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環真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拋光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應用在拋光領域上的電環真空
>J-U裝直。
背景技術:
拋光設備的真空吸夾與電器繞線布局問題歷來是拋光行業的盲點和技術難點,但 又是拋光機器所必須的。常用的真空吸夾裝置不能實現自動取拿工件,而且常用的電器繞線布局也通常因盤體與電環裝置的轉速不同而使得繞線復雜且繞線速度慢。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真空吸夾與電器繞線裝置來克服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實現工件自動取拿和方便繞線的電環真空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環真空裝置,應用于拋光裝置上,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真空吸裝置、連接裝置和電環裝置,所述連接裝置連接所述真空吸裝置和所述電環裝置,所述真空吸裝置用于吸附工件,所述真空吸裝置設有用以給所述真空吸裝置抽真空的抽真空口以及用以給所述真空吸裝置灌空氣的吹空氣口,所述電環裝置固定于拋光裝置的盤體上,所述盤體與所述電環裝置一起轉動。較佳地,所述真空吸裝置包括吸吹軸,所述吸吹軸上設有所述抽真空口和所述吹
空氣口。較佳地,所述抽真空口設于所述吸吹軸的上端部,所述吹空氣口設于所述吸吹軸的側邊。較佳地,所述真空吸裝置還包括依序套于所述吸吹軸上的吹氣件和吸氣件,所述吹氣件和所述吹空氣口連通,所述吸氣件和所述抽真空口連通。較佳地,所述吹氣件包括均套于所述吸吹軸上的吹軸承座、吹軸承座上端蓋、吹軸承座下端蓋及吹軸承座軸承,所述吹軸承座軸承位于所述吹軸承座內側,所述吹軸承座上端蓋和所述吹軸承座下端蓋位于所述吹軸承座的上下兩端。較佳地,所述吹氣件還包括接頭,所述接頭設于所述吹軸承座的外側,并通過所述吹軸承座連通所述吹空氣口。較佳地,所述吸氣件包括均套于所述吸吹軸上的吸軸承座、吸軸承座上端蓋、吸軸承座下端蓋和吸軸承座軸承,所述吸軸承座軸承位于所述吸軸承座內側,所述吸軸承座上端蓋和所述吸軸承座下端蓋位于所述吸軸承座上下兩端。較佳地,所述電環裝置包括固定套、電環、電環固定座和電環軸,所述固定套固定在所述盤體上,所述電環、所述電環固定座和所述電環軸位于所述固定套內側,且所述電環軸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套,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電環,所述電環固定于所述電環固定座上,所述連接裝置連接所述固定套和所述真空吸裝置。[0013]較佳地,所述盤體由一驅動裝置驅動轉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電環真空裝置由于所述真空吸裝置設有用以給所述真空吸裝置抽真空的抽真空口以及用以給所述真空吸裝置灌空氣的吹空氣口,故所述真空吸裝置上吸附的工件可以自動取拿,而且吸附很穩固,不易掉落;另,由于所述盤體與所述電環裝置一起轉動,故所述盤體與所述電環裝置在轉動時保持相對靜止,使得可以方便電環真空裝置快速繞線。通過以下的描述并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圖I為本實用新型電環真空裝置的示意圖。圖2為圖I中的真空吸裝置的示意圖。圖3為圖I中的電環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參考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標號代表類似的元件。請參考圖1-3,所述的電環真空裝置應用于拋光裝置上,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真空吸裝置I、連接裝置2和電環裝置3。所述連接裝置2連接所述真空吸裝置I和所述電環裝置3。所述真空吸裝置I用于吸附工件,所述真空吸裝置I包括吸吹軸11和依序套于所述吸吹軸11上的吹氣件12和吸氣件13。所述吸吹軸11的上端部設有抽真空口 111,所述抽真空口 111用以給所述真空吸裝置I抽真空,所述抽真空口 111自所述吸吹軸11的頂部向下延伸至所述吸吹軸11的底部,所述吸吹軸11的側邊設有吹空氣口 112、第一連通孔113和第二連通孔114,所述吹空氣口 112用以給所述真空吸裝置I灌空氣,且所述吹空氣口 112連通所述第一連通孔113,所述第二連通孔114連通所述抽真空口 111。所述吹氣件12和所述吹空氣口 112連通,所述吸氣件13和所述抽真空口 111連通。所述吹氣件12包括均套于所述吸吹軸11上的吹軸承座121、吹軸承座上端蓋122、吹軸承座下端蓋123及吹軸承座軸承124,所述吹軸承座軸承124位于所述吹軸承座121內側,所述吹軸承座上端蓋122和所述吹軸承座下端蓋123位于所述吹軸承座121的上下兩端。所述吹軸承座121設有開孔121a,所述開孔121a對應連通所述第一連通孔113。所述吹氣件12還包括接頭125,所述接頭125設于所述吹軸承座121的外側,并對應所述開孔121a,所述吹空氣口 112通過所述第一連通孔113和所述吹軸承座121的開孔112a連通所述接頭125。所述吸氣件13包括均套于所述吸吹軸11上的吸軸承座131、吸軸承座上端蓋132、吸軸承座下端蓋133和吸軸承座軸承134,所述吸軸承座軸承134位于所述吸軸承座131內側,所述吸軸承座上端蓋132和所述吸軸承座下端蓋133位于所述吸軸承座131上下兩端。所述吸軸承座131設有通孔131a,所述通孔131a連通所述吸吹軸11的第二連通孔114。[0024]所述真空吸裝置I用于吸附工件時,從所述抽真空口 111將所述吸氣件13和所述吸吹軸11內的空氣抽出以讓所述吸氣件13和所述吸吹軸11形成真空,使得所述真空吸裝置I內的壓強變大而吸附工件,此種方式使得工件吸附很穩固,不易掉落;需要拿取工件時,從所述吹空氣口 112灌入空氣到所述吹氣件12內,使得所述真空吸裝置I內的壓強變小脫離吸附工件,故可自動取拿工件。所述電環裝置3固定于拋光裝置的盤體4上,其包括固定套31、電環32、電環固定座33和電環軸34,所述固定套31固定在所述盤體4上,所述電環32、所述電環固定座33和所述電環軸34位于所述固定套31內側,且所述電環軸34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套31,所述電環軸34的下端固定于所述電環32上,所述電環32固定于所述電環固定座33上。所述連接裝置2位于所述固定套31上方,用于連接所述固定套31和所述真空吸裝置I。所述盤體4由拋光裝置的驅動裝置5驅動轉動,而帶動所述固定套31轉動,所述固定套31帶動所述電環軸34轉動,所述電環軸34帶動所述電環32轉動。使整個電環裝置3與所述盤體4 一起轉動,使整個電環裝置3與所述盤體4在轉動時保持相對靜止狀態,使得可以方便電環真空裝置快速繞線。 如上所述,由于所述真空吸裝置I設有用以給所述真空吸裝置I抽真空的抽真空口 111以及用以給所述真空吸裝置I灌空氣的吹空氣口 112,故所述真空吸裝置I上吸附的工件可以自動取拿,而且吸附很穩固,不易掉落;另,由于所述盤體4與所述電環裝置3 —起轉動,故所述盤體I與所述電環裝置3在轉動時保持相對靜止,使得可以方便電環真空裝置快速繞線。以上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實施例,而應當涵蓋各種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本質進行的修改、等效組合。
權利要求1.一種電環真空裝置,應用于拋光裝置上,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真空吸裝置、連接裝置和電環裝置,所述連接裝置連接所述真空吸裝置和所述電環裝置,所述真空吸裝置用于吸附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裝置設有用以給所述真空吸裝置抽真空的抽真空ロ以及用以給所述真空吸裝置灌空氣的吹空氣ロ,所述電環裝置固定于拋光裝置的盤體上,所述盤體與所述電環裝置一起轉動。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環真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裝置包括吸吹軸,所述吸吹軸上設有所述抽真空口和所述吹空氣ロ。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環真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ロ設于所述吸吹軸的上端部,所述吹空氣ロ設于所述吸吹軸的側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環真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裝置還包括依序套于所述吸吹軸上的吹氣件和吸氣件,所述吹氣件和所述吹空氣ロ連通,所述吸氣件和所述抽真空ロ連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環真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氣件包括均套于所述吸吹軸上的吹軸承座、吹軸承座上端蓋、吹軸承座下端蓋及吹軸承座軸承,所述吹軸承座軸承位于所述吹軸承座內側,所述吹軸承座上端蓋和所述吹軸承座下端蓋位于所述吹軸承座的上下兩端。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環真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氣件還包括接頭,所述接頭設于所述吹軸承座的外側,并通過所述吹軸承座連通所述吹空氣ロ。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環真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氣件包括均套于所述吸吹軸上的吸軸承座、吸軸承座上端蓋、吸軸承座下端蓋和吸軸承座軸承,所述吸軸承座軸承位于所述吸軸承座內側,所述吸軸承座上端蓋和所述吸軸承座下端蓋位于所述吸軸承座上下兩端。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環真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環裝置包括固定套、電環、電環固定座和電環軸,所述固定套固定在所述盤體上,所述電環、所述電環固定座和所述電環軸位于所述固定套內側,且所述電環軸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套,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電環,所述電環固定于所述電環固定座上,所述連接裝置連接所述固定套和所述真空吸裝置。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環真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盤體由ー驅動裝置驅動轉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環真空裝置,應用于拋光裝置上,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真空吸裝置、連接裝置和電環裝置,所述連接裝置連接所述真空吸裝置和所述電環裝置,所述真空吸裝置用于吸附工件,所述真空吸裝置設有用以給所述真空吸裝置抽真空的抽真空口以及用以給所述真空吸裝置灌空氣的吹空氣口,所述電環裝置固定于拋光裝置的盤體上,所述盤體與所述電環裝置一起轉動。本實用新型的電環真空裝置可以實現工件自動取拿和方便繞線。
文檔編號B24B41/06GK202640135SQ201220212959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1日
發明者楊春麗 申請人:廣州遂聯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