置有投射材料回收用的第二帶式輸送機28C。第二帶式輸送機28C水平配置以從圖中右側朝向圖中左側的方向為搬運方向,并配置于包含料斗28A的正下方范圍以及料斗28B的正下方范圍在內的范圍,并且,第二帶式輸送機28C的最下游側延伸到第一噴射室16的搬運方向下游側的下方側。
[0050]在第一噴射室16的下方側,且在料斗部17的下方側設置有第二料斗30A。第二料斗30A的上端與第一帶式輸送機26C的最下游側(圖中右側)相鄰配置,并且與第二帶式輸送機28C的最下游側(圖中左側)相鄰配置。在第二料斗30A的下方側配置有螺旋輸送機30B。螺旋輸送機30B水平配置以裝置前后方向(與圖1的紙面垂直的方向)作為長邊方向,朝沿著該長邊方向的規定方向搬運投射材料。
[0051]在螺旋輸送機30B的搬運方向下游側配置有沿裝置上下方向延伸的斗式提升機32的下端部側。斗式提升機32將從螺旋輸送機30B搬運來的投射材料向上方側搬運。在與斗式提升機32的上部出口相鄰的位置設置有分尚器(separator) 34。分尚器34接收從斗式提升機32的上部出口排出的投射材料,并分類為能夠使用的投射材料和不能夠使用的投射材料等。
[0052]在與分離器34的下方側相鄰的位置配置有螺旋輸送機36。螺旋輸送機36與將通過分離器34能夠使用的投射材料排出的排出部相通。而且,螺旋輸送機36水平配置以裝置前后方向(與圖1的紙面垂直的方向)作為長邊方向,并沿著該長邊方向朝裝置背面側搬運投射材料。
[0053]如圖2所示,螺旋輸送機36的搬運方向下游側(圖2的左側)與溢流管44的上端部連接。溢流管44的下端部與投射材料箱46連接。由此,多余的投射材料從螺旋輸送機36通過溢流管44而儲藏于投射材料箱46。
[0054]另一方面,如圖1所示,螺旋輸送機36的下方側經由箱與多個導入管38連接。由此,向導入管38的上端開口供給投射材料。導入管38的下端部經由作為投射材料供給部的流量調整裝置40而與離心式投射機42連接。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離心式投射機42共計設置十二臺,在圖中,它們以符號 42A、42B、42C、42D、42E、42F、42G、42H、421、42J、42K、42L表示,但以下,在不對它們進行區分而對離心式投射機進行說明的情況下,使用去掉它們的末尾后的符號42進行說明。
[0055]導入管38為用于向離心式投射機42供給投射材料的配管。流量調整裝置40用于向離心式投射機42供給投射材料,由于為公知構造因此省略詳細說明,但具備能夠進行開閉以及開閉量的調整的開閉門(省略圖示)。流量調整裝置40與控制部84(圖中用方塊示出)連接(連接狀態省略圖示),開閉門的動作(開閉以及開閉量的調整)由控制部84控制。即,流量調整裝置40通過上述開閉門的動作,而能夠向離心式投射機42供給投射材料以及停止供給投射材料,并且能夠調整向離心式投射機42供給的投射材料的流量。
[0056]離心式投射機42具備能夠旋轉的葉輪(省略圖示),通過葉輪的旋轉能夠向投射材料(丸粒,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一個例子為鋼球)施加離心力。而且,離心式投射機42伴隨著上述葉輪的旋轉,將通過離心力被加速的投射材料向第一噴射室16的搬運線路(被處理對象物W被搬運的搬運路徑)側投射。另外,通過離心式投射機42投射的投射材料呈發散狀擴展(參照圖1、圖2等的雙點劃線)與被處理對象物W抵接。此外,之后對多個離心式投射機42的配置構成進行詳述。
[0057]另外,在上述的入口側傳送帶室14、出口側傳送帶室18以及第二噴射室22的各屋室的裝置正面側以及裝置背面側形成有吸出口 48。吸出口 48經由管道50與集塵器52 (參照圖2)連接。由此,入口側傳送帶室14、出口側傳送帶室18、以及第二噴射室22的各室內的粉塵與空氣一起經由吸出口 48以及管道50被回收到集塵器52 (參照圖2)。
[0058]如圖2所示,在集塵器52設置有管道62,管道62的前端部與風扇64的吸氣側連接。風扇64的排氣側經由消聲器66與排氣管道68連接。在風扇64工作的狀態下,回收到集塵器52的粉塵(灰塵)被集塵器52過濾,過濾后的空氣(凈化空氣,清新空氣)通過管道62、風扇64、消聲器66、以及排氣管道68被排出。
[0059]在集塵器52的下部設置有料斗54,在料斗54的下方,螺旋輸送機56沿裝置前后方向(圖2的左右方向)水平配置。螺旋輸送機56將粉塵從裝置近前側向裝置里側(從圖2的右側向左側)搬運。在螺旋輸送機56的搬運方向下游側設置有回轉閥58,在回轉閥58的下方側設置有集塵箱60。由此,流到料斗54的粉塵通過螺旋輸送機56向回轉閥58側被搬運并被丟棄到集塵箱60。
[0060]如圖1?圖4所示,在噴丸清理裝置10的上部配置有軌道72。軌道72以裝置左右方向作為長邊方向水平配置(參照圖1以及圖4),沿被處理對象物W被搬運的搬運線路在該搬運線路的上方側形成引導路徑。如圖1以及圖3所示,該軌道72被多個支承部件支承。另外,如圖2所示,軌道72的與長邊方向正交的縱剖面形狀形成為I字形狀。
[0061]如圖2的局部放大圖所示,在軌道72以能夠移動的方式安裝有移動機構74。移動機構74可以設置一臺,也可以設置多臺。移動機構74具備在軌道72的縱壁部的兩側配置的左右一對滾子74A。在固定于框架74B的馬達74M的旋轉軸的前端以能夠旋轉的方式安裝有滾子74A,使其能夠在軌道72上移動。在框架74B固定有驅動滾子74A的馬達74M。由此,移動機構74能夠通過馬達74M動作而沿軌道72的長邊方向(換句話說,沿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直線移動。
[0062]在上述移動機構74以懸吊狀態安裝有提升機(小型的提升裝置)78。提升機78具備鏈78A,在該鏈78A的下端安裝有用于懸吊被處理對象物W的懸吊部件80。在懸吊部件80的下端設置有鉤部用于懸吊被處理對象物W。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提升機78以及懸吊部件80構成懸吊被處理對象物W的懸吊部76。另外,軌道72以及移動機構74構成使懸吊部76沿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直線移動的直線移動機構70。
[0063]另外,在軌道72的規定位置設置有位置檢測用的位置檢測傳感器82。位置檢測傳感器82能夠檢測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的前側的端部以及搬運方向的后側的端部的通過。位置檢測傳感器82使用公知的傳感器。位置檢測傳感器82與控制部84連接。控制部84基于位置檢測傳感器82的檢測結果進行各種控制。
[0064]具體而言,首先,控制部84對圖4所示的入口門12、中間門20、出口門24進行控制,使得它們與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相配合而依次開閉。其中,對入口門12、中間門20、出口門24的開閉機構簡單地進行說明。
[0065]如圖3所示,出口門24為兩開滑動門。在出口門24的上方側設置有沿門寬度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對軌道86。如圖5(B)所示,出口門24經由觸輪(trolley)85被懸吊支承于軌道86。如圖3所示,在作為閉合狀態的出口門24的上方側的頂壁部的圖中的兩側方安裝有門驅動用的馬達88。
[0066]如圖5(B)所示,馬達88與設置于頂壁部的鏈輪90連接,通過馬達88的動作鏈輪90被驅動而旋轉。如圖5 (A)以及圖5 (B)所示,鏈輪90與滾子鏈92A嚙合。在滾子鏈92A安裝有附屬裝置92B,安裝于出口門24的上端的滾子鏈92A將馬達88以及鏈輪90的旋轉力變換為出口門24的門寬度方向的直線運動并經由附屬裝置92B向出口門24傳遞。SP,通過馬達88的正轉、反轉,出口門24開閉。
[0067]該馬達88與上述控制部84連接。控制部84基于圖2所示的位置檢測傳感器82的檢測結果,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W接近出口門24的情況下,以打開出口門24的方式控制馬達88 (參照圖5(B)),在判斷被處理對象物W已通過出口門24之間的情況下,以關閉出口門24的方式控制馬達88 (參照圖5(B))。
[0068]此外,如圖5(B)所示,當以懸吊支承的方式固定出口門24時,為了適當地設定門驅動用的嚙合,在利用升降用的螺栓93A調整出口門24的高度位置之后利用螺栓93C將出口門24固定于懸吊用的部件93B。另外,圖4所示的入口門12以及中間門20也通過與出口門24相同的機構被開閉。
[0069]如圖1以及圖4所示,第二噴射室22相比第一噴射室16設置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下游側。在第二噴射室22設置有噴射壓縮空氣和投射材料的噴嘴94(也稱為噴氣嘴(air blast nozzle))。噴嘴94構成公知的空氣噴射裝置的一部分,經由配管而與儲藏了投射材料的加壓箱(省略圖示)以及供給壓縮空氣的壓縮機(省略圖示)連接。在第二噴射室22中,在被搬運來的被處理對象物W存在表面處理的加工不良的位置的情況,操作人員P朝向被處理對象物W的該位置保持噴嘴94,使投射材料從噴嘴94噴射,由此對被處理對象物W的表面進一步進行噴射處理。換句話說,第二噴射室22能夠作為表面處理的修正用、加工用的處理室掌握。
[0070]在第二噴射室22,在裝置背面側的第一側壁部22B以及裝置正面側的第二側壁部22C分別設置有操作人員出入用的出入門96。如圖4所示,在第二噴射室22的頂壁部22A配置有多個照明燈98。通過多個照明燈98的照明使第二噴射室22內被照亮,由此操作人員P的操作環境被良好地確保。此外,操作人員P身穿航空服那樣的噴射處理操作用的防護服,并向防護服內供給新鮮空氣。由此,營造能夠進行舒適的操作環境。
[0071]圖6示出第二噴射室22的內部放大后的俯視剖視圖。在第二噴射室22的底壁部22D (底面)的整個表面敷設有格子100。通過敷設格子100,而能夠投射材料的堆積使操作環境提高。此外,圖6中為了示出格子100的下側的構成,以取下了格子100的一部分的狀態表示。在格子100的下側配置有格子支承部102。通過配置格子支承部102,能夠穩固地保持格子100。
[0072](離心式投射機的配置)
[0073]接下來,對圖1等所示的離心式投射機42的配置進行說明。圖7示出用于對基于離心式投射機42的噴射進行說明的示意性俯視圖。此外,圖7中為了使圖容易觀察,圖7中示意性地示出的離心式投射機42的圈中的編號與投射機號碼(例如,第一投射機的情況為I) 一致。
[0074]如圖1以及圖7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噴丸清理裝置10的離心式投射機42以投射方向中心線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側視觀察下(從搬運線路的側方側觀察)的斜上側、以及側視觀察下(從搬運線路的側方側觀察)的斜下側分別相交的方式設置有多個。以下,具體地進行說明。
[0075]在第一噴射室16的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X的上游側,分別在裝置背面側的第一側壁部16B設置有第一投射機42A,在裝置正面側的第二側壁部16C設置有第二投射機42B,在裝置上側的頂壁部16A設置有第三投射機42C、第四投射機42D,在裝置下側的料斗部17設置有第五投射機42E、第六投射機42F。
[0076]在作為裝置主視圖的圖1中,第一投射機42A配設于與第二投射機42B在裝置前后方向(與圖1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圖7所示的第一投射機42A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l水平并且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與此相對,第二投射機42B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2水平并且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
[0077]第三投射機42C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比軌道72靠左側的位置,且在作為裝置主視圖的圖1中配置于與第四投射機42D在裝置前后方向(與圖1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圖7所示的第三投射機42C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3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第四投射機42D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比軌道72靠右側的位置,且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4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
[0078]如圖7所示,第五投射機42E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比軌道72靠左側的位置,且在作為裝置主視圖的圖1中,配置于與第六投射機42F在裝置前后方向(與圖1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圖7所示的第五投射機42E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5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第六投射機42F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比軌道72靠右側的位置,且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6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
[0079]另一方面,如圖1以及圖7所示,在第一噴射室16的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X的下游側,分別在裝置下側的料斗部17設置有第七投射機42G、第八投射機42H,在裝置上側的頂壁部16A設置有第九投射機421、第十投射機42J,在裝置背面側的第一側壁部16B設置有第十一投射機42K,在裝置正面側的第二側壁部16C設置有第十二投射機42L。
[0080]如圖7所示,第七投射機42G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比軌道72靠左側的位置。第七投射機42G在圖2中配置于與第五投射機42E在裝置左右方向(與圖2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另外,第七投射機42G在作為裝置主視圖的圖1中,配置于與第八投射機42H在裝置前后方向(與圖1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圖7所示的第七投射機42G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7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第八投射機42H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比軌道72靠右側的位置。第八投射機42H在圖2中配置于與第六投射機42F在裝置左右方向(與圖2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圖7所示的第八投射機42H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8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
[0081]第九投射機421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比軌道72靠左側的位置,且在作為裝置主視圖的圖1中配置于與第十投射機42J在裝置前后方向(與圖1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圖7所示的第九投射機421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9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第十投射機42J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比軌道72靠右側的位置。第十投射機42J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lO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
[0082]另外,第i^一投射機42K在作為裝置主視圖的圖1中,配置于與第十二投射機42L在裝置前后方向(與圖1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圖7所示的第十一投射機42K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ll水平并且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另外,第十二投射機42L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12水平并且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
[0083]上述那樣,共十二臺離心式投射機42被設置為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平面以成為切削力增加的入射角度的方式傾斜。
[0084]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中通過多個離心式投射機42中的各個投射投射材料的投射區域沿該搬運線路設定有多個(共六個)。
[0085]第一投射區域為通過第一投射機42A以及第二投射機42B投射投射材料的區域,在搬運線路設定于包含投射方向中心線CL1、CL2的范圍。第二投射區域為通過第三投射機42C以及第四投射機42D投射投射材料的區域,在搬運線路被設定于包含投射方向中心線CL3、CL4的范圍。第三投射區域為通過第五投射機42E以及第六投射機42F投射投射材料的區域,在搬運線路設定于包含投射方向中心線CL5、CL6的范圍。
[0086]第四投射區域為通過第七投射機42G以及第八投射機42H投射投射材料的區域,在搬運線路設定于包含投射方向中心線CL7、CL8的范圍。第五投射區域為通過第九投射機421以及第十投射機42J投射投射材料的區域,在搬運線路設定于包含投射方向中心線CL9、CLlO的范圍。第六投射區域為通過第i^一投射機42K以及第十二投射機42L投射投射材料的區域,在搬運線路設定于包含投射方向中心線CL11、CL12的范圍。
[0087]另外,相對于第一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上游側設置有上游側檢測部Al,并且在搬運方向下游側設置有下游側檢測部A2。相對于第二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上游側設置有上游側檢測部BI,并且在搬運方向下游側設置有下游側檢測部B2。相對于第三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上游側設置有上游側檢測部Cl,并且在搬運方向下游側設置有下游側檢測部C2。
[0088]相對于第四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上游側設置有上游側檢測部D1,并且在搬運方向下游側設置有下游側檢測部D2。相對于第五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上游側設置有上游側檢測部E1,并且在搬運方向下游側設置有下游側檢測部E2。相對于第六的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上游側設置有上游側檢測部F1,并且在搬運方向下游側設置有下游側檢測部F2。
[0089]上游側檢測部Al、B1、Cl、D1、E1、Fl以及下游側檢測部A2、B2、C2、D2、E2、F2與由上述的位置檢測傳感器82 (參照圖2)構成并與控制部84連接(連接狀態省略圖示),對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的前側的端部以及搬運方向的后側的端部進行檢測。控制部84基于上游側檢測部Al、B1、Cl、D1、E1、Fl的檢測結果以及下游側檢測部A2、B2、C2、D2、E2、F2的檢測結果,對流量調整裝置40(參照圖1)的開閉門的動作進行控制,僅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W處于投射區域的任一范圍內的情況下向該投射區域投射投射材料。
[0090](作用/效果)
[0091]接下來,對上述實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進行說明。
[0092]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噴丸清理裝置10中,懸吊部76懸吊被處理對象物W,直線移動機構70使懸吊部76沿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直線移動。此時,被處理對象物W因圖4所示的入口門12被打開而被向噴丸清理裝置10的裝置主體內搬入,通過入口側傳送帶室14被向第一噴射室16搬入。入口門12在搬入被處理對象物W后被關閉。在第一噴射室16設置有離心式投射機42,通過離心式投射機42伴隨著葉輪的旋轉而向搬運線路側投射投射材料,由此對被處理對象物W進行噴丸清理處理。
[0093]其中,如圖7示意性示出那樣,離心式投射機42以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水平、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偵U、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以及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分別相交的方式設置有多個。因此,多個離心式投射機42朝向被處理對象物W,以其投射方向中心線水平、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以及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的方式投射投射材料。由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即使不使大型的被處理對象物W旋轉、反轉、升降等,多個離心式投射機42也能夠對大型的被處理對象物W的整個表面進行表面處理。以下,對離心式投射機42的噴射具體地進行說明。
[0094]首先,若被處理對象物W被搬入第一噴射室16,則開始利用第一投射機42A以及第二投射機42B投射投射材料。第一投射機42A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l水平且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水平地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第二投射機42B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2水平且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水平地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
[0095]另外,相對于通過第一投射機42A以及第二投射機42B投射投射材料的第一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上游側設置有上游側檢測部Al,相對于上述第一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下游側設置有下游側檢測部A2。上游側檢測部Al以及下游側檢測部A2檢測被處理對象物W的通過。而且,控制部84基于上游側檢測部Al的檢測結果以及下游側檢測部A2的檢測結果,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W處于上述第一投射區域的范圍內的情況下,以打開分別與第一投射機42A以及第二投射機42B連接的流量調整裝置40 (參照圖1等)的開閉門的方式進行控制,從而向該第一投射區域投射投射材料。另外,控制部84基于上游側檢測部Al的檢測結果以及下游側檢測部A2的檢測結果,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W不存在于上述第一投射區域的范圍內的情況下,以關閉分別與第一投射機42A以及第二投射機42B連接的流量調整裝置40 (參照圖1等)的開閉門的方式進行控制。由此,能夠抑制基于第一投射機42A以及第二投射機42B的不必要的投射。
[0096]在利用第一投射機42A以及第二投射機42B開始投射投射材料后,開始利用第三投射機42C以及第四投射機42D投射投射材料。第三投射機42C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3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第四投射機42D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4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
[0097]另外,相對于通過第三投射機42C以及第四投射機42D投射投射材料的第二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上游側設置有上游側檢測部BI,相對于上述第二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下游側設置有下游側檢測部B2。上游側檢測部BI以及下游側檢測部B2檢測被處理對象物W的通過。而且,控制部84基于上游側檢測部BI的檢測結果以及下游側檢測部B2的檢測結果,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W處于上述第二投射區域的范圍內的情況下,以打開分別與第三投射機42C以及第四投射機42D連接的流量調整裝置40 (參照圖1等)的開閉門的方式進行控制,從而向該第二投射區域投射投射材料。另外,控制部84基于上游側檢測部BI的檢測結果以及下游側檢測部B2的檢測結果,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W不存在于上述第二投射區域的范圍內的情況下,以關閉分別與第三投射機42C以及第四投射機42D連接的流量調整裝置40 (參照圖1等)的開閉門的方式進行控制。由此,能夠抑制基于第三投射機42C以及第四投射機42D的不必要的投射。
[0098]在利用第三投射機42C以及第四投射機42D開始投射投射材料后,開始利用第五投射機42E以及第六投射機42F投射投射材料。第五投射機42E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5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第六投射機42F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6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
[0099]另外,相對于通過第五投射機42E以及第六投射機42F投射投射材料的第三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上游側設置有上游側檢測部Cl,相對于上述第三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下游側設置有下游側檢測部C2。上游側檢測部Cl以及下游側檢測部C2檢測被處理對象物W的通過。而且,控制部84基于上游側檢測部Cl的檢測結果以及下游側檢測部C2的檢測結果,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W處于上述第三投射區域的范圍內的情況下,以打開分別與第五投射機42E以及第六投射機42F連接的流量調整裝置40 (參照圖1等)的開閉門的方式進行控制,從而向該第三投射區域投射投射材料。另外,控制部84基于上游側檢測部Cl的檢測結果以及下游側檢測部C2的檢測結果,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W不存在于上述第三投射區域的范圍內的情況下,以關閉分別與第五投射機42E以及第六投射機42F連接的流量調整裝置40(參照圖1等)的開閉門的方式進行控制。由此,能夠抑制第五投射機42E以及第六投射機42F的不必要的投射。
[0100]在利用第五投射機42E以及第六投射機42F開始投射投射材料后,開始利用第七投射機42G以及第八投射機42H投射投射材料。第七投射機42G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7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第八投射機42H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8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
[0101]另外,相對于通過第七投射機42G以及第八投射機42H投射投射材料的第四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上游側設置有上游側檢測部D1,相對于上述第四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下游側設置有下游側檢測部D2。上游側檢測部Dl以及下游側檢測部D2檢測被處理對象物W的通過。而且,控制部84基于上游側檢測部Dl的檢測結果以及下游側檢測部D2的檢測結果,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W處于上述第四投射區域的范圍內的情況下,以打開分別與第七投射機42G以及第八投射機42H連接的流量調整裝置40 (參照圖1等)的開閉門的方式進行控制,從而向該第四投射區域投射投射材料。另外,控制部84基于上游側檢測部Dl的檢測結果以及下游側檢測部D2的檢測結果,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W不存在于上述第四投射區域的范圍內的情況下,以關閉分別與第七投射機42G以及第八投射機42H連接的流量調整裝置40(參照圖1等)的開閉門的方式進行控制。由此,能夠抑制第七投射機42G以及第八投射機42H的不必要的投射。
[0102]在利用第七投射機42G以及第八投射機42H開始投射投射材料后,開始第九投射機421以及第十投射機42J投射投射材料。第九投射機421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9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第十投射機42J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lO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
[0103]另外,相對于通過第九投射機421以及第十投射機42J投射投射材料的第五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上游側設置有上游側檢測部El,相對于上述第五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下游側設置有下游側檢測部E2。上游側檢測部El以及下游側檢測部E2檢測被處理對象物W的通過。而且,控制部84基于上游側檢測部El的檢測結果以及下游側檢測部E2的檢測結果,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W處于上述第五投射區域的范圍內的情況下,以打開分別與第九投射機421以及第十投射機42J連接的流量調整裝置40 (參照圖1等)的開閉門的方式進行控制,從而向該第五投射區域投射投射材料。另外,控制部84基于上游側檢測部El的檢測結果以及下游側檢測部E2的檢測結果,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W不存在于上述第五投射區域的范圍內的情況下,以關閉分別與第九投射機421以及第十投射機42J連接的流量調整裝置40(參照圖1等)的開閉門的方式進行控制。由此,能夠抑制第九投射機421以及第十投射機42J的不必要的投射。
[0104]在利用第九投射機421以及第十投射機42J開始投射投射材料后,開始利用第十一投射機42K以及第十二投射機42L投射投射材料。第十一投射機42K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ll水平并且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水平地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第十二投射機42L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CL12水平并且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水平地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
[0105]另外,相對于通過第十一投射機42K以及第十二投射機42L投射投射材料的第六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上游側設置有上游側檢測部F1,相對于上述第六投射區域在搬運方向下游側設置有下游側檢測部F2。上游側檢測部Fl以及下游側檢測部F2檢測被處理對象物W的通過。而且,控制部84基于上游側檢測部Fl的檢測結果以及下游側檢測部F2的檢測結果,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W處于上述第六投射區域的范圍內的情況下,以打開分別與第十一投射機42K以及第十二投射機42L連接的流量調整裝置40 (參照圖1等)的開閉門的方式進行控制,從而向該第六投射區域投射投射材料。另外,控制部84基于上游側檢測部Fl的檢測結果以及下游側檢測部F2的檢測結果,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W不存在于上述第六投射區域的范圍內的情況下,以關閉分別與第十一投射機42K以及第十二投射機42L連接的流量調整裝置40(參照圖1等)的開閉門的方式進行控制。由此,能夠抑制第十一投射機42K以及第十二投射機42L的不必要的投射。
[0106]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若在圖4所不第一噴射室16進行表面處理后的被處理對象物W被搬運到中間門20的近前,則中間門20打開,被處理對象物W向第二噴射室22搬運。在第二噴射室22設置有噴射壓縮空氣和投射材料的噴嘴94。由此,若從噴嘴94向被處理對象物W噴射壓縮空氣和投射材料,則被處理對象物W的表面進一步被處理。
[0107]更具體而言,在第二噴射室22,在中間門20以及出口門24被關閉了的狀態下,被處理對象物W下降到底壁部22D(參照圖6),接地面以外的部位的要加工位置(局部)被進行噴丸清理處理,之后,被處理對象物W被懸吊而之前的接地面的要加工位置(局部)被進行噴丸清理處理。第二噴射室22內的噴丸清理處理通過操作人員P朝向被處理對象物W的要加工位置保持噴嘴94,并從噴嘴94噴射壓縮空氣和投射材料而完成。此外,例如,被處理對象物W存在孔、突起等情況下也在第二噴射室22進行加工的處理。
[0108]另外,由于第一噴射室16和第二噴射室22之間的流通路通過閉合中間門20而被截斷,所以通過閉合中間門20能夠在第一噴射室16和第二噴射室22同時(一起)進行被處理對象物W的表面處理。即,能夠消除不必要的等待時間。之后,出口門24被打開,被處理對象物被從第二噴射室22搬出,然后,出口門24被關閉,由此一系列的噴丸清理處理結束。
[0109]如以上說明那樣,根據本發明的噴丸清理裝置10,能夠對大型的被處理對象物W的整個表面進行表面處理。
[0110]這里,與現有構造的噴丸清理裝置進行比較并進行補充說明。例如,在起重機懸吊式的噴丸清理裝置,即離心式投射機被固定于搬運線路的側方的側壁并一邊使被處理對象物旋轉、反轉、升降、傾斜等一邊進行投射的現有構造的裝置中,存在不熟練的操作人員難以對被處理對象物的整個表面進行表面處理的問題。即,在這樣的現有構造的裝置中,例如,由于一邊利用反轉機使被處理對象物任意地傾斜等一邊利用升降提升機使被處理對象物升降,因此難以進行被處理對象物的設置(更具體而言,考慮被處理對象物的懸吊重心、反轉時的穩定性等的懸吊)以及反轉定位。結果,不熟練的操作人員難以對被處理對象物的整個表面進行噴丸清理處理。另外,若使用這樣的現有構造的裝置對被處理對象物的整個表面進行噴丸清理處理,則還存在不必要的投射非常多的問題。與此相對,在本實施方式中,即便熟練的操作人員不進行操作,也能夠抑制不必要的投射,并能對大型的被處理對象物W的整個表面進行表面處理。
[0111]另外,上述的現有構造的裝置中,由于頂壁面的反轉用懸鏈基于反轉角度而移動,因此需要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方向的頂壁密封件和與其正交的方向的頂壁密封件,密封件構造復雜。與此相對,在本實施方式中,不產生這樣的密封件構造的復雜化的問題。
[0112](第2實施方式)
[0113]接下來,使用圖8以及圖9對作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噴丸處理裝置的噴丸清理裝置110進行說明。圖8中示出在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的離心式投射機42的配置,圖9中示出沿圖8的9-9線的向視圖。此外,第2實施方式的特征在于,作為離心式投射機42設置有第一投射機42M、第二投射機42N、第三投射機420、第四投射機42P、第五投射機42Q、第六投射機42R、第七投射機42S、以及第八投射機42T這八臺,其它的構成為第I實施方式幾乎相同的構成。由此,對與第I實施方式實際上相同的構成部標注相同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
[0114]如圖8所示那樣,第一噴射室16中將室內空間與裝置上方側的空間隔開的頂壁部16D被設定為,與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在相同平面的與搬運方向正交的部分的寬度比與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正交的中央部的寬度狹窄。
[0115]噴丸清理裝置110的離心式投射機42以分別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偵U、側視觀察下(從搬運線路的側方側觀察)的斜上側、以及側視觀察下(從搬運線路的側方側觀察)的斜下側相交的方式設置有多個。以下,具體地進行說明。
[0116]如圖8以及圖9所示,在第一噴射室16的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X的上游側,在裝置下側的料斗部17設置有第一投射機42M以及第三投射機420,并且在裝置上側的頂壁部16D設置有第二投射機42N以及第四投射機42P。
[0117]裝置下側的第一投射機42M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搬運寬度方向左側,在作為裝置主視圖的圖9中,配置于與第三投射機420在裝置前后方向(與圖9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圖8所示的第一投射機42M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
[0118]裝置上側的第二投射機42N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搬運寬度方向左側,在作為裝置主視圖的圖9中,配置于與第四投射機42P在裝置前后方向(與圖9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圖8所示的第二投射機42N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
[0119]裝置下側的第三投射機420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搬運寬度方向右側。第三投射機420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
[0120]裝置上側的第四投射機42P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搬運寬度方向右側。第四投射機42P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
[0121]如圖8以及圖9所示,在第一噴射室16的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X的下游側,在裝置下側的料斗部17設置有第五投射機42Q以及第七投射機42S,在裝置上側的頂壁部16D設置有第六投射機42R以及第八投射機42T。
[0122]裝置下側的第五投射機42Q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搬運寬度方向左側。第五投射機42Q在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的圖8中,配置于與第一投射機42M在裝置左右方向(與圖8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在作為裝置主視圖的圖9中,配置于與第七投射機42S在裝置前后方向(與圖9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第五投射機42Q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呈45°左右(35。?55。)相交。
[0123]裝置上側的第六投射機42R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搬運寬度方向左側。第六投射機42R在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的圖8中,配置于與第二投射機42N在裝置左右方向(與圖8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在作為裝置主視圖的圖9中,配置于與第八投射機42T在裝置前后方向(與圖9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第六投射機42R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呈45°左右(35。?55。)相交。
[0124]裝置下側的第七投射機42S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搬運寬度方向右側。第七投射機42S在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的圖8中,配置于與第三投射機420在裝置左右方向(與圖8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第七投射機42S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
[0125]裝置上側的第八投射機42T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搬運寬度方向右側。第八投射機42T在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的圖8中,配置于與第四投射機42P在裝置左右方向(與圖8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第八投射機42T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
[0126]在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中,通過多個離心式投射機42中的各個投射投射材料的投射區域沿該搬運線路設定有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一個例子設定上游側和下游側共兩個)。另外,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相對于多個投射區域分別在搬運方向上游側設置有上游側檢測部(省略圖示),并且相對于多個投射區域分別在搬運方向下游側設置有下游側檢測部(省略圖示)。上述上游側檢測部以及上述下游側檢測部檢測被處理對象物W的通過。另外,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控制部84基于上述上游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以及上述下游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對流量調整裝置40的開閉門的工作進行控制,僅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W處于投射區域的任一范圍內的情況下,以向該投射區域投射投射材料
[0127](作用/效果)
[0128]接下來,對上述實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進行說明。
[0129]第一投射機42M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第二投射機42N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
[0130]第三投射機420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第四投射機42P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
[0131 ] 第五投射機42Q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第六投射機42R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
[0132]第七投射機42S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第八投射機42T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
[0133]如以上說明那樣,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噴丸清理裝置110,能夠對大型的被處理對象物W的整個表面進行表面處理。
[0134](第3實施方式)
[0135]接下來,使用圖10以及圖11對作為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噴丸處理裝置的噴丸清理裝置120進行說明。圖10示出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的離心式投射機42的配置,圖11示出沿圖10的11-11線的向視圖。此外,第3實施方式的特征在于,作為離心式投射機42設置有第一投射機42U、第二投射機42V、第三投射機42W、第四投射機42X、第五投射機42Y、以及第六投射機42Z這六臺,其它的構成為與第1、第2實施方式幾乎相同的構成。由此,對與第1、第2實施方式實際上相同的構成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
[0136]噴丸清理裝置120的離心式投射機42以分別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偵U、側視觀察下(從搬運線路的側方側觀察)的斜上側、以及側視觀察下(從搬運線路的側方側觀察)的斜下側相交的方式設置有多個。以下,具體地進行說明。
[0137]如圖10以及圖11所示,在第一噴射室16的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X的上游側,在裝置下側的料斗部17設置有第一投射機42U,并且在裝置上側的頂壁部16D設置有第二投射機42V以及第三投射機42W。
[0138]裝置下側的第一投射機42U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側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并且設置于俯視觀察下沿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且與搬運線路重疊的方向。
[0139]裝置上側的第二投射機42V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搬運寬度方向左側,在作為裝置主視圖的圖11中,配置于與第三投射機42W在裝置前后方向(與圖11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圖10所示的第二投射機42V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
[0140]裝置上側的第三投射機42W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搬運寬度方向右側。第三投射機42W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
[0141]如圖10以及圖11所示,在第一噴射室16的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X的下游側,在裝置下側的料斗部17設置有第四投射機42X,并且在裝置上側的頂壁部16D設置有第五投射機42Y以及第六投射機42Z。
[0142]裝置下側的第四投射機42X在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的圖10中,配置于與第一投射機42U在裝置左右方向(與圖10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圖11所示的第四投射機42X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側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并且設置于俯視觀察下沿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且與搬運線路重疊的方向。
[0143]如圖10以及圖11所示,裝置上側的第五投射機42Y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搬運寬度方向左側,在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的圖10中,配置于與第二投射機42V在裝置左右方向(與圖10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在作為裝置主視圖的圖11中,配置于與第六投射機42Z在裝置前后方向(與圖11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第五投射機42Y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呈45°左右(35°?55° )相交。
[0144]裝置上側的第六投射機42Z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配置于搬運寬度方向右側,在朝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方向觀察的圖10中,配置于與第三投射機42W在裝置左右方向(與圖10的紙面垂直的方向)重疊的位置。第六投射機42Z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
[0145]在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通過多個離心式投射機42的各自投射投射材料的投射區域沿該搬運線路設定有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一個例子設定上游側和下游側共兩個)。另外,與第1、第2實施方式相同,對于多個投射區域分別在搬運方向上游側設置有上游側檢測部(省略圖示),并且對于多個投射區域分別在搬運方向下游側設置有下游側檢測部(省略圖示)。上述上游側檢測部以及上述下游側檢測部檢測被處理對象物W的通過。另外,與第1、第2實施方式相同,控制部84基于上述上游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以及上述下游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對流量調整裝置40的開閉門的工作進行控制,僅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W處于投射區域的任一范圍內的情況下向該投射區域投射投射材料。
[0146](作用/效果)
[0147]接下來,對上述實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進行說明。
[0148]圖10以及圖11所不的第一投射機42U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側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并且設置于俯視觀察下沿搬運線路且與搬運線路重疊的方向,因此從側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第二投射機42V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第三投射機42W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
[0149]第四投射機42X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側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并且設置于俯視觀察下沿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且與搬運線路重疊的方向,因此從側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第五投射機42Y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第六投射機42Z由于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被處理對象物W的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因此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向被處理對象物W投射投射材料。
[0150]如以上說明那樣,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噴丸清理裝置120,能夠對大型的被處理對象物W的整個表面進行表面處理。
[0151](實施方式的補充說明)
[0152]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噴丸處理裝置為噴丸清理裝置10、110、120,但噴丸處理裝置也可以是噴丸硬化裝置,也可以是噴丸清理裝置兼噴丸硬化裝置。
[0153]另外,作為上述實施方式的變形例,可以構成為:為不設置下游側檢測部的結構,控制部基于上游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以及懸吊部的移動速度,對投射材料供給部進行控制,僅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處于上述投射區域的任一范圍內的情況下向該投射區域投射投射材料。
[0154]另外,作為其它的變形例,可以構成為:為不設置下游側檢測部,并且僅在設定于搬運方向的最上游側的投射區域的搬運方向上游側設置檢測部(檢測被處理對象物的通過的構成部)的結構,控制部基于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以及懸吊部的移動速度,對投射材料供給部進行控制,僅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處于上述投射區域的任一范圍內的情況下向該投射區域投射投射材料。
[0155]另外,作為上述實施方式的變形例,也能夠采用不設置第二噴射室22 (第二處理室)的結構。
[0156]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設置有圖1等所示的中間門20 (分隔門),但在處理量少的情況下,也可以為不設置中間門(分隔門)的結構。另外,也可以構成為:不設置上述實施方式的出口門24,噴丸處理后使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方向為與搬入時相反的方向,從搬入口側搬出被處理對象物。另外,可以代替入口門12、中間門20 (分隔門)、出口門24中的至少一個,配置二重或者三重的所謂橡膠暖簾。
[0157]另外,作為上述實施方式的變形例,可以采用改變被搬入到第一噴射室16的被處理對象物W的高度位置使其多次通過第一噴射室16內的結構。另外,可以使被處理對象物W在任意的位置停止或者(比通常搬運速度低的速度)低速移動,選擇任意的噴砂的加工。并且,可以采用通過在被處理對象物的任意位置執行投射的停止,而消除不必要的位置的投射的方法。
[0158]此外,上述實施方式以及上述的多個變形例能夠適當地組合實施。
[0159]以上,對本發明的一個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于上述例子,除上述例子以外,當然在不脫離其主旨的范圍內能夠實施各種變形。
[0160]本申請基于2013年I月30日在日本提交的特愿2013-015672號的申請,其內容作為本申請的內容,形成本申請的一部分。
[0161]另外,本發明通過本說明書的詳細的說明應能夠更完整地理解。然而,詳細的說明以及確定的實施例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僅為了說明的目的而記載。從該詳細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清楚可知各種變更、改變。
[0162] 申請人:無意將所記載的實施方式中的任一個呈現給公眾,公開后的修改、備選案中,可能文字上不包含在權利要求內的在同等原則也屬于本發明的一部分。
[0163]在本說明書或權利要求書的記載中,名詞以及相同的指示語的使用只要沒有特別指示,或者根據前后文被明確地否定,應該可以解釋為包含一個以及多個這雙方的含義。本說明書中提供的任一個例示或者例示性的用語(例如“等”)的使用也只不過意在容易對本發明進行說明,只要沒有特別記載權利要求中就不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制。
[0164]附圖標記
[0165]10...噴丸清理裝置(噴丸處理裝置);16...第一噴射室(第一處理室);20...中間門(分隔門);22...第二噴射室(第二處理室);40...流量調整裝置(投射材料供給部);42Α...第一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Β...第二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C...第三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D...第四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Ε...第五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F...第六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G...第七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Η...第八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Ι...第九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J...第十投射機(離心式投射機);42Κ...第H投射機(離心式投射機);42L...第十二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Μ...第一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Ν...第二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0...第三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Ρ...第四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Q...第五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R...第六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S...第七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Τ...第八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U...第一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V...第二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W...第三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X...第四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Υ...第五投射機(尚心式投射機);42Ζ...第六投射機(離心式投射機);70...直線移動機構;76...懸吊部;84...控制部;94...噴嘴;
110...噴丸清理裝置(噴丸處理裝置);120...噴丸清理裝置(噴丸處理裝置);Α1、B1、Cl、DU EU Fl...上游側檢測部;Α2、Β2、C2、D2、Ε2、F2...下游側檢測部;CL1、CL2、CL3、CL4、CL5、CL6、CL7、CL8、CL9、CL10、CL11、CL12...投射方向中心線;1..被處理對象物
【權利要求】
1.一種噴丸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備: 懸吊部,其懸吊被處理對象物; 直線移動機構,其使上述懸吊部沿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線路直線移動;以及伴隨著葉輪的旋轉向上述搬運線路側投射投射材料的多個離心式投射機,上述多個離心式投射機以各自的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分別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以及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的方式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丸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作為上述離心式投射機具備: 第一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 第二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 第三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 第四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 第五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 第六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 第七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以及 第八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丸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作為上述離心式投射機具備: 第一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并且設置于俯視觀察下沿著搬運線路且與搬運線路重疊的方向; 第二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 第三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 第四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側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并且設置于俯視觀察下沿著搬運線路且與搬運線路重疊的方向; 第五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以及 第六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丸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作為上述離心式投射機具備: 第一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水平且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相交; 第二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水平且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相交; 第三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 第四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 第五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 第六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后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 第七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 第八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下側相交; 第九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 第十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且側視觀察下的斜上側相交; 第十一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水平且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左側相交;以及 第十二投射機,其設置為投射方向中心線水平且相對于上述搬運線路從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前側且俯視觀察下的搬運方向斜右側相交。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噴丸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搬運線路中,通過多個上述離心式投射機中的各個投射投射材料的投射區域沿該搬運線路設定有多個, 所述噴丸處理裝置具有: 上游側檢測部,其相對于多個上述投射區域分別設置于搬運方向上游側,檢測被處理對象物的通過; 下游側檢測部,其相對于多個上述投射區域分別設置于搬運方向下游側,檢測被處理對象物的通過; 投射材料供給部,其用于向上述離心式投射機供給投射材料,能夠對上述離心式投射機供給投射材料以及停止供給投射材料;以及 控制部,其基于上述上游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以及上述下游側檢測部的檢測結果,對上述投射材料供給部進行控制,僅在判斷為被處理對象物處于上述投射區域的任一范圍內的情況下,向該投射區域投射投射材料。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噴丸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第一處理室,其通過上述離心式投射機投射投射材料;以及 第二處理室,其相比上述第一處理室設置于被處理對象物的搬運方向下游側,并設置有噴射壓縮空氣和投射材料的噴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噴丸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設置有在閉合狀態下將上述第一處理室和上述第二處理室之間的流通路截斷的能夠開閉的分隔門。
【文檔編號】B24C7/00GK104321165SQ201380026380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0日
【發明者】山本萬俊 申請人:新東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