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便攜式水切割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用便攜式水切割系統,包括高壓給水系統、磨料供給裝置,還包括調混裝置、可方便移動噴頭及高壓膠管;高壓給水系統包括柱塞泵、設于泵體上的調壓閥、卸荷閥、壓力表和安全閥;磨料供給裝置包括頂端設有缷壓閥、底端設有出砂口的磨料罐;調混裝置包括與磨料罐底端相通的混合腔、設于混合腔上的進水單向閥、磨料射流出口和供砂閥;供砂閥位于混合腔與磨料罐的連接處;進水單向閥與柱塞泵的出水口由高壓膠管連接;可移動噴頭包括噴嘴及承載噴嘴的行走機構Ⅰ;噴嘴由高壓膠管與磨料射流出口連接,該系統體積小,重量輕,操作簡單,移動方便,適用于工業現場或野外等被切割物不宜移動的物料切割,該裝置還可用于金屬構件局部表面清理。
【專利說明】礦用便攜式水切割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切割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礦用便攜式水切割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傳統截割高硬度的煤巖時,普遍存在粉塵大、火花易致爆炸、截齒難以冷卻、磨損大等問題,而采用高壓水射流和普通鎬型截齒聯合破碎硬巖,可以有效地截割高硬度的煤巖,加快開采速度。由于磨料水射流具有破巖效率高和工作效率高等優點,所以磨料水射流在高壓水射流輔助截割煤巖方面應用較廣。但是現有的磨料水切割裝置體積大,使用不方便,并且高壓水和磨料一般是在截齒內混合,會出現混合不均勻的情況,從而影響切割系統的沖蝕能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方便,水和磨料混合效果好,方便攜帶的礦用便攜式水切割系統,具有較高的能量傳遞和能量聚集性能,因而在較低壓力等級和較小功率條件下具有強勁切割威力和高效的能量利用率。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礦用便攜式水切割系統,包括高壓給水系統、磨料供給裝置,還包括調混裝置、可方便移動噴頭及高壓膠管;所述高壓給水系統包括柱塞泵、設于泵體上的調壓閥、卸荷閥、壓力表和安全閥;所述磨料供給裝置包括頂端設有卸壓閥、底端設有出砂口的磨料罐;所述調混裝置包括與磨料罐底端相通的混合腔、設于混合腔上的進水單向閥、磨料射流出口和供砂閥;所述供砂閥位于混合腔與磨料罐的連接處;所述進水單向閥與柱塞泵的出水口由高壓膠管連接;所述可移動噴頭包括噴嘴及承載噴嘴的行走機構I ;所述噴嘴由高壓膠管與磨料射流出口連接。
[0005]所述行走機構I上設有能夠放置噴嘴的噴頭座,在進行切割作業時,將噴嘴安放在噴頭座內。
[0006]所述磨料罐為一鋼制圓柱形壓力容器,兩端口分別由內支承環、罐口件、密封件及圓螺母等與外界連接。
[0007]所述卸壓閥是一角式針型閥,旋松把手即可對磨料罐卸壓。
[0008]所述噴嘴由噴頭體、耐磨噴嘴、噴嘴壓帽及密封套構成。
[0009]所述高壓膠管由鋼絲編織而成,外部接頭系煤礦用快換接頭。
[0010]所述磨料供給裝置和調混裝置設于一行走機構II上,方便移動。
[0011]所述供砂閥是一開關兩位轉動式手動閥,其作用是控制磨料下放,通過搖把操作,扳至左位為磨料截止,右位為磨料供給。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礦用便攜式水切割系統,體積小,重量輕,操作簡單,移動方便,與泵站及二維工作臺等配套組合,使用于日加工量不大的切割作業;且配以特定的噴頭行走機構,還適用于工業現場或野外等被切割物不宜移動的物料切割,該裝置還可用于金屬構件局部表面清理。【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4]附圖1為一種礦用便攜式水切割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高壓給水系統,1-1.調壓閥,1-2.卸荷閥,1-3.壓力表,1-4.柱塞泵,1-5.安全閥,2.磨料供給裝置,2-1.磨料罐,2-2.卸壓閥,3.調混裝置,3-1.混合腔,3-2.進水單向閥,3-3.磨料射流出口,3-4.供砂閥,4.可移動噴頭,4-1.噴嘴,4-2.行走機構I,
5.高壓膠管,6.行走機構II。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在附圖中,一種礦用便攜式水切割系統,包括高壓給水系統1、磨料供給裝置2,還包括調混裝置3、可方便移動噴頭4及高壓膠管5 ;所述高壓給水系統I包括柱塞泵1-4、設于泵體上的調壓閥1-1、卸荷閥1-2、壓力表1-3和安全閥1-5 ;所述磨料供給裝置2包括頂端設有卸壓閥2-2、底端設有出砂口的磨料罐2-1 ;所述調混裝置3包括與磨料罐2-1底端相通的混合腔3-1、設于混合腔3-1上的進水單向閥3-2、磨料射流出口 3-3和供砂閥3_4 ;所述供砂閥3-4位于混合腔3-1與磨料罐2-1的連接處;所述進水單向閥3-2與柱塞泵1_4的出水口由高壓膠管5連接;所述可移動噴頭4包括噴嘴4-1及承載噴嘴4-1的行走機構I 4-2 ;所述噴嘴4-1由高壓膠管5與磨料射流出口 3-3連接。
[0017]所述行走機構I 4-2上設有能夠放置噴嘴4-1的噴頭座,在進行切割作業時,將噴嘴4-1安放在噴頭座內。
[0018]所述磨料罐2-1為一鋼制圓柱形壓力容器,兩端口分別由內支承環、罐口件、密封件及圓螺母等與外界連接。
[0019]所述卸壓閥2-2是一角式針型閥,旋松把手即可對磨料罐2-1卸壓。
[0020]所述噴嘴4-1由噴頭體、耐磨噴嘴、噴嘴壓帽及密封套構成。
[0021]所述高壓膠管5由鋼絲編織而成,外部接頭系煤礦用快換接頭。
[0022]所述磨料供給裝置2和調混裝置3設于一行走機構II 6上,方便移動。
[0023]所述供砂閥3-4是一開關兩位轉動式手動閥,其作用是控制磨料下放,通過搖把操作,扳至左位為磨料截止,右位為磨料供給。
[002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供砂閥3-4開啟狀態下,來自柱塞泵1-4的高壓水經單向閥3-2進入混合腔3-1并分成兩支路,其中一路進入磨料罐2-1可使罐底部磨料漿體化經供砂閥3-4流至混合腔3-1,再與另一路高壓水充分混合成濃度約為25?30%的磨料漿體,沿高壓膠管5輸至噴嘴4-1加速形成高速度高聚集性的磨料射流。
[0025]當供砂閥3-4關閉時,高壓水不會使磨料漿體化,磨料也不會流至混合腔3-1,高壓水經噴嘴4-1加速形成純水射流。
[0026]下面為本實用新型的操作流程。
[0027]一)設備連接
[0028]I)將運輸時拆下的磨料罐2-1的罐蓋、卸壓閥2-2和罐蓋扳手裝上并旋緊。
[0029]2)將磨料罐2-1外筒形罩托起固定,用兩段高壓膠管5分別連接柱塞泵1-4出口至調混裝置3下部進水單向閥3-2入口和調混裝置3的磨料射流出口 3-3至噴嘴4-1入口,各接頭U形卡應插到位。
[0030]3)用作切割時,噴嘴4-1固定在行走機構I 4-2的噴頭座中,方便移動及進行切割作業。
[0031]二)初次試壓檢查與壓力調整,整機純水試壓檢查與泵站壓力調整可一并進行。
[0032]I)將磨料罐2-1旋蓋打開,適當旋松調壓閥,開啟高壓泵向磨料罐2-1注滿水,水面離罐體上口沿約為40mm,停泵并旋緊旋蓋。
[0033]2)重新開啟高壓泵,旋緊安全閥后再緩慢旋緊調壓閥使泵壓升至10MPa,20MPa,35MPa時(或低于40MPa),分別檢查包括泵運行、混裝置3上下端外露各零件間(將筒形罩托起)、管路、噴頭等各部是否存在泄漏;在最高壓力時適當旋松安全閥,使其開始有溢流,安全閥即調整好,基本旋松調壓閥,試壓調整即完畢。
[0034]三)磨料準備及裝加
[0035]I)本實用新型應使用粒度較均勻經淘洗的加工磨料,無灰土雜物,磨料粒度:80目。磨料裝罐前再用40目篩網過篩排除雜物。篩分過的磨料應妥善保存以防混入雜物。
[0036]2)磨料裝加時磨料罐2-1內宜存有約一半水,故裝砂前先行將磨料罐2-1整體放倒使罐中水流出;裝砂時包括不切割時都應將供砂閥3-4打至“關”位,磨料裝加后適當加水使磨料罐2-1內水面離上口沿約為40mm,旋蓋旋緊。
【權利要求】
1.一種礦用便攜式水切割系統,包括高壓給水系統(I)、磨料供給裝置(2),其特征是,還包括調混裝置(3)、可方便移動噴頭(4)及高壓膠管(5);所述高壓給水系統(I)包括柱塞泵(1-4)、設于泵體上的調壓閥(1-1)、卸荷閥(1-2)、壓力表(1-3)和安全閥(1-5);所述磨料供給裝置(2)包括頂端設有卸壓閥(2-2)、底端設有出砂口的磨料罐(2-1);所述調混裝置(3)包括與磨料罐(2-1)底端相通的混合腔(3-1)、設于混合腔(3-1)上的進水單向閥(3-2)、磨料射流出口(3-3)和供砂閥(3-4);所述供砂閥(3-4)位于混合腔(3_1)與磨料罐(2-1)的連接處;所述進水單向閥(3-2)與柱塞泵(1-4)的出水口由高壓膠管(5)連接;所述可移動噴頭(4)包括噴嘴(4-1)及承載噴嘴(4-1)的行走機構I (4-2);所述噴嘴(4-1)由高壓膠管(5)與磨料射流出口(3-3)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礦用便攜式水切割系統,其特征是,所述行走機構I(4-2)上設有能夠放置噴嘴(4-1)的噴頭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礦用便攜式水切割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磨料罐(2-1)為一鋼制圓柱形壓力容器,兩端口分別由內支承環、罐口件、密封件及圓螺母與外界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礦用便攜式水切割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卸壓閥(2-2)是一角式針型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礦用便攜式水切割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噴嘴(4-1)由噴頭體、耐磨噴嘴、噴嘴壓帽及密封套構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礦用便攜式水切割系統,其特征是,所述高壓膠管(5)由鋼絲編織而成,外部接頭系煤礦用快換接頭。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礦用便攜式水切割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磨料供給裝置(2)和調混裝置(3)設于一行走機構II (6)上。
【文檔編號】B24C5/00GK203542389SQ201320694786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6日
【發明者】李臣華, 韓迪, 渠慎月 申請人:徐州江煤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