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氣缸蓋的重力澆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重力澆鑄裝置。
背景技術:
氣缸蓋是氣缸的重要部件,通常采用鋁合金為材料,通過重力澆鑄的 方法進行澆鑄。因此,所述的重力澆鑄裝置將直接影響的質量。
目前,常規的用于氣缸蓋的重力澆鑄方法和裝置,如中國專利
ZL.200510122754.5公開的發動機缸體的重力澆鑄方法,依次包括合模、加 熱缸套、澆鑄、冷卻、脫模步驟,該技術以鋼模為外模,砂芯為芯盒,缸 套一端由芯盒固定,在外模上設置有可動的側模,并采用電磁內感應加熱 方法加熱缸套,顯然,制作成本較高,不利于推廣應用。
中國專利ZL. 03249615.X公開了一種生產摩托車氣缸頭的重力澆鑄 機,包括有由底板、底模固定板、上模固定板、多根支撐棒、左、右模 移動機構、電動機、液壓泵、油管、油缸、油缸控制閥、油箱和控制箱, 其特征在于底板上設置有底模移動機構,上模固定板上設置有上模移 動機構,左、右模移動機構均由油缸、導向桿、模具連接板、導向座構 成,反向安裝于底模固定板上的油缸直接與移動板固連,移動板通過四 根導向桿、設置于底模固定板上的導向座與模具連接板固連。該重力澆 鑄機結構過于復雜,維修難度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氣缸蓋的重力澆鑄裝置,以克服現 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氣缸蓋的重力澆鑄裝置,包括模具和真空機構,所述 的模具包括底板和側板;
所說的側板固定在底板的四周,形成模具腔,所說的底板設有通氣孔 和排氣流道,所說的通氣孔分別與所述模具腔和排氣流道相連通,排氣 流道與設置在底板1側邊的真空接口相連通,所述真空口與真空機構相 連通。
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結構簡單、布局緊湊、占地面積小、操作簡便等 優點,而且在澆鑄過程中,能夠及時通過真空機構排除澆鑄時,砂芯受熱 產生的氣體,確保所獲得的產品不產生縮松氣孔,降低氣缸蓋的漏氣率。
圖1為用于氣缸蓋的重力澆鑄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負壓發生管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氣缸蓋的重力澆鑄裝置,包括模具和真空
機構10,所述的模具包括底板1和側板2;
所說的側板2固定在底板1的四周,形成模具腔3,所說的底板1 設有通氣孔4和排氣流道5,所說的通氣孔4分別與所述模具腔3和排 氣流道5相連通,排氣流道5與設置在底板1側邊的真空接口 7相連通, 所述真空口 7與真空機構IO相連通。
進一步,參見圖2,所述的真空機構10包括
負壓發生管8;
與所述負壓發生管8的一端相連接的壓縮氣體氣源9;
參見圖2,所說的負壓發生管8為兩端大中間小的變徑直管,中間設
有入氣口 801,所述入氣口 801與底板1的真空接口 7相連通。
進一步,所說的側板2設有與模具腔3相連通的真空接口 7,真空
接口 7與入氣口 801相連接。
澆鑄時,將壓力為4 6Mpa的壓縮空氣通過負壓發生管8,在負壓
發生管8的中間,直徑較小的部位,由于流速較高,產生負壓,從而可將
模具腔4中的氣體排出。
權利要求1.用于氣缸蓋的重力澆鑄裝置,包括模具和真空機構(10),所述的模具包括底板(1)和側板(2),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側板(2)固定在底板(1)的四周,形成模具腔(3),所說的底板(1)設有通氣孔(4)和排氣流道(5),所說的通氣孔(4)分別與所述模具腔(3)和排氣流道(5)相連通,排氣流道(5)與設置在底板(1)側邊的真空接口(7)相連通,所述真空口(7)與真空機構相連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氣缸蓋的重力澆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真空機構(10)包括負壓發生管(8);與所述負壓發生管(8)的一端相連接的壓縮氣體氣源(9); 所說的負壓發生管(801)與真空接口 (7)相連通。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氣缸蓋的重力澆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說的側板(2)設有與模具腔(3)相連通的真空接口 (7),真空接口(7)與入氣口 (801)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重力澆鑄裝置,提供了一種用于氣缸蓋的重力澆鑄裝置,包括模具和真空機構,所述的模具包括底板和側板,側板固定在底板的四周,形成模具腔,所說的底板設有通氣孔和排氣流道,所說的通氣孔分別與所述模具腔和排氣流道相連通,排氣流道與設置在底板側邊的真空接口相連通,真空口與真空機構相連通。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結構簡單、布局緊湊、占地面積小、操作簡便等優點,而且在澆鑄過程中,能夠及時通過真空機構排除澆鑄時,砂芯受熱產生的氣體,確保所獲得的產品不產生縮松氣孔,降低氣缸蓋的漏氣率。
文檔編號B22D25/00GK201198028SQ20082005936
公開日2009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4日
發明者李仁初, 王建軍, 邵錫良, 陳如超 申請人:上海世保車輛配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