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減少鑄件鑄造過程中鑄造缺陷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鋳造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ー種減少鑄件鑄造過程中鋳造缺陷的方法。
背景技術:
普通砂型鑄造過程中,鑄件在型腔內被澆注完畢后,等冷卻到一定溫度范圍內時便可進行落砂操作。鑄件在落砂過程中,鋳型(砂型、鑄件連同其澆注系統)被輸送皮帶輸入落砂設備后,通過振動滾筒落砂床不停地振動和做圓周滾動,使砂型被振碎落入下面的舊砂輸送皮帶,而后鑄件連同其澆注系統被不停地翻滾,同時滾筒內落砂鐵星不停地打在鑄件連同其澆注系統上面,直到在規定的時間內被輸送出落砂滾筒,實現鑄件的落砂處理。如圖4,由于ー些鑄件壁溥、形狀復雜且輪廓壁厚懸殊很大,鑄件連同其澆注系統在落砂設備內進行落砂處理吋,鑄件的尖角或壁溥的地方容易被磕碰傷。通過觀察,發現廢品磕碰傷部位大部分集中在鑄件的尖角或壁薄區域,如圖I、圖2和圖3所示,缸筒邊緣部位A、進油孔邊緣部位B、加強筋部位C、凸臺邊緣部位D、缸爪部位E。磕碰傷形狀不規則,嚴重時鑄件缺角掉塊;輕微時也可使鑄件的機械加工定位點和定位面發生磕碰產生位移;最為嚴重的是有些鑄件經磕碰后并沒有嚴重的外傷,但是經磁粉探傷后,鑄件卻產生了致命的裂紋缺陷,最終導致鑄件報廢。經過詳細分析、測試,大致存在如下原因I)、鑄件連同其澆注系統與砂型分離后,在落砂設備內被翻滾時直接與滾筒壁產生了碰撞;2)、鑄件連同其澆注系統與砂型分離后,在落砂設備內被翻滾時與隨后被輸入的鑄件和燒注系統產生了碰撞。目前的落砂エ藝方案,適應性小如果落砂時間短,鑄件出現磕碰傷少,但鑄件內腔型砂殘余過多,導致落砂不徹底,嚴重影響后續加工操作;如果落砂時間長,鑄件被磕碰數量大幅度增多,廢品率急劇上升,其中磕碰傷占廢品總數的92. 5%,因磕磕產生的裂紋缺陷占廢品總數的1.8%。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公開了ー種減少鑄件鑄造過程中鋳造缺陷的方法,該方法能夠使鑄件始終不與落砂設備和隨后被輸入的鑄件和澆注系統發生直接接觸,從而避免被碰撞。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方法是通過在鑄件產品模具的澆注系統上增加支撐柱來避免碰撞。本方法具體實施時,在鑄件產品模具造型時在型腔內形成支撐柱的空腔,澆注后在澆注系統上形成與鑄件材質ー樣的支撐柱實體。
進ー步,支撐柱高出鑄件產品最外部輪廓的距離H為20_50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優越性;由于鑄件連同其澆注系統在落砂設備內由四角支撐柱的支撐,在鑄件進入落砂設備后,不是鑄件直接和落砂設備接觸,取而代之的是澆注系統四角的支撐柱與落砂設備的接觸,無論落砂設備如何振動和旋轉,支撐柱始終與設備保持接觸狀態,從而保護鑄件免受來自設備與隨后被輸入的鑄件與澆注系統的碰撞,使得鑄件磕碰傷發生的幾率大幅降低或不發生,另外因磕磕產生的裂紋缺陷可全部消除。在同類產品中通過長達一年的試行,與技術未改進之前相比鑄件磕碰傷從原來占廢品總數的92. 5%直線降低至2. I通過磁粉探傷結果表明,因磕磕產生的裂紋缺陷已經全部消除,在鑄件上未發現因磕碰產生的裂紋缺陷。通過在產品模具澆注系統上增裝支撐柱的方法,所生產的鑄件不僅消除了裂紋和降低了磕碰傷產生的比率;而且還提高了エ藝的適應性,自此落砂時間的長短不再成為廢品率高低的關鍵,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落砂徹底即可;降低了過程控制的難度和生產成本,為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圖I、圖2和圖3是現有鑄件易出現磕碰傷和裂紋的區域。圖4是現有模具的エ藝布局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在模具澆注系統上增裝支撐柱的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支撐柱體現在整箱鑄件上的示意圖。圖7是圖6的正視圖。澆注系統支撐柱等重要結構特征拉引線給標號圖中A、缸筒邊緣部位;B、進油孔邊緣部位;C、加強筋部位;D、凸臺邊緣部位;E、缸爪部位;I、支撐柱;2、澆注系統。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減少鑄件鑄造過程中鋳造缺陷的方法,如圖5所示,相比圖4現有模具的エ藝布局在模具澆注系統上增裝了支撐柱1,將模具裝上造型機后所造砂型型腔內便有了支撐柱的空腔,經過澆注后就在澆注系統2上形成了支撐柱的實體;鑄型(砂型、鑄件連同其澆注系統)被輸送皮帶輸入落砂設備后,由于澆注系統增裝了支撐柱,無論振動滾筒落砂床如何振動和旋轉,如圖6所示,鑄件四角的支撐柱都會牢牢地與滾筒壁保持接觸狀態,從而減少或避免磕碰傷的發生,另外因磕磕產生的裂紋缺陷已經全部消除。如圖7,其中,支撐柱高出鑄件產品最外部輪廓20-50_,這樣就可以避免鑄件在振動滾筒落砂床內被碰撞以及因磕磕產生的裂紋缺陷。如果支撐柱的高度高出鑄件太低就起不到保護鑄件的作用;反之,浪費金屬液。本發明未詳述部分為現有技術,需要說明的是文中簡化部分并不影響本發明的實施。
權利要求
1.一種減少鑄件鑄造過程中鑄造缺陷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鑄件產品模具造型時在型腔內形成支撐柱的空腔,澆注后在澆注系統上形成與鑄件材質一樣的支撐柱實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減少鑄件鑄造過程中鑄造缺陷的方法,其特征是支撐柱高出鑄件產品最外部輪廓的距離H為20-50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減少鑄件鑄造過程中鑄造缺陷的方法,通過在鑄件產品模具造型時在型腔內形成支撐柱的空腔,澆注后在澆注系統上形成與鑄件材質一樣的支撐柱實體來實現的。該方法能夠使鑄件始終不與落砂設備和隨后被輸入的鑄件和澆注系統發生直接接觸,從而避免被碰撞產生裂紋缺陷。
文檔編號B22C9/02GK102626767SQ20121012660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2日
發明者任現偉, 王新樂, 王永澇 申請人:洛陽古城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