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模鑄用涂層粘土下注磚涂漿裝置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作模鑄用涂層粘土下注磚工藝中的在粘土下注磚內腔圓柱表面涂保護 層領域,具體的是一種在粘土下注磚內腔圓柱表面自動涂保護層的涂漿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粘土下注磚主要用于模鑄生產,在鋼簾、線鋼等特殊鋼種的鋼錠澆鑄作 業時所用,用于為澆鑄用的高溫液態鋼提供一個通往澆鑄模的耐火隔熱通道,其基材為粘 土質制作成需要的形狀經燒制而成。澆鑄鋼錠時,由于極高溫度的液態鋼的沖刷熔損,耐 火隔熱通道的壁面脫落的雜質會隨著液態鋼一起進入澆鑄模中,而引起夾雜物的增加,這 給產品質量和后續生產造成嚴重不良影響。所以,模鑄用粘土質下注磚一般需要在其內腔 表面涂敷厚度約0. 5~2mm的鋯、鎂質保護層,構成涂層粘土下注磚。由于涂層的保護,阻 止了鋼水與基材的粘土質耐火材料接觸,防止了澆鑄作業時,因沖刷熔損而引起夾雜物的 增加。
模鑄現場作業時,根據作業底盤的不同,使用的耐火磚的規格也不同,按照需要把相 關的耐火磚裝配在一起使用。根據不同產品生產的需要和裝配的要求,常用下注磚的磚型 規格達到23種左右。根據磚的形狀特征可分為以下幾類(1)直條形磚有方形磚和圓 筒形磚兩種,方形磚外形為140mmX140咖的正方形,高度由210ram至400ram不等,中間 孔的直徑是60ram,重量由8kg、5kg不等;圓筒形磚外形直徑一般在180mm,高度由255mm 至280mra不等,中間孔的直徑是120mra,重量由10kg 12kg不等。(2)異形磚有喇叭型、 二通型、三通型、四通型等
涂層粘土下注磚涂敷介質為鋯、鎂等保護介質調制的泥漿,泥漿一般由砂狀和粉狀保 護介質加入液體粘結劑配制而成,專利200420021421. 4、 200710190517. 1對涂層粘土 下注磚作了規定,但未涉及涂敷泥漿的方法。涂層粘土下注磚的質量關鍵取決于泥漿涂層, 涂漿方法將直接影響涂層質量和使用效果。目前企業在生產中的操作方式主要是采用人工 灌漿法和描涂法(1)灌漿法主要用于直條形磚,把所要涂的磚型直立在適宜的支架上, 在頂端部位用所做的專用工具堵塞,灌入泥漿,然后用手向下慢慢拉動專用工具,使泥漿 順著內壁慢慢涂敷上去,稍晾干后再用毛刷清理漏涂部分。(2)描涂法主要用于異形磚, 就是用毛刷直接把泥漿涂敷在內壁上。
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1)涂層厚度及均勻性難于控制;(2)生產過程中漿液沉淀;(3)涂層表面粗糙度難于控制;(4)生產作業勞動強度大;(5)生產效率低;(6)氣候 環境適應性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取代人工涂漿的 有效提高涂層質量、節省人力、提高生產效率的機械式涂漿裝置以及涂漿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模鑄用涂層粘土下注磚涂漿裝 置,包括一帶工作臺的支架,在該工作臺上設置有第-工位和第二工位,在該支架上還設 置有一用于將工件傳送到上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傳輸機構,在所述的第一工位設置一 涂漿機構,在所述的第二工位設置一刷涂機構。
在所述的工作臺上第一工位前和第二工位后的上端還設置有一烘干機構。
所述的涂漿機構包括一帶漿液出口的漿液筒以及一涂漿頭,所述的漿液筒設置在工作 臺的上端,所述的涂漿頭設置在工作臺的下端,并可向上運動至工作臺的第一工位;所述 的刷涂機構包括一帶出液口的刷涂漿筒以及一刷涂頭,所述的刷涂漿筒設置在工作臺的上 端,所述的刷涂頭設置在工作臺的下端,并可向上運動至工作臺的第二工位。
所述的傳輸機構為輥軸或皮帶傳輸機構。
在所述的漿液筒內設置有一控制槳液出口流量的控制閥,在所述的涂刷漿筒內設置有 一控制出液口流量的控制閥。
在所述的漿液筒內設置有一攪拌機構,在所述的刷涂漿筒內也設置有一攪拌機構。
本發明涂漿裝置,包括傳輸機構、烘干機構、涂覆機構以及刷涂機構,需涂漿工件放 置在傳輸機構的一端,在傳輸機構的傳送下,首先經過烘干機構初歩烘干,然后達到第一 工位,涂覆機構開始工作,在工件內表面涂覆一層漿液,然后工件到達第二工位,刷涂機 構開始工作,在工件內表面刷涂一層漿液,然后再在烘干機構的作用下烘干,最后經傳輸 機構傳送到另一端下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涂漿裝置機械化程度高,對操作人員無特別要求,勞動強度 極大降低,且在降低勞動強度的同時,生產效率獲得了極大提高,涂層質量明顯提高。
一種模鑄用涂層粘土下注磚涂漿方法,包括以下歩驟
步驟一、漿液自動攪拌配置好涂敷用的漿液置于漿液桶中,通過安裝在漿桶中的自 動攪拌器對漿液進行連續不斷的攪拌,以保持漿液均勻不沉淀;
步驟二、工件自動輸送定位把需要涂敷的工件通過機械手或人工放到傳輸機構的一 端,通過傳輸機構將工件傳送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最后輸送到另一端;步驟三、加溫干燥在將工件自動輸送到涂漿位置的過程中,通過烘干機構的的熱風 管道對工件內腔吹溫度為30 100'C的熱風;
步驟四、涂覆漿液當工件到達第一工位時,涂漿機構的涂漿頭從底部向上運動從工
件內腔插進上升并接近工件內腔上口,將漿液桶中的漿液通^:漿液出口定量注入到涂漿頭
上,并均勻流淌到涂漿頭與工件內腔的溝槽內,然后,涂漿頭向下縮回,漿液沿著工件內 腔表面均勻流淌而涂敷在工件內腔表面;
步驟五、刷涂涂層表面涂敷后的工件經傳輸機構輸送到第二工位,其上方為刷涂機 構的涂刷漿筒,其下方為刷涂機構的旋轉刷涂頭,刷涂頭先伸入工件內腔上口處;少量經 稀釋的漿液通過出液口定量的澆灌到刷涂頭上,并均勻流淌到刷涂頭與工件內腔的結合 處,自動控制刷涂頭向下邊旋轉邊縮回,刷涂整個工件的涂層表面;
步驟六、干燥涂層經過涂敷和刷涂后的工件被送到傳輸機構上,通過上端的烘干機 構對工件內腔吹溫度為30 10(TC的熱風;
步驟七、下工件涂敷和刷涂后的工件經過熱風干燥后被自動送到傳輸機構的的下料 位置,通過機械手或人工把工件取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涂漿方法的優點是由于涂層均勻、光滑、牢固,使用中不 宜破裂、脫落,保證了產品質量;涂漿前和涂漿后均進行吹熱風處理,保證了產品質量不 會受到環境氣候的影響;質量穩定。
圖1是本發明涂漿涂漿裝置結構示意圖。
其中,1、支架,2、工作臺,21、第一工位,22、第二工位,3、涂漿機構,31、漿 液筒,32、涂漿頭,33、控制閥,4、刷涂機構,41、刷涂漿筒,42、刷涂頭,5、烘干機 構,6、傳輸機構,7、工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 一種模鑄用涂層粘土下注磚涂漿 裝置> 包括一帶工作臺2的支架1,在該工作臺2上設置有第一工位21和第二工位22, 在該支架1上還設置有一用于將工件7傳送到上述第一工位21和第二工位22的傳輸機構 6,該傳輸機構6為皮帶傳輸機構或者用棍子作為傳輸基體。在第一工位21設置一涂衆機 構3,在第二工位22設置一刷涂機構4,在工作臺2上第一工位21前和第二工位22后的 上端還設置有一烘干機構5,烘干機構5的出風口正對工作臺2上的工件7。涂漿機構3 包括一帶槳液出口的漿液筒31以及一可旋轉的涂漿頭32,用于涂覆內表面為圓柱的工件,當工件內表面為不規則的形狀時,刷涂頭32不需要旋轉,只要刷涂頭32的形狀與工件7 的內表面形狀一致即可,漿液筒31設置在工作臺2的上端,在漿液筒31內設置有一攪拌 機構,在漿液筒31的漿液出口設置有一控制漿液出口流量的控制閥33,涂漿頭32設置在 工作臺2的下端,并可向上運動至工作臺2的第一工位21涂覆位于第一工位21上的工件 7;刷涂機構4包括一帶出液口的刷涂漿筒41以及一可旋轉的刷涂頭42,用于涂覆內表面 為圓柱的工件,當工件內表面為不規則的形狀時,刷涂頭42不需要旋轉,只要刷涂頭42 的形狀與工件7的內表面形狀一致即可,刷涂頭刷涂漿筒41設置在工作臺2的上端,在 刷涂漿筒41內也設置有一攪拌機構,在涂刷漿筒41的出液口設置有一控制出液口流量的 控制閥,刷涂頭42設置在工作臺2的下端,并可向上運動至工作臺2的第二工位22刷涂 位于第二工位22上的工件7。
采用本發明對模鑄用涂層粘土下注磚進行涂漿的具體方法為,將配置好的涂敷用的漿 液置于漿液桶中,并通過安裝在漿桶中的自動攪拌器對漿液進行連續不斷的攪拌,以保持 漿液均勻不沉淀。攪拌速度以槳液不沉淀為宜。通過自動傳輸棍子(或帶子)將工件自動 輸送到涂漿的位置,并定位。在將工件自動輸送到涂漿位置的過程中,通過自動控制的熱 風管道對工件內腔吹熱風(30 10(TC),熱風的風量和溫度根據環境氣候調節。呈蘑菇狀 涂漿頭從工件內腔插進上升并接近工件內腔上口 ,將漿桶中的漿液通過可控管道定量注入 到涂漿頭上,并均勻流淌到涂漿頭與工件內腔的溝槽內,灌入的漿液量由管道中的自動控 制閥門可控;然后,動力頭控制涂漿頭向下縮回,漿液沿著工件內腔表面均勻流淌而涂敷 在工件內腔表面,縮回的速度可以控制,以便控制涂層的厚度和質量。涂敷后的工件自動 送到這一個工位,其上方為刷涂用漿液桶,其下方設置一個自動刷涂機構。刷涂頭部呈蘑 燕狀,在動力驅動下可自動伸縮,并可以轉動。刷涂頭先伸入工件內腔上口處;少量經稀 釋的漿液通過一根管道澆灌到刷涂頭上,并均勻流淌到刷涂頭與工件內腔的結合處,灌入 的漿液量由管道中的自動控制閥門可控;自動控制刷涂頭向下邊旋轉邊縮回,速度可以控 制,以便控制涂層表面的粗糙度。經過涂敷和刷涂后的工件被自動送到自動傳輸棍子(或 帶子)上,在其上部分布有熱風管道。通過自動控制的熱風管道對工件內腔吹熱風(30 IO(TC),以便涂層均勻干燥。根據需要可以調節熱風的風量和溫度。
本發明主要說明粘土下注磚內腔圓柱表面自動涂保護層的新方法,對于涂層工藝中的 其它步驟,由于是公知技術,本發明對其未作新的改進,故不在本文贅述。
本發明對內腔為園柱形的各種工件的內腔表面涂敷介質層全部適用,因此都在本發明 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模鑄用涂層粘土下注磚涂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帶工作臺(2)的支架(1),在該工作臺(2)上設置有第一工位(21)和第二工位(22),在該支架(1)上還設置有一用于將工件(7)傳送到上述第一工位(21)和第二工位(22)以及將工件從上述第二工位(22)傳送到下料處的傳輸機構(6),在所述的第一工位(21)設置一涂漿機構(3),在所述的第二工位(22)設置一刷涂機構(4)。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漿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工作臺(2)上第一工位(21) 前和第二工位(22)后的上端還設置有一烘干機構(5)。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漿機構(3)包括一帶漿液 出口的漿液筒(31)以及一涂漿頭(32),所述的漿液筒(31)設置在工作臺(2)的上端,所述 的涂漿頭(32)設置在工作臺(2)的下端,并可向上運動至工作臺的第一工位(21);所述的 刷涂機構(4)包括一帶出液口的刷涂漿筒(41)以及一的刷涂頭(42),所述的刷涂漿筒(41) 設置在工作臺(2)的上端,所述的刷涂頭(42)設置在工作臺(2)的下端,并可向上運動至工 作臺的第二工位(22)。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輸機構(2)為輥軸或皮帶 傳輸機構。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涂槳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漿液筒(32)內設置有一 控制漿液出口流量的控制閥(33),在所述的涂刷漿筒(42)內設置有一控制出液口流量的控 制閥。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涂漿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漿液筒(32)內設置有一 攪拌機構,在所述的刷涂漿筒(42)內也設置有一攪拌機構。
7、 一種模鑄用涂層粘土下注磚涂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漿液自動攪拌配置好涂敷用的漿液置于漿液桶中,通過安裝在漿桶中的自動攪拌器對漿液進行連續不斷的攪拌,以保持漿液均勻不沉淀;歩驟二、工件自動輸送定位把需要涂敷的工件通過機械手或人工放到傳輸機構的一 端,通過傳輸機構將工件傳送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最后輸送到另一端;步驟三、加溫干燥在將工件自動輸送到涂漿位置的過程中,通過烘干機構的的熱風管道對工件內腔吹溫度為30 10(TC的熱風;步驟四、涂覆漿液當工件到達第一工位時,涂漿機構的涂漿頭從底部向上運動從工件內腔插進上升并接近工件內腔上口,將漿液桶中的漿液通過漿液出口定量注入到涂漿頭 上,并均勻流淌到涂漿頭與工件內腔的溝槽內,然后,涂漿頭向下縮回,漿液沿著工件內 腔表面均勻流淌而涂敷在工件內腔表面;步驟五、刷涂涂層表面涂敷后的工件經傳輸機構輸送到第二工位,其上方為刷涂機 構的涂刷漿筒,其下方為刷涂機構的旋轉刷涂頭,刷涂頭先伸入工件內腔上口處;少量經 稀釋的漿液通過出液口定量的澆灌到刷涂頭上,并均勻流淌到刷涂頭與工件內腔的結合 處,自動控制刷涂頭向下邊旋轉邊縮回,刷涂整個工件的涂層表面;歩驟六、干燥涂層經過涂敷和刷涂后的工件被送到傳輸機構上,通過上端的烘干機 構對工件內腔吹溫度為30 100'C的熱風;歩驟七、下工件涂敷和刷涂后的工件經過熱風干燥后被自動送到傳輸機構的的下料位置,通過機械手或人工把工件取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模鑄用涂層粘土下注磚涂漿裝置及方法,其裝置包括一帶工作臺的支架,在該工作臺上設置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在該支架上還設置有一用于將工件傳送到上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傳輸機構,在所述的第一工位設置一涂漿機構,在所述的第二工位設置一刷涂機構;在所述的工作臺上第一工位前和第二工位后的上端還設置有一烘干機構;所述的涂漿機構包括一帶漿液出口的漿液筒以及一涂漿頭,所述的刷涂機構包括一帶出液口的刷涂漿筒以及一刷涂頭。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涂漿裝置機械化程度高,對操作人員無特別要求,勞動強度極大降低,且在降低勞動強度的同時,生產效率獲得了極大提高,涂層質量明顯提高。
文檔編號B22C23/00GK101301678SQ200810122978
公開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20日
發明者郁建平 申請人:東南大學