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坯端部熔渣旋轉清理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鋼坯端部去除熔渣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鋼坯端部熔渣旋轉清 理輥。
背景技術:
冶金企業生產的鋼坯在切割過程中會在切割部位殘留熔渣,在鋼坯表面可能會有 附著物需要清理掉。現有的鋼坯表面清理機大體分兩種類型一是圓盤式;二是刮板式。這 些去熔渣均有不足之處,相對來說,刮板式效果較好,但仍然存在下列問題一是由于使用 單刀具梁,刀具易損壞;二是只有傳動輥具有傳動作用,而壓輥不具傳動作用,當需要去除 較硬的鋼坯毛刺時,傳動輥容易打滑而刮不掉毛刺,起不到清理作用;三是輥子過多,共有 四根,使設備過于笨重。因此需要開發一種新型的熔渣清理機用的輥子。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坯端部熔渣旋轉清理輥,用于清理在切割鋼坯 過程中產生的熔渣及鋼坯表面的附著物。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的鋼坯端部熔渣旋轉清理輥,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軸,設置在此主軸兩 側的兩個端板,設置在此兩個端板之間8—14對半圓支撐板,安裝在所述的端板和8—14對 半圓支撐板上的一組銷軸,安裝在此一組銷軸上的錘片,設在此錘片與所述的端板之間、錘 片與所述的半圓支撐板之間的耐磨環及設在所述的各對半圓支撐板與所述的錘片之間的 隔離環,所述的端板和8-14對半圓支撐板上均設有與所述的銷軸相連接的一組安裝孔。所述的8-14對半圓支撐板交錯布置,相鄰兩對半圓板端面相差30度角。所述的錘片分組設置,緊貼兩側的兩個端板的錘片組由2個錘片組成,在這兩個 錘片組之間的其它錘片組由5個錘片組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實用新型的鋼坯端部熔渣旋轉清理輥,安裝在熔渣處理機上,效果好,且不 存在清理死角,即每一個位置錘片都能到達清理部位,做到清理熔渣不留死角。這種鋼坯熔渣清理機用的鋼坯端部熔渣旋轉清理輥,結構簡單,安全實用,清理熔 渣動力強,重量較輕,便于維修。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圖IA-A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該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0014]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鋼坯端部熔渣旋轉清理輥,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軸1, 設置在此主軸1兩側的兩個端板2,設置在此兩個端板2之間8-14對半圓支撐板3,安裝在 所述的端板2和8—14對半圓支撐板3上的一組銷軸7 (見圖2),安裝在此一組銷軸7上 的錘片4,設在此錘片4與所述的端板2之間、錘片4與所述的半圓支撐板3之間的耐磨環 6及設在所述的各對半圓支撐板3與所述的錘片4之間的隔離環5,所述的兩個端板2和 8-14對半圓支撐板上均設有與所述的銷軸相連接的一組安裝孔。所述的8-14對半圓支撐板3交錯布置,相鄰兩組半圓板端面相差30度角。如圖1所示,所述的錘片4分組設置,緊貼兩側的兩個端板的錘片組由2個錘片組 成,在這兩個錘片組之間的其它錘片組由5個錘片組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這種鋼坯端部熔渣旋轉清理輥的熔渣清理機,由于采用旋轉清理輥,強化了 清理熔渣的效果,由于清理輥子高速旋轉,使清理熔渣的力度更強,清理熔渣做到不留死 角,減輕了設備重量,簡化了結構,降低了成本,也更容易維修。
權利要求一種鋼坯端部熔渣旋轉清理輥,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軸,設置在此主軸兩側的兩個端板,設置在此兩個端板之間8 14對半圓支撐板,安裝在所述的端板和8—14對半圓支撐板上的一組銷軸,安裝在此一組銷軸上的錘片,設在此錘片與所述的端板之間、錘片與所述的半圓支撐板之間的耐磨環及設在所述的各對半圓支撐板與所述的錘片之間的隔離環,所述的端板和8 14對半圓支撐板上均設有與所述的銷軸相連接的一組安裝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坯端部熔渣旋轉清理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8-14對半圓支 撐板交錯布置,相鄰兩組半圓板端面相差30度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坯端部熔渣旋轉清理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錘片分組設 置,緊貼兩側的兩個端板的錘片組由2個錘片組成,在這兩個錘片組之間的其它錘片組由5 個錘片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鋼坯端部去除熔渣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鋼坯端部熔渣旋轉清理輥,包括主軸,設置在此主軸兩側的兩個端板,設置在此兩個端板之間8-14對半圓支撐板,安裝在端板和8—14對半圓支撐板上的一組銷軸,安裝在此一組銷軸上的錘片,設在此錘片與端板之間、錘片與半圓支撐板之間的耐磨環及設在各對半圓支撐板與錘片之間的隔離環。半圓支撐板交錯布置,相鄰兩組半圓板端面相差30度角。錘片分組設置。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實用新型的鋼坯端部熔渣旋轉清理輥的熔渣清理機,由于采用旋轉清理輥,強化了清理熔渣的效果,由于清理輥子高速旋轉,使清理熔渣的力度更強,清理熔渣做到不留死角,減輕了設備重量,簡化了結構,降低了成本,維修方便。
文檔編號B22D11/12GK201760572SQ201020521408
公開日2011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8日
發明者康志國, 馬振威 申請人:鞍山威達機械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