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扒渣耙固定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扒渣耙固定栓,屬于煉鋼脫硫生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煉鋼脫硫工序中含有扒渣工序,即用扒渣耙扒掉鐵水包上的鐵水渣,達到凈化鐵水成分的目的。扒渣耙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損耗嚴重,必須更換新的扒渣耙,為了便于現場安裝和拆除扒渣耙,通常采用如下固定結構機械臂的一端穿過扒渣耙尾部,其露出的部分具有豎直通孔,在該通孔上插入固定栓,從而將扒渣耙固定在機械臂上,之后即可由機械臂帶動扒渣耙進行扒渣作業;更換時,只要將固定栓拔掉,即可輕易卸下扒渣耙,并更換新扒渣奉巴。現有固定栓的上部為矩形體矩形體,中下部為與矩形體共用底面、且兩相對側面呈直角梯形的棱臺,該棱臺的寬度由上至下逐漸減小。這種結構存在的問題是在高溫鐵水的長期侵蝕下,固定栓的外形會受損嚴重,再加上該固定栓的棱臺僅有一個斜側面、其余均為豎直側面,致使固定栓無法卡在通孔上,在扒渣作業時很容易松動滑落,失去固定作用, 導致扒渣耙與機械臂脫離,落入鐵水,給生產帶來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可靠的扒渣耙固定栓,可有效固定在機械臂的通孔上,確保扒渣耙不會脫落。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扒渣耙固定栓,包括上部矩形體和下部棱臺,所述棱臺的寬度由上至下逐漸減小;其特征是,還包括固定在矩形體上的栓帽,所述栓帽具有伸出矩形體頂面邊緣的突出檐。本實用新型的栓帽相當于為固定栓加設一道屏障,即使固定栓的矩形體和棱臺外形受損嚴重,栓帽憑借突出檐仍可將固定栓掛在機械臂通孔內,從而防止固定栓脫落。進一步,所述棱臺各側面均相對于鉛垂平面傾斜;所述各側面與鉛垂平面夾角的范圍是5° -30° ;所述棱臺的相對側面與鉛垂平面的夾角相等。棱臺四個側面均為斜面,該結構使固定栓更易于插入機械臂通孔。更進一步,所述栓帽的截面為矩形;所述栓帽的高度占矩形體高度的50-70%。栓帽位于固定栓矩形體之上,且栓帽具有一定高度,不易被高溫鐵水侵蝕,進一步提高固定栓的可靠性。再進一步,所述栓帽通過螺栓固定在矩形體上。這使得栓帽比較牢固,不易脫離矩形體。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可使固定栓更有效地固定在機械臂通孔上,進而保證扒渣耙不會脫落。
[0014]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實施例的主視圖。圖3為圖1實施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本實施例的扒渣耙固定栓基本結構如圖1-3所示,包括上部矩形體1和下部棱臺 2,棱臺2的寬度由上至下逐漸減小;還包括固定在矩形體1上的栓帽3,栓帽3具有伸出矩形體1頂面邊緣的突出檐3-1。本實施例中,栓帽的突出檐對稱伸出矩形體頂面的兩側邊緣,突出檐也可伸出矩形體頂面的一側、三側、四側邊緣,可以對稱,也可以不對稱,均屬于本實施例的等同替換方案。棱臺2各側面均相對于鉛垂平面傾斜;各側面與鉛垂平面夾角的范圍是 5° -30° ;棱臺2的相對側面與鉛垂平面的夾角相等。本實施例中,棱臺2的一對相對側面與鉛垂平面的夾角α均為15° (如圖2所示),另一對相對側面與鉛垂平面的夾角β均為10° (如圖3所示)。栓帽3的截面為矩形;栓帽3的高度H占矩形體1高度h的50-70%。本實施例中,矩形體高度h為45mm,栓帽高度H為30mm,栓帽高度H約占矩形體高度h的67 %。栓帽 3通過螺栓固定在矩形體1上(圖中未示)。安裝時,先將帶有棱臺的矩形體豎直插入機械臂的通孔中,并敲擊使其卡緊 ’然后,將栓帽放于矩形體頂面,并用螺栓將其與矩形體固定即可。拆卸時,逆向進行上述操作即可。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扒渣耙固定栓,包括上部矩形體和下部棱臺,所述棱臺的寬度由上至下逐漸減小;其特征是,還包括固定在矩形體上的栓帽,所述栓帽具有伸出矩形體頂面邊緣的突出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扒渣耙固定栓,其特征是,所述棱臺的各側面均相對于鉛垂平面傾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扒渣耙固定栓,其特征是,所述棱臺的各側面與鉛垂平面夾角的范圍是5° -3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扒渣耙固定栓,其特征是,所述棱臺的相對側面與鉛垂平面的夾角相等。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扒渣耙固定栓,其特征是,所述栓帽的截面為矩形。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扒渣耙固定栓,其特征是,所述栓帽的高度占矩形體高度的50-70%。
7.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扒渣耙固定栓,其特征是,所述栓帽通過螺栓固定在矩形體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扒渣耙固定栓,包括上部矩形體和下部棱臺,棱臺的寬度由上至下逐漸減小;還包括固定在矩形體上的栓帽,栓帽具有伸出矩形體頂面邊緣的突出檐。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可使固定栓更有效地固定在機械臂通孔上,可保證扒渣耙不會脫落。
文檔編號C21C7/064GK202116589SQ20112013331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7日
發明者鞏長軍, 張明明, 朱丹華, 李衛東 申請人: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