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鑄造汽車制動盤標識的砂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型具;具體涉及一種鑄造汽車制動盤標識的 一種砂型。( 二 )背景技術主機廠為了追溯和維權,要求在相關零件上體現唯一性標記,現 有技術中,鑄造汽車制動盤的標識通常是在制動盤使用狀態時與輪輞相接觸的面上安裝螺 栓圓周附近鑄造幾組英文或數碼標識(圖2、圖3),內容一般分安全標識,最小厚度(MIN TH xxxMM)。生產日期標識年月日和鑄造爐次號(XX XX xx xx)。生產廠家標識代號或 注冊商標圖形(xx xx)。二級生產廠家標識代號或注冊商標圖形(xx xx)。一級生產廠 家標識代號或注冊商標圖形(XX xx) O車型號標識代號(XXXX)。客戶法規號標識代號 (XXXX)等永久標識。眾多組的鑄造標識在同一圓周上鑄出一般要求采取兩種結構一是采 用在同圓周上將鑄字凹槽制成連續環槽結構(圖3),但按設計要求環槽最大外徑應小于螺 栓孔孔徑最小圓周范圍(連續凹型環槽降低了端面強度,不能設在螺栓孔周徑傳力的主方 向上);二是采用在同圓周上將鑄字凹槽制成斷續環槽結構(圖2),按設計要求環槽最大外 徑可大于螺栓孔孔徑最大圓周范圍,但斷續的凹型環槽相臨之間必須有足夠的間距。為了 完成要求,現采用的方法是在鑄造凹形砂型底面直接鑄出,其存在的不足是鑄造過程中砂 型上的字模易掉,機械化造型過程中不易發現造成產品報廢;部分產品的鑄字字體尺寸在 保證要求下鑄出的狀態不能夠清晰易辨,滿足不了追溯和維權的功能,嚴重的造成產品報 廢。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 滿足鑄件外觀標識質量和提高成形過程中砂型的成品率的鑄造汽車制動盤標識的砂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鑄造汽車制動盤標識的砂型是這樣實現的,其改進 在于將鑄造砂型凹型分成兩體完成,一體是用覆膜砂預制一個帶標識的砂模(圖4或圖 5),另一體是凹形砂型,在造型機完成放砂、壓實、脫模、開箱一系列常規動作后,在砂型等 待下芯的工部將預制好的帶標識的砂模放到凹形砂型內,再完成合箱工序,即完成需要的 砂型。上、下砂型合箱后構成制動盤型腔,澆注后即完成一個制動盤的成型工作。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上述結構,通過增加這個預制砂模,此砂模采用覆膜砂,原 材料砂子比造型砂在粒度目數上提高一個規格,造型砂目數采用50-100,字模砂目數采用 70-140,這樣保證了砂模字體清晰強度高,并可使字體變成緊湊型,解決了在制動盤與輪輞 相接觸的面上鑄出標識所需的斷續的相臨之間有足夠間距的凹槽(圖4狀態)或在螺栓孔 孔徑最小圓周范圍制成連續的凹槽結構(圖5狀態)。隨之帶來的優點是,機械化造型過 程中,消除了因砂型上掉字不易發現造成產品廢品;字跡不清晰,滿足不了追溯和維權的功 能,造成的產品報廢而產生的浪費。
圖1為本實用新型砂型剖面的主視圖;圖2圖3為本實用新型砂型鑄造后的立體圖;[0009]圖4圖5為本實用新型砂型用覆膜砂預制的帶標識砂模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這種鑄造汽車制動盤標識的砂型,是在下砂型8內 放上預制砂模5 (圖4或圖5)和砂芯6,合上上砂型7后形成所需要的制動盤型腔4,所述 的上砂型7上設有的直澆道1,內澆道2,出氣孔3與制動盤型腔4連通,鑄造時,澆注鐵水 通過直澆道1,內澆道2填充到型腔4中,鑄造完畢開啟上下砂型7和8,經清砂后即完成需 要的制動盤毛坯件(圖2或圖3)。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其它技術特 征,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型和/或改進,這些變化顯然都應視為等同特征,均屬于本實用新型 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鑄造汽車制動盤標識的一種砂型,其特征在于在下砂型(8)內放上預制砂模(5)和砂芯(6),合上上砂型(7)后形成所需要的制動盤型腔(4),所述的上砂型(7)上設有的直澆道(1),內澆道(2),出氣孔(3)與制動盤型腔(4)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布了一種鑄造汽車制動盤標識的一種砂型,見右圖,這種鑄造汽車制動盤標識的砂型,是在下砂型8內放上預制砂模5和砂芯6,合上上砂型7后形成所需要的制動盤型腔4,所述的上砂型7上設有的直澆道1,內澆道2,出氣孔3與制動盤型腔4連通,鑄造時,澆注鐵水通過直澆道1,內澆道2填充到型腔4中,鑄造完畢開啟上下砂型7和8,經清砂后即完成需要的制動盤毛坯件。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上述結構,優點是,因砂模字體清晰強度高,并可使字體變成緊湊型,滿足了產品在與輪輞相接觸的面上鑄出所需的斷續的相臨之間有足夠間距的凹槽或在螺栓孔孔徑最小圓周范圍制成連續的凹槽設計要求,并且消除了機械化造型過程中,因砂型上掉字不易發現造成產品廢品;字跡不清晰,滿足不了追溯和維權的功能,造成的產品報廢而產生的浪費,明顯降低了鑄造件的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22C9/02GK201565554SQ20092022462
公開日2010年9月1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1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11日
發明者劉玉里, 崔積暖, 張海燕, 王軍 申請人:山東隆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