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壓鑄卡模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具,尤其涉及一種壓鑄卡模用工具。
背景技術:
在壓鑄生產過程中,模具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昂貴的,壓鑄用的鋁材 是一種有色金屬,生產時溫差大,使用時經常會出現鑄件粘連,模具型腔 里會有成形的鑄件卡死在里面,不易取出,浪費時間。更為重要的是,稍 不注意就要傷害到模具。因此,需要設計一種壓鑄卡模專用工具,以便簡 單敏捷地取出鑄件,且對模具不構成損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一種壓鑄 卡模用工具。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壓鑄卡模用工具,包括圓柱狀頂針、連接端, 頂針與連接端一體鑄造,其中所述頂針的一端延伸有扁平長條狀結構,
扁平長條狀結構的頂端分布有刀刃,刀刃的一邊設有30 50度的斜切棱角,
刀刃的另一邊為圓弧角。
進一步地,上述的壓鑄卡模用工具,其中,所述的斜切棱角為45度。 更進一步地,上述的壓鑄卡模用工具,其中,所述的扁平長條狀結構
的長度至少占頂針長度的四分之一。
更進一步地,上述的壓鑄卡模用工具,其中,所述的頂針總長為300mm,
直徑為IO讓。
更進一步地,上述的壓鑄卡模用工具,其中,所述的刀刃厚度為10 15mm。
再進一步地,上述的壓鑄卡模用工具,其中,所述的刀刃厚度為12mm。 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不容易傷到模具,能簡單敏捷地取出鑄件。 同時,依托于刀刃角度的存在,在取出鑄件的時候同樣不會刮傷模具。并 且,由于壓鑄卡模用工具擁有適當的韌性,不會出現工具本身的卡死狀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優點和特點,將通過下面優先實施例的非限制性 說明進行圖示和解釋,這些實施例是參照附圖僅作為例子給出的。
圖1是本壓鑄卡模用工具的俯視圖2是本壓鑄卡模用工具的側面構造示意圖。
圖中各附圖標記的含義如下.-
1 頂針 2 連接端
3 刀刃 4 斜切棱角
5 圓弧角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圖2所示的壓鑄卡模用工具,包括圓柱狀頂針l、連接端2, 頂針1與連接端2 —體鑄造,其特別之處在于所述頂針1的一端延伸有 扁平長條狀結構,扁平長條狀結構的頂端分布有刀刃3,刀刃3的一邊設有 30 50度的斜切棱角4,刀刃3的另一邊為圓弧角5。
進一步來看,為了讓扁平長條狀結構有一定牢固性,同時有助于壓鑄 卡模,扁平長條狀結構的長度至少占頂針1長度的四分之一,刀刃3厚度 為10 15mm,頂針1總長為300mm,直徑為10mm。
同時,就本實用新型一較佳的實施方式來看,所述的斜切棱角4為45 度,刀刃3厚度為12mm。并且,考慮到壓鑄卡模用工具使用中的3破、耐熱平衡性和韌性需要,其采用的熱模具鋼制造。
結合本壓鑄卡模用工具的制造過程來看,扁平長條狀結構可由沖壓制 成,隨后把其端都加工成刀刃3狀。具體來說,把扁平長條狀頂端的一邊 以45度左右的角度去掉一邊,邊緣倒去棱角形成圓角,另一邊以接進50
度的角度去掉倒成平斜角,這樣就完成了刀刃3的成形。
通過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結合附圖可以看出,采用本實用新型后,不容
易傷到模具,能簡單敏捷地取出鑄件。同時,依托于刀刃3角度的存在,
在取出鑄件的時候同樣不會刮傷模具。并且,由于壓鑄卡模用工具具有適 當的韌性,不會出現工具本身的卡死狀態。
當然,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 圍不構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它實施方式。 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 護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壓鑄卡模用工具,包括圓柱狀頂針、連接端,頂針與連接端一體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針的一端延伸有扁平長條狀結構,扁平長條狀結構的頂端分布有刀刃,刀刃的一邊設有30~50度的斜切棱角,刀刃的另一邊為圓弧角。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卡模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切棱角為45度。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卡模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平長條狀結構的長度至少占頂針長度的四分之一。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卡模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針總長為300mm,直徑為10mm。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卡模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刃 厚度為10 15mm。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壓鑄卡模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刃 厚度為12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鑄卡模用工具,包括圓柱狀頂針、連接端,頂針與連接端一體鑄造,特點是所述頂針的一端延伸有扁平長條狀結構,扁平長條狀結構的頂端分布有刀刃,刀刃的一邊設有30~50度的斜切棱角,刀刃的另一邊為圓弧角。采用該工具不易傷到模具,能簡單敏捷地取出鑄件,在取出鑄件的時候不會刮傷模具;而且,這種壓鑄卡模用工具具有適當的韌性,工具本身不會出現卡死狀態。
文檔編號B22D17/22GK201324825SQ20082023829
公開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9日
發明者黃進松 申請人:蘇州春興精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