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小型設備鑄造大型扁平鑄件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鑄造方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小型設備鑄造大型扁平鑄件的方 法。
背景技術:
在鑄造領域,一般鑄造件的質量要與相應的設備相搭配,如行車、熔爐等,業內鑄 造一噸的鑄件,可能需要至少五噸的行車,用來吊裝壓裝塊,否則不能平衡金屬在凝固過程 中產生的應力,如果需要鑄造十噸的鑄件,可能需要至少五十噸的行車來吊運相關設備,但 是對于一些小型的鑄造廠來講,想要超越自身設備的局限,鑄造更大的鑄件顯然是不可能 實現的,不僅如此,對于大型鑄造廠家來講,也存在相比于大型鑄造件質量而言,相關設備 過小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打破常規,運用較小設備實現鑄造大型鑄件的小 型設備鑄造大型扁平鑄件的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小型設備鑄造大型扁平鑄件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a.按照扁平鑄造件的需求制備扁平鑄模,澆冒口設置在鑄模上部,澆道口設置在 鑄模底部;b.在地上挖坑,將所得扁平鑄模埋在地下,鑄模立放,將澆道下部埋于地下,并與 澆道口連通;c.用夯實設備將地面夯實,保證與鑄模接觸的地下土壤結實致密,與鑄模形成剛 性緊密接觸;e.通過澆道將鋼水澆到鑄模內,用較小行車設備吊運較小質量的壓塊置于夯實的 鑄模上方地面,自然冷卻至常溫;f.吊走較小質量的壓塊,挖開夯實土壤,吊出鑄模,脫模,得所需鑄件。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將大型鑄模埋于地下,并將扁平鑄模立放,夯實設備 將地面砸實,保證與鑄模接觸的地下土壤結實致密,與鑄模形成剛性接觸,在金屬凝固的過 程中,金屬凝固產生的巨大應力由立放的扁平鑄模側壁夯實土壤吸收平衡,就不用考慮小 型設備吊裝大型壓件的問題,扁平鑄模頂部的較小的應力用較小質量的壓件就能滿足壓緊 的需求。澆道設置在鑄模底部,利于金相結構凝固更致密均勻。本方法的拆卸都非常方便, 取材容易,效果突出,小型設備吊裝方便,簡單實用。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小型設備鑄造大型扁平鑄件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a.按照扁平鑄造件的需求制備扁平鑄模1,澆冒口 5設置在鑄模1上部,澆道口 6 設置在鑄模1底部;b.在地上挖坑,將所得扁平鑄模1埋在地下,鑄模立放,將澆道2下部埋于地下,并 與澆道口6連通;C.用夯實設備將地面夯實,保證與鑄模1接觸的地下土壤3結實致密,與鑄模1形 成剛性緊密接觸;e.通過澆道2將鋼水澆到鑄模1內,用較小行車設備吊運較小質量的壓塊4置于 夯實的鑄模1上方地面,自然冷卻至常溫;f.吊走較小質量的壓塊4,挖開夯實土壤,吊出鑄模1,脫模,得所需鑄件。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將大型鑄模埋于地下,并將扁平鑄模立放,夯實設備 將地面砸實,保證與鑄模接觸的地下土壤結實致密,與鑄模形成剛性接觸,在金屬凝固的過 程中,金屬凝固產生的巨大應力由立放的扁平鑄模側壁夯實土壤吸收平衡,就不用考慮小 型設備吊裝大型壓件的問題,扁平鑄模頂部的較小的應力用較小質量的壓件就能滿足壓緊 的需求。澆道設置在鑄模底部,利于金相結構凝固更致密均勻。本方法的拆卸都非常方便, 取材容易,效果突出,小型設備吊裝方便,簡單實用。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 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 的精神和范圍,均應覆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要求范圍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小型設備鑄造大型扁平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a.按照鑄造件的需求制備扁平鑄模,澆冒口設置在鑄模上部,澆道口設置在鑄模底部;b.在地上挖坑,將所得扁平鑄模埋在地下,鑄模立放,將澆道下部埋于地下,并與澆道 □連通;c.用夯實設備將地面夯實,保證與鑄模接觸的地下土壤結實致密,與鑄模形成剛性緊 密接觸;e.通過澆道將鋼水澆到鑄模內,用較小行車設備吊運較小質量的壓塊置于夯實的鑄模 上方地面,自然冷卻至常溫;f.吊走較小質量的壓塊,挖開夯實土壤,吊出鑄模,脫模,得所需鑄件。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小型設備鑄造大型扁平鑄件的方法,它將大型鑄模埋于地下,并將扁平鑄模立放,夯實設備將地面砸實,保證與鑄模接觸的地下土壤結實致密,與鑄模形成剛性接觸,在金屬凝固的過程中,金屬凝固產生的巨大應力由立放的扁平鑄模側壁夯實土壤吸收平衡,就不用考慮小型設備吊裝大型壓件的問題,扁平鑄模頂部的較小的應力用較小質量的壓件就能滿足壓緊的需求。澆道設置在鑄模底部,利于金相結構凝固更致密均勻。本方法的拆卸都非常方便,取材容易,效果突出,小型設備吊裝方便,簡單實用。
文檔編號B22C9/00GK102000769SQ201010571548
公開日2011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日
發明者馬宏基 申請人:內鄉縣建材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