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鑄件熱處理可調容積回火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可變容積熱處理裝置,尤其是涉及鑄件熱處理可調容積爐。
背景技術:
目前大型鑄件熱處理回火爐的爐內容積不可調,必須裝滿一定噸位的鑄 件,才能實現既經濟又最易控制露體溫度達到工藝要求,當鑄件的數量達不到 要求時,爐內空出體積大,蓄熱能力差,能源消耗增加,單位能耗上升,其引 風管設置在爐身的側面,使得爐底的高溫沒法均勻分布在爐體內,浪費高溫熱 量成本增加;現所用的大型熱處理爐的;現所用的大型熱處理爐的溫度測量點 設置在爐的頂部,這樣測量的爐內溫度局限于爐身頂部的溫度,與爐身中下部 的溫度誤差較大,不能反映回火區的實際溫度,影響回火效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提供一種節約能源節省成 本的鑄件熱處理可調容積回火爐。
實現本實用新型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鑄件熱處理可調容積回火爐,具有爐身上設置有若干個噴火口,油氣輸 送主管通過若干個油氣輸送支管與所述的噴火口相連接,所述的油氣輸送支管 上設置有油氣控制閥,所述的爐身上設置有引風管和測溫點,所述的引風管的 一端設置有引風管閥門,爐身底部設置的平車工作臺上設置有滑動槽,平車工 作臺上設置有隔熱墻,所述的隔熱墻底部一側設置有基座,所述的基座通過若干個螺絲組固定在滑動槽的任意位置上,可調節爐腔的大小,增強爐內蓄熱能 力節省能源。
所述的引風管通過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引風支管與爐身頂部連接,使噴火口 形成的高溫迅速均勻遍布爐腔。
所述的測溫點均勻分布在爐身的中部能有效的測量爐腔內的溫度。
所述的基座上設置有斜支撐,斜支撐的一端與隔熱墻相接,增加隔熱墻的 穩定性。
所述的引風支管上設置有可調節閥門,可調節引風的速度。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使爐的蓄熱能力強,減少能源損耗節約成本,加強回 火效果。
圖l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隔熱墻5在爐身1內的的主視圖; 圖3是爐身1內俯視圖中,1、爐身,2、噴火口, 3、油氣輸送主管,4、油氣輸送支管,5、 隔熱墻,6、引風管,7、引風管閥門,8、測溫點,9、滑動槽,10、螺絲組, 11、可調節閥門,12、基座,13、斜支撐,14、油氣控制閥,15、引風支管, 16、平車工作臺。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
鑄鑄件熱處理可調容積回火爐,具有爐身1上設置有四個噴火口 2,爐身1底部安裝有平車工作臺16,油氣輸送主管3通過四個油氣輸送支管4與爐
身1上的噴火口 2相連接,每個油氣輸送支管4安裝上油氣控制閥14,爐身1 頂部通過四個安裝有可調節閥門11的引風支管15連接引風管6,引風管6的 出風口端安裝有引風管閥門7,并在爐身1中部均勻安裝八個測溫點8,能準 確測量爐腔內的準度,平車工作臺16上加工有滑動槽9并安裝個隔熱墻5,隔 熱墻5底部一側安裝的基座12通過兩個螺絲組固定在滑動槽9上,在基座12 上安裝個斜支撐13撐住隔熱墻5。
權利要求1、鑄件熱處理可調容積回火爐,具有爐身(1)上設置有若干個噴火口(2),油氣輸送主管(3)通過若干個油氣輸送支管(4)與所述的噴火口(2)相連接,所述的油氣輸送支管(4)上設置有油氣控制閥(14),所述的爐身(1)上設置有引風管(6)和測溫點(8),所述的引風管(6)的一端設置有引風管閥門(7),爐身(1)底部設置的平車工作臺(16)上設置有滑動槽(9),其特征在于車工作臺(16)上設置有隔熱墻(5),所述的隔熱墻(5)底部一側設置有基座(12),所述的基座通過若干個螺絲組(10)固定在滑動槽(9)的任意位置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件熱處理可調容積回火爐,其特征在于 引風管(6)通過若干個均勻分布的引風支管(15)與爐身(1)頂部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件熱處理可調容積回火爐,其特征在于 測溫點(8)均勻分布在爐身(1)的中部。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鑄件熱處理可調容積回火爐,其特征在于 基座(12)上設置有斜支撐(13),斜支撐(13)的一端與隔熱墻(5)相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鑄件熱處理可調容積回火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引風支管(15)上設置有可調節閥門(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可變容積熱處理裝置,尤其是涉及鑄件熱處理可調容積爐。鑄件熱處理可調容積回火爐,具有爐身上設置有若干個噴火口,油氣輸送主管通過若干個油氣輸送支管與所述的噴火口相連接,所述的油氣輸送支管上設置有油氣控制閥,所述的爐身上設置有引風管和測溫點,所述的引風管的一端設置有引風管閥門,爐身底部設置的平車工作臺上設置有滑動槽,平車工作臺上設置有隔熱墻,所述的隔熱墻底部設置有基座,所述的基座通過若干個螺絲組固定在滑動槽的任意位置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使爐的蓄熱能力強,減少能源損耗節約成本,加強回火效果。
文檔編號C21D1/00GK201258344SQ200820185108
公開日2009年6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22日
發明者倩 盧, 朱劍明, 翁繁榮, 錢蘇丹 申請人:常州精棱鑄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