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風冷氣旋式鎂劑脫硫噴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鐵水脫硫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風冷氣旋式鎂劑脫硫噴槍。
背景技術:
鐵水爐外脫硫噴吹脫硫技術自20世紀50年代發展至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該技術能較好地適應各種不同的脫硫劑,充分發揮脫硫劑的脫硫能力,達到優良的脫硫效果。鐵水脫硫噴槍一般由中心噴管、護管、耐火材料層等部分組成,按噴吹管數量大體可分為單流道型及多流道型兩種。現有噴槍由于噴吹攪拌孔基本集中在噴槍頭部,其不能有效破壞上升的噴吹氣泡,噴孔易堵塞而又難以維護處理,使噴槍頭蝕損,使用壽命降低。另外,由于脫硫噴槍在處于工作狀態時,因內部溫度場分布不均勻,不同材料受應力傳導等因素影響會導致槍體耐火材料開裂脫落。有的噴槍頭部帶有一個脫硫劑汽化室,以加強脫硫劑的汽化效果,提高脫硫效率,但由于汽化室較大,其降低了尾噴口的壓力,易于形成大的氣泡,造成熔體噴濺。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于維護,可以有效降低鐵水脫硫過程中熔體噴濺,改善槍體應力分布,脫硫效率高的風冷氣旋式鎂劑脫硫噴槍。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風冷氣旋式鎂劑脫硫噴槍,它包括中心噴管、風冷氣旋攪拌管、耐火材料層、護管及骨架;所述耐火材料層配于風冷氣旋攪拌管的外部;所述中心噴管置于風冷氣旋攪拌管內;所述風冷氣旋攪拌管套裝 于護管內;所述骨架位于耐火材料層內且與護管的外壁固定相接;在所述中心噴管的外壁固定設有渦旋片。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發明所述骨架可采用橫向環形筋與縱向筋交叉固定網狀結構。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發明所述中心噴管的底部固定設有汽化室。本發明通過在中心噴管中部區域固定套接風冷氣旋攪拌管及中心噴管外壁固定設有的渦旋片等結構,可實現噴吹氣流的渦旋效應。脫硫粉劑經中心噴管從噴槍頭部噴孔噴出,形成向下射流后向上造成氣泡上浮,氣泡在上浮過程中脫硫劑與熔體作用脫出鐵水中的硫。風冷氣旋攪拌氣體從尾噴管噴出,將噴粉上浮氣泡擊碎并減緩上浮速度,同時在由于氣流流經渦旋片時會采用渦旋效應,噴吹氣流在渦旋效應的作用下,脫硫劑的脫硫效率大為提高,另外,噴吹氣流在風冷氣旋攪拌管流動對金屬槍芯還可起到冷卻作用。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發明不帶汽化室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帶汽化室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中心嗔管;2、冷氣旋攬祥管;3、耐火材料層;4、骨架;5、護管;6、潤旋片;
7、汽化室。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所示,風冷氣旋式鎂劑脫硫噴槍,它包括中心噴管1、風冷氣旋攪拌管2、耐火材料層3、護管5及骨架4 ;所述耐火材料層3配于風冷氣旋攪拌管2的外部;所述中心噴管I置于風冷氣旋攪拌管2內;所述風冷氣旋攪拌管2套裝于護管5內;所述骨架4位于耐火材料層3內且與護管5的外壁固定相接;在所述中心噴管I的外壁固定設有渦旋片6。為改善槍體不同材料之間的應力分布,提高噴槍的使用壽命,本發明所述骨架4可采用橫向環形筋與縱向筋交叉固定網狀結構。為提聞脫硫效率,本發明所述中心噴管I的底部固定設有汽化室7。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風冷氣旋式鎂劑脫硫噴槍,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噴管(I)、風冷氣旋攪拌管(2)、耐火材料層(3)、護管(5)及骨架(4);所述耐火材料層(3)配于風冷氣旋攪拌管(2)的外部;所述中心噴管(I)置于風冷氣旋攪拌管(2)內;所述風冷氣旋攪拌管(2)套裝于護管(5)內;所述骨架(4)位于耐火材料層(3)內且與護管(5)的外壁固定相接;在所述中心噴管(I)的外壁固定設有渦旋片(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冷氣旋式鎂劑脫硫噴槍,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4)采用橫向環形筋與縱向筋交叉固定網狀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冷氣旋式鎂劑脫硫噴槍,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噴管(I)的底部固定設有汽化室(7)。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鐵水脫硫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風冷氣旋式鎂劑脫硫噴槍,它包括中心噴管(1)、風冷氣旋攪拌管(2)、耐火材料層(3)、護管(5)及骨架(4);所述耐火材料層(3)配于風冷氣旋攪拌管(2)的外部;所述中心噴管(1)置于風冷氣旋攪拌管(2)內;所述風冷氣旋攪拌管(2)套裝于護管(5)內;所述骨架(4)位于耐火材料層(3)內且與護管(5)的外壁固定相接;在所述中心噴管(1)的外壁固定設有渦旋片(6);所述骨架(4)采用橫向環形筋與縱向筋交叉固定網狀結構。本發明結構簡單,便于維護,可以有效降低鐵水脫硫過程中熔體噴濺,改善槍體應力分布,脫硫效率高。
文檔編號C21C1/02GK103060521SQ20121056571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4日
發明者劉東業, 舍甫琴科·安東里, 楊嘉瑞, 阿斯塔別仁科·亞歷山大, 牟春樹 申請人:營口戴斯瑪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